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菊花在中药中属解表药中的疏散风热药。可以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风热上攻引起的目赤,视物昏花!还可以清热解毒!

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分为“贡菊”、“滁菊”、“怀菊”、“杭菊”。按颜色则分为黄菊花和白菊花。以花朵完整、颜色新鲜、气清香、少梗叶为佳。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泡水喝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疮痈肿毒。黄菊花多用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多用于清肝明目。常用量为5~10克。

药理作用:

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抗菌作用;

2、对抗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

3、降压、缩短凝血时间;

4、解热、抗炎;

5、镇静作用;

6、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

临床应用:

1、菊花加枸杞子: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泡水,主治肝肾精血不足,眼睛干涩,视物昏花;

2、菊花加夏枯草: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主治风热、肝火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3、菊花20克泡水,用治偏头痛;

使用注意:

1、气虚头痛不宜用;

2、外感风寒、脾胃虚寒不宜用;

3、若用水直接泡服建议用开水泡3分钟后再饮用,这样可避免病虫入侵体内,因不加硫磺后菊花容易虫蛀;

4、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保存;

5、若怀疑购买的菊花燻过硫磺,可置于烈日下暴晒2小时,可去除硫磺;

6、某些商家为了增重,会在菊花表面喷洒淀粉粒,购买时需谨慎挑选。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汪锦飘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菊花属于菊科植物,主要生长在川泽和田野间。其味甘、苦,性平微寒,归肝、肺经,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更有“药中圣贤”的美誉。

菊花苦、平、无毒。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

——《本草纲目》

菊花品种繁多,可作为食用或药用的主要分为三种:白菊、黄菊、野菊花。从颜色、味道、应用和功效方面都略有不同:

  • 白菊花:其味道甘甜,性平略寒,可滋养肝阴,平肝明目的效果更强一些,适用于眼睛干涩、季节性咳嗽咽痒、免疫力低下等问题的缓解。
  • 黄菊花:其味道略苦,疏风清热的能力更强一些,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病症。
  • 野菊花:苦寒性较其他两者略重,清热泻火的作用力也是最强的,一般多做药用,不建议过多饮用,否则容易损伤脾之阳气。

因黄菊、野菊味略苦,因此不常作为代茶饮。而白菊味甘,泡茶清香可口,其品种繁多,常用来作为茶饮的主要有杭白菊、贡菊、胎菊、滁菊、亳菊等,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菊花的功效

菊花绽放在秋季,性属金,金克木,而肝又属木。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当用眼过度、生气、上火、头晕头痛的时候,容易耗伤肝血,导致肝火旺盛,从而上攻于头面部,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热痛

白菊以养肝明目效佳著称,当眼睛干涩、红肿、痒痛,或是肝火大动导致头晕头痛时,可以常泡菊花水以清肝火。

菊花归肺经,其花瓣形状发散,故而有清阳、宣散的特性,又因其性偏凉,疏风清热的效果很好。

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

——《温病条辩》

菊花常被应用于外界风热之邪气侵袭人体造成风热感冒,可缓解发热、头痛、咳嗽、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状。

菊花滋阴效果较好。善于缓解因湿热瘀积导致经络不畅通。常饮菊花,可将体表热邪散发出去,疏通经络,清除肺热。

此外,菊花也有较好的泻火作用,适用于内有郁热、烦躁、发怒、口干、苔黄、小便黄赤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偏凉,因此体质虚寒、怕冷、肠胃虚弱、手脚冰凉、患风寒感冒等人群不宜饮用。

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春天易上火,坊间早有春天喝点菊花茶败火的做法。

为什么春天易上火?春天上火,人人都能喝菊花茶吗?喝菊花茶清火,哪种菊花效果好?

为什么春天易上火?

很多人认为春天易上火,与天干雨少、空气干燥有关,其实春天上火的原因主要是人体阴阳失调引起的。

首先,冬春相交之际,春天草木初发,人们的各个器官还未从冬藏的状态中苏醒过来。通常情况下,从立春开始,人体积存了一个冬天的心肝脾胃肾各个脏腑器官的内热,就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弥漫开来,人就容易出现春燥。

加上黄河以北初春多风、空气干燥,人体水分则会通过户外运动增多、呼吸等形式流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就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失去平衡,容易上火。

另外,春分之后,昼长夜短,很多人就改变了冬天已经形成的早睡习惯,作息时间改变,改变了的生活规律,也容易引起上火。

第三,在工作上,人们普遍认为”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一年初始,万象更新,是很多人的单位和创业最为忙碌的季节,再加上加班熬夜,睡眠不足,情绪紧张或抑郁,都会损伤身体,容易上火。

第四,到了春天,很多人还延续着冬天形成的饮食上爱吃辣椒、羊肉、狗肉等习惯,这些辛辣肥甘厚味也容易引起内积燥火。

第五,再穿衣裳,很多中老年人讲究老话说的“春捂秋冻”,要是“捂”的太过,也容易上火。

从菊花的药食同源特性,看菊花泡水可以“败春火”吗?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而且大多数品种也是观赏植物,冬天很多人喜欢到植物园或公园赏菊观花,陶冶心情,就是基于品种纷繁的菊花美丽。

但是菊花除了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自古有之,菊花还是使用广泛的药食同源植物,这个特性更加拓展了菊花的药用和食用范围。

