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估计题主在体制内,能者多劳、多劳没有多得,忍辱负重、委屈满满,却不能跳槽。如果是私企民企,估计早就跳槽走人了。如果你在体系外,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应有回报,鼓励你跳槽,因为在私企越跳槽越能升职加薪。但是,如果你在体制内,就没有办法,领导天天夸你,哄着你干活,大饼鸡汤,就摆在你面前就是吃喝不到,这并不是一个个例,很多体系内的年轻人都可能遇到过,也许你们领导对其他几位年轻员工也这么夸奖呢。

很多朋友没有耐心看下面的分析,我先直接说几种答案:

第一种,领导就是哄着你干活而已,提拔你?可能是你自作多情了。很多领导讲究领导艺术,见到年轻下属,都喜欢拍拍肩膀,夸几句,顺便喂几口鸡汤,然后再给你“压”几个担子,口口声声说,这是培养锻炼你。告诉你,你的领导未必只对你这样,可能对别人也这样呀。这就是套路,对你来说,虽然没有物质利益,但获得了精神食粮,对领导来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套路了。

第二种,领导夸你,鼓励你多干活,但宁愿提拔别人也不提拔你。很简单,你不是他的人,你干活出业绩,对他来说这是主要利益,但是,提拔自己人,巩固自己的地位,才是最核心的利益。你能干,就哄着你干活,给他创造工作利益,但是提拔时必须提拔自己人,用着放心,抱团巩固地位。

第三种,领导夸你,哄着你多干活,但不提拔你。也许,领导等着你送礼呢。有些人的提拔是两条腿走路的,一条腿走实力路线,工作能力强,能给上级挣业绩,帮助上级再提拔,另一条腿走感情投资,平时维护,逢年过节送礼,感情和金钱都到位了,上级千方百计提拔你。

第四种,领导想提拔你,但自己在单位没有实力,一把手不听他的,也不希望他培植自己的嫡系,所以,他说了不算。

第五种,领导有实力提拔你,但时机、职数、条件没有到位,其他副职的外围工作还没有打通,你们的关系还不够那么铁,遇到阻力,领导就放下你了。如果领导有实力,真的要帮助你,一把手都能创造条件提拔你,部门没有职数,再增设一个部门提拔你。关键还是没有铁到位。

具体来分析分析吧:

第一,你长期多劳没多得的原因。

一是你所在的单位文化有问题。如果关系户比较多,那就是典型的二八定律,20%的没关系的骨干承担80%的工作量。有点好处,也被上司拿去巴结关系户了。

二是你太老实,天真地以为“只要埋头苦干”,是金子总会发光。却不知道,有些上司的眼睛是选择性失明。你不争不抢,上司正好把好处让给那些会来事的人。因为得罪你的风险最小,几句表扬的话,就把你安慰住了。别人又哭又闹,有找关系有送礼,上司只能放弃你。

三是你从事的工作,都是杂务事,并不是要害的工作,没有给上司创造核心价值。上司只会重用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这个利益,不是你干得越多越好,你把玻璃擦得再干净,也不如给上司雪中送炭。不知道你明白吗?

第二,怎么办呢?

一是判断自己从事的工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立即停止承担别人的工作,只做自己岗位职责的事情。反正上司又没有提拔你,你不要怕得罪上司,你停止做无关的工作,上司就知道你再对抗了。

二是适当的发脾气。前提是把本职做好,别让上司抓住把柄。其他的事务,要在关键点上发脾气。比如,老同事让你替他做事,你就是不去。如果上司过问,你正好大吼大叫,发泄委屈,让他们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

三是走一点曲线救国思路。你反思是不是得罪了上司,还是没有走动走动。如果单位文化就这样,不走人情就提拔不起来。你不走人情,上司就认为你是另类,再有本事,上司觉得对他没有利益也白搭。适当地搞好关系,也是体制内的情商。

第三,如果这种的氛围,你不能长期适应,要么调走,要么发展斜杠。

比如,有些单位文化非常糟糕,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如果你的性格实在无法融入这种文化,长期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与其把自己弄抑郁了,不如走两条路。

一条是,想办法考出去,相对来说,越高层次的机关部门,升职加薪的机会也多,风气也正。建议你硬气一点,只做好本职工作,省出时间来学习,争取往上层次部门考,脱离这种氛围和环境。

一条是,你没有本事调离,也接受不了“同流合污”,不如练就其他兼职本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兼职成为成年人的“刚需”,多渠道合法赚钱,改善生活质量,经营好小日子,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暴露了很多职场小菜鸟的心理特征。一被表扬,觉得自己已经很可以了,自己开始飘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来了。 反过来,你让职场老鸟试试?

