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在清宫众多后妃中,熹贵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电视剧《甄嬛传》让这个被历史湮没的女人又火了一把,使之家喻户晓。不过,剧中将熹贵妃描述为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毒妇,斗倒华妃,扳倒皇后,最终母仪天下,获得无上尊荣,不过历史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熹贵妃,容貌普通,家世普通,资质平庸,并不像电视剧中工于心计。与雍正帝对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年贵妃令人无限感佩的深情相比,她对雍正帝的重要性极弱。她完全凭借出色的儿子实现了华丽转身。
熹贵妃到底是什么背景熹贵妃,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姓钮祜禄,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姓氏是清朝最为显赫的大族之一,出了很多名人,其中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有大贪官和珅。
孝昭仁皇后就是熹贵妃的远房姑姑,她的祖父额亦都是清朝开国第一功臣。熹贵妃的曾祖父为额亦腾,与额亦都是堂兄弟。额亦都曾对他姑姑说:“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以碌碌终乎?我一定要建立功业,誓不让姑姑担忧。”他跟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未尝败绩。努尔哈赤为答谢额亦都,一口气将自己的族妹、女儿都嫁给他。
熹贵妃的曾祖父额亦腾却碌碌无为。熹贵妃的父亲凌柱曾在礼部任职,后官至四品典仪,是个武职京官,只能算个中等官员。而熹贵妃出身不高贵也就罢了,姿色也一般。
康熙四十八年,熹贵妃13岁,入宫参加选秀,选中之后,被康熙帝赐给四阿哥胤禛为格格,在府上属于地位较低的小妾。
在清朝选中秀女的不一定都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女,千万别被“秀女”这个字眼迷惑了。清朝公开选秀的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这跟相貌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秀女接受选阅时,必须身穿宽大的旗装,严禁穿暴露身体的时装,更不能穿秀出好身材的紧身装。所以,皇帝对后宫选秀也有无奈时刻,没有几个是漂亮的美女。
关于熹贵妃钮祜禄氏的相貌,在《孝圣宪皇后朝服像》可以参看,画中老太太长脸宽嘴大耳,双颧高耸明亮,额头宽阔饱满,下巴圆润有肉。这是她六十大寿时,乾隆帝命画师为她画的盛装像。这样的面相绝对是福相,但谈不上美貌。所以,胤禛不怎么待见她,让她入府多年一直做侍妾。
钮祜禄氏的晋升之路历史上熹贵妃钮祜禄氏不是雍正所爱之人,却是有福之人。一是她碰对不以貌取人的皇帝,否则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二是性格决定命运,钮祜禄氏贤良淑德品性让她把握机会改变了此时的境遇。
钮祜禄氏自从入王府,十几年一直都处在格格的位置,胤禛甚至很可能和她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因为十几年也不见她生个一儿半女。
直到康熙四十九年,胤禛身患传染病,病情严重,其他妻妾都惧怕被传染,都不敢靠近侍奉,能躲则躲,躲一时是一时。这个时候,钮祜禄氏站了出来,什么都不顾,亲自前去照料胤禛,日夜守护,尽心尽力,煎汤熬药。
胤禛非常感动,重新审视了尽心尽力照顾他的这个小妾,逐渐对钮祜禄氏产生了好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胤禛经常去找钮祜禄氏谈心,几次接触之后,她居然怀孕了,第二年生下一个男孩,起名为弘历。
自此之后,钮祜禄氏的命运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钮祜禄氏“母以子贵”康熙六十一年,这一年正迎来钮祜禄氏和弘历这一对母子人生的重大改变。
在康熙晚年,康熙也想与儿女们共享天伦之乐,有儿子的孝敬,有儿子的陪伴。然而,儿子们为了竞争储位,不争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让他心力交瘁,时常感到孤独。
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97个孙子。儿孙太多,有些他甚至都没有见过。在圆明园牡丹花开之时,胤禛邀请康熙帝到院子来赏牡丹,康熙帝欣然应允了。
康熙帝驾临圆明园,把酒赏花,心情十分舒畅,这是又一次难得的放松的家庭聚会。就在这时候,在多个孙子中,康熙帝第一眼喜欢上了,长相俊美,举止大方的弘历。
