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从清朝诸位皇子不同圈禁和环境来看,什么权势地位,金钱名利,在政治斗争面前都不堪一击,只有拥有自由才是最真实宝贵的。

圈禁是清朝最常见的惩罚,坐牢也是分等级和待遇的,在当时圈禁一共有四种:墙圈、屋圈、坐圈、人圈。从字面上看不难看出圈禁的环境是有差别的。

墙圈就是属于用高墙圈起来,只能在高墙里生活和活动范围;屋圈就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生活和活动;坐圈就是相当于坐牢的形式了;最惨的就是人圈,用人来当围墙把犯人圈起来,旁边的每天都更换,独不变的就是被圈的人不换。

有的皇子短短几个月就离开人世,有的还能活到重见天日。这就是他们被圈禁的环境和待遇不同,遭遇也不同。换我们普通人都难于承受,何况是皇子,本是高贵之驱,哪能受的了那样的遭遇。

“享受奢华生活”屋圈

大阿哥胤褆

可以说,大阿哥胤褆犯错最严重,但被圈禁的待遇条件是最好的,他应该是属于屋圈,他被康熙圈禁自己的府邸内。可以在自己的府上自由活动,享受着锦衣美食的奢华生活。可以看出,康熙还是对这个皇长子留有情义的。

大阿哥也是文武双全的人,曾经跟随抚远大将军出征,参与指挥战事,之后立下赫赫战功。之后看到太子被废,被权欲熏心,就产生夺嫡之心,结交了一位巴汉格隆的巫术人,借此人帮他诅咒废太子,此事被三阿哥胤祉发现并告密康熙,这件事已经触到了康熙的底线,康熙痛骂道:“像你这样的蠢猪,也想当太子?”于是直接下令将其圈禁,就这样退出了夺嫡舞台。

大阿哥胤褆被圈禁时只有三十七岁,之前,胤褆已经有4子5女女了。在高墙圈禁26年的时间里,皇长子胤褆与13位妻妾,又育有11个儿子,9个女儿,大阿哥胤褆一生共有29个子女,也算是享尽荣华和天伦之乐,直到63岁才去世,也算是得以善终。

除了大阿哥被康熙圈禁,还有废太子胤礽个老十三胤祥。而在《雍正王朝》里,三人都是被康熙圈禁在同一个地方,康熙对大阿哥态度极度不满,火炉也只给废太子胤禛和十三爷胤祥,大阿哥的待遇是最差的一个,冷的他嗷嗷叫,老十三胤祥是最重情义的,看到大哥没有冷的嗷嗷叫,所以就把自己的火炉让给大阿哥了,也因此在那样又冷又潮湿的地方,待十年落下了病根。

而被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被康熙圈禁的次数最多,最后被康熙永久圈禁在咸安宫。

废太子胤礽

赫舍里皇后是胤礽的生母,身份本就比胤褆尊贵,但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去世,让康熙很伤心,所以就把对皇后的思念和愧疚弥补在胤礽的身上。

废太子胤礽待遇虽然比不上大阿哥胤褆,但是衣食无忧。被圈禁内宫,虽然他屡次犯错,让康熙皇帝震怒,康熙也并没有对他施以重罚,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毕竟康熙从小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储君,还是对他保留了最起码的父爱和仁慈。

废太子胤礽被圈禁在咸安宫,应该是属于屋圈,是在皇宫之中,他的食宿条件和环境自然也不会差,但被圈禁的地方,都在康熙的视线范围,永久圈禁在咸安宫,直到1734年去世。

“环境恶劣”坐圈

十三爷胤祥

十三爷是被圈禁宗人府,宗人府这个地方在清朝是专为犯错的八旗弟子和皇亲国戚准备的。皇亲国戚犯了大错都是圈禁在宗人府,这宗人府就是一个荒废的宫殿,又潮湿又阴冷的地方。被关在这里的人,每天有专门的人负责来送饭,但是饭菜都是一些剩饭剩菜,甚至是发霉的。

