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魏豹是战国魏景愍王之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魏豹加入了反秦武装,因为战功被项羽封为西魏王。楚汉战争爆发后,魏豹脑子短路,屡屡发生判断失误,先背项羽投刘邦,后又叛刘邦自主创业,结果被刘邦打败俘虏,最后被杀,连老婆都成了别人的财产。

相对于楚汉战争期间,轰轰烈烈的各大诸侯王,魏豹把自己活成了笑谈。本来可以堂堂正正做个伟丈夫,哪怕像彭越和英布那样冤死,也不至于贻笑千年。可惜他凭借王室后裔身份卷入政治大潮,又不具备政治才能,屡屡判断失误,成了第一批被干掉的诸侯王。

形势判断屡屡失误,让魏豹变成墙头草

魏豹有个哥哥叫魏咎,陈胜起义后,魏咎被封为魏王,魏豹的革命生涯就起于追随魏咎。后来魏咎被章邯打败,自焚而死。魏豹接过了哥哥的大旗,他趁章邯北上之际,连下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

巨鹿之战后,魏豹又领兵跟随项羽入关,秦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魏豹被从梁地迁徙到河东,改称西魏王。

楚汉战争爆发后,魏豹见刘邦势大,及时改换门庭投降了刘邦,并跟随刘邦袭击彭城。魏豹背叛项羽显然很草率,仅仅是基于一时的形势压迫,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判断,这表明,魏豹就是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目光短浅,没有信念,更没有政治远见。

果然,当项羽发威后,魏豹见形势不妙,认为刘邦终不是项羽对手,心眼又活动开了:

“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他找了借口,领着自己的人马开小差了,回到河东封国后,魏豹宣布与刘邦一刀两断,并派兵驻守黄河。

想当然害死人,被一则预言冲昏了头脑

刘邦听到魏豹反叛的消息,表现得相当理智,他派郦食其为使者,试图说服魏豹:

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刘邦许诺,假如郦食其说动魏豹,就封郦食其万户侯!可见魏豹在刘邦心目中的重要性。可惜魏豹不为所动,找了个刘邦轻慢诸侯的借口拒绝了。其中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苦短?这跟反叛有多大关系?反叛刘邦就能让他生命延长?

不是延长,而是让他活得更有意义!因为魏豹有了新的追求,他要做皇帝的爹!

魏豹做西魏王不久,有个叫魏媪的宗室女子,给魏豹送来一美女——薄氏。某一天,名噪当世的女相师许负,应魏媪之约入魏王宫替女儿薄氏相面,许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

“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意思是薄姬贵相,将来她生的儿子会当天子!薄姬的儿子当天子,薄姬就是太后,薄姬是太后,那么薄姬的丈夫,理所当然就是太上皇呐!魏豹激动得差点心脏病发作,儿子能当皇帝,还跟在刘邦后面拎包干嘛?赶紧自主创业呐,别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魏豹毅然决然地跟刘邦翻脸了。这就是他莫名其妙,抛出一句“白驹过隙”的原因,时不我待,做什么能比儿子登基称帝更有意义?

可惜魏豹没学过逻辑学,谁告诉你薄姬的儿子就是你魏豹的儿子?能让薄姬生儿子的男人多了去了,唉,当王子的时候不好好念书害的!

事实证明,好好读书很重要,想当然害死人,薄姬的儿子后来果然当了皇帝,不过那是她跟刘邦生的。

原来,劝降魏豹无果后,刘邦决定对魏豹实施军事打击。为了分散项羽的兵力,刘邦决定让韩信放单飞,攻克燕赵,对项羽形成第二战区。从关中兵发燕赵,河东就是必须被拔除的目标。

汉二年秋,“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俱击魏。”韩信的十万大军来得极快,根本没给魏豹联络项羽的机会。面对大军的包围,魏豹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开城投降,自己做了俘虏,老婆替刘邦造天子去了。