这是也是弘历十二年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爷爷,但并不害怕和拘谨,而是落落大方地介绍了自己,并讲起自己学习的功课,还背了《爱莲说》。
康熙帝凭着阅人无数的经验,觉得弘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情不自禁地夸赞说,弘历“福将过予”。
不久,康熙再次来圆明园,宣布他要将弘历带宫中亲自抚养和教导。康熙帝97个孙子中,也只有皇太子的长子弘皙曾经养在宫中,而弘皙很可能就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而弘历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孙,胤禛对康熙的决定很吃惊,但这绝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胤禛派人将弘历送到宫中。
弘历跟随康熙帝生活长达半年之久,既陪伴康熙帝,又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康熙帝每次与大臣商讨政务要事时,都让弘历旁听,弘历都在一旁认真地记在心里。
康熙帝教授弘历射箭,弘历也很争气,达到百发百中。有一次,康熙帝带着弘历参加每年的狩猎活动。康熙帝用枪击中一头熊,立即命弘历过去补射一枪,以让弘历博得“初围即获熊”的美名。弘历准备上马去补射,没想到熊突然立起,向弘历扑来。康熙帝赶紧复发一枪,将熊射死。
狩猎回来后,康熙帝对妃嫔说:“弘历这孩子诚为有福之人,假使他快一步至熊前,而熊立起,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事啊。”
康熙帝更加相信弘历福大命大,由是益加宠爱。狩猎回来之后,康熙帝指名要见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选秀出身的,由于家世普通,长相平庸,康熙帝当时没有细看,就指派给胤禛做格格。
这一次,康熙帝让钮祜禄氏抬起头来,仔细端详一番。钮祜禄氏早已习惯了不被人关注的生活,跪在康熙帝面前,心中惶惑不安。康熙帝阅看良久之后,说道:“果是有福之人”。只是,钮祜禄氏还没意识到,这将帮助她扭转命运。
钮祜禄氏的命运确实是因弘历而得到很大改变。
雍正帝即位后,钮祜禄氏由一个王府小妾一跃而成为熹妃,身份已今非昔比。但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年贵妃还在,她还不是后宫的主人。
雍正三年,年贵妃病逝,熹妃升为宫中的二号人物。但雍正帝把对年贵妃的感情转移到她所生的儿子福慧身上,这时弘历并不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雍正帝将《图书集成》出版,竹纸书45部,计棉纸书19部,赏赐给皇子、皇弟以及大臣们。福慧是皇子里唯一得到棉纸书的,赏赐规格高于弘历。
可惜的是,三个月后,福慧病逝。雍正帝非常伤心,将福慧按亲王例殡葬,这时年过18岁的弘历连贝子都还不是。直到乾隆帝登基后还对这事耿耿于怀,感叹:当年的八阿哥,真的是素为皇考所钟爱。
雍正八年,熹妃晋升为熹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康熙说钮祜禄氏“有福之人”,确实是。次年,皇后乌喇那拉氏病逝,此时后宫一个中宫空,一个皇贵妃空,于是熹贵妃顺其自然当上后宫之主,统领后宫。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这一年熹贵妃44岁,内侍宣布弘历即位。乾隆即位不久,将母亲熹贵妃封为皇太后,称“崇庆皇太后”。
乾隆即位之后,她长达四十多年的生活中既有“荣华极盛,儿子极孝”的“眼前”,又能走向“远方”,多次与乾隆帝一起旅行。熹贵妃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后宫女性。
结语熹贵妃初入府的“格格”,资质平庸,却洪福齐天,寿禄双全。“福”,她是康熙帝钦点“有福之人”,生活在“康乾盛世”;“母以子贵”,由一个王府小妾一跃而成为熹妃,后来晋封为孝圣宪皇后;“禄”,她的儿子乾隆帝,她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寿”,她活了86岁,比康熙帝多活了17年,比雍正帝多活了28年,比她最长寿的儿子乾隆帝只少活了3年。
—End—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雍正的熹贵妃是影视剧里的“常客”,可几乎没有哪一部是“写对”的,就像我之前说的,清朝历史上后妃们的日常故事,勾心斗角其实史书记载非常少,也就是生皇子多的会被多记录几句,毕竟在那个男权、皇权至上的社会,再牛的女人也只是“配角”而已。
而关于熹贵妃,史料里更多记载的是她当上皇太后,儿子乾隆给书写的,而至于她之前怎么凭借手段拿到贵妃之位,少之又少,野史里倒是记录挺多。
“熹贵妃到底是什么背景”熹贵妃原名叫什么呢?
