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试点小学生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而且不增加费用,你怎么看?
职场火锅赞同这个做法,同时呼吁处理好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形成孩子、家长、爷爷奶奶(保姆)、教师、教学服务机构、交通部门、治安部门多赢的局面,最好把上学时间也相应地调整,与上班时间相适应。
长久以来,学生与家长的工学时间矛盾问题,就比较突出。孩子七点前要到校,家长大多是八点或八点半上班(北京还有九点十点的,错峰工作时间),家长要五点就要起来给孩子做饭,然后去送孩子,再到单位吃早餐。下班一般是五点到六点,但小学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有的家长二三点就要请假或者溜走去接孩子。集中接送孩子时间,学校路段特别拥堵。
学生与家长的工学时间矛盾,实际上造成了至少两三小时的浪费。为了接送孩子,有的家庭,必须牺牲一个人的时间来保证,如果夫妻之间抽不出一个人来,那么就要动用双方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如果还满足不了,有的家庭就要花钱请保姆接送。谁敢不接送,现在的治安和交通,没有哪个家庭敢放心。
那么,阻力来自哪里呢?应该是来自教师队伍。因为教师下午三点放学,延长至六点,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如果不增加费用(不增加教师收入),那么,教师肯定不愿意。
所以,有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调整教师上班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一直,比如,孩子调整到八点上学,老师也调整到八点前。下午六点放学和下班,工作时间不变。
二是教师可以保持下午三点下班,孩子调整到六点,中间这三个小时,由学校委托给课外辅导机构来管理,与老师无关,老师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学习备课改作业。
三是教师与学生保持一样的放学(下班)时间(六点),给老师增加工资或加班补贴。
另外,是否可以弹性规定放学时间,比如,下午三点放学,可以留学至六点,也可以三点被家长接走。因为有些家长已经调整工作时间到了三点。这样做,也可以错峰接孩子,减缓学校路段拥堵。
总之,成都教育部门敢于提出这个方案,就是一个人性化的思路,兼顾了多方的时间利益,有利于解决许多头疼的工学矛盾难题。一个很好的破题,就看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的智慧了?但愿能实行,造福千千万万的家庭。在这个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侵害教师队伍的利益,否则,这个方案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同时,一定要走民主程序,比如让家长们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方能取得多数家庭、教师的支持。
成都将试点小学生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而且不增加费用,你怎么看?
举双手赞成。
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这段时间可以不安排教学任务,可以不分年级按照兴趣组组织学生活动,例如书法组、象棋组、舞蹈组等等,找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兴趣,二来学生可以跨年级认识更多朋友,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及交际能力,三来按兴趣跨年级组合可以为学生树立最近目标,符合教育理论中“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理论。
这段时间可以学生做作业,现在很多小学题目,尤其是四年级之后,很多家长已经辅导不了了,在学校做作业的话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找老师请教或小朋友之间互相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帮助很大。
另外,6点放学,大部分家长下班后顺路接孩子放学,路上的时间顺便和孩子沟通,说说学校发生的趣事,更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现在孩子放学早,孩子被爷爷奶奶接回家,父母回家后吃完饭就监督孩子写作业了,现在孩子作业任务又重,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加大。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进行管理约束。
2、组织管理的问题。学生自由选择这段时间做什么,对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要求较高,对学校的组织管理要求较高。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师资,学生的状况进行调整。
成都将试点小学生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而且不增加费用,你怎么看?
其实我们学校有一些兴趣班,足球篮球跆拳道什么的,放学以后在学校上的,都是外面的机构来人教的,像这样的就很好,不耽误老师的时间。我个人觉得,3点放学以后先在教室做一个小时作业,把语文数学什么的作业都做完,语文数学英语什么的老师轮流每天留一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4点以后就是各种兴趣班,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书法画画,想上什么课的就去上什么课,该多少钱交多少钱。什么都不想上的不想花钱的就自家接回去。6点以后接回家,吃完饭就是在家里看看书玩玩。这样的话,我马上可以去找工作了
成都将试点小学生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而且不增加费用,你怎么看?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成都将试点小学生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而且不增加费用,你怎么看?
为了全民教育,为了孩子们有好的发展,学生六点放学,是最好的选择。早放学 给社会,给家庭都代来了许多不必要重复教育,(小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层出不穷垃圾教育。)
学生在学校,可参加学校组成的各类活动及课程,即能增加社会的安定 和学生的安全,又能学到许多的知识,及技能。和乐而不为呢!
给正能量的人,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