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三女生求职归途中救人被医院破格录取,大家怎么看?

故事简要回顾。大三女生靳金梓向济源二院投了简历后,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位老人倒地,立即上前救助和帮忙。济源二院的院长薛继东看到视频后,说,这位女生,不用考试,直接录用,有这样的好品德,何愁工作无作为?

作为老HR了,面试过上百上千的年轻人,遇到这个事,还有点小激动呢。只想高喊一声:善良的孩子,值得全社会善待。

首先为济源二院院长点赞,没有他的“破格”录取,就没有这股用人价值观的清风。其次为人民大报点赞,及时肯定这种“善举”,及时引导正确导向。再次,也要给这位大三女生点赞,不经意的一个举动,感动了全中国,对你说一句,善良的孩子值得全社会善待。

最值得点赞的,当然还是济源二院的院长,只因为他说了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话,“只要有好品德,何愁工作没有作为。”虽然是“鸡汤语”,但在人力资源专业上,也是立得住脚的,更加符合国家选人用人导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符合西方用人价值观“态度决定一切”。很多管理者,甚至老板,在选人哲学上都会遵循“做人在做事之前”,人品好,靠的住,本事可以慢慢培养,但是人品差,本事越多越是祸害。

不能不敬佩这位院长的好眼光,看人看细节,看见女生抢救老人的举动,可以断定女孩子善良、勇敢、敢于担责,这个品德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和责任心,尤其是学医的人,更应该具备这种“医者仁心”品质。医院毕竟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好品德是做好医生的前提,如今医患关系的情况,与利益有关,与人心有关,老百姓都清楚。

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见多了太多的职场起伏,无论是从管理者,还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说,价值观都是混乱的。职场要竞争,要博弈,不能有“仁慈”,谁要升职加薪,就要PK下去同事,不耍一点小人手段是不行的,因为你不耍心眼,别人就对你耍心眼。你防着我,我防着你,这个职场环境能好吗?

然而,HR们,扪心自问,能力可以衡量,业绩可以衡量,人品能不能衡量呢?其实,人品也是可以衡量的,比如,这位院长就以身示范,做了榜样,从大三女生的举动中,考察了这位女生的品质,所以,敢于破格录用。

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和选人用人考察中,都有人品考察这一项。通过上司、同事、下级、以及服务对象(民众、客户)的了解,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的。

所以,这位大三女生的善举,这位院长破格录用的义举,都给我们职场人传递了正能量,引入了一个正确的用人价值观。希望更多的企业家、管理层在选人用人中,更加突出人品的权重,自上而下地传导正能量,上级用人有正气,下属就会走正道。

河南大三女生求职归途中救人被医院破格录取,大家怎么看?

可以,心肠好,有责任心。。。

河南大三女生求职归途中救人被医院破格录取,大家怎么看?

可惜现在多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都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着,真诚待人被嘲笑为傻,就算顶尖学校出来的高材生都没有那种厚德载物的胸襟,整日算计着什么对自己有利,而不关心自己的道德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