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职场火锅就是那个从小县城逆流到北京的人,而且是三十岁以后辞职来的。如果让我说一句话,“我后悔没早来十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不想在小城市里生活一辈子,每天复印着日子,但我身边的大多数同事同学朋友,他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直接排斥去北上广。所以,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很宏观的问题,但答案一定是一人一策的。

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第一,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择一城终老、岁月静好、小桥流水,还是闯荡江湖(大城市)飘飘荡荡、吃苦受累、居无定所?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追求。比如,我就是后者,总觉得自己不甘于安于一隅、细水长流,总觉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也有很多人信奉极简生活,一座小城,一家三口,小小的天,小小的地,小小的一生。无所谓对错,就看是否适合自己。

第二,你有闯荡江湖的勇气吗?

北上广,吓倒小城人的,是高高的房价。没有房子,就没有“家”,就没有“根”。这与西方青年观念不一样,西方年轻人到处就业,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辆破车就是房子。所以,阻挡小城人来北上广的,不是情怀,不是机会,不是陌生,而是房子。

我当年要辞职来北京的时候,上司就问我一句话,“北京房价那么高,你怎么办?”我也回了一句话,“别人闯北京的,我没见谁住在大街上的。他们能活下来,我为什么不能?”上司说了最后一句话,“就冲你这句话,我同意你辞职。”

如果你没有信心在十年内,在北上广安家立业,就不要来。如果你有信心,别人能立足,我为什么不能?来来往往几千万人,别人能扎根活下来,你能不能?如果有这种勇气,就大胆迈出第一步,不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第三,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90%的小城人在面临选择时,是这样算账的。我在小城月薪四五千,有三居室,有中档小车,周末吃吃农家乐,定期与好友撮一顿。北京给我开一万元,是我现在的工资二倍,但含金量不高。租房3000,交通1000,吃饭1500元,其他1000,到手还不如小城多呢。傻子才去。

闯荡北上广,最大的诱惑,就是大城市的无限可能。今年月薪一万,明年能不能两万,五年后能不能到三万,十年后能不能当上总监,年薪百万。就算你没有这么成功,月薪能不能达到四五万。月薪是四五万,两口子能不能月入七八万,交个首付,慢慢就把房子养起来了。慢慢扎下根,那些困难,慢慢也就一一消化了。别怕,走着走着,转过山脚,路就开阔了。

可能有人会说,职场火锅你上面写的都是鸡汤吧?有几个人能达到月薪四五万?那我反问一句,谁说你22岁大学毕业就能在北上广买房买车的?你在小城可以,在一线大城市,凭什么你一毕业几年就能拿出几百万?很多人都在北上广打拼很多年才扎根的,甚至是搭上自己这一代青春,为了换取下一代的立足。如果没有奋斗几年甚至十年的思想准备,还是不要出来了,即使出来了,也待不住留不下的。

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我是江西这边的,应该是属于56线的小县城吧,我在老家和深圳上过班,做了一名深漂,其实我现在还是未婚,我还是喜欢大城市的,更喜欢大城市的包容,而不是喜欢小县城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实以前在家的时候,同样也是忙碌,忙碌学习,忙碌生活,忙碌家庭,我家里人口比较多,在深圳,各种苦😭什么都会要自己做,消费高是一回事,更害怕对未来不敢期待,本来在家里面前,我还算是挺好的。回到家里上班,她们就会觉得大龄女青女逼婚了,太痛苦了,还记得去年逼婚的情况,其实我是不怎么想结婚,感觉自己还小,我始终觉得在深圳,各种可能都有可能,有包容性,因为还年轻,还想拼搏不想局限于小县城生活。现在在二线城市生活,节奏虽慢,适合生活,以后说不定就在这所城市买房子生活。年轻人建议还是去北上广拼一拼,看看外面的世界,眼界也会开点。

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这个问题我同样问过我一个高中同学。

从学校毕业后,为了能留在北京,他先是当了两年兵拿下了户口,又聚全家之力在燕郊买了一套两居。

表面看起来有房有户口,其实过着日复一日的“工作日劳累,周末死睡”的生活。

有次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谁不想回去过上喝茶看报纸、下班打球散步的生活,但是我不甘心。

回去的话我已经比身边人落后了好几年,即使我真的回去过的很爽,20年后,我的孩子又要走一遍像我这样的老路,拼尽所有力气往大城市考,何必呢。

“不甘心”,可能是所有尽管活的不如意,但依然选择留在北上广深的当代青年的状态。

好不容易通过高考离开家乡那个小城市,毕业后再回去,内心接受不了。明明已经拥有去腾讯阿里,西门子亚马逊的机会,却要放弃去体制内做个小职员。明明已经半只脚踏入了都市生活,却又要回到起点。

我读研的那个班,除了一个女生,剩下的或工作,或读博,都留在了北京。

当时我们的执念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面试好不容易进入了HR面,上来不是问薪酬待遇未来发展,而是先问:解决北京户口吗?

