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阿里巴巴究竟有多少人离职呢?阿里现在新入职员工工号快20万了,集团在职约5万人,18年时间共离职约15万,刨去发展期,平均每年有1万人离职,人员的替换率是20%,真的很恐怖了。
阿里巴巴待遇真的很好,年薪动辄10万起步,但是你可以把它当作起步的平台,并不能在那里驻守一辈子。
职工离职一般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个人原因。个人原因又包括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
家庭原因主要包括结婚、生孩子、赡养父母等等。很多人都希望家庭幸福,但是过高的收入并不一定,你有时间陪伴家人 996的工作时间意味着你压力很大,如果你是一个顾家的人,肯定会离职的。
身体原因当然是工作压力大了,很多阿里人感觉一个人在干两三个人的活,活是每天都干不完,KPI考核给每个人的压力都非常大,长期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弄不好身体会垮的。很多人想辞职,放松一下,特别是当你的职工有钱的时候,这种频率会更高。
精神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在阿里工作,工作7~8年,工资能涨到50多万,但是想往百万迈进,总是有无形的坎儿,很难。而且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在那么多成功故事的激励下,总是不乏创业的冲动。很多阿里离职人员都留在杭州,进行了自己创业,杭州也逐渐成为全国的创业之都了。
第二,企业原因,一个几万人的大企业,又要保证竞争力,裁减人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有时候一个组织构架调整,就可能导致几十人失业。
其实离职说明不了太多,简单点儿,就是你和企业不适合。
企业如果想拥有为它工作一辈子的职工,其实跟机关事业单位学学,就能够实现了,可是有几个企业能做到呢?
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不匿了,利益相关:阿里非核心部门P6,入职七个月,打算体验完双11离职。杭州本地人,有车有两套房,经济压力不大。
不可否认,阿里是一家伟大且成功的公司。但是它有所有大公司的所有毛病,如同高赞答案所说,沟通不畅,会议诸多,互相挤兑,唯Kpi,趋炎附势,文化强势,洗脑严重,价值观绑架等等等等
P6的薪资和网上能查到的差不多,每个人略有不同,上下浮动百分之十左右…没有股票,没有盼头…对外说出去觉得挺高,但是工作强度很大,折成时薪确实性价比不高
不过阿里也有优势,相比我毕业以后入职的第一家公司,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那公司我在那会儿还有加班费,让人代刷卡,冒领加班费可以说蔚然成风…这种集体作恶的情况在阿里还真没看见过,也有可能我来的时间短没有发现
另外,阿里如同中国高考,纵然有种种弊端,但基本能保证相对公平,我见过我们大Bu下,有人P6连升两级直接升到P8,但是那哥们真的是拼命,每天凌晨一两点下班,从不双休…至少他的拼命是能得到公司、上级认可并且服众的,大家对他的跳升都没有异议。
说回我自己,来阿里之前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但是工作自由。由于买了房加上老婆怀孕,有了一定经济压力,另外,用阿里土话来说,也想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挑战一下自己。结果发现这个挑战似乎有些太大了…
老婆怀孕期间完全没有陪伴,产检全部她自己开车去医院,每天的工作完全顾不上生活。预产期就在双十一后,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双十一而没法陪她生产…对于我而言,这样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失去了平衡,这种平衡哪怕用薪酬,也是换不回来的。
我认为阿里适合那些愿意为收入、梦想等等,牺牲生活,牺牲自己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的人,阿里也会给这些人一个相对公平的回报。但是,如果你向我这样,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恐怕在价值观上都没法和阿里达到一致,所以一定会很痛苦……