熹妃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他的父亲在史书里记载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但据考证,这些封号都是乾隆登基后给加的,而实际上他为“白丁”之列。
出身不高的钮祜禄氏在十三岁时嫁给了当时为贝勒的胤禛,因为出身不高,所以在王府里仅为“格格”(低等侍妾的称呼)。
“熹贵妃的晋升之路”入王府后,钮祜禄氏并不得宠,她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嫁给雍正,可一直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才为雍正生下第一个儿子乾隆,七年的时间,如果排除掉身体原因外,可见雍正并没怎么宠幸她。
那为啥1711年,她突然受孕了呢?雍正“不小心”爱上了她?
据史料记载,雍正在这之前得过一场大病,有可能还是传染病,而当时王府里就钮祜禄氏亲自前往照料,又是喂汤药,又是喂饭的,这可让雍正感动坏了,男人的心有时候就是玻璃做的,你可能长得不漂亮,也没啥才华,可你在我最难受的时候给了我温暖,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
所以自此之后,雍正就开始“疼爱”钮祜禄氏了,后来终使她怀孕。
“母凭子贵”这钮祜禄氏最终生下了弘历(乾隆),弘历也很争气,十岁时和父亲雍正一起在圆明园牡丹台与爷爷康熙来了一次“亲切会面”,这一会面,小弘历又是背诗又是舞剑,把爷爷哄的那叫一个开心,康熙当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其母亲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这个称呼让钮祜禄氏在王府里一下身价百倍,众人再也不敢瞧不起这个“格格”。
雍正登基后,初封她为熹妃,后来晋封为熹贵妃。
不过现在关于她是否被晋封过“贵妃”还有很多疑点,因为现在根本找不到当时的册封金册。
无论如何,咱们这位出身不高的“格格”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位列后宫最有权势女人之列,尤其是儿子乾隆当上皇帝后,更是风光无限,一直活到86岁才去世。
纵观她的一生,虽然正史里关于她的晋升细节没有详写,但有几点注定了她的辉煌:
一、“真心”对待丈夫,就对老公一个人好
二、母凭子贵,教子有方
三、能讨老公公喜欢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在雍正时期是熹贵妃,与《甄嬛传》中的形象完全不同,历史上真正的钮祜禄氏早在雍正帝尚未登基的时候,就已经侍奉在王府当中。
钮祜禄氏出身有点特殊,出身满洲八旗之首的镶黄旗,还是大姓钮祜禄氏。
然而即便是大族出身,可钮祜禄氏这一支早就没落,其父亲也就是个四品的典仪,没什么地位也没什么实权,钮祜禄氏十三岁的时候被赐给了四皇子胤禛,就是个格格。
所谓的格格,就是王府当中的侍妾,地位非常低,那时候胤禛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此外还有非常受宠的侧福晋李氏与侧福晋年氏,怎么都轮不到钮祜禄氏。
入王府的第七年,钮祜禄氏生下了儿子弘历,但她的地位仍旧没有任何提升,还是格格,未必是因为胤禛不喜欢她,而是侧福晋的名额有限。
那时候胤禛有一个正室,还有俩侧福晋,已经没有位置留给钮祜禄氏。
生下儿子十多年的时间,钮祜禄氏的位份还是格格,直到弘历十岁的时候,在圆明园牡丹台见到了祖父康熙帝[澹奕],康熙帝非常喜欢弘历,于是就想着召见弘历的生母。
康熙帝称赞钮祜禄氏是个有福之人,也因为这个缘故,钮祜禄氏虽然还是个格格,但愈发得宠受到胤禛的偏爱,在雍正帝登基的时候,直接被册封为熹妃。
要知道,雍正帝膝下子嗣单薄,十四个子女当中能顺利长大成人的寥寥无几,而当中最优秀最出众的就是钮祜禄氏所生的皇四子弘历。
母凭子贵这个词,用在钮祜禄氏身上再合适不过,这个儿子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以前在王府,胤禛即便偏爱钮祜禄氏,也没有更高的名分给她,可胤禛登基后,除了乌拉那拉氏受封为皇后,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钮祜禄氏也直接受封为熹妃。
当时的钮祜禄氏不仅作为潜邸旧人,而且儿子得宠,并且她本身出身大姓,出身满洲镶黄旗,就连李氏都成为了齐妃[澹奕],钮祜禄氏受封为熹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这么在宫中熬着,雍正八年的时候,贵妃年氏已去世,齐妃李氏失宠,而皇后乌拉那拉氏的身体一向都不好,于是钮祜禄氏晋封为熹贵妃,帮助皇后打理后宫事务。
雍正元年的时候,雍正帝就已经选定了弘历为储君,他高看钮祜禄氏也很正常。
在孝敬宪皇后去世之后,后宫当中已经没有人比钮祜禄氏的地位更高,她以熹贵妃的身份打理宫廷事务,直到雍正帝驾崩,其子弘历登基,钮祜禄氏直接成为了圣母皇太后。
可以说,从格格到贵妃再到皇太后,钮祜禄氏的人生逆转,主要就是因为她生下了弘历这么个好儿子,母凭子贵子以母贵,这种事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如果看《甄嬛传》,可能有不少人都觉得雍正帝整天没事干就在后宫里,实际上真正的雍正帝对后宫的事情[澹奕],根本就没啥兴趣,在位十三年只多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六皇子。