得到表扬心里受用的,绝对不是职场老油条的风格。老油条们都不信这套,没点实际的表示,比如升职或者加薪,表扬也就是哄着干活。谁再那话哄人干活,滚犊子。

受到表扬是好事,但是,表扬和提拔之间,从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

举几个例子:

这个人工作踏实认干——背后可能的意思是:就是能力一般般;

这个人工作很勤劳——背后可能的意思是:也就是会跑跑腿,有把子力气;

这个人人品不错——背后可能的意思是:光有人品有什么用,没能力又能怎样?

这个人做东西还是很可以的——背后可能的意思是:当个好员工没问题,党领导差远了。

这个人很优秀——背后可能的意思是:也就面上说说,哄着把活干好,实际上什么水平,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

接下来说点正点的:

1、领导和同时表扬你,那是好事,但是,仅限于好事而已。

为什么表扬你?可能你工作比较踏实,什么活都抢着干,各方面综合素质都不错,是个可培养的人才。这肯定是好事。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你升职的必要条件,只能说明你有好的发展前途。所以,不要过早的想升职这件事,其实你也就是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离升职还远着呢!

所以,认清楚自己很重要。

2、你要是真的具备当领导的能力,或者有被提拔的迹象,可能领导会表扬你,但是,你的同事肯定是要酸你的。

想想,大家都是基层小员工的时候,没有差距,大家都和和气气,谁能力强可能会恭维着点。但是,一旦有人能力太突出到了当领导的层次,同事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升迁之路受到了威胁?他们还会表扬你?不拿风凉话说你就不错了。

3、不要被虚假的景象蒙蔽。

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很多:大家都一个劲的说某个人好,但是更多的是哄着干些脏活累活或者费力不讨好的活。时间一长,用几句话就哄着小白任劳任怨干活,这成本和收益是不是奇高?

所以说,在糖衣炮弹前,能分清楚是非曲直很关键。

如果确实是有能力,大家都认可你,那就坚持下去,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提拔是早晚的事。

如果是被人家当劳动力用着,尽快学点职场技巧,变得圆滑一些,别一根筋到底。

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我当领导的时候,就经常表扬单位里的小黄。

小黄为人很勤快,嘴巴也甜。他每天都第一个到单位,把门窗打开,打扫好卫生,烧好开水,把前一天的报纸杂志夹好、放好。

这么勤快的同志,你不表扬他也不对啊!

他嘴巴也甜,见了领导,左一句领导右一句领导,每天都向你汇报他干了什么工,汇报时必用“您”。平时和他聊天,幽默,风趣,荤段子特别多,是单位里的开心果。

每年的评先评优,投票的结果都是他。

但是,大家知道的,评优评先,是评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

推荐后备干部的时候,我们领导班子商量,大家都认为小黄不符合要求。

首先是,他干事动机不纯,都是为了讨好领导。领导不在的时候,他的本性就立马展现,懒得很!

其次是,他有点轻浮,整天讲一些荤段子,哪像一个领导?

其三是,他在核心业务上没有什么建树啊!我们是培训机构,他上课不行,基本上都不安排他上课了。科研也不行,从来没有文章发表过。这样的人,怎么当领导呢?

而我们单位里的小伟,为人默默无闻,从来不巴结领导,也很少扫地、开窗、烧开水,每年评先评优的时候,他基本上都是零票数。但是,他的教学和科研很好啊!获得过省级的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文章发表几十篇。

你说我们推荐谁?那肯定是小伟啊!

后来,组织部来考核小伟,他也提拔了。

题主,领导和同事经常表扬你,问题是,他们表扬你什么啊?你讲的笑话吗?你工作表面很认真吗?

如果他们表扬你的事,和你单位的核心业务没有任何关系,那些表扬,只不过是逗你开心而已!

怎么办?如果你想得到提拔,下面这3点你要做到:

  1. 不要太在意领导和同事的表扬,那只不过是让你努力做杂活而已。
  2. 把你的精力放在单位的职能工作上,放在核心业务上,而不是讨好领导、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上。
  3. 即使你不被提拔,当不了领导,只要你是业务骨干,掌握单位的核心业务,领导和同事依然尊敬你,而不是简单表扬逗你开心。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我的回答是否帮到你?

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升职加薪是每个人职场人的愿望,能够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认可,但就是得不到提拔,这是一种经常能看到的情况。作为职场人一定会感觉很困惑,既然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也能得到同事的认可,为什么提拔就轮不到自己呢?分析得不到提拔的原因,要从时机,领导,自身三个方面来考虑,每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看领导的实力

1.领导想提拔,但说了不算

领导认可,想提拔你,可是领导权利不够,说了不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像有人说:烧香找不到庙门一样。这个领导认可你,赏识你,你和他关系也不错,但是要是提拔你,他说了不算,或者说本身就没那个权力,这种情况很正常。

2.职场政治因素,不愿领导培养嫡系

职场中大家都存在着竞争关系,领导也一样,也有他的竞争对手,你得到自己领导的认可,领导也想提拔你,可是因为职场政治,不希望你的领导过多的培养嫡系,阻力太大的话,领导不会损失个人的利益,刻意的去提拔某个人。

