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这问题吓我一跳,曹丕还能干出这事?虽然儿子抢老爹小妾的事不算新闻,但基本上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或者少数民族,汉民族即便有,也绝对属于个案,很罕见。曹丕什么时候抄了曹操“后路”?
于是我再次翻看曹丕和曹操的传记,以及相关后妃事迹,结果没有任何新发现。能扯得上一点关系的,无非就是甄宓。民间传言,曹操本想纳甄宓,不想被曹丕捷足先登,他也只好成人之美,替儿子迎娶了美人。
这个说法本就是个不靠谱的传言,曹操虽然好色,但是之前根本没见过甄宓,不可能有预谋,更不存在跟儿子争的可能性。即便这事是真的,那也是曹操惦记儿媳,而不是曹丕惦记小妈。
另一个线索就是曹操去世前,留下的《遗令》,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有一句:“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意思是让曹丕把他的姬妾们,好好赡养在铜雀台。
曹丕怎么“好好赡养”这些女人的,没有下文,大概这就是无聊人想象的空间吧。我扩大搜索面,终于找到了一段惊人的文字: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这段话明确指出,曹操刚刚咽气,曹丕就打包接纳了他的后宫。到曹丕快崩了的时候,卞太后探病,才“惊喜”地发现,自己以前的姐妹们,都在儿子的寝宫“集中培训”呢。卞太后气得直骂儿子,连狗鼠都不如,甚至儿子死了都拒绝出席葬礼。
这么劲爆的事,如果你问历史学专业人士,恐怕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一点不奇怪,这段记载,根本不是史料,而是出自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虽然我们不是历史专家,但应该有一个基本常识:历史是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历史小说往往与正史差得十万八千里。
我们为什么经常把小说的桥段当历史?因为历史很碎片化,小说会围绕作者的思想架构,往往黑白分明,爱憎对立,代入感强,容易引起共鸣。不过,请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忘记了历史的真实,也不能读史的理性态度,更不能误信误传。
所以,请不要问曹丕为何抢曹操的小妾,也别看那些振振有词的分析了,都是笑话!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曹操那么英明一世,被继承人曹丕扒灰实在不值。
一,曹操是个别致的色郎说起来曹操也是事业和爱情两不误的枭雄。不用东汉末年的其他军阀与曹操相比,董卓,袁绍,吕布都望尘莫及。这些大佬多少还有点短命。他们的玩了许多女人。但是他们的命不长,也就终止了他们的作恶多端。单让曹操与刘备,孙权相比,后者简直落后于曹操几十倍。尤其是刘备,战时妻女丢三落四,称皇帝后,连个皇后都要临时匹配。孙权也不多,就连陈寿写他的传也凑不齐帝王的标配。对这些枭雄而言,大概是功业与老婆多少成正比。
曹操每到一地,喜欢两样东西,土地和女人。土地不说,划归势力范围就完了,女人呢,却是要查访的。曹操是次次有斩获。所以他的女人就越来越多。多到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了。他就修了铜雀台。曹操说,女人数量多不如女人质量好,得江东二乔,以娱晚年,足矣。
不得不说,曹操的心愿是达到了一半。
二,栽下梧桐树,要招美人来曹操的铜雀台是造好了,没有人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女人,也是不行的。
曹操的儿子曹植,为了引起曹操的注意立为王太子,就在铜雀台落成的时候,写了一首气势恢宏的《铜雀台赋》。让诸葛亮都仰慕不已,诸葛亮在隆中这个偏僻的地方都得到了这样的文章,说明这首赋的流传之远,已经深入帝国内的庙堂江湖,深山荒野了。
但是,这对父子的劳动成果,很快就付之流水。因为曹丕的缘故。曹操曹植苦心经营的夯实宣传的铜雀台落到了曹丕手里。曹丕得其地,又得其实,先霸占了铜雀台,然后收编了乃父的姬妾。你说曹操曹植不是白费心思又是什么?
