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劳动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比如,劳动法规定,不管是正式工还是劳务工,都应该同工同酬。但现实中,劳务派遣工做不到与正式工同工同酬。这是由用人单位出发点决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工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人工成本和减少责任。如果同工同酬和责任一样,那么,不如用正式工好了。但正式工有定员定编,所以,两头堵用人单位,劳务工也是用人单位和劳务公司两头堵。
2016年以后,国家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制的暂时办法,出发点是促进合同制与用人单位统一、促进同工同酬、促进以人为本。有两个强制规定,一是劳务工用工量不能超过10%,二是劳务工只能用于三性岗位。其实,也就是说把劳务工限制在了低薪的三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司机门卫服务员等等。这类岗位收入,本来就很低,与正式工怎么能同工同酬呢?
然而,许多用人单位并不按规定来,照样把劳务工用在主体岗位,与正式工一个办公室上班,那么,就形成了明显的收入差距。正式工工资高、社保全、福利好,劳务工就是一个二等员工。这就是违反了劳动法的同工同酬的规定,但是劳务工没有申诉的办法,因为你可以辞职走人啊。再说,劳务工还盼着转正呢,也不敢得罪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制是一种不平等的用工模式,但是对用人单位来说,又是一个灵活的用人形式,又被大量应用。换位思考,企业不用劳务工全用正式工,用人机制就太死了,员工也难以管理。用劳务工,可进可退,负担和责任都小。所以,短期取消不了。再说了,用人单位还有应对策略,比如,劳务工比例超过10%,用人单位就把劳务工转为外包工。反正,用人单位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责任。取消劳务工制度,将受到用人单位的抵触。
目前,正式工、劳务工、外包工、临时工等等,各种用工形式并存,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许,等到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能规范执行劳动法,当所有劳动者都能有选择权的时候,劳务派遣制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同工同酬才能根本实现。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答案是永远不能同工同酬,为什么说呢?
首先,劳务派遣人员与用人单位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由劳务公司将人员派遣至用人单位工作而已。
其次,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由用人单位将剥至第三方劳务公司,再由劳务公司为劳务派遣人员开资。所以,更没有同工同酬的可能。
总给以上两点,从人事关系和财务上看,劳务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基本上没有关系。因此,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几率为零。如果想同工同酬,必须是与用人单位直接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务合同的临时人员,才有机会同工同酬。
但是,很据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这样的几率也很小。由于本次事业单位改革本精简机构,缩减编制的原则,进行改革。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面临着超编,超员的困境,有些单位被撤销从组,体制内人员分流至其他事业单位。这样必然还会使人员增加。这时,临时工作人员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工原本就不该产生。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就是堂堂正正的耍流氓。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这个很难。虽然提倡同工统筹这么多年了,但是我估计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那么多单位和公司当中,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的,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特殊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现实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
那么首先来看劳务派遣的特殊性在哪里呢,就在于相比全日制用工而言,劳务派遣用工更多的被当作是一种辅助性和补充性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人员更多被当作是正式员工的助手或者至少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等和正式员工都是不对等的,那么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都不对等,薪酬待遇和福利水平能对等吗?其次就是现实多方因素所影响的,比如对于正式员工而言,他们一般会将劳务派遣人员当作“二等”人员,当然很多企业也都努力解决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但是由于身份使然,这种观念不会消失,而是会一直存在,另外就是对于企业而言,相比于正式员工,企业会自然认为劳务派遣人员的忠诚度以及对企业的认同度相比正式员工会更低,所以对于核心工作任务自然不会交给劳务派遣人员去干,那么高薪酬和高待遇也就和劳务派遣人员无关。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的劳务派遣公司而言,目前招收和输出的劳务派遣人员更多还是素质相对较低或者学历学历相对校对的人员,因为大部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往往走的都是人才引进方式而不是派遣方式,所以整个社会对于劳务派遣人员的印象就是一般辅助性工作人员,所以待遇很难提上去。
以上仅是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劳务派遣工什么时候能同工同酬?
能同工同酬。就没有劳动派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