这只能说我们和阿里不适合,没有谁对谁错。愿奋斗和追逐梦想的小伙伴们在阿里有个灿烂的明天,也愿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的小伙伴们能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阿里巴巴的待遇是很好的,五险一金、年假和各种补贴,常规公司有的,阿里巴巴都有。低价高配置的员工餐、免费班车、免费健康检查,图书馆、健身房、舞蹈室等生活设施也很齐全。
并且,阿里巴巴大多数是16薪,还为员工提供无息置业贷款,优秀员工年度分红比年薪高上10倍,100倍也不足为奇。
总之,阿里巴巴的待遇确实很好。
天下利器有德者主之。福利好,背后是工作压力大。
阿里巴巴坚持“271末位淘汰制”,简单来说,前20%的属于优秀,中间70%属于合格,后面10%属于落后,落后的员工就会被淘汰或者转岗。
在阿里996工作制中,所有的人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阿里员工的竞争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人被淘汰,也会有很多人因为竞争乏力选择主动退出。
另外,从个人创业角度来说。阿里已经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在阿里员工的业务能力都比较垂直,对于去阿里镀金然后出来自主创业的人来说,也不容易获得全线业务资源。
阿里的福利待遇确实好,竞争也很激烈,同时组织架构已经完善。人才的价值,可以最大化变现。同时,当人才价值贬值之后,很快就会被更新鲜的血液所替换。
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我曾经入职阿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益相关,工作详情就不赘述了。
实话实说,阿里巴巴的待遇确实不错。除了一般公司都有的福利之外,阿里巴巴还有免费体检,免费舞蹈室,免费健身房等等。
最让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是阿里巴巴非常可观的薪资。
阿里巴巴的薪资结构,是著名的12+1+3=16薪;p5-p6级别,薪资大概在15w-35w/年左右;p7-p9级别,薪资大概在30w-100w/年左右,而且p7及以上级别,可以拿到阿里巴巴的股票。
阿里巴巴薪资图
那么,为什么待遇如此之好的阿里巴巴,离职的人还会有这么多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是有些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新阶段,阿里巴巴不再适合他,所以主动离职;
其二是大部分人因为阿里巴巴严苛的工作及绩效考核制度,最终不得不被迫离职。
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记动动你的小手,进行点赞,评论和关注哦。
严苛的考核制度挤破头也要进入阿里巴巴的绝大多数人,是朝着阿里巴巴的高薪资去的。但是想拿到阿里巴巴的高薪资,却要付出与常人相比,难以承受的代价。
因为阿里巴巴,有着三大非常严苛的工作以及考勤制度。这三大制度,既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许多人喘不过气来;又像三驾马车一样,推动着阿里巴巴不断向前发展。
阿里巴巴办公大楼
首先,便是阿里巴巴著名的“271制度”。
在阿里巴巴早年的发展时期,曾经实行过一项特别著名的绩效考核制度,这项制度就是著名的“271制度”。
所谓的“271制度”,是这样规定的:
在公司的绩效考核总体成绩中,前20%的是优秀员工,他们可以得到阿里巴巴最大的资源扶持。他们不仅可以瓜分整个公司40%-50%比例的奖金,还可以优先获得晋升机会以及每年高额的加薪。
70%的则是中层员工,这群人占整个公司的大多数。他们按部就班,不上不下,是公司最为普通的存在。而这占比70%的员工,则瓜分了除去优秀员工之外的,剩下的50%的奖金。
最后的则是剩下的10%,这类人在公司占比最小,但也是最不受公司待见的人。他们没有奖金,也没有任何的升迁机会。第一次成为10%,会被“留岗待观察”;第二次成为10%,就会被公司强制离职了。
前执行副总裁卫哲
“271制度”是阿里巴巴早年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这项制度被阿里巴巴前总政委和前执行副总裁卫哲都高度肯定过。他们认为,阿里巴巴能够快速高效地发展,这项制度是功不可没的。
站在公司层面,他们的说法没错;但是具体到每个员工,这项制度又是极其的残忍和严苛。它强行将员工分成三六九等,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对许多员工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其次,便是后来发展的“361制度”。