危急关头靠不住,周苛断然杀魏豹以绝后患

刘邦对魏豹还算不错,他并没有杀掉魏豹,而是让他去了荥阳,跟在御史大夫周苛身边,守卫荥阳。

汉王四年,项羽发动了荥阳争夺战,刘邦被困在城中岌岌可危。最后,刘邦使诈,让人冒充他出城投降,他自己趁乱逃出荥阳,留下周苛守城。

刘邦走后,魏豹的悲剧来了,周苛以“反国之王,难与共守”为由,直接把魏豹送上了断头台!项羽攻破荥阳后,听说魏豹被周苛杀了,一怒之下烹杀了周苛。

魏豹在周苛手下充当什么职位不清楚,估计挂个职,实际上没什么权力,跟半个囚徒差不多。不过,魏豹毕竟曾经是魏王,影响力还在,假如魏豹反心复发,勾结项羽,显然对守城不利。所以,周苛杀魏豹无可指责,要怪只能怪魏豹的反复无常,让人不敢相信。

这就是魏豹让人贻笑大方的结局,谈不上惨,自找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要有自己坚守的东西,一个缺乏信仰的人,一味执著于眼前利益的人,落得身死家灭,不也是必然的吗?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小就大,弱依强,是小弱之国在强大之国之间的生存之道。

秦末大乱之际,被秦灭国的六国贵族,纷纷复国,魏王豹是原魏国王族,一开始他的哥哥魏咎在陈胜起义军将领的帮助下,恢复了魏国并称王,魏豹也跟随哥哥建国。但好景不长,魏国军队不久就被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打败,魏咎为保魏国百姓,自焚而死。国破家亡之际,魏豹碰到一相士,善相人面,当相士看到魏豹的妻子薄姬时,说薄姬当生天子。魏豹听闻大喜,薄姬可是自己的妻子啊,妻子能生天子,那他岂不能做皇帝了?正因为有了这个念想,魏豹不甘失败,就坚定了反秦思想,向南去投奔了反秦势力最强大的楚怀王。楚怀王也是个爽快人,就给了魏豹几千人,让他再去魏地复国。魏豹带领这几千人再次来到魏地,也该他运气好,这时项羽已以破釜沉舟之势在巨鹿打败章邯,并迫使章邯投降,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魏豹就趁机收复了失地,重建魏国,自称魏王。此时,大秦已灭,项羽势力最大,称霸王,他分封诸王,将魏国的一部分土地又分封给了别的诸侯,魏国西部归魏豹管辖,魏豹也被称西魏王。魏豹其实心里是很不满项羽如此分封的,但因实力悬殊,魏王豹也没法。不久实力很大的汉王刘邦开始与项羽争天下,开启了楚汉战争。对于项羽和刘邦来说,西魏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南可截断刘邦的汉军粮道,直达楚汉战场,向西可直袭击汉军大本营,向东与赵国相呼应。刘邦就派郦食其去说服魏豹,因为此时项羽正在东面镇压齐国的叛乱,刘邦势大,魏王豹就跟从了刘邦。但让魏王豹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带领56万汉军和众诸侯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镇压齐国反叛后,马上回师彭城。谁知仅三万楚军,竟把刘邦56万大军杀得大败,刘邦仓惶逃走,仅以身免。魏王豹这时似乎感到了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又投靠了项羽。刘邦多次派人劝说魏王豹,但都无济于事,不得已,刘邦就派韩信等率军攻打魏王豹。谁知魏王豹根本不经打,就被韩信擒获,交给了刘邦。刘邦没有杀魏王豹,让魏王豹一直跟着自己,不久荥阳之战暴发,刘邦的汉军再次大败,被项羽军重重围困在荥阳。为了逃命,刘邦听从陈平、郦食其之计,让壮士纪信假扮自己,而他缒城逃跑了。在荥阳城的魏豹看到项羽势大,本想着有皇帝命的他,不想就此而死,就暗中派人联系项羽,要投降项羽。谁知他的这些动作早被刘邦手下大将周苛看得一清二楚,为了确保守城安全,就斩杀了魏王豹。