从菊花的功效上看,大多数菊花都具有抗菌消炎、清热明目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人们也把菊花主要分为观赏品种和实用性品种。

从菊花的药食同源上,在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就把菊花收录为药食同源植物,使用的就是实用菊品种。

实用菊,有药用菊、茶用菊和食用菊三类。

典型的药用菊,具有清热明目、抗菌消炎、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可应用于头痛眼花、风热感冒、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茶用菊,指的是经过窨制后既可以和茶叶混用,也可以单独泡水饮用的菊花品种,茶用菊具有清香、口甜的口感。

食用菊,又叫做真菊,主要用来做汤、炒着吃或作为食物配料,常规归类为蔬菜。将菊花只作为药膳,常具有平肝明目、清风散热、抗肿瘤、降血压的药食同源功效。

从上面分享的三种实用菊看,其既作为药用,又作为食用,归类为药用同源植物。

药用菊历史小知识

早早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把菊花作为药用。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对菊花的轻身延年功效就有记载:“鞠华(即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服之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

而把菊花的药用作用比较明确的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的记载:“(菊)主治腰痛来去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菊春生夏茂,秋华冬实。倍受四气,饱经风霜,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并对菊花药用功效的记载也比较清晰:“治头目风热,风旋倒,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并无所忌。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养目血,去翁膜,主肝气不足。”

而后代的中医各派关于菊花就更为详细,明代的朱橇在《普济方》中就记载了甘菊散,具有治头风目眩痛的功效。配方书中记载:“甘菊花三分,获荃一分,犀牛角屑三分,防风一两,升麻三分,石膏一两,白芷半两,芍莹半两,牡荆子一两,葛根一两, 枳殼半两。”

就是到了今天,人们还是把菊花当做重要的一味中药,但不同品种的菊花,药效却不相同——疏风清热用黄菊,平肝明目用白菊,还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制成多种中成药。

人们是如何演变出泡茶用的茶用菊花的?

对吃菊花能延年益寿的记载,应该参考南阳西峡县丹水镇菊花山及其菊潭。

根据东汉末年应劭所写的《风俗通》中的记载:”其山有大菊谷,水从山下流,得菊花滋液,味甚甘美。谷中三十余家,不复穿井,皆饮此水,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岁,下寿七八十,犹以为夭“。

北魏的郦道元也在《水经注》里说道 :“菊水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源旁悉出菊草,潭涧滋液,极为甘美。”

应邵和郦道元都说明了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早在他们的年代就为人所知。

而喝菊花茶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唐代寺院的僧人——诗僧、茶僧皎然有诗歌说:“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到了宋代,喝菊花茶已经相当普遍,梳理文献会发现宋代菊花茶是用菊苗的鲜嫩枝叶做茶。菊花茶也有。

菊花茶泡水,有什么功效?

现在人们用菊花花朵加工而成的菊花,作为茶用菊,如常见杭白菊、黄山贡菊等。

菊花茶泡水,可以清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适用于头昏脑涨、目赤肿痛、肝火旺盛和高血压人群。

普通菊花,直接用开水泡水即可。

改良的菊花,多将干菊花和其他中药或果蔬类一同泡水,从而具有清风、散热、降血压功效。

组合菊花茶,常见的有菊花枸杞茶、菊花槐花茶、菊花玫瑰花茶等。

现在茶室和咖啡店用菊花配置的菊花类复合饮品,既有菊花的清香还有果蔬的酸甜,具有丰富的营养,不妨有机会品尝一下。

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热病感冒,现在泡水多是清热,清肝明目。配合枸杞,西洋参,黄金组合!适合熬夜上火,精神差的朋友!

菊花泡水有什么作用?

菊花,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多达3000种以上,且大多数为药用和茶用。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

菊花茶---起源于唐朝时期,明朝时期作为清凉茶在皇室贵族中流传,到清朝时期已经广泛在民间流传饮用。

菊花的功效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菊花,益肝补阴,益肺、肾二脏,补肾水平心火,益肺阴平肝气。”

传统中医认为:

菊花味甘,性微寒。入肺经、肾经。具有疏风散热、滋肝降火、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

菊花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消炎、增强抵抗力、镇静安神、保护心脑血管、延缓衰老等重要作用。

菊花茶的分类:

杭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

亳菊--容易散瓣,中医首选

怀菊--喜温耐寒,清热除烦

贡菊--黄山特产,驰名中外

滁菊--单瓣色白,清朝贡品

菊花茶常见搭配:

1.菊花枸杞茶--缓解疲劳,滋肝养肾。

2.菊花蜂蜜茶--养肝明目,清心润肠。

3.菊花柠檬茶--疏滞化痰,平肝养目。

4.菊花决明茶--清泻肝火,疏风散热。

5.菊花茉莉茶--理气开郁,滋肾强心。

6.菊花山楂茶--化瘀消脂,清凉降压。

7.菊花玫瑰茶--美容养颜,降火去热。

喝菊花茶的注意事项:

1.每次取3-5朵即可,随喝随泡,不饮过夜茶。

2.对菊花过敏者禁用,尤其是怀菊和野菊。

3.菊花性寒,脾胃虚寒、阳虚者、结肠炎慎用。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健康非常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