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假如大隋不灭,杨侑就是隋三世。虽然杨侑也坐过半年龙椅,但那是李渊拥立的傀儡,历史根本不承认。
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杨广有三个儿子,杨侑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隋三世?我们从隋炀帝的家事谈起。
隋炀帝杨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杨昭,次子杨暕,三子杨杲,其中杨昭在杨广即位当年,就被册封为太子。
杨昭为人宽厚仁孝,又保持了祖父隋文帝的简朴之风,连魏征都夸他有“君人之量”。不幸的是,杨昭仅仅做了一年半的太子,22岁就英年早逝。
杨昭去世后,满朝都把目光投向了同为嫡子的杨暕,隋炀帝本人,也开始为册立杨暕为太子做准备。只可惜骄纵不法的杨暕,屡屡犯错,失去了上位的机会。
杨暕做过两件最无脑的事。杨丽华曾经准备给弟弟隋炀帝送一个美女,隋炀帝当时未作表态,于是杨丽华转手把美女送给了侄子杨暕。杨暕也不问来龙去脉,直接搂着美女忙快活。不久隋炀帝想起来这件事,问杨丽华美女在哪儿。这个大乌龙,让隋炀帝对杨暕心生嫌隙。
又有一次,杨暕陪隋炀帝打猎,一天下来杨暕收获颇丰,隋炀帝几乎两手空空。隋炀帝很恼火,责问官员们,猎物都哪儿去了?随从回答,杨暕派兵阻断道路,猎物根本进不来您的猎区。
隋炀帝迟迟不宣布册立杨暕,杨暕越发担心竞争对手对他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对元德太子杨昭的三个儿子动手。
杨暕的竞争对手应该是三弟杨杲啊,为何要对侄子们下手?原因很简单,杨杲是庶子,年龄又太小,杨昭去世后的第二年,杨杲才出生。所以,杨杲不可能成为储君。
杨暕请来巫师,以压胜之术,行巫蛊诅咒,企图“阴死”侄子们。事情暴露后,杨暕彻底退出了储位竞争者行列。
于是,隋炀帝只能把目光投向杨昭的三个儿子:杨倓、杨侗和杨侑。
隋炀帝对三个孙子的安排很玩味,他将杨倓封为燕王,留在身边,将杨侗封为越王,留守东都洛阳,将杨侑封为代王,留守西京长安。
有人认为,隋炀帝心目中的皇储是杨倓,理由是杨倓聪明仁孝,又喜好儒学,带在身边有刻意培养的目的。其实未必如此,皇帝出行往往会携带皇子皇孙,不能当作政治风向标,比如杨暕和杨杲,也一直在隋炀帝身边。相反,留下来监国的,才是真正的储君候选人。
杨侗和杨侑,谁才是隋炀帝心目中的候选人呢?我觉得应该是杨侑,理由很简单,杨侑是嫡子。杨昭立过两任王妃,第一任王妃崔氏,早年行巫蛊被废,第二任王妃韦氏,就是杨侑的生母。
史书在介绍杨昭的三个儿子时,也通常将第三子杨侑放在第一位,这也说明了杨侑在兄弟中具有嫡子的尊崇地位。
杨侑两岁被封王,十岁那年跟随祖父隋炀帝出巡晋阳,并出任太原太守。假如杨侑一直留在晋阳,或许李渊起兵的难度要增加很多。
作为皇储候选人之一,隋炀帝不可能将他留在偏远的晋阳,于是杨侑当年又被调入长安,负责镇守西京。杨侑离开晋阳后,李渊接任太原留守。正是这个工作调动,给李渊起兵,创造了条件。
两年后,李渊借口平定刘武周叛乱,大肆招兵买马,正式举兵反隋。有意思的是,李渊的旗号居然是:“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
半年后,李渊攻入长安,假惺惺地“履行合同”,宣布拥立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而李渊则以杨侑名义,给自己加封唐王、大丞相、尚书令。
李渊之所以把杨侑推出来当傀儡,实在是对天下形势不敢掉以轻心,隋炀帝尚在,仅凭关中之地,他还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二年,“江都兵变”爆发,隋炀帝和他的两个儿子杨暕、杨杲,及孙子杨倓,全部被宇文化及处死,大隋灭亡了。
消息传到长安,李渊不再装模作样,他直接把禅位诏书扔在杨侑面前,逼他签字画押。13岁的杨侑,在国破家亡之际,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李渊下跪磕头,此时距离他坐上龙椅,也只不过短短177天。
杨侑退位后,被李渊封为酅国公。酅国是春秋时期的古国,早就灭亡了一千多年。给杨侑这么一个恶心的封国,很显然,李渊也没打算让他存在多久。
果然,一年后杨侑莫名其妙地“薨世”,终年14岁。杨侑究竟怎么死的,一直是个谜,史书仅以“薨”字代替,丝毫没有提及死因,甚至连“病逝”这样的字眼都懒得用。所以,后人怀疑杨侑死于李唐的毒手。
有人感慨,李渊对侄孙杨侑不厚道,夺了表兄杨广的江山,又杀了人家的孙子。指责是苍白无力的,自古国破家亡之时,都是皇室子弟最凄凉的时候,杨家又怎么能逃脱这个陷阱?在杨暕、杨杲、杨倓和杨侑之后,杨桐也被王世充毒杀在洛阳。