魏王豹的一生,可以用反复无常来表示。生在乱世,在强大者之间生存,他的反复无常也许可以让人理解。但就他这种反复无常的表现,也决定了魏王豹终究难成大事,终究也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不论是乱世还是太平之世,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行为,都是让人所不能容忍的,人无信不立,人无义不人,无信无义之人,到什么时候都是让别人鄙视抛弃的对象。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引言:

两千多面前的中国正处在秦末汉初的大乱世,此时,魏国故都安邑城内,一名老者正对着一个男子苦苦劝说,可男子并未松口,双方的交谈看起来并不顺利。“哎,大王果真如此,不再考虑一下吗?”老者不甘心的发起了最后一次劝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非常短暂,过去我侍奉汉王,可他太过于傲慢,一点素质也没有,骂起诸侯来就如同骂自家的奴仆一般,我实在不想忍受这样的羞辱,不愿意再见他了!”男子的回答非常的坚决,一点余地也不留,老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悻悻退下。

魏豹剧照

短短两个多月后,这位不可一世的男子就做了韩信的阶下囚,最终凄惨的死在了荥阳。他,就是秦末汉初时的诸侯王之一——魏王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魏王豹有着如此凄惨的结局?

一.发家致富——捡来的魏王

随着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爆发,关东各地掀起了无数反秦势力,而陈胜势力逐渐做大,派魏人周市收复原魏国土地。考虑到其他诸侯国故地都拥立原六国贵族,周市选择让魏国贵族魏咎做魏王,而魏豹就是他的兄弟。此时,魏豹还和魏王的头衔没有什么关系。

但好景不长,魏国很快碰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秦将章邯!而且,此时的秦军刚刚击败了陈胜,齐国等多股反秦势力,兵威正盛,小小的魏国哪里是他的对手。很快便被击败,周市被杀,魏咎自焚身亡,失去了依托的魏豹转而投奔实力强大的楚怀王麾下,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马让他重新发家,收复魏地。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秦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也该魏豹运气好一回了,当魏豹带着这几千人去攻打魏地时,正赶上章邯被项羽击败,秦国各地守军无不人心惶惶,魏豹趁机靠着这几千人打下了二十多座城市,成为了新一任的魏王,这个原本和魏王头衔没什么关系的落魄贵族稀里糊涂的捡了个魏王。

二.反复横跳——投机者魏豹

虽然魏豹侥幸做了魏王,但在众多诸侯中实力并不算强,为了求生存,谋发展,魏豹选择做了投机者,反复横跳,以期在乱世中求得生存。

当然,魏豹选择做投机者是有他的底气的,他最大的底牌就是他所占据的魏国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魏国往南是荥阳和敖仓,那是刘邦与项羽的主战场,魏豹可以切断刘邦的粮道;魏国向西是刘邦的大本营关中,一旦魏豹进入关中,刘邦就会腹背受敌;魏国向东则是隔着太行山与赵国遥相呼应,因此,无论是刘项哪一方,都不敢轻易放弃魏国。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魏豹能发家,最开始是楚怀王给了他几千人,但项羽灭秦后魏豹马上跑去拍项羽马屁,被项羽封为西魏王。还没过上两天好日子呢,刘邦走出巴蜀,平定关心你,彼时项羽深陷齐国泥潭无法脱身,魏豹马上跟了刘邦,成为刘邦攻入彭城的五大诸侯之一。但战场发展太迅速了,魏豹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会被项羽三万人打趴下,于是,魏豹马上翻脸,连刘邦派郦食其去劝他都无动于衷,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於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魏豹的两个主子——刘邦与项羽

为了彻底解决魏豹,刘邦派韩信攻略魏地,韩信故技重施,再度使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把魏豹耍的团团转,短短两个月,魏地全部平定,魏豹再度成为刘邦的俘虏。考虑到此时是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刘邦没有杀死魏豹,经过反复横跳,投机者魏豹又回到了那个他忍不下去的汉王刘邦身边,真可谓命运弄人啊!

