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职场火锅曾经写过四十多道奇葩面试题的解析。其实,这个问题是一道面试真题,归根到底,考察应试者(下属)的随机应变、多元思维和现场抗压等能力和性格特质。遇到这种问题,一定要记住,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上面说了这是面试题,但是,在现实职场中,会不会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也可能出现,比如,领导陪客人说话,或者酒桌上谈事,突然拿出10块钱,让你去买包中华烟,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明确暗示你,让你暂时回避一下,把你支开。你出现抽根烟,等客人走了,你再回来,就OK了,把10块钱还给领导。

第二种,领导暗示你去办什么事情。比如,拿出10块钱说,你去买两包中华烟回来。其实,是暗示你买两条回来,领导要送给客人。你抓紧时间办就行了,买两条烟,开好发票,然后拿到领导办公室就行了。

如果是面试题,不是实操,完全可以有无数种回答,考验你的脑洞大开的情况:

第一种,是增值思维。领导给我10元,让我买50元的烟。这是让我用最小的成本,办最大的事情啊。考验的是我的增值能力。当前可以运用互联网增值思维,我拿着10元钱,到地铁里,到处扫码、抢红包、众筹、摇奖、玩老虎机等手段,让10元变成50元,然后买50元的烟回来,让领导大吃一惊。这样的下属,可以为企业创造五倍收益。

第二种,是逆向思维。10元买50元的烟,这是胡扯,根本办不到。但是,逆向思维,能不能让50元的香烟贬值到10元呢。到超市里,专门挑一盒50元破损的香烟,然后找老板谈判,超市怎么卖破损的香烟呢?必须当废品处理啊。要么老板自己回收,要么降价处理,你正好按照破损商品价格买到这包烟。

第三种,是行动思维。作为下属,领导给10元买50元的香烟,总不能让你贴钱吧。你干脆到超市,跟老板说,我帮你搬货一小时,你给我40元工钱。然后加上10元现金,买一包香烟。你这是通过劳务输出,出卖体力,获取40元劳务费,完成领导加班的增值任务。

第四种,是投机思维。你10元买一包假烟,开50元发票,把报销的50元和香烟给领导。领导不吃亏,还赚了40元,但你也完成了买烟任务,一举两得。

第五种,是拍马思维。领导给我10元,让我办50元的事情,这是考验我是不是舍得付出啊。我自己贴40元,买50元的烟。让领导知道我实际付出40元,而且毫无怨言,这是要重用的节奏啊。

第六种,是务实思维。我自己贴40元买一包50元的烟,折合每根2.5元。领导只出了10元,那么折合4根中华烟。我抽出16根是我自己的,然后把烟盒和4根烟给领导,一是完成了买烟任务,二是买到真烟,三是谁也不吃亏。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顺利买烟就能升值加薪,3个小妙招告诉你!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从问题来看,确实是两难的问题,也是个好问题。

但这个问题是要分情况的,如果说领导是和你相处多年的,那么你应该是最了解领导秉性的人。如果领导人品好,别说买包烟了,就算借钱,也必须得借。

那么,我们其实是要去探究领导给你10块钱,让你买一包80块钱的中华烟的用意:

01 领导不是傻子,给你10块钱让你买包烟?

你可以把这个当做是一个考验,什么考验呢?就是领导给你一个难题,看你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对于一些职场新人来说,可能他会这样做:领导给你10块钱,他屁颠屁颠地接着任务很高兴地去买了,到了店里才发现,咦,钱不够啊。然后给领导打电话,领导,这个烟要80块,你才给我10块钱,钱不够啊,到底买不买啊?

有些职场新人,做事一板一眼,真的就会这样回复。

那领导的心里怎么想的呢?“中华烟是80块啊,你居然连这个价格都不知道?你平时不给你爸买烟的啊,不了解市场行情嘛。我要你去买烟,就是让你解决问题的,我难道不知道这个价格啊。你不能解决,又把问题甩给我,我招你来干嘛的啊。…………”大家脑补一下。

这个就是普通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差异,他们的脑回路就是如此不同。

02 作为一个职场老人,他会怎么思考用10块钱帮领导买中华烟,这个问题呢?

领导是一个老烟民了,他难道不知道这个烟要80块吗?他现在给了我10块钱?

“职场老人”会思考:

1. 这个是领导在考验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导要培养的下属,肯定是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如果凡事都要领导亲自去做,要下面的人有何用?更何况是买包烟这么小的事情。

2. 这是在考验是否忠诚

小欢喜里面女主的下属,在女主没去休产假之前,左一声姐,又一声姐,在女主休产假期间,不仅顶替她的位置,在女主回来之后,还给她各种穿小鞋。

所以,忠诚不是等领导风光了,才能展示出来,而应该体现在小细节中。

比如买烟,你接到任务时候的反应、回复,以及最后的结果,领导都是看在眼里的。

3. 考验你是否有大的格局

原来公司有一个员工,在和领导出差的时候,家里到车站的公交车也要报销,帮领导买瓶水也报销,

后来领导和我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说,这样的员工注定是格局不大的,不能培养的。

一个人的格局藏在一些小事里,如果你连几十块钱的钱都要斤斤计较,那么几百万的业务如何放心让你去谈?