至此,隋炀帝杨广的儿孙们,全部被赶尽杀绝,而被他夺去皇位的大哥杨勇,其后代却幸运地躲过了改朝换代的血腥时刻。所以,杨侗在临死前焚香礼佛,说:“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杨侑可能做梦都没有想过他会当皇帝。因为他虽然是隋炀帝的孙子,但只是第三子,而且还是庶出。因为遇到李渊,他因此过了一把皇帝瘾。而且还在他的爷爷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就被尊为皇帝。
(杨侑剧照)
但是,杨侑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却又是极不情愿的。为什么说当皇帝还是极不情愿的呢?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军揭竿而起,各路军阀也拥兵自重,扩充兵力,抢占地盘。
农民军和军阀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更有说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因此,都纷纷做一件事,就是把杨家皇室后人拥戴起来当皇帝。
其中,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后,弑杀了隋炀帝。同时杀掉了隋炀帝的儿子杨暕,以及杨暕的两个儿子。接着又杀掉了隋炀帝只有12岁的小儿子杨杲。这样,宇文化及就把隋炀帝的儿子都杀光了。除此外,宇文化及还杀掉了隋炀帝的长孙杨倓(隋炀帝太子杨昭的长子,杨昭已去世)。实际上,除了杨昭的次子杨侗、三子杨侑外,隋炀帝的子孙都被宇文化及杀光了。因此,宇文化及为了掩人耳目,拥立隋炀帝的侄儿、隋文帝的孙子杨浩为帝。
杨侗当时因为在洛阳,于是被太府卿元文都、右司郎中卢楚、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人拥立为帝。他当了皇帝后,为了能够有所作为,收拾残局,于是招募瓦岗寨的李密。李密也积极回应,投奔了杨侗,帮助杨侗攻打宇文化及。
不过,另一个军阀王世充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通过一系列的残杀,把杨侗控制了起来。
(宇文化及剧照)
杨浩和杨侗被立为皇帝,但显然,他们只是傀儡皇帝,是被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控制着的,自身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且,他们几乎还都是待宰的羔羊,只要宇文化及和王世充觉得合适了,就会强迫他们,把皇位“禅让”给自己。
果然,宇文化及被李密打败以后,只剩下两万残兵。为了过一把皇帝瘾,他在魏县派人毒杀了杨浩,自立为帝,国号许。另一边,王世充先是强迫杨侗封他为相国,接着又强迫杨侗给他加九锡。再接着,就强迫杨侗把皇位“禅让”给他。
杨侗不愿意,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只得让出皇位。过了一年,由于有人想借拥立杨侗为名,反对王世充。这让王世充认识到,杨侗的存在是个危险的隐患。因此,派人赐给杨侗毒酒,让杨侗自杀。杨侗喝了毒酒,一时没死掉,便被王世充的人勒死了。
杨侑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李渊拥立起来的。当宇文化及和李密死磕,王世充占据洛阳的时候,李渊的军队攻入长安。当时,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杨侑作为留守,被隋炀帝留在了长安。
(李渊剧照)
李渊攻入长安后,隋炀帝还活着,杨浩、杨侗都还没被各自控制的军阀封为帝。李渊为了体现自己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于是拥立杨侑为帝,并且让杨侑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也就是说,实际上后来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做法,是学李渊的。是李渊做出了“好榜样”,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才有样学样。
同样的,李渊搞“禅让”的方式,也教会了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李渊在618年6月,听到了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掉的消息后不久,便逼迫杨侑“禅让”给他。接着,在618年9月,宇文化及败给李密后,毒杀了杨浩。619年5月,王世充也因为忌惮杨侗,派人下毒,接着又缢死杨侗。
由此可见,实际上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所做的事情,都是李渊教他们的。
不过,由于最终是李渊当了皇帝,获得了江山。因此,李渊对杨侑的做法,在历史记载上,就显得温情脉脉。杨侑的皇位被李渊夺得,不但是“禅让”的结果,而且一年后的619年8月,杨侑去世,也说的是他自己病死的。而不像杨浩和杨侗一样,明确说明是被毒死的乃至被缢杀的。
