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聚餐请客,点得多剩下也难免。打包带走,杜绝浪费,这种做法本身值得提倡。几十年前中国人刚富起来的时候,装阔绰,觉得打包小气,不屑一顾。近些年国人的观念也转变了,懂得量入为出,勤俭节约。
打包的行为本身值得提倡,但如何打包是有讲究的,要分场合、分情况。
参加同学朋友聚会,或是和关系好的同事聚餐,这样的场合比较放松,打包也不需要拘谨。我参加的聚餐,吃完饭,只要剩菜能留,大家都自发地打包。打包之前,会互相谦让一下。一般家里有老人、孩子,或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的,大家一般会先问问他们的需求。若是这道菜我们家人没人爱吃,我就不会主动打包。若是带回家搁到冰箱里放好几天,再扔掉,还是浪费,道不如让喜欢吃的人带走。有些同学条件不太好,生活上很节俭,看不得浪费。相处几十年,大家都了解。这种情况大家就帮他打包,免得他一个人尴尬。
若是有领导在的正式场合,大家吃的都比较拘谨,打不打包通常取决于领导有没有意愿。若是领导不发话,大家也不好意思打包。
在没有上司的情况下,同事聚餐,一个人打包却遭别人议论。一种情况是他没有先谦让一下,问问别人的需求。AA制还好,要是别人请客,你问都不问就把把剩菜一股脑装走,的确有占小便宜之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群人里,就因为你做了别人没做的事,你的行为不管是好还是不好,都特别抢眼,容易引人议论。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找别人的不同,然后把那个不一样的孤立起来。比如上课时间本来就应该安静学习,若是其他人都在打闹,你在认真学习,就会被别人说“装”。一群男生出去,要是有一个人给前面的女士拉门,其他人不是像他学习,反而笑他想博得女孩子的关注。
置身于这样的群体中,别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坚持自己的原则,做正确的事。
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想起了一个故事。
张三对李四说,你知道吗,王五好无聊啊,蹲那一下午,就为了看蚂蚁搬家,哈哈哈你说他无不无聊?
李四问张三,你是咋知道的?
张三说,因为我看了他一下午啊。
所以,张三和王五,到底谁更无聊?
职场上总有那么一群人,无论别人干什么,都咸吃萝卜淡操心。有这点时间,用来提升自己不好?多赚点钱不好?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同事聚会,毕竟不同于亲朋好友,是偏商务的场合。打包这种行为,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不够得体。
抛开勤俭节约本就是传统美德不讲,公子认为无论什么饭局,打包剩菜这事,本无可厚非,但考虑不同场景,可能处理方式,会稍有不同。
1.饭局上有上级领导,或由别人做东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打包剩菜,理应先问上级或做东的人。
“这菜都没怎么吃,要不你打包拿回去吧,不然多浪费啊。”
这既是出于礼貌,也是出于尊重,毕竟对方要么职位高于你,要么是出钱买单的人。
若对方婉拒,你再自己打包,不寒碜。
2.大家AA聚餐
这种局多半参与者都是平级,没必要太拘谨。你大可以这样说:
“你们谁把这菜打包带走吧,都没吃,怪可惜的。”
把选择权先给别人,如果有人要了,就给人家,大家都不要,你再自己带走,自然遭非议的几率低很多。
3.由你做东
理论上,如果饭局是你做东,爱这么打包,别人都不该有什么意见。
但仍是从大方得体角度出发,你大可以先让服务员把没怎么吃过的菜先一起打包,然后主动进行分配:
“小李,你家小孩不是爱吃薯条么,你把这菜拿走吧?”
“小张你喜欢吃辣吧,你把这辣子鸡拿走吧,味道挺好的。”
这样针对性走一圈,别人不要的,你再拿走。
当然,即便你没有任何考虑,就是想要打包某个吃剩的菜,也无可厚非,更牵扯不到品德与情商。
反倒是那些没事总盯着别人的“不得体”,上纲上线的人,才更惹人生厌。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做得对!
1、在酒店用餐后,打包剩余的饭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既不浪费,又能反映一个人务实的品质。哪些议论的同事,只能说明他们虚荣心太强。
2、本人一直在当地的民营企业做高管,经常与老板一起吃饭,基本上的老板吃完饭后,都会对剩余较多的菜打包,反而是员工吃饭不见有人打包。说明越有成就的人越务实。我们到饭店吃饭,所点的菜上完后,不管吃不吃完,我们都要付钱。既然付了钱,就不应该浪费。
3、说实在的,现在在饭店吃完饭后打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因为大家的意识已经提高了。但有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因为虚荣心在作怪,觉得打包丢人。这完全是个人素质问题,自己出钱买的菜,打包回家吃,一点也不丢人!