行文至此,我们不难替曹操垂泪之余又佩服曹操有先见之明:曹操临终时,一辈子不流泪的魏王,却流泪分香,苦心劝老婆们做针线度日,就住在他修的铜雀台内,外面的世界精彩,但是危险重重……
曹操早就知道,他抢来的女人们,可能保不住。曹丕抢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就让曹操知道了曹丕是个比他发蒙更早、更好色的家伙。所以,曹操要哭嘱咐姬妾们要小心云云。
三,言传身教,误子不浅曹操的副业就是收编敌人的家室,这样做可以满足曹操的征服欲望。
曹操喜欢女人,特别是对有夫之妇情有独钟,曹操每征服一个敌人就要霸占他们的妻妾,曹操的妻妾中,十有八九都是别人的老婆。何进的儿媳尹氏,张绣的婶婶邹氏,秦宜禄的老婆杜氏,他还天天想着孙策和周瑜的老婆大、小乔;在攻下荆州后,派人去隆中找诸葛亮的家室,目的不言而喻。曹操把搜罗来的女人们都放在了铜雀台,曹操每日寻欢作乐。
曹操的儿子们一天比一天地长大。他们也就早熟了。看着灯红酒绿,听着飞燕轻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曹操外出,儿子们争着出去锻炼,其实就是提高猎色的本领。比如曹丕,十六岁随曹操讨袁绍。战士们与敌人打得你死我活。曹丕却比曹操更会钻营,直接去袁绍家里找漂亮女人。看到甄宓漂亮,爱屋及乌,不走了。曹丕就是这样做派。
在找女人这件事上,曹家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四,曹操见不得别人有好女人,曹操杀了的妻子崔氏,汉献帝的伏皇后,再把自己的女儿朝宫中送。历史上的权势人物,还是有不遂心的地方。曹操这样的人物,什么没有?但是在女人这方面,就让他英雄气短了。曹操再牛掰,他还是敌不过时间。一个男人终究是要老,而美人则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很多权势人物的恨事。他们唯恐天下的美人不归自己。于是心头就变态了。
曹操杀曹植的妻子崔氏,就是人家漂亮,会收拾,会打扮,会过日子。曹操就看人家不惯了。他把这个儿媳妇与自己铜雀台里面的女人一比,就心生懊悔了。如果崔氏是别个大臣的女人,曹操会找个借口,把大臣杀了,然后把崔氏霸占。但是,崔氏是曹植的老婆,曹操就气短了。看了生气,不如不见。曹操借口人家妖娆。就赐死人家,曹操的变态,实在令人发指。
曹操也见不得汉献帝的后宫佳丽。其实汉献帝也没有几个女人。汉献帝很悲催的,他的后宫有曹操的相府女人的十分之一就拜佛了。曹操把汉献帝逼急了,人家反抗,曹操就杀汉献帝的妃子皇后。然后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去。可能是曹操深谋远虑,曹丕后来再坏,也不至于向自己的亲妹妹们下手吧!
五,说正事,曹丕为什么要占父亲的姬妾们说实在的,曹丕占了甄宓,曹操很不爽。
甄宓的美丽动人,我们可以从曹植的《洛神赋》里面窥其一隅。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有兴趣的朋友再读: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这样的女人,曹植是“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欲罢不能了。
少年曹植都如此倾心,老年曹操就更不消说了。
于是,二个男人,对一个有夫之妇的心思流露出来,就让曹丕大为不满。
后来,甄宓死后,曹丕让她死后也见不得人,毁容覆面,非常毒恶的。
当初曹操赐给曹丕甄宓作为正室,是曹丕先得手,曹操无奈而为之。其实是舍不得甄宓的。
六,曹丕纳了父王妃?曹操对甄宓一见倾心,曹操经常把儿媳们招集起来举行家庭宴会。崔氏因为打扮漂亮而死于非命。留下的甄宓是聪明人,怕走弟妹的路,对曹操的勾引不敢反抗。曹操与甄宓有染而曹丕不敢发作,因为他要争太子位,曹丕知道惹怒了曹操,后果很严重,他只得忍着。曹操死后,曹丕继承曹操的遗志,包括“照顾”曹操留下的姬妾们,曹丕干脆住到铜雀台,所有的曹操的妃子们都进了自己的寝宫。他们是处处莺歌燕舞,每日寻欢作乐,曹丕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
曹丕就生病,曹丕的母亲卞皇太后前来探望,走进房间后,发现曹丕病得不堪,前后左右簇拥的都是曹操的妃子,卞皇太后大怒,责问曹丕是什么时候把曹操的妃子们霸占的,曹丕直言不讳的说:父亲一死,我就照顾她们了。卞皇太后当时气得浑身发抖,痛骂曹丕猪狗不如,死后必遭天谴,就连老鼠和狗都不会吃他的死肉。
连母亲都这样骂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的低贱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曹丕为了报复曹操,霸占了曹操的姬妾们,曹丕为了报复曹植,杀了曹植左右的人,外放为地方诸侯。再把这二个寄情的女人甄宓赐死。甄宓死后“以糠塞口,以发覆面”,贵为皇太子之母,下场如此凄惨,结果用五尺棺材,与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皇后一样草草埋葬。
曹丕还不解恨,就连甄宓的孩子曹睿也要杀掉,幸亏司马懿阳奉阴违,巧使妙计,曹睿才幸免于难。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曹丕病重,他的母亲来探望,临走前说了一句:“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剩下的东西!”卞太后为何对曹丕如此失望?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一幕,曹丕竟然将曹操留下来的美人都留在自己身边!