3.领导只是为了榨取价值

经常能遇到领导总是表扬自己,但是就是得不到提拔,有可能只是领导为了让榨取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哄死人不偿命,哄着你做更多的事情,薪水没提高,职位没提高,利用面子中的“不好意思”,也就达到了榨取更多价值的目的。

4.领导在等待一些“意思”

领导经常表扬你,而且还没得到提拔,难道不知道什么意思吗?领导可能就是等你“意思一下”,就能够得到提拔了,这时如果还没明白,那没提拔也在情理之中。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表扬着你,还要晾着你,等你意思到位了,自然也就得到提拔了。

其次,看提拔的时机

1.提拔需要的流程

每个组织都有一套提拔的管理者的流程,而不是因为得到认可就能够随意任命干部,哪怕是认可也要按照流程来办,没人愿意为了别人的事情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得到认可,获得表扬并不是能成为量化的标准,只有按照流程来做,才能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2.存在不公平竞争

社会很现实,不公平竞争一直就存在,领导认可也好,同事认可也罢,但是都代替不了那些背后有助力的人。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常态。试想一下,你是一个人在努力,而别人可能不止自己,还有身后的关系,结果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3.提拔的机会很重要

有些时候提拔的机会很重要,你是技术岗位,可是在上级要提拔一批行政岗位的人,要么放弃技术,要么放弃提拔。这是作为旁观者都能夸夸其谈的事情,可是轮到自己身上却不是这样,不用听所谓的金玉良言,这个都是自己的选择,可能一步错,步步错,恰当机会才是最好的选择。

4.是否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有时运气的成分很重要,机会总是给时刻准者的人。当组织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时,自己能够挺身而出,做出突出贡献,自然也能得到提拔。但大多数人都是“聪明人”都在算计自己的得失,当别人做出突出贡献被提拔时,可能会酸溜溜说一句:早知道,我也做了。其实很多时候看见的机会不一定是机会,看着是危机,可能机会很多,所以说时刻准备着很重要。

再次,自身的情况因素

1.是否符合提拔的条件

提拔要符合流程,更要符合条件,年龄是否超过了,学历是否达到,业绩是否达优等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是营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否符合提拔的不标准,哪怕你在优秀,只有不符合的标准,都会成为提拔中的阻力。

2.业绩是否足够突出

业绩在职场中能说明很多问题,业绩足够优秀,自然就有更多机会获得提拔。提拔的机会多,成功的比率也就要大一些,业绩垫底的人、业绩平平的人,被提拔的可能性很小。至少领导提拔时业绩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标准。

3.自身价值是否有不可替代性

职场中,只有自身价值可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家庭背景是价值,人脉关系是价值,业务能力强也是价值,专业技术不可替代是价值,只要有相应的价值,并且难以被替代,哪怕只是为了留住人才都会得到提拔。

4.“孝敬”领导是否到位

是否经常和领导“走动”,“走动”是否到位,也是决定是否被提拔的影响因素,正直的人存在,但也不排除一些领导只是为了自己私利。这是职场中的常态,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懂得。明明不该如此,但确实一直如此。

最后,该如何做?

1.提升自我价值

提升自我价值是绝对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自身价值足够,选择也就足够多,如果足够有价值,完全可以拿出来:“此处不用爷,自有用爷处,到处不用爷,也干个体户”的精神来,真正有本事,有格局的人,自然不会委屈自己,埋没自己的才华。

2.尽人事,听天命

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成功=努力+天赋+运气。有时运气很重要,做该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一切安排都是最合理的安排,别抱怨,因为抱怨改变不了现状。我们改变的只有自己,对于不可控的结果坦然面对就好了。

3.评价自身能力,适时选择跳槽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客观的评价,这里得不到提拔,不等于其他地方得不到。职场人都希望升职加薪,如果已经获得领导认可,都得不到提拔,不如早给自己找下家,所谓的人挪活,树挪死,就是这个道理。

4.发展自己的副业

当然如果没有勇气跳槽,或者辞职,也无法改变现状的话,那么就发展自己的副业,升职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收入更多,副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让自己多一份选择。如果说工作是为了生活,那么副业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做得好可能副业收入都能超过主业收入。

总之,职场人大多数都希望升职加薪,但并非升职加薪一条路可以走。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由自己而定,从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再看自己更适合那种生活方式,升职不一定最好的选择,高处不胜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欢迎关注@九乙大叔 国企15年,其中8年公司管理者,后自主创业。爱好:健身,阅读,深度思考

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说明你身上存在不被重用的短板,你还是从自身查找原因,补齐短板再说。

领导和同事经常会表扬你,但就是没有得到提拔,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主要还在于你自己。

有机会跟领导汇报一下你的想法,不要只是埋头苦干。

干事是一方面,管事又是一方面。领导提拔的人,更多是希望他能把是管好,也就是说,你还得具备较好的管理才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