而且,杨侑在当皇帝到退位到死亡这一个时间段内,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也都没有什么记载。
我们只知道,杨侑确实是死了,死的时候,他才15岁。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616年,隋炀帝在骁果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南下江都,将大隋朝的两京留给了两个孙子镇守,其中12岁的杨侑镇守长安,后被李渊扶立为隋恭帝;13岁的杨侗镇守洛阳,后被元文都等扶立为皇泰帝。杨侑和杨侗做为元德太子杨昭的儿子,命运是非常相似的,杨侑后来让位于李渊,很快死去,而杨侗让位于王世充,也很快被杀死。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连隋炀帝都偏安江都,这两个孩子又如何守得住大隋的江山?不过是生在帝王家,有些责任不得不扛起来罢了。
杨侑出生于605年,是元德太子杨昭唯一的嫡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这一年,杨昭被立为太子,说起来杨昭很可能是比杨勇更加优秀的一位太子,只可惜命短,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而这时候的杨侑只有两岁。
杨广对于长子杨昭的死是很悲痛的,因此杨昭的三个儿子紧接着都被封了王,其中杨侑初封陈王后来又改封为代王。杨昭去世之后,隋炀帝并没有再立太子,但是对杨昭儿子的培养比较用心。他每次外出巡幸,杨侑都是留守长安,而杨侗则留守洛阳。612年,隋炀帝开始了他的宏伟大业即攻打高句丽,8岁的杨侑开始留守长安,而9岁的杨侗留守洛阳。
615年,杨侑曾有过短暂的随隋炀帝巡幸过晋阳,之后继续留守长安,并在616年被隋炀帝扔在了长安。隋炀帝杨广带着杨侑和杨侗之外的隋室子孙以及妃嫔、大臣等等在骁果军的护卫下南下江都,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隋炀帝龟缩在江都,虽然仍旧派出军队平定北方的叛乱,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杨广在下江都的那一刻已经决定放弃北方了,他只想安静的待在江都,在这里建一个小朝廷,醉生梦死。而他的两个小孙子,留在北方护卫大隋江山。
617年的七月,李渊率领三万人在晋阳誓师,直捣长安,要扶立杨侑为帝,匡复隋室。留守长安的隋军知道李渊反叛后,自然也没有闲着,当时的刑部尚书卫文升已经很老,知道隋军不可能阻止得了李渊入长安,忧思成疾,也不再参知政事,只有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人围绕在杨侑身边试图守住长安。他们将李家的亲戚等都抓起来,其中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就是这么死的。而李家的五庙也都被毁了。
十月初四,李渊率二十万大军就到了长安,在春明门附近驻扎,然后不断派使者到城门下告知卫文升等人自己尊奉杨侑为帝的意思,当然这自然都是官话,卫文升和杨侑等人不相信,李渊自己也不相信。但这是义举成功的关键,戏还是要演下去的。
隋军一直不肯搭理李渊,二十多天之后,李渊下令攻城,并规定“不得侵犯七庙和代王、隋朝宗室,违令的人诛灭三族!”十来天之后,长安城就攻下来了。皇宫中的人做鸟兽状,13岁的杨侑吓得瑟瑟发抖,而他的身边只有他的侍读姚思廉一个人保护着他,姚思廉大声呵斥义军:“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
李渊敬佩姚思廉的为人,遂规整军队,将杨侑从东宫迎进了大兴殿,而自己住进了长乐宫,然后与民约法12条,废除了隋朝的那些苛捐杂税。
杨侑在大兴殿登基,正式成为一名傀儡皇帝,即隋恭帝。而远在江都的隋炀帝被尊奉为太上皇。而李渊则成为尚书令、大丞相,被封唐王,假黄钺、使持节,成为真正的掌权者,住进了武德殿。他颁布政令、尊奉祖先、大封功臣等等,而且还诛杀了阴世师、骨仪等十几人,卫文升在李渊攻下长安不几天之后就去世了,堪堪躲过了一劫,而姚思廉则在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
杨侑为帝,却并没有什么权力,甚至还被软禁着,他所做的一切都要经过李渊的允许,或者做李渊希望他做的事。然而他很清楚,迟早有一天,李渊会让他交出皇位甚至生命。几个月之后,江都传来了坏消息。原来隋炀帝在江都不愿意西归,他想在江都建立新的小朝廷,但是骁果军大部分都是关中人,他们在江都时刻想家,得知隋炀帝不打算西归后生出了反叛之心,最终在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的谋划下起兵反叛,杀死了隋炀帝。