三.梦想还是要有的——魏豹的野心

今天,我们常会说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魏豹也不例外,为了他的梦想和野心,魏豹才首鼠两端,数易其主。

他的梦想很大——做皇帝!而这个梦想的来源是一个叫许负的神婆的一番话,原来,魏豹有一个宠妃薄姬,颇有几分姿色,深受魏豹宠爱。那时候人们比较迷信,笃信鬼神之说,魏豹就找了相面师许负给薄姬算命,经过一番祷告,许负告诉魏豹:“此女当生天子!”魏豹听闻大喜过望,天子啊!天子是皇帝啊!这是我老婆,她的儿子是皇帝,那他爹肯定也是皇帝,这不正预示着我未来就是皇帝吗?从那之后,做皇帝就成了魏豹最大的梦想!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史记.外戚世家》

薄姬剧照

不管你信不信,许负还是有点本身的,薄姬的儿子后来真的做了皇帝,许负没有欺骗魏豹,只是魏豹忘了问一句,这孩子的爹是谁?是他魏豹吗?当然不是,在魏豹被韩信捉住后,薄姬便做了刘邦的女人,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与刘邦共度春宵而怀孕,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当然,这一切魏豹肯定不会知道,因为他忘了还有一句话叫作“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四.善恶到头终有报——魏豹惨死

投降刘邦后,魏豹的日子并不好过,荥阳战场刘邦再度落入下风,被项羽团团围住,为了逃命,刘邦的谋士陈平和郦食其找来壮士纪信假扮刘邦,以借箸代筹之计趁夜逃出荥阳,而魏豹被刘邦抛弃在荥阳城,和周苛,枞公,韩王信一起守城。

关键时刻,魏豹的脑神经高度运转,自己还没有做成皇帝,怎么能就这么死了呢!一不做二不休,好脆投降项羽吧,于是他暗中派人联络楚营,希望在荥阳城破之际可以救自己一命。

荥阳之围示意图

只是,他的一举一动周苛等人早已察觉,留下魏豹是为了稳定魏地形势,如今魏豹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这么一个软骨头的人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周苛决定,在城破之前先杀死魏豹。可怜的魏豹此时还在做着投降之后做皇帝的美梦,瞬间就被周苛砍了脑袋,落得个凄惨的下场,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啊!

於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五.魏豹之于今人——自私害人

今人在看魏豹的故事时,总感觉魏豹其人是死有余辜,但是,一个魏豹去世了,这世上就没有魏豹这样的人嘛?其实,不管在任何时期,总会有“魏豹式”的人存在,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导致很多人出事。

自私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当一个人过分自私时,就会泯灭他的人性,转而成为一个无论做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位主义思想”!拥有这种思想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魏豹剧照

同时,魏豹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做事摇摆不定,在他的一生中,时而归楚,时而附汉,魏豹这样朝秦暮楚之辈最是可恨,他们不仅会拖你的后腿,在关键时刻还会在你的背后捅刀子!

结语: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曾经说过,若春天只有花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夜月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也就同时大了。冰心奶奶曾经说过:“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便小了。”正是此理。我想,这就是魏豹这个人留给今人最大的教训吧!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魏豹本来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其先祖封到了山西,建立了魏国,此后改姓了魏。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魏王假成了俘虏,魏豹和哥哥魏咎隐姓埋名,躲到民间去了。

魏豹这人,浑身上下都是槽点,运气出奇的背,眼光出奇的差,在人生的几个十字路口,他全都选错了方向。

第一次,追随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呈燎原之势,天下群起响应。这时候,躲在乡下的魏豹兄弟俩按捺不住了,他们投奔了陈胜,企图借助陈胜复国。