历史上真正的六阿哥是谦妃所生,而不是熹贵妃钮祜禄氏所生。
雍正帝在位期间,因为康熙时代留下的烂摊子太多,他根本没空经常去后宫,相较于整天跑出去玩的父亲康熙帝与儿子乾隆帝,雍正帝在位期间,连热河都没去过。
这样一个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后宫的皇帝,自然也更加看重王府的旧人,而以前从王府带进宫的旧人当中,有的去世了有的失宠了,有的无儿无女,无人能跟钮祜禄氏相比。
说起来,钮祜禄氏的命也真的非常好,不仅生下了个聪明伶俐还长寿的儿子,而且挡在她母子俩面前的人全都先她而去,比如年妃母子全都早早去世,齐妃李氏的儿子又不争气。
倘若敦肃皇贵妃年氏的孩子长寿,可能钮祜禄氏母子的命运就要改写了。
但是命运就是眷顾钮祜禄氏,皇后的独子早夭,再也没生养,年贵妃的孩子接连夭折,一个都没能保住[澹奕],齐妃李氏的儿子要么夭折要么被削去身份,也无法与钮祜禄氏母子相比。
钮祜禄氏从格格到贵妃,一来是因为生下了个好儿子,二来是因为命好,等到了一定的资历,又没有其他的竞争者,钮祜禄氏要成为贵妃,代掌皇后之权,自然水到渠成。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说起熹贵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提起甄嬛,大家应该非常熟悉,而甄嬛的原型,就是乾隆的亲妈熹贵妃。
图|熹贵妃(影视剧照)
在影视作品中,甄嬛本是一个心性善良的小女生,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却偏偏嫁入了深宫,被迫过上了尔虞我诈的生活,最终成长为“腹黑女神”,登上了权利的巅峰。
然而,影视作品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在拍摄时都会进行“艺术加工”,这就导致甄嬛的生平与历史原型熹贵妃的生平,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那历史上的熹贵妃有着怎样的人生?她与雍正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来了解下这位“腹黑女神”的“本体”:
熹贵妃(后文皆以熹贵妃称呼)于1693年1月1日出生在北京城中,她的父亲凌柱是清朝的四品典仪官,差不多相当于现今的司局级干部,主要职责是在朝廷举办的活动中,担任司仪和主持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高。
图|熹贵妃(影视剧照)
不过,凌柱虽然官职卑微,但出身却极好,他是正统满人出身,来自满洲八姓之一的钮钴禄氏,与清初名将额亦都,还有着亲属关系。
因此,凌柱在某些方面还是能说得上话的,比如在清宫举办选秀时,凌柱就借机将年幼的女儿熹贵妃送入皇宫中,想以此加官进爵。
然而,熹贵妃虽然自小聪明伶俐,且性格温和,但长相实在太过平庸,所以熹贵妃并没有被留在宫中,而是被分配到了雍亲王府,成为了雍亲王胤禛的“格格”。
所谓的“格格”,并不是大家理解中的公主,清朝自皇太极入关以来,就开始沿用汉人习惯,不再将皇帝的女儿称为格格,而是改用公主作为封号
图|皇太极(影视剧照)
那熹贵妃的“格格”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亲王府中的“格格”,就是侍妾的意思,通俗来说就是陪睡丫头,地位也就比普通丫环高一点。
正常来说,熹贵妃是正统满洲贵族出身,地位不应该如此低微,但凡事就怕对比,雍亲王胤禛的正福晋乌拉那拉氏,是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
而侧福晋年氏,则是年羹尧的亲妹妹,同为侧福晋的李氏,虽然出身不高,但其容貌却非常美丽,深受胤禛的宠爱。
不论是背景,还是容貌,熹贵妃都处于下风,所以熹贵妃在雍亲王府中的地位,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图|熹贵妃(影视剧照)
不过,熹贵妃虽然地位卑微,且不受到胤禛的宠爱,但她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勤劳地服侍着胤禛,期望有一天可以获得胤禛的宠幸。
而正是这种勤劳,让熹贵妃有了改命的机会,有一次胤禛身染重病,甚至差点因此丧命,幸好有熹贵妃无微不至的照顾,最终让胤禛挺了过来。
胤禛病情康复后,感念着熹贵妃对自己的照顾,于是开始宠幸熹贵妃,而熹贵妃的肚子也非常争气,不久后就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弘历。
自古就有“母凭子贵”的说法,正常来说,熹贵妃在生下弘历后,应该更加受到胤禛的宠爱才对,但事实上,弘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熹贵妃的地位,她依然是那个不受宠的“格格”。
图 |雍正(影视剧照)