隋炀帝一死,各地的割据势力再也没有了顾忌,纷纷称帝,而李渊也逼着杨侑退了位。之后杨侑被降为酅国公,住在代邸。但即便是不再做皇帝,也还是李渊眼中的不安定分子。毕竟倘若杨侑一直活着,他做为隋朝皇室,还是会被有心之人尤其是李渊的政敌拿来做文章,再来个复兴隋室什么的。
所以,杨侑还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只能被禁锢在一方小天地里,过一天少一天。619年,15岁的杨侑去世,至于是病死的还是被害死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人会关心这个,即便关心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隋朝是真的亡了,而由李渊建立的大唐将会成为一个最耀眼的王朝。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李渊是谁,估计亲们并不陌生吧?他就是唐朝开创者唐高祖李渊,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老爸。
李渊在建唐之前曾拥立代王杨侑为隋朝的第三位皇帝——隋恭帝,但是杨侑做了大约一年的皇帝就被李渊废黜了,杨侑为何被李渊立而复废?他的最后归宿如何?
杨侑(605~619)是隋炀帝杨广的第三个孙子,他的父亲是杨广的嫡长子——太子杨昭,杨昭福薄命短,23岁就死了。
杨广很伤心,把他的三个幼子都封了王,公元607年,时年3岁的杨侑被封为代王,封地在山西太原一带。
公元615年,10岁的杨侑跟从爷爷杨广巡幸晋阳,并夜宿晋阳宫,是时太原留守李渊小心侍奉爷孙一行人。
杨广一行人住了一段时间就走了,在晋阳宫留下了潘、张两位妃子,杨广打算不定期巡幸晋阳宫,留下妃子是图自己旅游中的快乐。谁知道这两位妃子却惹下了大祸。
原来杨广昏庸无道,加上征高句丽接连失败,造成了全国各地烽烟四起。这时留守太原的李世民鼓动父亲反隋,他说:“现在是起兵的最佳时机,父亲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否则你会后悔的”。
李渊一听大怒,严词拒绝并扬言把儿子绑到京城听从杨广发落。当然这是李渊吓唬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为了逼迫父亲造反,和太原县令刘文静、晋阳宫监理裴寂三人设了一个“仙人跳”的局,诱李渊上当。
三人用重金买通了潘、张二妃,让二人到时候色诱李渊。
这边安排好了,然后摆下宴席邀来李渊喝酒,三人轮番敬酒,李渊不胜酒力大醉。刘文静借机把李渊扶进了潘、张二妃房间。服侍他睡下就走了。
等第二天天刚亮,裴寂假装巡视一番,突然发现李渊的身边睡着潘、张二妃,裴寂扬言要告发李渊强奸二位妃子,李渊有口难免,被逼同意造反。
李渊这边准备造反时,杨广巡幸到了长安,然后留下杨侑留守长安。
长安是隋朝建国的国都,杨广的老爸杨坚称帝时,国都定在陕西长安。杨广称帝后,国都迁到了河南洛阳。长安也是隋朝的京畿重地,所以杨广让自己的孙子杨侑留守。
公元617年5月15日,李渊在太原起兵,同年12月攻下了长安。
说实话李渊是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一样的“位面之子”,什么叫“位面之子”呢?是指上天眷顾的儿子,运气好到爆的意思。李渊在历史上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做了皇帝,你说他的运气有多爆。
李渊运气确实不错,攻下长安后,他没有贸然称帝,他要观察时局,于是推出了一个傀儡皇帝,拥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这一年杨侑13岁,李渊51岁,杨广48岁。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权臣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杀死,宇文化及有样学样,效仿李渊拥立杨广的侄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这一年杨浩14岁。
此时留守隋都洛阳的群臣,得知杨广被杀后,在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蒲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人提议下,拥立杨广的另一个孙子杨侗为帝。
亲们看到了吧?隋朝分崩离析各自为政,权臣们立傀儡皇帝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随着乱世不可逆转,权臣们纷纷抛弃了“替身演员”,一个个赤裸裸粉墨登场了。
公元618年6月12日,李渊逼杨侑退位,自行成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即唐高祖。
杨侑从皇帝被降为国公,闲居长安,杨侑只做了177天的皇帝。公元619年9月14日,杨侑病死,卒年15岁。
如此年轻就挂了,你觉得是病死吗?你不觉得是李渊下毒毒死的吗?
