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工资秒杀白领,你觉得读书还有用吗?
读书肯定有用。但读书有用,不一定代表读书多的比读书少的有钱。有些读书好的人,反而过的很寒酸,自己又清高,越过越寒酸。
第一:先举最近几个挺火的段子这几天看过三个段子,作为写字楼的小白领,非常扎心。看看这些光鲜亮丽的环境,再看看每月工资卡的数字,突然感觉自己还不如条狗。
段子一:煎饼大妈怒怼985名校生。你就是少加了我一个鸡蛋,我是985的,还算不清?!煎饼大妈发飙,我一个月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周围有三秒钟,死一样的安静。
段子二:送快递小哥嘲弄白领丽人。白领小姐忘记了快递小哥找零三块,还对快递小哥说,三块钱不用找了,你们也不容易。快递小哥呛回一句,我一个月三万,怎么会在乎你这三块。满屋子白领,顿时脸上一片死灰。
段子三:空调安装工猛呛职场大叔。部门经理看见安装空凋师傅满身大汗,给完200元安装费,说20块就不用找了,你们不容易。安装工找回20块,我一个月三万,怎么可以多要这几块。职场大叔想想自己月薪三千,默默接过20块。
第二:再举几个读书多的,看上去高大上,但工资并不高的例子这些段子,有点扎心,想起多年前的老段子,造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清华毕业生买不起清华学区房。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秒杀同学精英。人大青年教授靠农村老母在校门口卖煎饼买房。前几天,又看见一个疯转的微信,《不要让你公务员同学买单》。读书无用论,就像保温杯泡枸杞一样似乎又重回网民视野。来,盘点一下,那些外面光鲜、收入很低的职业吧。
【1】CBD里的那些小白领们
那些从高大上的写字楼里,蜂拥而出的威廉、安迪、朱妮尔,脱下高跟鞋,换上平跟鞋,挎着驴牌包,买套煎饼果子,在华贸附近挤回燕郊的白领们。
【2】那些坐在三抽桌前起草文件的小职员们
那些外表庄重,内部陈旧,狭窄的办公室,二十年前的三抽桌,报纸堆着老高(不为了留着看,而是为了攒多了卖),起草着宏观政策,下达着硬指标,传达着死命令,面对老板们的毕恭毕敬,理都不理,径直走向公交车站。
【3】那些张口闭嘴十个亿免谈的银行投资部业务经理们
那些玻璃幕墙能晃瞎眼睛的银行大楼里,坐着旋转电脑椅上,面前摆着两台液晶显示器,一边玩扑克牌游戏,一边是股市行情,下班回家,开保时捷的小老板在门口堵住他,他一脸鄙视,你才是十个亿,不到二十亿免谈,然后刷开一辆共享单车,扬长而去,留下“十个亿”独自在风中凌乱。
【4】那些留洋归来的咨询经理
一律西装领带,三伏天也要装正装,一见面就双手递上精美的名片,名头一般印三到五行,世界、全球、著名等词汇,很低调地印三号字,一开口都是中文英语散装体,必放PPT,一定高大上,凡事不提“我”,永远用“团队”开头,其实挤地铁回去,按照甲方要求,胡编乱造PPT。
【5】那些大国企的中层们
永远都是黑西裤、白衬衣,衬衣扎在裤子里, 必拎IBM黑色电脑包,包里一定有个笔记本,笔记本夹着企业各类报表,见谁都可以准备说出一堆数字,数字大的都吓死人,语气平淡的惊人,百亿项目都是风轻云淡,然后换上健步鞋,半跑半走地回家,晚上炒两个小菜,加一个咸鸭蛋。
第三:读书肯定有用,但不代表读书就必须挣钱多以上这两个类型的段子,突出了一个反差,就是靠体力打工,哪怕卖煎饼的都比那些高学历的职业白领挣钱多。所以,首先说明,读书多了不一定挣钱多,读书少了不一定挣钱少。这两个反向例子,也不能证明读书无用论。
从大概率事件来看,读书不但有用,而且非常有用,因为从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还是本科生的薪水高于专科生、专科生的薪水高于高中生,这是一个全球普遍的大概率事件。作为一些特殊的行业、特殊的背景 ,有些不需要学历的职业,由于市场的稀缺,工资会很好,这说明,挣钱多少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书本决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