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我曾经也搞过工程管理,工地施工人员的苦,与工程管理人员的苦,是不一样性质的苦。工程管理人员与机关办事人员,也是不一样的苦。各个岗位,都是“围城”,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舒服,其实,互相换一换,真是各有各的苦。

我毕业后,现在施工队实习,后来当工程管理人员,再后来到机关工作。三个方面的酸甜苦辣,都体会到了。机关人员,制定计划,监督管理,他们的性质是阶段性的,所以,他们休双休日。其实,让机关人员休双休日是好事,否则,他们上班,照样折腾基层。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看施工进度,正常状态下,也可以休息,但工期比较紧张时候,他们也要盯在工地上。施工人员,由于是连续作业,倒班比较多,倒班本就是休息,连续作业的时候,赶上双休日,也是不能休假的,但一般安排倒休。

互相之间的羡慕,其实没有必要。机关,坐在空凋屋里,看似舒服,也要看工作性质,有些关系户可以混日子,但许多想上进的年轻人也是很忙的。比如,写个材料,就熬灯费蜡啊,熬夜写出的材料,还让领导骂,这种苦也是一种苦。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吵架,与甲方打仗,也是苦恼,但是下班回家,就可以喝小酒了。施工人员,下班倒头就睡,没有什么牵挂了,天塌下来与我何干。但管理人员就没有那么踏实了,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考核,再烦也要陪着笑脸。

那么,为什么各有各的苦,为什么不换一换呢?换不了。各有各的职业道路。施工人员,再苦再累,恐怕也是挣着最低的工资,想上升到工程管理人员,基本上不可能了。施工管理人员,虽然泡在现场,但发展前途好啊,升职的机会多啊。机关人员,虽然相对舒服一点,但人事关系复杂、心思重、压力大,也是一种苦恼吧。互相体谅吧,人各有命。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16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总包单位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其中有喜悦,有心酸,有付出,有收获。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体验。

工作在一线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周末休假这一说,施工员的辛苦恐怕只有同为施工员的才能体会,和办公室的人都是同样的工资为什么很多施工员情愿辛苦工作,风吹日晒,放弃周末?其实每一个施工员都有一个项目经理的梦,毕竟根据工程项目的惯例来看,项目经理都是从施工员作起来的,从施工员—区域经理—工程部经理—现场经理—项目经理。很多现场施工员的职业规划是这样的,工作2年积累工作经验然后顺便把二建考下来,然后这个时候(差不多工作3年)根据资历和工作表现和"二建"应该可以当个小的区域经理了,然后又熬,等工作年限够了考一建(专科毕业6年,本科4年),如果一切顺利的情况,2年内考下来一级建造师。这是已经是很牛的人物了,"一建"属于国家级考试,毕竟好多人考了几年都考不下来。如果"一建"顺利考下6来,这个时候至少应该可以做现场经理的职务。然后剩下的职业之路能走到什么职务,就要看个人的情商及为人处世之道了。在大型施工企业里面基本就是这样的情况。(家里有背景,有关系的职业规划另当别论)

再有就是因为施工现场每天总有那么多事情要等着处理,解决。各家分包劳务交叉作业,机械使用,施工作业场地协调等等。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工程部一小伙伴因开工那段时间特累,开工的时候就说等出±0.00就轻松了,想请假休两天,没想到出了正负零主体结构事儿更多,没休成;出了±0.00以后又说封顶以后轻松了,想请假休两天。结果封顶后二结构的事儿一啪啦,又没休成;又说等二结构干完想请假休两天。但二结构干完又被调下个刚开工的工地😂。

可能大家看到的周末没休息的一线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因为上述两种情况。同为工程人,向一线工程人致敬!

我是工程人,喜欢请关注我!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主张“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当然,这里的“分工到位”,并非是指各人只做各人的事情,完成自己的岗位事情或岗位责任就万事大吉。

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工”,是指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即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分工是为了细化工作、细化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合作是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工作任务,保证各分工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就不难理解有什么办公室人员、现场施工人员之分了。

真正的工程管理,分外业管理和内业管理。顾名思义,外业管理,就是注重于施工现场管理,其人员分散于施工现场每一个岗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在各自的岗位上既分工又合作。内业管理,就是注重于在办公室内完成各自工作,其人员分散于各个职能办公室(如工程合约、质检、测量、实验、安环、机务、财务、党务、后勤等职能办公室),然后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做好本职能部门的工作,并做好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衔接与配合,既分工又合作,确保整个内业工作配套、服务于外业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各项图表数据资料的填制、收集和整理。一般地,各个职能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配备,是根据不同的职能岗位、不同的工作任务量的实际需要进行配备,对于工作大,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职能部门,配备的职员自然要多一些,然后再按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细化配岗作业。此时的办公室人员虽然有各自侧重的工作内容或工作岗位,但他们也可以适当的相互换岗、轮岗,也就是说,如果办公室工作岗位上单纯的缺少某一个人,并不影响其工作机器的正常运转,因为其他人员可以适时补岗填位,相互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当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事、因故需要休假时,相关的其他人员可以替代其工作,并不影响整个工作的运转与衔接。