阿里巴巴在早年形成了“271制度”后,在公司层面,整个公司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但“271制度”在长期实行后,也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按照“271制度”来实行,阿里巴巴整个公司的大部分资源,都倾斜到了前20%的员工。
而占绝大多数的70%的员工,由于很难得到晋升和加薪机会,所以他们就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理念,没有冲劲,按部就班的工作。
优秀的员工占比过少,对于高速发展的阿里巴巴来说,就显得有些后劲不足了。
因此,阿里巴巴将“271制度”进行重新调整后,就再次形成了后来“臭名昭著”的“361制度”。
阿里巴巴办公大楼
所谓的“361制度”,即:前30%的为优秀员工,中间60%的为普通员工,最后10%的为“待优化”的员工。
“361制度”相比于“271制度”,也就是将优秀员工的比例扩大了10%,将普通员工的比例缩小了10%,末尾员工的比例则保持不变。
“361制度”里,每一位阿里巴巴的员工,都会被进行绩效打分。3.75-5分即是前30%的员工,3.5-3.75分即是中间60%的员工,3.25分则是末尾10%的员工。
第一次被打3.25分,会被公司“留岗待观察”;第二次再被打3.25分,就会被公司强制“优化”了。也就是马爸爸说的“向社会输送人才”。
因此,对于阿里巴巴的员工来说,3.25是一个禁忌数字,许多人谈数色变,对此惶恐不已。
最后,便是争议颇大的“996制度”。
2019年4月11日,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马云
他的这句”996是福报“瞬间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声讨与谩骂,许多人直斥其为”资本家“。
那么,到底什么是“996”呢?
所谓的“996”即是上班早上九点钟,下班晚上九点钟,每周工作六天。
这种“996”的工作制度,明显违反了《劳动法》中“5天8小时工作制“的有关规定,但却是阿里巴巴日常工作中的常态。
阿里巴巴的许多员工,几乎都是“996”的工作制度。有些人更为疯狂,甚至直接“007”,也就是上班早上10点,下班晚上10点,一周工作7天。
阿里巴巴的办公大楼,几乎每天都彻夜亮着灯,里面呆着形形色色的,忙碌着的人。
阿里巴巴办公大楼
其实阿里巴巴内部没有明文要求过员工“996”或者“007”,大家都是自觉这样做的。究其根源,就是阿里巴巴“臭名昭著”的“271”和“361”的绩效考核制度所导致的。
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如果你不拼命工作,往上说,达不到前30%,你就失去了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往下说,如果沦落到了后10%,你时刻会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
“271”,“361”,“996”这三项制度,就像三座大山一样,时刻压在许多阿里巴巴员工的头上,逼迫他们不得不拼命工作。
为何从阿里离职不得不说,阿里巴巴的待遇确实好,其薪资水平更是许多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
阿里巴巴校招的实习生,学历好一点的,就可以定到p5的级别。而p5的薪资水平大概在15w-20w/年左右。
如果这个实习生能够在阿里巴巴干满2年,除了有加薪和晋升的机会之外,还可以拿到阿里巴巴的股票,这又是一项相对可观的收入。
阿里巴巴的初级员工,其薪资水平,已经与许多其他公司经理/总监的薪资水平相当了。
工资薪水
这对那些渴望赚钱的年轻人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入到阿里巴巴工作。
然而,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呢?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是有些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新阶段,阿里巴巴不再适合他,所以主动离职;
其二是大部分人因为阿里巴巴严苛的工作及绩效考核制度,最终不得不被迫离职。
先来说说第一种情况。
在阿里巴巴还是有很多大牛的,他们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处事能力,都非常不错,而且在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中也处于优势地位。
那为什么这类人会离职呢?