后来,在陈胜帮助之下,他们收复二十多座城池,魏咎成了新一代魏王。然而,好景不长,陈胜很快被秦军击败了,魏咎被逼自杀,魏豹逃走了。

这是魏豹第一次错误选择。

第二次,追随刘邦

后来,魏豹投靠了刘邦,帮助他攻打秦国。秦国灭亡之后,楚汉战争爆发,魏豹又跟着刘邦进攻项羽,但仗越打下去,魏豹越没有信心,因为刘邦老打败仗。

特别是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精兵轻松击败了刘邦五十万大军,魏豹彻底绝望了,再打下去,小命就打没了,后来他以老家探亲为借口,果断地离开了刘邦。

在老家运城,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魏豹的丈母娘热衷于算卦,一次,丈母娘心血来潮,请来神婆来给薄姬算卦。

薄姬是魏豹的夫人,神婆看了看薄姬面相,掐指一算,突然一声尖叫:“了不得了,薄姬乃大贵之相,将来生的儿子,能成为皇帝!”。

丈母娘一听,大喜过望,立马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魏豹,魏豹一听,更是喜出望外,薄姬的儿子能当皇帝,这么说我也是皇帝啦!

魏豹这么推论,看似没毛病,实则有逻辑错误,因为他忽略了一个前提,薄姬生的儿子是他的吗?换句话说,薄姬不仅能给他生儿子,也能给别人生儿子啊!

魏豹自认为他是天子命,更是下定了决心,脱离刘邦,自己创业。这时刘邦前方战事吃紧,赶忙派人来请魏豹出兵,但魏豹果断地拒绝了,事后魏豹担心刘邦报复,转而投降了项羽。

第三次,投降项羽

魏豹投降项羽之后,刘邦非常来气,魏国在他的大后方,不消灭魏国,根本无法全身心对抗项羽,刘邦决定先收拾魏豹。

刘邦派出韩信、曹参、灌婴三个猛将,统兵十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魏国都城包围了,魏豹眼见大势已去,投降了,一家老小成了俘虏,连薄姬也成了刘邦的女人。

魏豹眼见薄姬被刘邦带走之后,心如刀割,痛不欲生,我告错了!我太蠢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两年之后,魏豹被刘邦手下周苛杀害!

回顾魏豹的一生,人生三次选择他全都选错了,眼光差到了极点。可反过来想,就算魏豹没有背叛刘邦,而是一门心思跟着他干下去,结果又如何呢?

或许魏豹能封个王封个侯啥的,过几天舒服日子,但顶多也就几年而已,随着刘邦对功臣的大清洗,魏豹最终仍旧难逃一死。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反国之臣,难与共守,魏王豹作为秦末反秦的诸侯王之一,虽然在反秦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在接下里的楚汉争霸中魏王豹立场不坚定,反复投靠新的主人这才为自己的身死埋下伏笔。详细的且听历史君来分析:

魏王豹也算是名门之后,在秦始皇未灭六国之时,魏豹属于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王室后人,秦始皇灭六国后,魏豹的王室身份不再,成为庶民。按说魏豹要以庶民的身份长久的生活下去,可惜灭六国的秦朝享国日短,在秦始皇去世后不久,全国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起义,魏豹这时跟随其兄魏咎开始联合以前魏国故旧进行反叛,因魏咎发展迅猛,又臣服了首义的陈胜,陈胜封魏咎为魏王。

当时陈胜的起义虽然浩大,但耐不住章邯的镇压,陈胜很快失败,魏咎也被章邯大败,为了免于受辱,魏咎自杀,魏豹率领残余部队投靠当时势大的项梁,继续进行反秦斗争。之后魏豹取得一些功绩,被封为魏王。在秦朝被灭以后,项羽为了占有魏国故地封魏豹为西魏王,封地在河东。