这荒废的宫殿常年都没有修补,雨天漏雨,冬天没有厚棉被,夏天蚊虫叮咬,这样恶劣环境条件,平时养尊处优的皇子一旦长时间被关在这里,心理承受能力不好都会崩溃至疯,而且蟑螂老鼠到处乱窜,有时送饭的人好几天都没送饭过来,像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扛不住的话就会患病而死。

十三爷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这应该是坐圈,就相当于坐牢般。十三爷胤祥就是被关这么恶劣的环境,仅一年的时间,染下重病,因此落下了腿疾。

十三爷曾经还是在军队摸爬滚打出来的,身手了得,身体素质也是相当好的,在圈禁这环境条件下,都吃不消,足见,他被圈禁的条件,比大阿哥胤褆和废太子胤礽要差很多。

“普通”圈禁

十四爷胤禵

雍正登基后,第一个就是圈禁同母亲弟弟十四爷胤禵,毕竟他是大将军王,手里有军权,在他屡次跟雍正较真后,雍正一怒就安排他守皇陵,刚开始还有丫鬟和下人相陪,但是老十四依然不老实,纵容下人造谣,所以雍正不留情面撤走下人和丫鬟,直接把他“幽禁”,不允许任何人探视。

后来,雍正念在是一母同生的亲兄弟,怕落下手足相残口舌,所以渐渐的放宽处罚,又把他圈禁在景山寿皇殿内,那环境条件比守皇陵强多了,有专人伺候,衣食无忧,也算过得舒适安逸。乾隆皇帝继位后,对他这个叔叔还是很不错的,恢复自由,还封他多罗郡王,而且还活到乾隆20年。

十阿哥胤䄉

十爷胤䄉是八爷党的一员,虽然先被雍正惩罚,但结局也是最好的一个。雍正没有对老十胤䄉下毒手,是因为在看管十阿哥胤䄉期间,安排粘杆处监视他的动态,在这期间老十没有做出对雍正不利的“小动作”,构不成威胁。加上他出身高贵,母亲家族背景雄厚,雍正还想拉拢其家族稳固皇位。

所以只被圈禁在自家府邸的房子里,门外有士兵把守,虽然限制自由,但在自己家院内,不愁吃喝,无忧无虑。乾隆继位后,以怀柔政策治理国家,大赦免,把十阿哥胤䄉恢复自由,活乾隆朝,重见到天日才死的。

“打压”圈禁

八爷胤禩和九爷胤禟

雍正即位后,被圈禁的几个兄弟环境条件就更恶劣了,作为雍正夺嫡之路的主要对手,八爷胤禩和九爷胤禟遭到严厉的打击,两人下场很悲惨。

八爷胤禩是属于受牢狱折磨,下场很悲惨。被圈禁在无遮挡的高墙之内,风吹雨打无处可躲藏,而且只给他留两个太监,也不许说话,他的家眷一律不允许探视。这应该属于“墙圈”。

后来,雍正不但除去他的宗籍,还把他的名改为“阿其那”,可想而知,遭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和心理的打击下,没圈禁多久也就死去了。

九爷胤禟是八爷党的“财神爷”,遭的罪还比八爷胤禩惨,除了除去宗籍,也被改名叫“塞思黑”。被押送保定途中,还带上枷锁,则交给直隶总督李绂看管,圈禁在衙门的小房子内,每日里睡觉吃饭都带着枷锁。足见,雍正有多痛恨这个弟弟了。

所以在圈禁环境非常恶劣下,结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被折磨致死。后来,乾隆皇帝继位后,说八爷胤禩和胤禟没有谋反的证据,所以帮两位皇叔平反了,恢复宗籍。

三阿哥胤祉

三阿哥也是夺嫡之争的之一的对手,被雍正罚去看守皇陵,这期间他小心谨慎,雍正没有抓到他任何把柄,所以后来重新得到启用。

可因为在胤祥的丧礼上,被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举报不够悲伤,十三爷胤祥去世,雍正心里极度伤心,听说三阿哥胤祉对兄弟去世没有伤心之感,一怒之下,重新把他圈禁永安亭。永安亭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因此他的圈禁的环境要比老八和老九他们好许多,活的时间相对来说长一点。