最后讲一个真实事例:有一次,有一个坐专机来的老总来考察,我有幸参加了当天晚宴,由于考虑到他的身份,所以菜也点了比较多,加上面对真正的大老板,大家比较拘谨吃得少,所以当时很多菜基本上还满盘的。当晚宴结束时,他特意让服务员拿打包盒过来,亲自动手将剩余较多的菜打好包。让大家一人一份带回去,他自己也拿一份!
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公司好不好暂不做评论,公司风气绝对不适合长时间留在那里。我以前入职的公司,每个月也聚餐一次,都是老员工带着,去一些当地特色餐厅,点好多好吃的菜,领导们喝酒,我们就吃饭吃菜。完了如果有大家没怎么动的菜,大家会积极打包,你要是不打包,自然有别的同事打包回家,绝不浪费。气氛十分和谐。我只记得有一次吃油饼榨菜,太好吃了,结果桌子上没有了吃完了,自己小声说了一下,我们的副总直接叫了一盘,然后让我打包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包剩菜被认为是异类的,可耻的,别人打包了还会遭到非议,我不知道那些议论别人的人是不是所谓的精致青年,也不知道他们有意的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到底是不是真的,总之我对于那些非议别人或者我自己的人都是不屑一顾,大不了一顿饭看透,再也不交集,不过那些人也不愿意和我们这类人有所交集吧,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别管他们的议论,虽然很难做到后者,但是只要你迈出这一步,会发现其实并没这么难。
我打包的习惯,绝对是以前公司融洽的氛围给教出来的,我觉得挺好的。
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我个人而言,觉得真的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毕竟,中华民族的节约美德不是说说而已。
我们这个小城,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白事,
现在都流行在饭店待客 ,意思也就是请亲朋好友在饭店吃一桌 ,
所谓的整桌整席。
有大概12道凉菜,10道热菜,4个压桌,4个甜点,6个汤 ,
当然,如果你有钱,可以增加一些菜 。一般人家就是这些了,
这么多菜 ,一般一桌坐10个人,也有坐8个的,。
那菜基本上是吃不完的,
所以我们亲戚都流行带回家。
甚至开桌之前,饭店服务员会主动拿一些袋子给放在桌子上。
有时候,跟一些老太太,或者是乡下的阿姨们坐一起的话,
可能就会悲剧了。
因为菜刚端上桌,你还没来得及拿筷子,
阿姨已经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打开倒进去了,
而我,经常是只能无奈的看着。
甚至,有些阿姨走的时候,连烟酒都不放过,直接拿走。
而这个时候,主家也是很无奈。
但如果和年轻人坐一桌的话,
那经常就会吃的不错,因为年轻人一般带走的时候带回家的少,
所以我基本上可以吃饱,有时候,剩菜太多,
主家还会主动叫我们走的时候带上一些,
我昨天就去做客参加了这样的酒席,
也带回家了一份菜,因为看着剩下了挺可惜的,
而孩子正好喜欢吃,就拿了一个袋子装下了。
个人觉得这没什么不妥的。
大家都没动筷子的菜,又不会不健康不卫生,
留在那里,很可能饭店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倒掉了,
好浪费的感觉,带回去热了,给家里人改善一下生活也未尝不可的呀,
一帮同事聚会散餐后,一个人打包了一个基本没动的菜,遭到有些同事的议论,他做的对吗?
关于同事聚餐,一人打包这件事对不对,我并不赞同大部分高赞的“绝对正确”论,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01 同事聚餐,性质为何?我们需要先清楚,一个人打包菜回去这件事本身其实是没什么大不了的,铺张浪费本该被抵制,一般也不值得被议论。
但有些情况,却的确有些不妥。我们来看看,之所以会受到他人议论的可能原因。
首先,所谓的同事聚餐,到底是什么样的性质?
如果这是同事之间的AA聚餐,那理论上每一道菜,是大家平均摊账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特殊情况把菜带回去总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合适的做法是,礼节性地问大家是否有需要打包的菜,然后分开各自打包。
而如果这是某一人请客,那请客方打包回去倒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
但如若只是陪客,最好是先征求买单的请客方,虽然一般对方不太会不同意,但这也是必要的尊重和礼节。
02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其次,在某些情况下,的确不适合打包回家。
比如,吃自助餐一般都是不打包的。
理论上自助餐一般只允许堂食不允许打包,但若真的打包了,的确有的餐厅也不一定会来管你,但是这样就显得有些不妥。
03 无关对错,只关乎场合我们单独讨论聚餐后打包的行为,的确并没有什么错,谁都知道铺张浪费并不是好习惯。我自己参加过一次午餐聚餐,在座的有一个非本地的单身男士,大家聚餐差不多的时候,老板还主动让他打包剩下的菜,说男生一个人在家可以当晚餐吃。
可是任何行为,都不能孤立地看待。
尤其是所谓同事聚餐,其实依旧是职场的衍生。我们除了要考虑是否正确,更要考虑是否合适。
嗨,我是蟹肉,曾就职于五百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外资律所。希望与你一起分享职场百态,实现个人成长。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