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就有所不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一些经验老到的行家里手,他们时刻指导和监督着现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或每一个细节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的有序推进。

大家都听说过“豆腐渣”工程,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就是指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不坚固、质量不达标的危险容易毁坏的工程。这样的工程出现的最大原因,就监管不到位,承包方为了争取所谓的工程效益最大化,在一切可能的施工过程中或偷工减料,或材料以次充好,或简化必要的施工工序等,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甚至让整个工程前功尽弃,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或质量安全隐患,并造成严重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项目工地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监管就尤显重要,不可或缺,因为一旦疏忽就会让不良的质量、安全出现可乘之机。而一个项目真正内行的、优秀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本来就配备有限,一旦这样的监管人员出现缺岗或溜岗的情况,就难保每一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就难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承包商带来偷工减料的可乘之机。

所以,一般地,每一个施工项目管理,都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时刻到位,时刻盯岗,不得缺岗或溜岗。于是乎,仅有的为数不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就难以休假,因为,一旦休假,难有合适的人员补上或顶岗,难保不发生质量、安全隐患或质量、安全事故。

当然,并非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就不能休假,只是一旦休假,就必须有相应的力量及时补位或补岗,否则就只有适当牺牲这些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休息时间。

当然,这种管理必须人性化,不能铁板一块的一刀切,否则就留不住人,哪怕就算严格的制度要求留住了人,也难留住人家的心,人家也会消极怠工、敷衍了事。同时,这些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了工作,以大局为重,牺牲了自己许多休息时间,就必须得到相应的补偿,这里的补偿一般是指物质补偿和经济补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住心。

综上所述,根据工程项目特定管理的需要,就出现了貌似“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的现象。

我的回答简单、粗浅,不到之处敬请各位条友包涵,谢谢!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我觉得不能这么片面看问题,固然现场管理人员全年无休,风雨无阻守在工地,但这也是与公司管理人员的职责职能分工不同而已。

现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安全员质量员施工员,技术员,造价员工作主要是把图纸转化成实物,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全过程控制。但这也仅限一个项目。

而公司管理人员,除董事长外,还有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经理,技术经理,工程科、技术科成本核算科和财务部门等。这些科室是对整个公司承接的所有项目进行管理。工作量也很大,具体也不细说,特别是技术科和成本核算科,有时候公司接连接了几个投标项目时,也是加班没日没夜的在赶!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常态。

所以说不能看公司管理人员一个礼拜可能有一天或两天的休息,而觉得嫉妒,也有的工地上说反而工地上比在公司上班要自由这类的话。说到底我们都是给老板打工,不管现场和公司人员都是一个团队。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而已!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1、办公室的管理人员每天基本应付的业方、银行、行政部门、上级领导等,那么这种情况下,上面的单位都是周一到周五,他们 不上班,下面的基本也就不用上班了。

2、而搞工程的管理人员随时要应付的各个部门:甲方、监理、工人、承包商、供应商、政府相关部门、安全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等,这些人每天都要到现场检查、施工这样就离不开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及陪同,甚至要完成各种表格应付,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所以搞工程的人还是比较辛苦的,特别是赶工期,都是需要成日成夜的施工,正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只有一班,就需要有经验的和实力的人员进行日夜施工,工人不休息,工程管理人员就没法休息,除了轮休,但主事的还是离不开现场的。

同样是搞工程的管理人员,办公室的人都可以休假,但现场施工的人员却一般都没有休假,是为什么?

这就是为啥越来越多的学工程的年轻人和工程老司机干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疲惫想离开的最大痛点了。行业的特殊性质所在,除了极端恶劣天气或者春节,工地上基本没有休假日一说。给你分析一下

1.行业的特点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一些管理人员和现场直接操作的工人之所以会有差别,最大的原因就是,工程施工分工的最小操作群体大多按班组到人。

目前大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并没有机械化批量化,还是纯手工作业,所以不可能如同生产企业那种机械标准化流水,几班轮流制对工艺的上下衔接产生影响,而工程操作则必须责任到人,一来减少不同操作人的衔误差,二来人工间歇的成本,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投入产出比不现实。

2.分工的不同

基层施工人员连续化作业,在管理人员总体的计划安排下就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按方向操作,是一种重复劳动,花费的就是时间产出比。而办公室的管理人员,重要的定位就是监督操作结果、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进行分部的统一协调。

通俗的说,好比施工中的工程项目如同一台运转的机械,管理人员做好调试检测和数据设置后开动机械,工人们就开开始运转,如同机械开始运作,这时候,就不需要管理人员联轴跟进了,适时监督检查就可以了,也就是他们就有了休息时间。

3.今后趋势,可能会反转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业也开始研究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一线工人的重复劳动操作了,即便工程项目再连续性也是要遵守劳动法,人也是有疲劳和操作失误的,对于重复性操作,未来机器人就实现了联轴转,不知道累的高速机械化,管理人员可能就会配备缩减,但是在没有基础操作人员的环境下,办公室管理轮班值班估计如同生产企业了,成为新模式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