结语

康熙圈禁诸位皇子,一般都是带有“仁慈”处罚方式,虎毒不食子,都是以反思的角度去惩罚。而雍正对兄弟的处罚是以报复性的处罚,所以圈禁遭遇和环境就很惨烈。都说最无情是帝王家,什么兄弟情义和亲情,在政治夺争面前没有手下留情的可能,只有不堪一击的处罚和打压。

—END—


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康熙还算是比较仁慈的,被他圈禁的儿子们还算幸运,因为目的就是让他们清醒清醒,不要过于参与政治,保护的本质多过惩罚。

胤礽被废后,总共圈禁了三次,最主要的圈禁状态是“房圈”。

最先被圈禁的是太子胤礽,第一次因为是在热河突发事件(在《雍正王朝》里,也就是所谓的“八大山庄事件”),所以实际上是临时圈禁在帐篷里,实际上还是在康熙的视线范围内被圈禁的。也是因为这次圈禁的过程中,胤礽私自联络了谋反的书信(在《雍正王朝》里,就变成了任伯安的书信了)被后来被第二次被废当作了主要证据。

后来回宫胤礽正式第一次被废的时候,被圈禁在内务府上驷院旁,(也就是后来在《雍正王朝》里,王掞推荐胤礽出任大将军王,康熙发了一通邪火,说他喜欢马就把他圈到上驷院养马去,实际上这是发生第一次被废期间圈禁的地方)

真正第二次被废以后,实际上圈禁胤礽的地方在咸安宫内。因为不是太子了,所以不适合圈在东宫,但都还是属于内宫的,都是康熙看得见的地方。实际上还是属于典型的“房圈”,基本上原本的生活待遇啥的都是满足的,只是不允许出咸安宫,也不允许别人去探视。相当约束了其人身自由。

皇长子胤禔被圈禁在自己的王府里,活动范围在自己王府范围内,所以应该属于“房圈”。

因为胤禔本身有府邸,所以直接圈禁在自己的王府,生活待遇保持不变,只是不允许出府,在府内自由活动还是可以的。胤禔本身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这样一来,反而也没什么追求和念想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吃喝睡觉,就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生孩子,圈禁了26年,生了29个孩子。应该说他是几个兄弟当中,犯的错最大,但是却又是活得最安逸的一个,而且只比雍正早死了一年。

被康熙圈禁的还有胤祥,与胤礽和胤禔不同的是,胤祥是直接交给宗人府来负责圈禁的,应该是典型的“坐圈”,也就是坐牢。

所以很明显,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雍正王朝》里,说是胤祥被圈禁在理藩院,佟国维还特地把隆科多安排到那里去做牢头,来烧胤祥的冷灶。实际上这只是为了完整胤祥的蒙古背景的逻辑,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胤祥虽然只圈禁了一年(《雍正王朝》里是十年),但在圈禁期间却患上了鹤膝风,也就是骨结核。虽说这个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主要触发的主要原因和寒冷潮湿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胤祥的真实圈禁环境可想而知了。(在《雍正王朝》里,兄弟三个是被关在一个地方不同牢房里的,皇长子胤禔喊冷,胤祥让把给自己的火炉给胤禔送去,自己受冻,因而落下病根。)

被雍正圈禁的几个兄弟,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典型带有惩罚性的报复行为在。

最早被圈禁的是胤禵,原因大家周知的。所以一开始惩罚比较狠,派他去守皇陵,直接就是“幽禁”。

实际上就跟坐牢差不多,不允许探视,而且每天派人盯着他,还不跟他说话。心理素质低一点的,至少是个抑郁症,疯掉的也是很正常。但是雍正4年之后,还是给改成了“圈禁”,也就意味着雍正对这个兄弟其实也是在逐步放宽惩罚的。不过胤禵本身心理素质也是非常过关的,他的心性算是磨平了,到了乾隆即位之后,不但恢复了自由,还逐步恢复了爵位,甚至晋升为了多罗郡王,后来活到了乾隆20年。

