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扣完五险一金后还有多少?

本人只有2400。

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主要包括四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和改革性补贴。

基本工资就是大家常说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有管理岗位,有技术岗位,还有工勤岗位。

薪级工资实际上是工龄工资,我们每工作一年,只要考核合格就能够晋级一级。但实际上,虽然看着薪级工资后期很高,但基本上没有人能拿到。退休能够到四十级就不错了。

刚参加事业单位工作的话,发的是试用期工资,过了试用期之后,只能从最低级的岗位工资发放。

像我们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定级只有七级,也就是369元。如果我们从13级专业技术岗开始晋升。实际上我们的两项基本工资加起来,仅仅是1759元。

我们的津贴补贴,分为区域性补贴和职业性补贴,比如乡镇有乡镇补贴,还有乡村教师补贴等等。北京市最偏远的乡村教师补贴高达4000元。

另外,我们还有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普通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只有基本工资的一半,卫生行业是60%,教师是70%。如果是普通岗位,这么算起来,也就是2700元左右。

另外还有改革性补贴,一般是指住房补贴等内容。各地不一样,高的几千元,有的只有几百元。

所以说,我们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新人应发工资三千五六百元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我们实发工资多少呢?养老扣除8% 医疗扣除2%,失业扣除0.5%,住房公积金一般扣除最高限额12%,职业年金扣除4%。

到手工资只有73.5%的应发工资,这还只是扣完了个人承担部分。对于编外合同制人员,很多都需要拨款承担单位承担部分。

应发工资4000元,到手工资只有2940元。所以,事业单位初期工资低还是比较正常的。可是随着职务的提升,工龄的增长。工资待遇会越来越高,尤其是退休后待遇,这是很多企业人员都羡慕不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