狗鼠不食汝余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除了继承他的王位之外,还顺带继承了他的后宫众多美人,也正因为如此,在后宫操劳过度的曹丕很快就得了病。
转眼间,曹丕病重,已经到了大病不起的程度,曹丕的老母亲卞太后都亲自来探望他。
卞太后一入曹丕寝宫,就发现眼前的几个女人好眼熟,仔细一看,这不正是以前曹操宫中的女人吗?
卞太后就问宫女:“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宫女回道:“先帝入土为安之后,陛下就让我们来伺候陛下了!”
太后看到这一幕,心中愤愤不已,都不继续往前走,看病重的曹丕了,说了一句“狗和老鼠都不吃你剩下的东西,真是该死了!”就这样离开了曹丕寝宫。
几个月后,曹丕驾崩,太后想到曹丕之前的所作所为,依旧耿耿于怀,至死都没再看他一眼。
《世说新语·贤媛》这个故事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也是传闻中“曹丕在曹操死后抢他小妾”的来源。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世说新语·贤媛》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所编撰的一本小说,里面主要记载东汉到南朝宋之间的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既然是小说,而非史书,说明它的真实性存疑,虽然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名人,但是这些故事很多都经不起推敲。
就比如个故事,暂且不讨论曹丕霸占曹操小妾的真实性,就说“狗鼠不食汝余”这句话就不应该出自卞太后之口。
毕竟,在《世说新语·贤媛》中,对卞太后的评价是“性节俭,不尚华丽,有母仪德行”,而正史中对卞太后的评价也与之差不多,是一位母仪天下的贤良女子,怎么也不会对自己儿子、当朝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更不可能因此在他临死前都不见一面。
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想了解一篇文章,首先得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环境。
《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刘宋宗室出身,作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刘裕在世之时对其恩遇有加,封为临川王。
宋文帝刘义隆继位之后,因为有少帝被弑的先例,为了不重蹈覆辙,宋文帝开始诛杀拥立功臣,并严格控制宗室成员。
作为宗室之一的刘义庆正是在这个时候,为了躲避政治漩涡,召集了一群文学之士,编写了一部清谈之书,即为《世说新语》。
而刘义庆本人又崇尚所谓的“魏晋风骨”,也就是当时所谓的“玄学”,喜好清谈,因此故事中很多内容也是以清谈、玄学为主。
但是,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古人写书,虽然会对历史人物进行一定的修饰,却很少有那种改编的体无完肤的情况。
就如现代某些游戏一样,游戏人物与历史人物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在古代,哪怕是编撰的故事,大体而言,也是符合历史人物形象的,就比如曹操与曹丕抢甄氏的故事,正是因为有曹丕纳甄氏的历史事实,再加上曹操与曹丕都有抢他人妻妾的先例,才有了这篇《世说新语· 惑溺》。
曹操、曹丕、曹叡的一脉相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后世之人给曹操取了一个“人妻曹”的雅号,不得不承认,这个雅号之所以能广为人知,是因为曹操的一些行为确实很符合这个外号的。
曹操雄才伟略,堪称三国时期第一枭雄,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大概也就是抢了多少人的妻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有张绣的婶婶、秦宜禄的妻子、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
也正因为如此,杜牧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才那么令人深信不疑,觉得曹操就是抱着将大小乔一网打尽的目的去发动赤壁之战的。
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喜好女色的本性是无人反对的。
《三国志》中记载,曹芳登基之后,光魏明帝曹叡留下的嫔妃中“才人”这一个品级的就至少有64人,而《魏略》中又说,“自贵人以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总计后宫有数万人。