在此情况下,熹贵妃终于不再奢望胤禛的宠爱,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儿子弘历身上,竭尽心力地培养着儿子,期望通过儿子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弘历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自小就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天赋,不仅聪慧过人,学什么东西都快,而且在骑射方面也非常厉害。
在弘历10岁时,被父亲胤禛带着前往圆明园牡丹台参加宴会,这是弘历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爷爷康熙,而仅靠这一次见面,弘历就赢得了康熙的喜爱。
宴会结束后,康熙将弘历留在了宫中,称要亲自培养弘历,要知道康熙光儿子就多达35个,孙子就更多了,差不多有近100人。
图|康熙(影视剧照)
而在所有孙子中,能被康熙亲自培养的,却少之又少,可见康熙有多喜爱弘历了,甚至有传言称,雍正之所以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出,很可能就是因为康熙看了弘历。
在弘历被康熙看中后,熹贵妃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她还是“格格”,但在雍亲王府中,却再也没人敢小看她了。
随后,康熙去世,根据其生前留下的遗嘱,胤禛成为了清朝第五位皇帝,史称雍正帝,而熹贵妃等雍正的女人也分别受到了册封。
其中,雍正的正妻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侧福晋年氏被封为从一品的年贵妃,而熹贵妃也终于摆脱了“格格”称号,被封为了正二品的熹妃,等到雍正八年,又晋封为熹贵妃。
不过,熹贵妃的地位虽然提高了,却依然没有受到雍正的宠爱,这从熹贵妃一生中,仅生下了弘历一个儿子就能看出来。
图|雍正和熹贵妃(影视剧照)
但熹贵妃也是个有福之人,她的儿子弘历实在太争气了,在雍正去世后,竟成为了清朝的新主人,也就是乾隆帝。
乾隆即位后,熹贵妃被封为皇太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而在随后的时间中,乾隆对母亲孝顺至极,不仅为母亲新建了一座寿康宫作为寝宫,还经常带着母亲四处游玩。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熹贵妃于长春仙馆中去世,终年八十六岁,她是清朝寿数最高的皇太后,也是活得最幸福的皇太后之一。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熹妃的历史原型是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曾祖父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家族声名显赫,可惜到了父亲这一辈,官位不高,只是个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
1、入王府被封为格格
钮祜禄氏在十三岁时嫁给了当时为贝勒的胤禛,因为出身不高,所以在王府里,只得了个格格身份,也就是侍妾,除了近身服侍,还要端茶倒水。
因为家族并不显赫,本人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地方,刚开始钮钴禄氏并不得四阿哥喜爱,十余年间封号都是格格,并没有得到提升。
2、侍疾感动雍正开始受宠
直到有一年,四阿哥胤禛患上时疫,病情非常严重,所有妻嫔都不敢近身伺候,只有钮祜禄氏在一旁悉心照料,端水煎药,一刻都不曾离开,直至雍正康复。
雍正病好后,从内心感激钮祜禄氏,她也逐渐开始得到雍正的宠爱,两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年,钮钴禄氏就怀孕了,生下儿子弘历。
3、生下儿子弘历受重视
弘历十岁时,跟着雍正进宫拜见康熙帝,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还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这个称呼,让钮祜禄氏在王府里一下身价百倍,众人再也不敢瞧不起这个“格格”,钮枯禄氏也更得雍正恩宠。
4、母凭子贵封为熹妃
雍正登基后,因钮钴禄氏是潜邸旧人,又是四阿哥生母,封她为熹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乌拉那拉氏皇后,年羹尧妹妹年贵妃,三阿哥弘时生母为齐妃。
后来,年贵妃和皇后相继去世,齐妃也因为三阿哥弘时被冷落,钮钴禄氏被晋升为熹贵妃,成为皇宫中品级最高的妃子,统领着整个后宫。
5、成为皇太后安享晚年
儿子弘历登基后,熹贵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享尽荣宠,乾隆是个孝顺的皇帝,对她有言必遵,在她八十大寿上,年已六十的乾隆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
乾隆四十二年,钮钴禄氏去世, 终年86岁,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命的太后,去世后,举国致哀,乾隆还追封她为孝圣宪皇后。
雍正的熹贵妃,初入王府只是个格格,后来如何成为贵妃?