其次是胤䄉主要是对新君不敬,被夺爵,抓回京师议罪,拘禁。

具体是由胤禩负责议罪的,所以基本上他虽然倒霉在前,但是结局却要好过胤禩和胤禟。他其实只是被拘禁,也就是说除了待遇被剥夺了之外,有人监视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向宗人府汇报下自己的动态外,没有什么大的折磨。所以乾隆即位后,恢复了自由,但他死的早了些,没有胤禵后来的待遇。

胤禩的命运较惨,因为他被开除了宗籍,也就是说连宗人府里的奴才都可以拿他不当人了,因为专门建堵墙把他围起来,应该属于“墙圈”。

不但特地建了围墙把他圈起来,而且只留给他两个小太监,其他一概不允许探视见面。所以这个心理压力应该比实际受到的牢狱之灾更大,所以没圈禁多久就死掉了。后来乾隆在执政中期,说胤禩没有谋逆的证据,所以给平了反。

胤禟的情况也差不多,也被革了黄带子,除了宗籍。关键是正式议了罪的,他甚至比胤禩更惨。

因为他得上枷,押送到保定,交给了直隶总督李绂看管,所以胤禟的死因一直都是谜团。这说明胤禟实际上比胤禩还要难对付。都说古代王法,刑不上大夫。一个出生并不低的皇子受这种罪,的确可以看出来雍正对他有多么痛恨。

胤祉、弘晟父子俩命运多舛,儿子常年被拘禁,父亲绕过了很多大风大浪,结果栽在了胤祥的葬礼上,被幽禁而死。

胤祉谨小慎微了一辈子,“九子夺嫡”的大风大浪都绕过去了。看守皇陵,雍正也愣是没找到把柄,又给放回来了。就连向苏克济索要贿赂,都被加罪在自己儿子弘晟头上了,结果在胤祥的葬礼上因为没有悲伤之情(本来胤祉和胤祥关系就不好,小时候经常打架),愣是把胤祉一家子都幽禁到了景山永安亭,而弘晟从雍正2年因罪就一直被禁在宗人府。关键后来胤祉还被追封为亲王,作为世子的弘晟却没有被平反。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清朝的圈禁是对皇子一个较为普遍的惩罚。纵观清朝史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皇子犯了小错会被圈禁,有皇子顶撞皇上也是圈禁,有王爷威胁皇权也是圈禁。罪名不同却是相同的处罚方式,不免让人费解。殊不知,清朝的圈禁也是与等级的。

“豪华型”圈禁

所谓豪华型的圈禁,就是仅仅限制自由而并不接受其他处罚,这种圈禁大多是在康熙在位时期执行的,毕竟虎毒不食子。被圈禁的几乎都是在自己府邸或是指定地点,在圈禁时期,完全由朝廷供养,饮食起居如故,但是解去一切职权,由专人看守,不得迈出府衙半步。受到此种圈禁的有以下几人:

皇长子胤禔

胤禔完全是自己害了自己。作为康熙的长子,早年变带兵出征,尤其是在平定葛尔丹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权欲熏心,在太子被废除之后连连迫害,致使康熙震怒,将其圈禁。起初,他与太子胤礽同囚禁于宗人府,后来移至自己府邸。吃喝管够,作息如初,胤禔没事做就只能生孩子,圈禁高墙二十六年,他共养育二十九个子女。对自己的命运也摆出了听天由命的态度。

皇太子胤礽

胤礽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子,因皇后赫舍里氏难产而死,康熙悲痛欲绝,于次年将刚满一周岁的胤礽设立为皇太子,以示恩宠。胤礽年少时聪明伶俐,在弓马骑射上爷颇有成绩,但毕竟年少轻狂,在年龄渐长之后就越发不尊重起来,时常与皇上顶嘴。在皇长子胤禔等人的小报告下,康熙一度认为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两者关系不断恶化,皇太子胤礽不以为然,骄横跋扈,康熙病时神态从容。康熙最忌惮不忠不孝,因此,在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终于爆发。康熙巡幸塞外时,胤礽侍驾,有一次竟然偷偷靠近康熙营帐偷窥,康熙得知后,猜忌胤礽要弑君。归京之后便祭告天地祖宗,废黜胤礽太子位。