4. 领导对你是信任的

领导怎么不让别人去买烟,这样的私事为什么会指派你?领导愿意让你做私人的事情,表示他对你信任。这个时候你就要果断地去买,不要扭扭捏捏,要知道领导的信任,如果靠这几十块钱能够买回来,这个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02 买了烟之后,要不要问领导要钱?

个人建议是不要问领导要钱了,你其实完全可以找个理由说,这个烟没花钱,上次谁谁婚礼拿来的,不需要花钱的。

这个时候,领导也不会再好意思给你的钱了。

还有一种领导很爱占小便宜,这种领导你顺手给他一包烟,他心里肯定美滋滋。以后也会给你点小恩小惠,你就当做个人情。

03 和领导打交道,你必须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

职场上,很多人为何总是惧怕与领导打交道,我想主要是你不懂得沟通技巧。

那,怎么样和领导沟通呢?

1. 要换位思考

在职场中,换位思考很重要,领导想要什么,为什么要让我做买烟这件事,为什么是我去买?当你想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你就知道答案了。

2. 要明白领导让你做事的意图

仔细领会领导的意图很重要,表面上看是买一包中华香烟,但是背后可能就是领导想给你一次考验,说不定等办完这件事,领导觉得你这个人特别靠谱。

3. 小事做的漂亮,大事有担当。

在最好吃那个中,你能够将领导的意图完美落地,那么以后升值加薪的机会就会源源不断地 给你。

买了一包烟,获得升值加薪的机会,你是不是赚了?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你记性真好!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这种问题,只要你的脑子里去掉那些“弯弯绕”的东西,处理起来很简单的!如果你把事情想复杂了,搞的好像多么高深一样,反而让自己的表现非常纠结、扭捏。

老鬼随便列举几种应对的方法就好:

1、帮领导找借口、送人情

看到领导拿出来10块钱,马上笑呵呵的说:哈哈!我和您一样都很少带现金了。您别管了......说完之后根本不接领导的那张10块钱的钞票。到楼下买一盒拿上来就好。

放到领导办公桌后打个招呼直接走人!不管领导说什么,都来一句:哎呀一盒烟嘛!这盒送您了!或者加一句:就当您给我一个表现机会了......

你这一回不收,下次他根本不好意思再拿出十块钱来让你买中华了。

2、给领导台阶,替领导找借口

看见那十块钱之后,可以笑出来!然后诙谐的和老板说:哈哈,领导您太忙了!这是10块......

一句“太忙了”其实是在给领导一个借口、理由,说明领导应该是看错了、拿错了。

你这一句话说出去,领导会知趣的。要么重新拿钞票,要么让你垫资,这都无所谓,反正得给个明确的说法。

请大家记住:这种敞敞亮亮的说话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而现实中太多人想的太复杂了,根本没必要的。说出来就好。

3、看也不看,拿着10块钱就去买烟!回来再说!

自己想掏腰包把烟买了,回来之后自嘲的说:领导,我刚才也没注意,这是个10块的。哈哈哈......你只要点出来,后面都好办。就怕自己不敢说。这根本没什么好纠结的。

先把事情办了,只要智商够的领导,都不会因为一包烟的事儿就对你怎么样的。

4、有些人可以顺势办大事!

身在职场,有时候我们找一些机会增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还找不到时机呢!

因此对于部分职场人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哦!你可以直接跑到楼下弄上一两条回来!而且可以堂而皇之的去买烟并且拿到领导办公室里!因为这是领导让你去买烟的!其他人也不清楚领导让你买多少啊!天天抽中华的,不可能和普通员工在一个大的开放空间里办公的。

因此,顺着这个机会,送出去点礼物,也是不错的。

或许这个领导就是认为你该表示一下了,他或许在给你点儿提示,后面对你有好处,这也说不定。

职场与领导相处的一个大的逻辑:你要心细如发,但不可以战战兢兢、畏首畏尾!

与人打交道,确实应该注重细节,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这是保障我们做事产生最好效果、结果的基础。

但是,不要搞成了整天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你的心时刻是敞开的、冷静而理性的,就可以做到理性而细致入微并且不至于自己想偏了、想过头了。

这种逻辑一定要多多揣摩哦!

职场生存与发展需要我们日日精进,每天提升自己,方能在职场中增长智慧,为自己的未来做一点一滴的铺垫。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拿10元钱叫你去买中华烟,这样的行为就是领导在敲诈你,你领导的这种腐败行为你不能支持,要明白的告诉他,他这样做就是敲诈勒索。

领导给你10块钱叫你去买中华烟,你怎么办?

明摆着在培养你;倒贴二条中华3990元=副科出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