因为他们已经到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有些人认为赚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家庭,亲情以及其他的等等,此时应该摆在第一位。
家庭
而前面提到过的“271”,“361”,“996”这三项制度,时刻压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产生无形的压力,生活和工作无法进行很好的平衡。
因此,他们觉得阿里巴巴已经不再适合他们,他们会果断地提出离职。
我认识的一个哥们,就是因为老婆怀孕了,所以他将重心转移到了家庭,就自己离职了。
还有的人,觉得自己在阿里巴巴待了一段时间,能力已经足够了,想要自己外出创业,也果断地提出了离职。
总而言之,这类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新阶段,阿里巴巴不再适合他,所以主动离职。这类人在阿里巴巴离职人员中,占比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再来说说第二种情况。
我在前文提到过,阿里巴巴早期实行的是“271”的绩效考核制度,后来发展成为了“361”的绩效考核制度。
可是无论怎么发展,每年总归有一小部分人要被列入最后的10%中。
阿里巴巴
许多第一次被列入后10%的人,虽然公司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还给了“留岗待观察”的机会,但是他们自己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主动离职了。
而当你第二次再被列入后10%的时候,就不是你想不想走的问题了,而是公司要对你进行“优化”。就像马云说的,“每年要向社会输送1000名阿里巴巴的杰出人才”。
一旦你第二次被列入后10%,公司的HR就会主动找到你,会对你进行劝退,让你自己主动提离职。
如果你不识趣,还要死赖着不走,那么或明或暗会有各种手段对付你。
如果你扛得住这些手段,还不愿意走,那么HR就会进行辞退流程,按照正常的法律途径,该赔偿的赔偿,肯定是要将你“优化”出去的。
法律途径
总而言之,这类人因为阿里巴巴严苛的工作及绩效考核制度,最终不得不被迫离职。而他们,则占了阿里巴巴离职人数中的绝大多数。
最后总结因此,无论是主动离职的大牛,还是被动离职的菜鸟,他们都是基于阿里巴巴“271”,“361”,“996”等严苛的工作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的。
如果阿里巴巴是一家福利待遇好,工作氛围又轻松的公司,谁又会去离职呢?
去年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废除了“361”的绩效考核制度,估计也是看着许多员工对此怨声载道,再不改革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反弹吧。
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正好和阿里巴巴有一些间接的接触,就这点接触来简单推断一下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2008年前后,曾经有猎头找到我,说阿里现在有一个职位空缺,问我是否想去试试。阿里当时已经是声名显赫了,而且猎头谈到的待遇也不错,我自然喜欢去做一次尝试。没多久,猎头约了我见面。我们在一起谈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而且详谈盛欢,谈得也很细,快要结束,就要站起来握手告别的时候,猎头试探着说了一句:哦,忘记告诉你了,阿里工作压力很大,加班也很苦。我笑了笑,答:我现在每天早晨八点上班,而且每天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况且,周末基本都被开会占据了,难倒还有比我加班还多的?猎头冲着我也呵呵一笑:他们这个现任现在基本都是午夜十二点下班。
说实话,我当场倒吸一口凉气。这样的工作压力超乎我的想象。我原以为,我已经是人力资源圈里够能加班的了。没有想到还有比我更辛苦的。我随即敷衍到:没事没事,现在没有不忙的。其实,我人还没有踏进阿里,就已经“辞职”了。我相信,这个猎头绝对不是跟我开玩笑。
在现实的职场上,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阶段对生活需求、健康和收入之间有不同的平衡方式。在生活窘迫的阶段,哪怕再累、哪怕再透支健康,只要工资足够高就在所不惜;而当生活进入平稳阶段,就会厌烦那种过累、透支健康的工作;生活再进一步,有了相当的积蓄,高品质生活、奢侈成了家常便饭的时候,那种平衡就会偏向工作的轻松和安逸。