毕竟是一个做了很多年的太子,在众人的保荐之下,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但是两者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反而越发深重。胤礽结党隐私,骄横无理,并且一度有逼父退位的念想。在胤礽而言,毕竟自己已经是一个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托大是常有的事情。最后在康熙知晓胤礽逆言之后,明白了祖宗江山断然不能托付给这样的人,决定二次废黜太子。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康熙二次废黜胤礽,将其圈禁在咸安宫。

皇三子胤祉

皇三子胤祉也是九子夺嫡的参与者之一,但是其在八爷党落败之后自觉无力竞争,所以潜心于著书立说。雍正即位之后,察觉到他与废太子关系很密切,于是将他打发到遵化去给康熙守灵。不久之后,有人弹劾胤祉收受贿赂,本来雍正并没有过分处置,但是胤祉说的牢骚话却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最要命的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胤祥的葬礼之上,胤祉又无故迟到,至此,雍正对胤祉不能容忍,削去其爵位,圈禁于景山永安亭。

皇十四子胤禵

作为雍正的亲弟弟,在康熙死前还做着“大将军王”,在九子夺嫡中自成一派,后来与八爷党搅在一起。雍正即位之后,胤禵被无形之中收去兵权,调回京城,对于雍正的继位,胤禵表现出不以为然,随即被软禁于景陵。但毕竟是一母同宗的亲兄弟,雍正对待胤禵还是较为和善的。鉴于其的桀骜不驯,雍正在定其罪名之后,将其圈禁在景山寿皇殿,限制自由却能作息照旧,这可不是一般皇子能有的待遇,况且他还跟八爷党关系如此密切。他一直活到乾隆上台,被释放且被封奉恩辅国公,算是被圈禁的皇子中命运最好的一个。

“一般型”圈禁

所谓一般型圈禁,条件就没有前三名皇子待遇那么好,不仅是限制自由,而且衣食起居也是有一定的规定,又有重兵把守。此等圈禁比较典型的就是八爷党中的皇十子胤䄉。胤䄉虽为雍正的政治死敌,但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建树,等于是在八爷身后“打酱油”,故在八爷党倒台之后,胤䄉并没有直接受到过分严厉的处罚。只是在后来,雍正命令胤送一个蒙古汗王的灵龛回蒙古,起初胤䄉托病不去,但是后来不得已只能前去,可是走到一半时,他却赖着不走了。正逢此时胤䄉又被弹劾在禳祷疏文内写“雍正新君”,遂被削职拘禁。

“地狱式”圈禁

“地狱式”圈禁,就属于完全遭罪。首当其冲的便是雍正继位之前的政治死敌八阿哥胤禩。胤禩作为雍正最大的敌家,由先前的“八贤王”直接掉到“阿奇那”(猪)。其实胤禩也是颇具个人能力与政治手段的,在雍正即位之初,为了稳定局势,先是重用胤禩,待木已成舟之时,便以阻挠新政为由,召开公判大会,定40款大罪,削去宗籍,赐名“阿奇那”,将其囚禁起来。不得与家眷见面,饮食也受到严格限定,独在小黑屋拘禁五个月后病死,可见是受尽侮辱。

除了胤禩,另外一个受到“地狱式”圈禁的便是皇九子胤禟,作为胤禩的“小金库”,一度成为胤禩的得力助手。胤禩倒台之后,胤禟也跟着倒霉。毕竟胤禟不是胤䄉,胤禟颇具心机,并且是八爷党的关键人物。公判大会上,胤禟落下28款罪名,被雍正取名“赛斯黑”(狗),身上绑缚枷锁铁链,押赴保定监禁。据说胤禟最为可怜,身上铁链不能取下,饮食起居只能恭腰完成,独自一人在小黑屋,仅仅三个月便被病死了,可谓是诸皇子中下场最为残酷的一人。

