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为什么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呢?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2014年10月我们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很多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保险待遇没有理顺导致的。

当时实行改革后,国家规定了十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办法和老办法比较退休待遇。老办法待遇高,按照老办法发放。新办法待遇高,在发放老办法退休金基础上,再增发一定比例的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差额。

虽然说的很简单,但是老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因素和新办法计算因素迟迟没有发布,导致很多2016、2017年退休的老人现在还没有,拿到真正的退休金。

老办法退休待遇中有一项因素叫做工资增长率,2016年工资增长率是6%,确实2017年6月份发布的。2017年的工资增长率是4.5%,是2017年10月份发布。2018年工资增长率现在还没有消息。

新办法退休待遇中,需要知道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是每年的五六月份发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跟工资增长率一起公布的。2016年是8.31%,2017年6月份发布,2017年是7.12%,2017年10月发布。

还有各个省市的,职业年金计账利率。云南省是2017年10月发布,是5%。

另外,还要知道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方法。山东省是2017年9月发布。

养老金计算关系到数以百万计中人的退休待遇问题,必须慎重,所以一直延迟到现在还没有理顺。

而且即使计算出来,还要涉及到财政筹集资金补发,这也是一个流程。

像以前的独生子女父母提高退休金待遇,现在是一次性补发180个月,光这一个审批流程就有可能走一年。

因此,中人的退休待遇是逐步完善的,一次次的补发养老金差额,一般来讲,最少有10%以上,也就是五六百元的差额会增加。

不过根据国家人社部的要求,各省市的退休中人待遇要在2018年底之前理顺完毕。预计理顺完毕之后,所有的差额都会补发到位了,当然发到手的时间还是不要着急的好。

而企业退休人员,2018年1月1日之前的退休人员,会根据国家的养老金调整要求增加养老金补发差额,差额一般是7月底前到位;2018年1月到5月份退休的人员,由于使用新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5月份社平工资出台后也会补发一定差额。

2018年6月份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直接使用新年度的社会平均基数,就不存在调整的空间了。要想再次调整,一般都要等到明年调整养老金了。

企业退休的中人,养老金计算公式早已明确十多年,不存在退休因素还没有发布,无法计算待遇的情况。所以,没有和机关事业单位一样的待遇调整。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的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份事业单位正式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之后,退休的人员我们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中人,因为这部分人员他有的人是享受不到之前事业单位老的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所以说就被称之为事业单位的工人,当然事业单位的工人在这段时间之内退休,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是所谓的补偿额的养老金。

作为我们企业单位来说,实际上是没有企业单位中人一说的,企业单位早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正式的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那么只要是在1992年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那么他的养老保险的计算都是根据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来计算的,不存在中人这样的一个问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很有可能还在1992年之前,工作的人群没有完全退休完成,所以说自己只要有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这个视同缴费年限最终是按照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累加到自己总的养老金当中去,所以说拥有10种缴费年限的个人往往是可以单独的获得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对于这部分企业单位的人员也是有一定补偿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目前已退休的人员不论事业还是企业都属于中人。企业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和核定已成定局,是按企业养老金计算公式一次性计发到位,而亊业中人的养老金是按事业人员养老金新式计算公式计算。由于事业新式公式及规定计算出的养老金不仅比企业退休人员公式计算结果高很多,而且比事业老人养老金计算方法计算的也都多。为了使事业新、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差距不要太大,因此事业中人的实际到手养老金是采取十年过渡方法发放。也就是老办法和新办法都计算,先发老办法计算部分后发增发部分。增发部分也称补差,增发额=(新办法额-老办法额)*增发比例,增发比例由退休年份决定的百分比,越退休迟比例越大。因此往往很多地区事业中人的养老金发放,是采取先发放老办法计算的金额,增发额(补差部分)后来才补发。这样就造成了事业中人分两次发放,而企业中人是一次发放。当然事业中人比企业中人养老金就多很多,有的多一倍以上,事业中人大都比事业老人还要多。事业中人与企业中人都是公式计算,由于有年金和没有年金差别,计算公式差别,公式中规定不同差别,所以养老金多少会有很大差别,主要保证了事业中人不低于事业老人收入甚至高于事业老人收入,并使差距逐步过渡尽量先小后大,因此企业中人是不能与之比拟的,不是补不补差问题,是计发规则不同所致,分两次发放只是一种发放形式不同而巳。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为什么补差额养老金?原因其实很清楚,就是因为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在核算基本养老金所得时,没有完全按并轨后的计发办法执行所导致的。

应该说,在中人十年过渡期内,本应按照新、老计发办法同时算帐相比较后,再按保低限高的规则,确定退休中人所应享受的基本养老金。若如此执行计算,就不会出现“预发养老金”问题,以至延迟五年而久拖不决。

从“预发养老金”,到实际养老金,本应一步到位,就可以如期实现。但是,由于中人过渡办法过低的替代率水平,需要探索与调整,这就造成新、老计发办法平稳过渡,以及保低限高的规则,难以及时落实落地。这就是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必然需要补差额养老金。而且,时至今日仍难补差到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很显然,企业单位不仅也有退休中人,而且,规定还有五年过渡期。在当时,企业单位是严格按照既定的政策和计发办法所忠实执行的。因此,没有出现如机关事业单位的“预发养老金”问题,而是在退休之时,就拿的是实际应发的养老金。这就是企业单位也有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的核定问题,但却不存在补差额养老金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关于中人的问题是针对2014年10月开始公务事业人员的养老金开始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缴费及计发方式并轨,公务事业退休人员才分为老人(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的),中人(2O1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2O14年9月30日之前入伍的)。新人‘(2014年1⊙月1日之后入伍的),而企业退休人员不存在老人中人新人的说法。因为事业是向企业并轨,企业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沿用老计算公式不变。而公务事业由于向企业并轨,养老金计算公式明显不同,老人是用老公式‘拿在职基本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八十五,九十,九十五,一百。等。而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要用企业退休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与缴费的个人帐户余额的多少有很大的联系。比如我是15年7月退休的就属于中人,而用新计争法给我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比与我同职级同工龄的老人少了25O多元/月。按照并轨的政策要求是:如果中人的养老全比同职级同工龄的老人养老金更少,那么政府应该把少拿的部分补足给中人。因此出现了给中人补发养老金的情况,我们这里是采用一次性补发的方式。如按平均寿命76岁计算,每月补2百元,一次性补16年。但工资卡上的养老金还是保持不变,还是比老人少2佰元。

为什么有些事业单位的中人补差额养老金,而有些企业的中人不补差额养老金?

为什么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按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代入公式来计算,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按本年度的社平工资来计算。我本人2003年退休,有视同交费年限和实际交费年限,退休时计算都是按上年度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现在机关事业单位是按本年度的社平工资来计算,请问你们这样随意改变计算方法对企退老人公评吗?请社保专家给已退休的企退中人一个公评合理的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