在阿里的员工(事实上也包括类似阿里公司的员工),在高压力、高报酬的兴奋状态下折腾一段时间后(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有了在阿里工作的资本和背书,加上高工资让自己有了常人咋舌的积蓄,就会厌烦、憎恨那种高工作压力,但只要在阿里,就逃不掉这样的情景,唯一逃避的方式,就是离开阿里,凭着阿里的工作经历和背书,轻松找到一份更高工资但或许比阿里工作压力更小的公司。这个时候,生活、健康和工资之间的平衡已经偏向生活和健康,为了躲避那种难以忍受的工作压力,离开阿里另寻他路属于正常。
记得《围城》里有一段话:围城外的人想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因为城外的人看到的城里是金碧辉煌的城里,城里的人看到的是城外自由自在的城外。由此,阿里的待遇那么好,员工进进出出属于正常。其他大牌公司的员工也一样。
很多人都信誓旦旦,只要给高工资、好待遇,再苦再累也能接受。事实上,真正进入那种“苦累不堪言”的工作中实践一段时间,原来的信誓旦旦就会淡化,甚至化为乌有:人毕竟不是为高压力下的高工资活着,而是为了生活和健康活着。在一个人的某个阶段,员工宁愿选择工作压力小、工资尚可的公司。
不同的是,有些员工由于生活的压力对“高压力高待遇”忍耐的久一些,有些忍耐的时间短一些,但进进出出却是公司人员流动的常态。
而也许阿里不同于有些公司的是,它真的是靠待遇靠价值观让员工自觉自愿接受工作压力,因为它知道每个人都有需要“高压力高待遇”的阶段,所有人在某个阶段都有这种刚需,它能把客户搞定,就能把员工搞定。它把“暂时的人性”琢磨透了。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应该向阿里致敬,毕竟,它有它的伟大之处,否则,阿里不会走向世界。
阿里巴巴待遇这么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离职?
大公司的人员流动性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阿里现在工号都到30万了,离职的人多,入职的更多。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一下离职的原因吧。
工作:在阿里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每个人都会在s1跟s2的时候制定自己的kpi。财年结束的时候通过横行跟纵向对比给出361,也就是3.75 3.5 3.25的绩效。3.75年终奖是6-12个月,3.5是3-6个月,大多数人是三个月3.5+的会多一两个月。3.25就啥也没有,只能拿13薪。所以很多人自然会以kpi为导向去工作,导致内卷严重,跨部门协调跟跨了一个公司一样。说多了都是泪,当过技术pm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酸楚。
加班:没进阿里之前就听说过互联网公司996文化。来了阿里才知道这不是在说笑,说下我们整个大部门的常态,弹性时间上班,早上十点左右上班不用打卡,中午吃饭午休大概一个半小时,晚上吃饭一个小时,下班时间通常都到了10-11点左右。当然发版的时候到12点也是会的,一天下来就是工作十一二小时。身体不好的人根本抗不住。有一点跟网友们说的不一样的地方是阿里是双休,996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周六的时候基本没啥人。
薪资:阿里的薪资结构还是很透明的,校招生p5,sp 20*16这样,ssp的跟p6差不多。不过校招要求是真的高,都是top10的985研究生,参加百阿的时候清一色,一桌子人清一色的985院校。当然其他的学校校招也是有机会的,就是可能同一份面试别人80分就进来了,你要90分,主要还是现在竞争太激烈了。p6的薪资大概是25-30*16这样,总包大概40-50万,我是默认能拿3.5绩效。没有股票,只有绩效拿3.75才能有股票,大概是300-400股左右,也就是50-80万,缴纳25%的税,分三年拿完。p7入职就有股票,薪资大概在30-40*16 股票也是400股左右,总包80-100万吧,每一年绩效达到3.5就会再有对应的股票拿。p8总包150-200万,浮动比较大就不细说了。
离职的大部分原因,据我所知大部分绩效的原因就是拿了3.25,这就意味着你一年白干,拿不到年终奖,然后没有晋升机会,连每一年薪资普调你都轮不上5-15%薪资调整。这是不是很绝望。还有一部分的人,有了更好的去处,大厂之间跳来跳去是一种常态,在阿里没有好的发展,猎头来挖一下,涨薪百分20-30,可能就跳槽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回老家发展,继承家业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