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我和老公是“同姓恋”结完婚有了孩子,对孩子的姓名也没在意过,当时公公开玩笑说你们都姓孙,又是家字辈的,还是个小男孩就叫“孙孙家太郎”吧!这个消息传的很快,都知道公公给孙子起了这个看似日本人的名字。我们当然还是按照中国的习俗给孩子起个正常的名字,最后起了三个字的名字。后来有了闺女,老公很大方说,闺女就随你的姓吧!你的姓我的姓不都是孙,虽然都有不一样的辈分,还是一个字呀!上次结孩子去,碰到小学同学,她一听闺女的名字就说“你闺女随你的姓”,听的我都蒙了,我笑了一下。

女孩嫁到男方就要在男方家里过日子,生的孩子也是顺其自然的跟了男方的姓,看似对女方不公平,为什么不能随母亲的姓,有的父母比较较真会给孩子起名带上父母的姓比如王孙**、孔孟**、李文**,四个字的名字不奇怪了。孩子的名字只是一个别称,没必要那么较真,不随母亲的姓一样和母亲亲。除非是男方入赘女方家里,才会随女方的姓,

这是老祖辈留下来的规矩,我们只是遵循传统一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回答只能说些我们知道的和看到能,具体为什么规定让孩子随男方姓,这需要要刨坟问祖了。

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如果你多读点书,就不会这么问了。

从生物学来看,男性基因是XY.,女性基因是XX,Y基因是只遗传男性的。

假设随母姓,生个儿子,儿子结婚生的孩子又和儿媳妇姓,如果儿子生的是个儿子,那么孙子就和孙儿媳妇姓,一家人三代人三个姓,和你有啥关系?如果有可能,你那点X基因就在你孙子身上一点都没有了。

假设随母姓,生个女儿,女儿生女儿,一直生女儿,x基因按照正常代替,可能三代人没你基因,可能久点,但是只要生了一个儿子,不管哪代人,女儿生儿子,Y基因来自女婿,外孙生下来Y基因是女婿的,和你老公也没关系,外孙娃儿和你啥关系?一样的一家三代人三个Y基因,三代人都不是一家人。

这么整下来过个四五代人,搞不好结婚还整成一家人的近亲繁殖了。

反过来,随父姓,Y基因永远遗传男孩,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女儿的孩子给男方那边延续基因,如果每代人都有儿子,只要不是出轨,怀了别人的娃儿,那么儿子永远带着家族的Y基因遗传下去。

这样一万年,也不怕出现家族近亲问题。

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决定的,所以子女跟男方姓是理所当然的。现在那些闹跟女方姓,其实是跟女方的父亲姓,不是跟女方的母亲姓。

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很简单的道理呀,这个孩子是从女方的肚子里出来的,他自然知道这个孩子是自己的,但是他的另一半怎么知道这个孩子是他自己的呢?怎么样对这个孩子产生使命感要抚育这个孩子呢,就是通过姓名

你想想看,一个孩子如果跟他妈妈姓,你说对于他爸爸来说,我知道有些男人是真的不在乎,但是大多数男人是会在乎的,那就感觉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的呀,这个是你生出来的孩子又跟你姓,那等于我就是出了一点力呗。那我凭什么把这个孩子养大,我辛苦赚来的钱凭什么给他花呢?这就是很多男人一个正常的想法,更何况这个男人,他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他自己的呀。

相反的,其实有的时候很多男人也知道这个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只要跟了自己姓,他就有一种义务,有一种责任去把这个孩子养大,也未必是婚内出轨,也可能是重组家庭

要争取男女平等,没有必要在这个方面上使劲,法律上规定的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我觉得他只是把极端的情况给假设出去,实际上生活中最普遍的和母亲姓的就两种情况,第1种上门女婿倒插门,第2种就是父母离异,孩子跟着母亲基本就这两种情况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很容易受到欺负的,因为很简单呀,没有我们那么就用你们来把我们给区分出来,我们大家都跟父亲姓,你跟母亲姓,你和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名义来欺负你,小孩子之间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都玩跳皮筋,你去玩踢皮球,那么我们就要欺负你。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自我保护,为了防止我被欺负,那么我们就先去欺负别人。

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即使号称世界民主灯塔的欧美国家,女方结婚后还得冠夫姓呢!咱们国家到好,现在都讨论孩子随母姓了!真是可笑~

为什么孩子要跟男方姓,而不是跟女方姓呢?

孩子跟男方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男性的生理构造就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女性的生理构造就是为了养育后代。两种不同分工的生理构造经过演变被逐步强化,同时也确立了男女在族群中的地位,这也是人类历史中出现过母系社会却最终被父系社会替代的根本原因。

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同样需要相互帮助,最可靠的就是族群,父系社会当中随父姓就这样产生了。同时这样对优化族群(优生优育)、建立社会秩序也有好处,于是俗成定约形成了不成文的制度。

因此随父姓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但是它背后牵扯着社会道德、社会的行为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较大的社会混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