“熹贵妃”是这样炼成的:
此女乃“有福之人”!公元1721年,大约在春季的某一天,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圆明园牡丹台喝酒赏花。酒足饭饱后,高兴之余,亲临雍亲王府,见到时为胤禛的“格格”(侍妾)钮祜禄氏,此时的钮祜禄氏,身材丰满,红光满面,一副健康相。康熙皇帝高兴地且情不自禁地连声说道:“此有福之人也!”
康熙皇帝有意无意连说的一句话: “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啊!”就这么一句话,让雍亲王胤禛开始对钮祜禄氏“刮目相看”和“多多关注”。康熙虽说着无心,胤禛听着却有意,彻底改变了钮祜禄氏的命运。
此子“是命贵重,福将过予”!“物以多为贱”!康熙皇帝的儿子多,孙子自然也多,多的都自顾不暇。可当第一次见到自己十岁的小孙子——弘历时,康熙皇帝左看右看,上下打量,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温惠皇太妃说:“是命贵重,福将过予。”俺的娘啊!皇帝竟然说一个皇孙的命太“金贵”,而且“福气”将要超过自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惊人之语!试问?在封建王朝,还有什么命能比皇帝的命更金贵?
据说,康熙皇帝当场做出重大决定,立即将这个宝贝孙子弘历带回宫中,同吃同住,亲自教导,重点培养。后来有人说,胤禛之所以当上皇帝,就是因为弘历的原因。为什么?只有胤禛当上皇帝,才能传位于弘历。俺个人认为:无论如何,弘历备受康熙皇帝青睐,无疑对自己的父亲胤禛成功“夺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母以子贵”,钮祜禄氏的“熹贵妃”远不是终点当胤禛被称为“雍正皇帝”后,弘历的亲妈妈钮祜禄氏立马就被称为“熹妃”娘娘。当雍正皇帝暗下决心准备立弘历为大清帝国的“储君”后,钮祜禄氏在后宫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熹妃”变成了“熹贵妃”。清朝的“贵妃”距离“皇后”只有两步,“顶头上司”便是“皇贵妃”和“皇后”了,真正的“贵不可言”。没有“两把刷子”兼“超女“的本领和“倾国倾城的花容月貌”外加显赫的家族,钮祜禄氏哪怕是诞下皇子,也根本不可能走到“贵妃”这一步。
我们千万别相信大型历史电视剧《甄嬛传》中“千娇百媚、冰雪聪明、长袖善舞”的“熹贵妃”。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熹贵妃”钮祜禄氏,根本没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妖娆风姿,更没有什么“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清秀优雅。钮祜禄氏有的只是一副“神龙马壮”的健康身板,有的只是一颗“美意延年”的朴实无华的心。
这不,当弘历毫无悬念地成为大清帝国的皇帝后,“熹贵妃”钮祜禄氏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帝国的皇太后。乾隆皇帝为其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公元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钮祜禄氏突然薨逝,终年八十六岁,后葬清东陵泰陵。乾隆皇帝为钮祜禄氏上谥号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没想到,康熙皇帝一语成箴,与世无争,母以子贵的钮祜禄氏被史书及后来的历史学家一致认为:“最享福的皇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