之后楚汉争霸,魏王豹作壁上观,不过随着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在彭城之战击溃后,魏王豹觉得项羽必胜,因此他决定不和汉友好,准备叛汉自立(之前在进攻秦都城时魏豹曾和刘邦并肩作战过,俩人关系还算融洽)。

叛汉自立总得总得找个理由,他的理由就是: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当然魏王豹的势力相比于楚汉毕竟弱小,所以他在私下里又与项羽联合。

刘邦知道后不乐意了,为了避免其他诸侯王也有如此行为,刘邦派韩信、曹参等人率十万大军进攻魏豹,魏豹哪是韩信等人的对手,很快就被俘虏。刚开始刘邦为了收复魏地的人心不打算杀魏豹,但是御史大夫周苛不同意,他以反国之臣,难与共守为由将魏豹杀害。

魏豹虽然死了,但在他反叛之前为自己的夫人薄姬算的一卦还在延续,原来在反刘邦之前,魏豹并没有底气,他找算命大师许负为自己的夫人算命,许负一算,说薄姬以后会生下天子,魏豹听了这话,坚定了反叛创业之心,事实证明薄姬生下的孩子果然当上了天子,可惜孩子并不是他的,而是刘邦的。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你好,我是茶馆闲言,我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魏王豹,下场凄惨,完全是自找的。

魏王豹是原魏王咎的弟弟,本来跟着哥哥干得挺好。可是,魏国不幸被秦朝打手章邯给盯上了,那还能有好果子吃。

果不其然,魏王咎直接战死,而魏豹则逃到了楚国。

楚怀王芈心则充分发挥楚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对魏豹表达了热烈欢迎之情,并且拨给魏豹五千士兵,忽悠他(应该是安慰他):“人死是不能复生滴,还是节哀顺变吧。下面,请你擦干眼泪,继续投入战斗!”

于是,趁着章邯攻略其他地方的时候,魏豹率领五千兵,在魏国一通打,竟然又抢回了二十几个城市。

楚怀王一看,小伙子不错呀,果然有点本事,于是立即认命魏豹为魏王。

魏王豹先跟着项羽干,后来被刘邦修理了一下,于是又当起了刘邦的马仔。

刘邦彭城战败后,魏王豹趁机脱离刘邦,又投到了项羽麾下。

尽管魏王豹反复无常,但魏王豹的理想也就是想做个诸侯王。但这时,魏王豹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魏王豹的姬妾中,有一个叫薄姬的,能生出天子来。

这个薄姬是魏豹做魏王后新得的,但是魏王豹的姬妾太多了,薄姬一直没法出头。

于是,薄姬她妈就请了一个算命高手给薄姬算了一卦,结果就是:薄姬当生天子。

魏王豹把这当成了天大的好消息。或许在魏王豹看来,儿子能当皇帝,肯定靠的是老子呀,那老子肯定也是皇帝呗。

所以,此时的魏王豹已经萌生了逐鹿天下之意。

刚好,刘邦又派人来拉拢魏王豹。魏王豹则借口“刘邦生性傲慢,骂人像骂奴才和狗一样”,回绝了刘邦的要求。

于是,刘邦就派韩信带队去把魏王豹给擒住了。

不过,刘邦并没有杀掉魏王豹,而只是将其软禁在身边。

不久,刘邦的汉军在荥阳被楚军围困,走投无路之时,刘邦听从陈平、郦食其之计,让纪信假扮他,而刘邦则趁机缒城逃跑,留下周苛、枞公、魏王豹守荥阳。

周苛担心魏王豹再次反叛,于是和枞公一起,把魏王豹给杀了。

在乱世生存,反复无常可以理解。但像魏王豹这样,屡次反叛的诸侯,仍为少数。如此行径也暴露了魏王豹的目光短浅、庸碌无才、无信无义,其下场自然也就不言自说了。

这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望一起评论出来,共同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