结语:杨浩在618年9月被宇文化及毒杀,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杨侗在619年被迫禅位于王世充,王世充称帝不久毒死了杨侗。由此看来,李渊和宇文化及、王世充等人没有根本区别。文/秉烛读春秋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封为世袭罔替酅国公,很快死了。史书并没有说是否非正常死亡。只能说作为敏感人物在这个点上年纪轻轻就死了比较蹊跷。唐朝找了一个族子杨行基续封,酅国公至少后晋还在。
李渊称帝后代王杨侑怎么样了?
杨侑,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
对于杨侑而言,在这短暂的15年时光中,他前10年是无忧无虑的,是享尽常人所无法享受到的荣华富贵。
大业元年(605年),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出生了,这就是杨侑。《隋书》载:杨侑“性聪敏,有气度”,他自幼就表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聪明劲,且是气度不凡。而因其的聪明伶俐,所以杨广也很是喜欢他。
大业三年(607年),年仅2岁的杨侑,就被杨广册封为陈王,不久又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
或许杨广真的是想将自己这位聪明伶俐的孙子,当做未来的储君来培养。此时,还未成年的杨侑,就经常被杨广赋予重任。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命杨侑留守国都长安。试想,将国家的都城交由杨侑负责看守,这是何等的信任,非杨广十分信任之人,是万不可能担当此重任的。此后,每次杨广亲征,或外出巡游时,国都事务,他都会交由杨侑负责。
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出意外,杨侑似乎能在将来成为这强大而又繁荣的大隋王朝的实际掌控者。可世事无常,就在这一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场巨变的突然带来,却让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彼时,因杨广的穷兵黩武,及劳民伤财,曾经富庶的大隋是满目疮痍,百姓怨声载道,是民不聊生。由此,越来越多的百姓因受不了隋廷的压迫,纷纷加入到了反抗隋朝暴政的起义军,继而隋朝各地是民变四起,变得四分五裂。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在晋阳起兵,成为了反对隋朝统治的一员。在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协助下,李渊势力的力量是不断增加,一路势如破竹,直至攻占隋都大兴。而此时,杨侑就在大兴城。
攻占大兴城后,因这时局势尚不明朗,李渊冒然称帝,恐会被天下的起义军所针对,所以李渊遂决定将留守在大兴城的杨侑扶上帝位。就这样,杨侑作了以李渊为首的隋朝傀儡政权的傀儡皇帝。
作为被权臣扶上来的皇帝,杨侑虽名为君主,但却是毫无实权,他只是一个被李渊推到前台,替他暂时在名义上管理这个政权的傀儡皇帝。试想,作为傀儡皇帝,杨侑岂能有一个好下场呢?历来的傀儡皇帝,能像汉献帝、宣统帝这般善终,那是少之又少的,多数时候,还是像楚义帝、汉惠帝、正元帝那般不得善终。
杨侑亦是如此,李渊立他为帝,不是因为真心想做大隋的中兴之臣,只是当时杨广未死,局势不明,李渊冒然不敢称帝,因此这才只能将杨侑立为皇帝。
但是,随着义宁二年(618年)三月,杨广死于江都兵变。对皇位极度渴望的李渊,在得知此消息后,是顿感称帝时机已成熟,于是在五月十四日,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渊逼杨侑退位,自行称帝,改国号为唐,此时杨侑在位仅177天。
对于退位的隋帝杨侑,最初李渊并未是直截了当的杀他,为了笼络人心,李渊还算是厚待他,登基之初,就下诏册封杨侑为酅国公,赐予他高官厚禄,衣食无忧。
但是,谁都知道,作为前朝的皇帝,新朝皇帝多数时候是万万不会留他的,对于李渊亦是如此。
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十二日,杨侑突然去世,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对于杨侑的死亡,官方史书,如《新唐书》、《旧唐书》等,都说杨侑是病死的,但有理由相信杨侑绝非是病死,先不说杨侑此时才15岁,正是身强体壮时,怎可能突然病逝。再说在此前,史书皆未记载杨侑有先天疾病,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杨侑怎可能突然病逝?只能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杨侑之死乃是李渊暗地为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