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康熙帝子女众多,光活到成年的儿子就有二十四个。由于康熙晚年太子被废,至使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斗的你死我活,出现了“九龙夺嫡”的争储大战,最后皇四子胤禛夺得皇位,就是雍正帝。由于在夺嫡的过程中各个皇子都用尽各种手段,所以在康熙帝和雍正帝时期,很多皇子因为夺嫡事件而被圈禁,但由于被圈禁的时间、原因不同,他们的待遇也相差很大。

首先来说康熙的皇长子胤禔。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看到太子被废,做为皇长子的胤禔看到了希望。他大肆的向太子胤礽泼脏水,还向康熙帝建议杀掉胤礽,这引起了康熙的反感。不久又被皇三子胤祉告发用镇魇之术诅咒太子,康熙帝知道后大怒,夺了他的爵位,把他幽禁在了府中。胤禔虽然被幽禁,但毕竟是皇子,因此除了没有人身自由以外,生活待遇方面还是不错的,应该不会比在幽禁前差太多,这一点从他被幽禁以后还生育了二十个孩子也能看出来。雍正帝继位以后,对于这位曾经图谋过皇位的大哥,他自然是不会给他解禁,但也没有为难他,还是给他在康熙时期一样的待遇。胤禔从37岁那年就被幽禁,一直到63岁逝世,被幽禁了26年。

还有一个被幽禁的就是康熙的第三子胤祉。雍正六年胤祉因为索贿被议罪夺爵,囚禁在他自己的府邸。到了雍正八年被解除幽禁,恢复王爵。可是才好了没几个月,又因为在怡亲王胤祥的葬礼上迟到,表现的不哀伤而触怒雍正帝,再次被幽禁,直到雍正十年去世。

胤祉曾经参与过夺嫡,所以雍正帝并不喜欢他。但他跟雍正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僵,再加上后来已经对雍正构不成威胁了,所以被幽禁后的生活应该不会太差,应该跟胤禔差不多,吃喝不愁,还有人伺候,就是没有自由。

下面再来说在夺嫡过程中跟雍正帝斗的最凶的八爷党的几位,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子胤䄉。

胤禩早期是争储的大热门,他善于结交大臣,人称“八贤王”。但私下结交朋党也犯了康熙的大忌,再加上出身不高,最终失去了继承资格。雍正帝继位以后就对胤禩多有打压,待到皇位做稳后,便马上收拾他。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帝找个理由革去了他的黄带子,被宗人府除名。二月被囚禁于宗人府,围筑在高墙内,身边还留两个太监看守,并被逼改名为“阿其那”,九月因为呕病死于监所内。

雍正帝收拾胤禩的同时也对胤禟下手。胤禟是胤禩的铁杆,当初胤禩争储时的所有活动经费都是胤禟出的。对于雍正帝的打压,胤禩多是忍让的,而胤禟却是越打压越反抗,所以雍正帝对胤禟非常厌恶。雍正派人把胤禟从西宁押解回京,途中在他身上绑三条铁锁,回京以后就把他圈禁在高墙之中,派重兵把守,还给他改名叫“塞思黑”。囚禁的环境也是非常恶劣,连他要张桌子都被拒绝。雍正帝还下旨说只给他最差的伙食,囚室内床、帐、笔、墨、纸等都不许给他。胤禟被囚正值夏天,囚室墙高房小,雍正又不许给他冰和汤水,在加上铁链在身,所以数度昏迷。胤禟天生贵胄,怎能忍耐如此环境,被囚三个月后病死。

皇十子胤䄉没什么大才能,性子比较直,是胤禩的小跟班。雍正登基后,对于雍正对他的打压很不服气,被雍正早早的就夺爵圈禁了。由于他没什么大能耐,再加上他母家实力雄厚(外祖父是康熙早年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所以在雍正收拾老八、老九的时候并没有再对他做进一步的处罚。胤䄉一直到雍正逝世,乾隆登基后才被放出来。被圈禁的条件大概也跟老大、老三差不多。