常言道,“后宫佳丽三千”,那可这是小觑了这些古代的皇帝,曹叡的后宫数万人,可见其对女色的喜好程度一点不逊于其祖。
而作为二人中间的曹丕,自然也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如此,曹丕也可见一斑。
所以,对于曹丕来说,将曹操留下的宫女纳为己用,并非不可能的事。相反,以他的性格,以及当时社会情况来看,这应该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曹丕为何会将曹操的小妾收为己用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要搞明白,这个“小妾”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般而言,小妾指的是,封建社会中,“一夫一妻多妾”中除了正妻以外的其他妻子,只要不是正妻,都可以称为小妾。
而对于皇帝来说,这个范围可就更广了,基本上在皇宫的女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小妾”,毕竟皇帝都对他们拥有绝对主权,可以随意“临幸”。
而这些女人,当然也并不是平等的,从东汉开始,后宫之中除了皇后,嫔妃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大体上跟东汉差不多,而曹魏因为有一个不一样的魏太祖,所以风气与其他两国也不同,魏国后宫因为人数众多,共有12个等级。
但是在曹操时期,因为还没有称帝,后宫中有名分的并没有这么多,也就只有夫人、昭仪、姬,这三个称呼,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宫女。
而曹丕能占有的大概就是这些宫女,毕竟能有品级的,大多都是给曹操生了儿女的,曹丕如果占有了这些兄弟姐妹的母亲,那就吃相太过难堪,会为世人所不容。
相反,既然没有给曹操留下一儿半女,虽然也是曹操的女人,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被送人,还是被其他人所占有,其实都是没有什么伦理方面的问题的。
毕竟在三国时期,女人本身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从曹操所抢夺的那些女人来看,很多都是有夫之妇,可是随着战败,也只能沦为胜利者的战利品,任其享用。
既然“女人只是一件物品”,作为曹操的继承人,曹丕继承他父亲的遗物,又有什么关系呢?悲哀的是封建时代的女人,造成悲剧的是女性地位低下,哪怕曹丕不这样做,这些女人又能好得到哪儿去?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从这点来看,曹丕亲生无疑。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丕生病,他母亲卞夫人前去探望,发现伺候曹丕的女人中,很多都是曹操的小妾。
卞太后很生气地质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曹丕回答说:“(曹操)死后没多久,我就都给叫过来了。”
这话说得理直气壮,且毫无愧疚之色。卞太后很生气,骂出这么一句话:“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作为曹丕的亲生母亲,却如此诅咒儿子。可见,曹丕此举已经严重跨越了道德的底线。
汉代民风开放,女子再嫁并不算什么大事,曹操妻妾中,留下姓名的共有15位。当然,实际数量要比这大很多;其中大半都是从敌人手里抢过来的。
曹操并不是漫无目地追求人妻:就像蔡文姬,对于曹操来说,可谓唾手可得,但老曹并没有下手。
可见,曹操更多是把其当做一种战利品。当一方将另一方击败之后,对方的土地、财宝、女人都是胜利者的战利品。
获胜方曾经被失败方坑得越惨,这种对战利品的搜刮就会越发地变本加厉:
被袁绍欺压了半辈子,官渡之战险险获胜,故而有了对甄姬下手的打算;
被吕布撵的鸡飞狗跳,白门楼之后就接手了秦宜禄的妻子,甚至不顾曾经和关二爷的约定;
被贾诩计策整的几次无功而返,一进宛城就盯上了张绣的婶婶,虽然最后落得丧子失将。
对于这些女子来说,被曹操收了房,反而是最好的出路了。作为战利品,即使曹操不要,手下的将士也不会放过,到时候这些女子面临的结局会更惨。
曹操怎么也算个怜香惜玉的主儿:临死的遗言,还在给这些女人安排后路,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但曹丕光学会了曹操的前一半,而没学会后一半。光想着受尽压迫之后掠夺战利品来报复了,而没想着善待这些作为“战利品”的女人:
曹操的儿子们,实在是太优秀了。导致曹丕一直活得战战兢兢:
长子曹昂战死,聪明绝顶的曹冲横空出世;曹冲意外死亡,曹植的文采又传颂海内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沙场猛将曹彰,在背后虎视眈眈。