户口,成为了很多人在大城市的一种执着。

北上广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羡慕城外。

逛知乎的时候还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题主虽然在老家的事业编生活过的很好,但是又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之间的差距。

这种感受我也经历过,我和闺蜜正好代表了这两种生活。我俩小学认识,两家只距离几百米,父母是老朋友,学习成绩也不相上下。

我大学来到了北京,北京读研,北京工作,已经在这座城市呆了八年,有了房子有了户口。

她大学在离家一百多公里的城市,读研时虽然想离开,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另外一个离家两百多公里的城市。

毕业后,考试,进体制,每天从家到单位步行只需要十几分钟,下班吃完饭,在楼下的湿地公园散步,遛狗。

过去的时候,我羡慕她,她羡慕我,甚至有段时间不敢找对方聊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想明白了。

我选择了北京高强度的生活,生活便捷,机会多多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可以享受的时间。但是我拥有了更多的可能,以后的孩子也会在北京高考,不用再受我们高中那份罪。

她选择了老家轻松快乐的生活,住着100多平米的大house,下班回家陪陪父母,吃着可口的饭菜,溜达着去上班,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虽然有时候想起来,彼此都有那么些不甘心,但是也不后悔。

我觉得,不管是选择老家体制内的安逸,还是大城市生活的奋斗,都没法说哪种生活一定好,哪种生活一定坏。

最怕的不是什么不在大公司,过的不光鲜,而是像刚才说到的那个知乎提问一样,迷茫,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

每天就是对现状不满意,看到别人生活中的好就羡慕,却又无力突破,每天就是,吐槽,抑郁。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主见,没活明白。

老家的朝九晚五,老婆孩子热炕头,不用背房贷的生活,它不香吗?

大城市的高收入、好机会,完整的配套设施,良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它不好吗?

想拥有大城市的好,又想享受小城市的安逸,要是有这样的好事,快给我介绍一下,我也要去。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评价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好,或是坏。谁说了都不算,这取决于你的态度。

不少人觉得自己选择错了,那可以问一下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因为自己想要更多,还是现在的选择不合适?

如果是,那不要在意过去几年的沉没成本,果断离开,回老家生活也很好。

如果不是,那么,现在你的能力是不是配得上你的野心?

不少选择从大城市离开的人,回到老家照样过的很不错,更强的能力,更大视野让他们混的风生水起。

那些一直呆在小县城的人,过的也不赖。我的几个朋友在老家工作的朋友,不只靠着那点死工资,也有自己的小事业。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放大个人价值,也能让有心人更容易抓到红利。

即使你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家里没有可以给你继承的生意,照样能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所以呀,还在迷茫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我们来说,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踏实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每次前进一小步,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灵姗,个人成长教练,帮助500+人完成逆袭,用最简单的故事讲述职场成长。欢迎关注@灵姗的成长笔记 ,回复“书单”,送你一份成长书单。

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多看看新闻联播等时政报导,或许就能有明确的答案了。

北上广深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带来的建设和繁荣,

但具体哪里会被重点建设,会对外来人口有更好的优待政策,

这就离不开时政信息所带来的引导作用了。

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南巡讲话,打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当时的重点发展内容是工业生产和贸易,

于是先打开的是东部沿海城市,

记得小时候地理课上还有这么个说法:大秦天,连青烟……

意思就是说,如:大连、秦皇岛、天津、连云港、青岛、烟台……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在当时的政策引导下,会出现比较告诉的发展趋势,资源匹配上也会较其他地区更占优势……

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海南深圳两个经济特区的建设,

如果当时对这个信息足够敏感的话,提前置身于广州深圳等地区,

将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带来足够的优势,

而现如今其实也一样,咱们一个一个的看。

而之后,江执政期间,重点发展的是上海,

开发浦东新区等经济发展策略,

直接引爆了上海经济的飞速进步,

在政策引导之下,不光是国内资源调配方面的优势,

还有吸引国际投资方面的优势。

记得在90年代末、00年代初期,

北京还并没有什么太大规模的建设规划,

而上海早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国际大都市景象,

当时的中国第一大城市真的不是北京广州深圳,

而毫无疑问的是上海核心,

而如果当时你有心,去上海历练一番的话……

对比广沪两地,北京则始终没有被作为经济核心来建设,

北京一直以来扮演的角色都是政治文化中心,

而08奥运会之后,北京的国际化发展速度明显出现提速,

直到现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城市集群引导,

似乎是对北京及北京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

包括河北雄安新区的重点建设。

但自从去年开始,似乎北京的政策并不支持过多的外来务工人员,

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发展规划,其实是不利于外来人员务工的,

包括购房购车、医疗交通等各个方面的限制,

都证明了,北京在发展,但不宜涌入过多人群,

同时,政策有意将北京市区人口向雄安新区引导,

用于疏解过分拥挤的北京市区现状。

与此同时,其实西部地区也始终都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当中,

上世纪90年代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现如今有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

其实国家始终没有放弃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只是因为基础资源不同,目前还没有太过显性的表现而已。

至于年轻人要不要置身于北上广,

一方面看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评估,

再有一方面,多关心关心国家时政,多动动脑子分析分析,

其中很多内容都是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判断的可靠依据。

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看自己的性格吧,上进心强爱折腾能承受更大压力去北上广吧,来了这边都是围着钱转,你真朋友只有一个就是钱。普通人在那生活都差不多。

年轻人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

留着大市场大城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