在《雍正王朝》等影视作品中也有演到皇十三子胤祥因为在夺嫡之中替胤禛(雍正)顶包被康熙圈禁十年,直到雍正登基后才被放出来。胤祥也由十年前的倜傥青年变成了苍丧大叔,可见由威风八面的堂堂皇子到被圈禁失去自由,这份落差真的让人很煎熬。历史上胤祥也确实被圈禁过,在康熙四十七年因为废太子之事受到牵连,被圈禁了起来,但是第二年就被放了出来。但他自此以后再没受到康熙帝的重视。

最后要说是皇十四子胤禵。胤禵是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他却与同母哥哥并不交好,反而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在老八被康熙帝训斥,继位无望的时候,原八爷党的人就都支持胤禵继位。康熙非常喜欢这个儿子,胤禵在政治、军事上也颇有成就,所以康熙帝的最后几年他最看好的儿子也就是胤禛和胤禵弟兄俩。也因此到现在还有康熙帝本传位给胤禵,是雍正篡改诏书得来皇位的传言。康熙帝驾崩时胤禵正在西北作战,等他风尘仆仆回来奔丧时他的四哥已经坐上了皇位。他刚到京就被软禁,随后被派去守皇陵。雍正四年,雍正在处理老八、老九时,把胤禵也押解回京,囚禁于九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年间才被放出来。胤禵被圈禁的条件怎样不是很清楚,但从他能活到乾隆二十年来看,条件应该也不是太苦。

所以康熙的诸皇子被圈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胤禔和胤祥是康熙下令圈禁的,他们虽然犯错,康熙是舍不得在生活上虐待他们的。胤禩、胤禟作为雍正的政治敌人,得到的肯定是报复性对待,圈禁条件自然最差。

(胤禛继位以后,除了十三皇子胤祥,康熙帝的其他儿子都改“胤”为“允”)

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总的来说,皇长子、十阿哥、十四阿哥圈禁条件还好一点,八阿哥跟九阿哥的圈禁条件就十分差了,甚至有点惨,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当时康熙圈禁皇长子,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的圈禁条件。

清朝有罪宗室大臣的圈禁条件

清朝时期,由于宗室大臣不方便与普通人关在一起,因此会将房屋修筑高墙,来圈禁这些有罪的宗室大臣,也就是“圈禁高墙”,到了乾隆末年,也慢慢称呼为“圈禁空房”,意思是一样。

而“高墙”,其实并不是清朝发明的,是由明朝沿袭而来的。明朝的高墙,也就是为了拘禁有罪的宗室及其家属而建的,高墙的目的就是防止他们逃走,从史料中看,明朝有的宗室被拘禁在高墙一辈子都不能出来,有的甚至后代几代人都被拘禁在高墙内。由于拘禁大多是家属一起,因此除了没有自由,也还可以正常生活,生儿育女,而且朝廷一般会每个月给这些高墙内的宗室发放粮食,生儿育女也会得到一些额外的赏赐。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高墙”后,目的是一样的,圈禁条件却有一些区别。清朝时期,需要圈禁的宗室大臣,一般会在宗人府下建立的空房圈禁。圈禁期间,每个月有固定日子可以让其亲人去探望,大多是每个月的初二、十六。本来圈禁的时候,宗室有的会带家人一起,自己做饭,到了嘉庆期间规定,被圈禁的宗室大臣不能带多余的家人,按照等级只能带一人或者两人在身边侍奉,没等级的一个都不能带,都由宗人府照顾就好。

但是,将有罪的宗室圈禁在宗人府,是乾隆到嘉庆年间才慢慢规范和完善的,在此之前,圈禁的地方都是不固定的,很多时候都是帝王安排的其他地方,或者直接在府邸圈禁,康熙圈禁大阿哥,雍正圈禁八爷党几人,也都是由帝王安排选定的地方,而由于圈禁地方不一样,圈禁条件也会不同,下面会详细说到。

几兄弟圈禁条件各不相同

大阿哥被康熙圈禁,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被雍正圈禁,他们圈禁的地方都各不相同,因此圈禁条件也不相同。

