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应对的办法,因为这是统一的政策,但这个统一政策并不是强制的,我们仍旧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应对的策略。

什么是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的概念是从大型银行来区别出来的。我国的大型银行目前仅有五家,都是国有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除了上述的五家大型银行之外,其他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这些都属于中小银行。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日前,有报道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

为什么是鼓励,而不是强制呢?我们都知道央行规定了一个存款的基准利率,在这个基准利率之外,银行是可以在这个基准利率上进行浮动的,不同银行浮动的幅度也不一样,中小银行浮动的利率会更高一些。

如果中小银行能把存款的上限降低10个基点,也就相当于给到储户的利息要少了一些,于是有些储户可能就不会再继续存款,而是拿出去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政策出台前,央行已经再次进行了降准0.25个基点,也是释放资金促进市场发展的一种形式。

我们的应对策略来自哪里

因为这个存款利率下调,是一种鼓励性的政策,而不是强制性的,于是就会出现市场上有的银行会执行这个政策,有的银行处于其他原因考虑,不会去执行这个政策。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仍旧需要存款,特别是大额存款业务,那就提前与各个银行进行咨询,去没有执行这个政策的银行进行开户办理。

但这个政策最终的情况,仍旧会是各个银行都回去执行,原因是这个政策附带着一些其他优惠的支持政策。所以中小银行为了获得央行及相关机构的支持,最终都会执行这个政策的。

那么在全部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的保守型理财形式就非常少了。但不管再怎么降息,银行存款是 的理财形式,不用去应对,去适应就可以了。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相比于大型国有银行,中小银行在利率方面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存款利率如此,贷款利率也是如此。

由于为了争夺存款,中小银行都在利率和费用等方面,采用了不太正常的手段,明里提高利率,暗里增加返还费用,结果,导致存款成本上升,最后要体现到贷款成本上。为什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很高,也与银行用利息、费用等拉存款有着很大关系。

因此,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只是一个表象,更多情况下,中小银行在拉存款时,仍然会采用一些不太规范、不太正常的手段,因此,一定要注意,既要防止不规范行为,避免自己遭受损失;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影响市场秩序,避免发生风险,只有这样,金融市场才会越来越稳定,金融风险才能得到有效防范与化解。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2022年4月,不少中小银行收到通知,鼓励它们把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

为了搞清楚,我们要从头说起

我们之所以愿意把钱存在银行,是因为银行会给我们利息。至于利息给多少,是根据存款利率算出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致的。就像去饭店吃饭,虽然饭店有大有小,可是价格竟然是一样的。

因为当时我国存款利率改革尚未放开,存款利率由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不准上浮也不准下调。到了2004年10月,我国放开了除城乡信用社以外的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2012年监管开始允许金融机构上浮存款利率,但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存款基准利率1.1倍。这时候,各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可以不一样。一般来说,大银行允许上浮的比例少,中小银行允许上浮的多。但都不能大于最高限额。

等到2014年11月22日,上浮最高幅度进一步调整为1.2倍。2015年3月1日调整至1.3倍。2015年5月11日调整至1.5倍。到了2015年10月24日则全面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进了重要一步。此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形式上就可以宣告基本完成了。

这是因为,虽然在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后,各银行对于自身的存款利率有了自主决定权,中小银行能通过提高自身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增强与大银行的竞争力,但是,有个问题,实质上,很多银行还不具备存款利率的定价能力,如果个别银行一味提高存款利率只会导致恶性竞争

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就曾遇到类似问题,银行恶性竞争导致利差大幅下降,最终纷纷倒闭。所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防范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引发的金融风险,我国成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组织,全行业继续实施存款利率行业自律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约定存款利率上浮的自律上限,对存款利率继续构成了一个无形的控制线。在这个控制线下,大部分银行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4倍,部分银行经申请后可上浮最高至1.5倍

定价自律机制有点类似“利率同盟”的市场自律组织,对各银行自主确定价格进行自律管理定价自律机制的存在,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21年6月,存款利率定价方式又进行了优化调整。存款利率的上限由“基准利率✖️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而且对不同类型银行、不同的存款期限设置了不同的最高“基点”上限。

本次下调并不是强制的,但做出调整的银行,在相关考核上会更有利。这次下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以为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推动贷款利率下行提供空间,从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其实,不仅仅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未来会下调,未来四大银行的利率也可能会下调。不过现在银保监会明显的策略就是,逐批次的逐渐的将存款利率进行下调,也就是说利用时间慢慢的进行下调,而不会快速的进行下调。

其实在2021年6月份,我国的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制定之后。整个的存款市场利率管理就分为两大种类,一类是四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一位就是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但是两者之间的最高利率要求差别也不会很大。当然考虑到中小银行吸收储蓄的能力不足,可以允许他们适当的提高一点点的利润。

按照2021年6月份的存款利率定价机制,大额存单利率将成为存款市场中最高的中长期存款利率,结果这两类银行的最高利率也差别不大,中农建工四大银行的最高存款利率只有3.45%,其他类型的银行最高利率只有3.55%。两者差距也仅仅只有10个基点。那么在其他短期存款利率,以及活期存款的利率差别那就更小了,有可能双方只有五个基点,也就是0.05%。

但是最近又听说,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在监管指导下还要继续下降,有可能要同四大银行的利率趋同一致。银行业有个神秘的市场利率定价委员会,他们召集个地方中小银行,就存款的自律机制开会,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因为现在四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在下行,很少能见到最高利率3.4%,基本上最高就围绕在3%左右。所以就给予了中小银行利率下行的空间。

回想在2015年10月,央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自主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从此开启了存款创新的浪潮,在随后几年出现了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大额存单的各种条款以及利率创新,最高的时候年化利率可以达到6%。那段时间是保守型存款人的黄金时代。

但是从2019年的年底开始,整个存款市场开始进行管制,一些创新型存款产品被取消,一些创新条款被取消,利率逐渐开始下行。最终的政策拐点就是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开始干涉,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来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最高利率被锁定了。

未来存款利率有可能稳定或者逐渐下行,对于保守的存款人来说,也只能默默接受或者再选择一些储蓄型国债进行购买配置。但是如果冒险去选择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票,可能与投资者的风险级别不匹配,或者投资者不能接受这种取消刚性兑付条款的产品。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平头老百姓没法应对,现在买入存款最多锁定利率五年,之后还是得按照银行新利率买存款。

现在都说买银行股比存款合适,一方面分红率达到6-7%左右,一方面能打新股中签。

下一步我也准备买银行股不买定存和理财了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是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存款利率下行是所有银行的大趋势。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提前锁定较高的存款利率,确定几年都不用的钱,就尽量把存款的年限放长些来,懂投资的就把钱拿去投资,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看看下面地方性银行的定期存款,现在你们觉得可能看不上,但下个月线下存款连这个利率都不好找了。

2022年4%以上的定期存款线下只有少数地方性小银行五年期才有,而线上4.2%-4.8%的定期存款应该也只有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才有。所以大家有必要去多了解各家银行的存款方式和利率情况。短期没有投资需求的尽量选择中长期的存款,如下图:

因为今年你可能还能找到4.2%左右的定期存款,明年中小银行估计就只有4%左右了。大家且存且珍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