这种长期的压抑,必然导致出头之后产生报复的欲望。迫不及待的废掉汉献帝,迫不及待的接收父亲的小妾,莫不是这种心理在作怪。这种获取快感的方式,确实挺有曹家特色的。
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学到曹操仁厚的一面。曹操善待这些女人,铜雀台内也给了她们一个安稳的生活。但曹丕呢?甄姬惨死,接收来的这些女人也埋没与史册,想必下场也不会太好。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我觉得曹操也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性,故而也作出一些对应的安排:
短短245字的遗书,除了絮叨一下病情、打趣看淡死亡之外,主要说了三件事情:
其一,要求死后薄葬;其二,强调自己大汉臣子的身份;其三,要求善待铜雀台内的姬妾。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曹操是否算薄葬,这是个见仁见智的答案,不便妄下断言。但另外两件事,可以说曹丕是一件都没做到。
汉帝被废除,姬妾拿来自己用。真是个叛逆透顶的孩子,也难怪卞太后会如此生气,咒骂的话语里,多少蕴含着一种无奈的情绪吧。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操好人妻,曹丕好曹操的姬妾。这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曹操有仁慈、深情的一面,临死把众姬妾叫到身边每人发给针线之类,嘱咐她们在他死后做鞋打发时间,然后一一拥抱告别。曹丕在这一点上比不上其父曹操,光看曹丕对他的皇后甄宓咋样就略见一斑。
曹操66岁逝世,曹丕40岁去世;曹丕之子曹叡(好男风)32岁去世。曹家从寿命到作为都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也许就是让长寿的司马懿坐收渔翁之利的原因之一吧。
曹丕为何在曹操死后抢他的小妾?
这是曹丕对父亲曹操生性多疑的报复,天涯何处无芳草,曹丕非要自家找。
给宝宝起名,颜值测试。
曹操霸占张济之妻邹氏,张秀倍感奇耻大辱,夜袭曹操大营。儿子曹修奋力抗敌,杀退敌人一波又一波猛烈攻势,全身七十多刀伤,剑伤,满身血染嫣红。曹操虽大难不死,却永远的失去自己的爱子,这悲壮惨烈的一幕,撕心裂肺之痛,成为曹操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岁月催人老,征战四方,戎马一生的曹操,也到老骥伏利的年龄。他最大伤脑筋的是继承人这一头号问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常常想起曹修,如果曹修不死,孤王愿少活二十年,也要顶鼎力此子继承大统。
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寓户晓,曹冲天赋异禀,自古英雄出少年,曹操深爱此子,重点培养。岂料到八岁溺水身亡,曹操尽斩伺候佣人多达五十余人,伤心备至,以至一夜白头。天妒英才,曹操大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最后才是曹丕和曹植的较量,曹植诗歌歌赋,样样精通,特别是文思敏锐,妙语连珠,成为建安文学泰斗的光辉形象,而曹丕相差甚远,曹丕只能求助于华众取笼,没有自知之明的杨修,而杨修多次小聪明,引起曹阿瞒特别不满,居然已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乱曹魏军心。杀杨修就是敲片震虎,良师益友,顷刻毕命,曹丕转眼看到血淋淋的人头,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和不满。
说起曹操,曹丕和曹植,一个人是无论如何,无法回避。就是袁绍儿媳煙氏,父子三人共同的梦中情人,他们都是色中恶魔,见了美女一心占为己有的主,曹操为此女不惜发动战争,没想到曹丕抢先一步,得到煙氏,曹植只能面对洛河,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洛阳文人墨客大为赞赏,纷纷争相传抄,以至于洛阳纸贵,万人空巷。
悔恨不已的曹操,每次战胜都抱美女归,这次绝色美女,偏偏让儿子抢了头彩,这种气愤忧郁强忍之心,曹操杀人如麻,唯独这次饮鳩止渴了,没法亲生儿子。平白杀子遭天怒人怨下下策,估计曹操肠子都悔青了。事后曹操拿曹丕原配开刀,因长的太美,才艺双绝,被曹操以红颜祸水为由杀掉。却一直对煙氏念念不忘。煙氏成为父子俩永远的心节,曹操从此冷淡,甚至处处为难刁钻刻薄曹丕。中间苦涩只有曹丕知道,曹植后来写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亲母哭着跪下为曹植求请,声泪俱下,让曹丕放曹植一命,后来曹植即刻离京,终生不许离京,走时不许回头京师,可见,骨肉相残到什么程度。
曹操死后,曹丕大权在握,完全为发泄私愤,不顾传统伦理道德,占有父亲妃娘,难怪生母骂他禽兽不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