大阿哥当时因为废太子一事,被康熙厌恶,圈禁在府邸里,命人严加看守,不得擅自出入,直到雍正登基,大阿哥仍然在圈禁中。康熙临终前,叮嘱了雍正要善待大阿哥及废太子,因此大阿哥因此也提高了些待遇,但是还是仍然圈禁中,并没有自由,一直到去世,一共圈禁了26年。大阿哥在圈禁兄弟中,待遇还算好的,由于在府邸圈禁,有家人陪伴照顾,在此期间,大阿哥有20个儿女出生。

而八爷党的几兄弟,都是雍正继位后圈禁的,其中八阿哥跟九阿哥的圈禁条件都挺差,可以说挺惨的。

雍正继位后不久,就找了个理由将八阿哥削除爵位,并将其福晋休回娘家,关于八阿哥圈禁的地方,有一说法是宗人府,也有一个说法是在“姜家房”,因为在《皇清通志纲要》中记载了八阿哥病逝于“姜家房”,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姜家房”是圈禁八阿哥的地方。

我比较赞同第二种说法,因为当时雍正圈禁几人,都没有圈禁在宗人府的,而且在《清实录》中也没有记载八阿哥有更换圈禁的地方,因此八阿哥应该一直圈禁在“姜家房”直到病逝。

八阿哥圈禁高墙期间,有派了两名老成太监在里面侍奉,但是八阿哥一直是雍正的死对头,因此他的待遇也不会很好,圈禁才几个月就生病了,病情慢慢加重,最后吃不下饭,最终病逝了,期间圈禁时间也才7个月。

而八爷党的成员九阿哥,结局也不好,雍正先是将九阿哥软禁起来,后来又圈禁在保定,其保定的圈禁地环境有点恶劣。

九阿哥的圈禁地是在总督衙门内的三间小房子,是一个四面都是高墙的小院子,只有一个小出口,周围都派有士兵把守,每天的食物和用品,用专门设计的“转桶”来传递,当然食物都是粗茶淡饭。

而且在圈禁期间,九阿哥身上还带着枷锁,前段时间一直没有拿掉,而当时已经是六月了,天气很热,身边也没宫女随侍扇风,又在小屋子里,还带着枷锁,可想而知是非常炎热的。

本来跟随九阿哥一起被圈禁的还有四位家人,后来其家人有被另外拘禁,只剩下九阿哥一个人,此时他身边真的没有人伺候他了,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可想而知多么难受。虽然之后雍正又让其四个家人圈禁在一起,可是九阿哥身体已经越来越不好,加上环境又不好,心也绝望,九阿哥渐渐吃不下了,最终病逝了,九阿哥圈禁时间也不过三个半月,可以说是圈禁条件较惨的一个了。

而十阿哥跟十四阿哥相对来说,圈禁条件好一点,他们的结局也好一点,最后也能重获自由。

十阿哥被雍正圈禁在府邸里,虽然也没自由,但是好歹还有送食物和衣服进去,还能正常生活,最后也熬出头了,乾隆继位后,将十阿哥释放,还封了辅国公,从此在府中安养。

而十四阿哥因为是雍正的同胞弟弟,雍正为了表示自己宽宏大量,也没做得太过分,先是将他软禁起来,后来又圈禁在景山寿皇殿内,也还能正常生活,直到乾隆继位后被放出来。乾隆要将其13年的俸禄补给他,但是他并不要,乾隆封了十四阿哥为辅国公,又晋封了郡王,然而出来后的十四阿哥已经绝望了,对这些荣华富贵都不心动。

结语

康熙将皇长子圈禁,雍正也圈禁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不同的圈禁地方,圈禁条件不一样,总的来看,皇长子圈禁在府邸,条件还算较好,十阿哥十四阿哥也还可以,能正常生活到重获自由,八阿哥跟九阿哥圈禁条件就可以用“恶劣”来形容了。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

参考:《清实录》、《清史稿》等

清朝康熙将皇长子圈禁起来,以及后来雍正圈禁他几个兄弟,当时的圈禁条件怎么样?

关在宗人府,那是个关皇室成员的地方。好吃好喝,没自由,闭门思过!相当于软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