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士康现在普工都招不到了?

深圳龙华富士康推荐一人,推荐人奖励1200,来上班的报销200车费,第一个月入职奖励350,不住公司宿舍的话到外面租房奖励900,底薪2220,加点班也一个月能拿个4000多啊,为毛还是招不到人,哎,大老板给的任务,头疼啊!

这就是富士康过去负面形象造成的长期后遗症,恶有恶报,不会迟到。在国人眼里,富士康就是“血汗工厂”,自杀事件这么多,女工宿舍密密麻麻,安全性和隐私性都不具备(这些都是过去新闻爆料的),敢问谁还愿意去这样的工厂打工。当然,这也不是个例,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背景:我国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智造业转型,造成低端用工荒的蔓延。

中国已经开始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大国,从过去的世界加工厂致力于打造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国家。这个大战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富士康这类,靠手工流水线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会青年已经不喜欢了,工资低,强度大,学不到东西,就像在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还吃青春饭,这样的行业走向末路是大概率事件。这种低端制造业,已经开始向人工成本更低的印度东南亚东北亚转移了。诸如富士康这类低端流水线作业的工厂招不到人,这正说明国家产业转型和人们意识崛起的逐步成功。

【二】中背景:社会就业不再追求收入绝对值,而是追求幸福获得感。

富士康前几年经常出现员工自杀、火灾、劳资纠纷等负面新闻,有人戏称为“血汗工人”。这个负面标签,当时富士康不在意。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你不干,有人抢着干。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出来的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觉醒,不当奴役狗,不当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人们逐渐知道,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收入,还是工作的稳定性、尊严感、安全感、尊重感、自豪感等等方面。年轻人都愿意去那些有人性、有温情、有学习、有进步的产业就业,以图将来有所发展,而不仅仅是站在流水线上去扭螺丝。

【三】小背景:社会青年更愿意追寻自由,追寻未来的发展。

富士康是一个低端制造业,他们需要大量简单技能的流水线操作工。目前,中国产业发展已经升级,开始向互联网+、智能机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端产业发展。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去站在流水线上像机器一样工作吗,那么当你年龄大的时候,干不动了流水线,你会发现离开了流水线,你在社会上找不到适合你的职位时,你还会为你未来十年青春买这个负面清单吗?不会,更多的青年人,宁愿去打工,去学习,为自己将来打基础,也不喜欢去这种低端技能操作岗位了。

综上,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也不是年轻人喜欢就业的方向。目前社会,年轻人更愿意自己创业或者进入那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行业就业。从这个层面来说,这对中国产业转型是一个好事。几百万衬衣加工工人辛苦一年换不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局面应该尽早得到改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