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明朝政府对东北的政策就一个字——守!这是张居正定下的主导思想。不过,作为政策的执行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他更主张“攻”,迫于政策,李成梁制定了“以攻为守”的基本策略。落实到具体措施中,李成梁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以夷制夷,边攻边守。

正是这种“温和”的策略,纵容了弱小的努尔哈赤,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做大。直到他完成了对女真的统一,大明才觉得大事不妙,想以分化和打压的手段,如法炮制。可惜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势不可挡,明王朝的掘墓人已经屹立于东北。

大明的东北国防政策

张居正主政初期,为大明国防定下了基本国策:西和东守。东北当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主要来自于女真和蒙古。

其实,女真和蒙古对大明来说,意义完全不同,蒙古问题是“外交”,女真问题是“内政”。蒙古残元势力,视大明为死对头,一百多年来,不断侵扰边境,战争或大或小一直没断过。当年土木堡一战,明英宗都做了俘虏。

跟蒙古人打仗,最困难的是怎么打大明都是输的,茫茫草原对汉人没用,胜了也要丢弃,反而劳民伤财。所以,以守为主,无疑是恰当的。

女真人是大明的臣民,不断挑起事端,反叛朝廷。大明不以强硬姿态,扼杀叛乱于摇篮之中,而是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女真人就是在大明的纵容下,各部落武装势力越做越大。

李成梁的胡萝卜加大棒

辽东总兵李成梁,镇守东北几十年,女真人的武装崛起,被认为是李成梁的过失,多少冤枉了李成梁。其实李成梁不是保守的军事将领,他更偏向于主动进攻。“捣巢”是李成梁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就是一种主动进攻策略。

不过,在大明的基本国策面前,李成梁改成了“以攻为守”,羁縻为主。他在东北修建了不少堡寨,平时作为贸易榷所,繁荣经济,战时作为军事堡垒。这些都体现了李成梁攻与守的通盘权衡。最典型的事件就是镇压阿古势力,及对待尼堪外兰的政策,而阿古和尼堪外兰,正是导致努尔哈赤起兵的诱因。

阿古是努尔哈赤的外公,是女真豪强,武装势力很大。阿古屡屡杀害明朝官员,劫略官民,尤以嘉靖三十六年,杀害抚顺守备彭文珠,劫略抚顺最为恶劣。嘉靖四十一年,阿古被明军绞杀,其子阿台逃脱。

万历十年,李成梁再次发兵进攻阿台的古勒寨,这次战斗有三个人很重要,一个就是尼堪外兰,另俩人就是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

其实,觉昌安和塔克世不光跟阿古是姻亲关系,其实就是阿古的部众,只不过迫于形势压力,爷俩背叛了阿古,投靠了明朝。

李成梁的政策是枪打出头鸟,古勒寨势力太大,就必须清除。以明军的实力,进攻一个堡寨不是难事,况且还有三个女真帮手。古勒寨的士兵在尼堪外兰的蛊惑下,干净利索地杀了阿台,全城投降了。

问题就出现在战后,李成梁竟然纵兵屠城,觉昌安和塔克世稀里糊涂,死于混战,这件事成了努尔哈赤起兵的借口。

对崛起的阿古阿台父子无情镇压,对尼堪外兰这样新兴势力,包括努尔哈赤这样的草根势力,李成梁的政策是默认其自由发展,甚至变相支持。这就是李成梁的“以夷制夷”政策,弱小的时候扶植你,纵容他们相互之间的杀伐,他坐收渔人之利。

统一建州的步伐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步伐,就是在与尼堪外兰的仇杀中拉开帷幕的。祖父和父亲死后,努尔哈赤将责任推到尼堪外兰头上,打着为父祖报仇的名义,正式起兵。

其实这都是借口,明眼人都能看能得出来,真正的责任人是李成梁,努尔哈赤不敢碰,只能拿尼堪外兰出气。另外努尔哈赤自幼被家里逼成了流浪汉,最后只能投靠阿台讨生活,阿台打败后,努尔哈赤被俘,做了几年刀头舔血的敢死队。这些苦难都是父亲所赐,努尔哈赤不为阿台复仇,却为塔克世复仇,其实都是造反的借口。

第一战,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就成了俘虏,因为大明的支持,努尔哈赤的族兄弟们纷纷倒向尼堪外兰。努尔哈赤被押送给李成梁,却被李成梁释放了,还赏了他一个大礼包:“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李成梁为什么释放努尔哈赤,并且授予他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其实就是为了遏制新崛起的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因为在剿灭古勒寨的战功,迅速崛起,周边各大部落纷纷导入他的怀抱中。

虽然尼堪外兰此人一直对大明非常友好,也一直谋求做大明的官,对李成梁等竭尽巴结之能事。但明显李成梁不但看得起尼堪外兰。史书说,尼堪外兰每次见李成梁都称他为“大爷”,行礼都是“稽首匍匐”,李成梁的回报顶多是留他吃顿饭而已。

不被李成梁喜欢的尼堪外兰,势力做大了,李成梁当然不高兴,就要想方设法遏制他,显然努尔哈赤就是尼堪外兰的天敌。

努尔哈赤追着尼堪外兰打了四年,最终被人杀了献媚于努尔哈赤。有一点很奇怪,努尔哈赤近乎白手起家,为何在短短四年内,能咸鱼翻身,干掉实力强大的尼堪外兰?

这就不得不说努尔哈赤的凶悍,每次他几乎都是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打得尼堪外兰落荒而逃,到后来,尼堪外兰几乎得了“恐努症”,只要听说努尔哈赤要来了,就提前逃跑。

尼堪外兰运气一直特别好,总能逃脱,努尔哈赤一次又一次扑空。不过,虽然没抓到尼堪外兰,努尔哈赤总能有“意外”收获,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城池,降服了一个又一个部落,从十三副铠甲开始,随着追杀尼堪外兰的行程越来越长,努尔哈赤的队伍也越来越强大。

到万历十四年,尼堪外兰被杀,努尔哈赤已经打败了十余个城主和部落,并且营建了新的建州城。又过了两年,“出手阔绰”的努尔哈赤,不再是游击队,而是四方来朝的建州女真核心。

万历十六年,随着完颜部女真的投降,建州女真五大部落苏克苏护河部、浑河部、董鄂部、哲陈部、完颜部,全部归拢在努尔哈赤的军帐下。

大明的失策

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李成梁在干什么?观望、纵容,甚至暗中支持!

万历十一年,如果不是李成梁释放努尔哈赤,尼堪外兰已经杀了努尔哈赤,出于遏制尼堪外兰的想法,李成梁一直暗中帮助努尔哈赤。

除了开局奉上的马匹和敕书外,尼堪外兰之所以节节败退,除了战斗力不行,最主要的是,他所一直倚重的大明,不再支持他,任由他四处逃难,也不出手相助。最后,尼堪外兰走投无路,逃到抚顺明军驻所。由于努尔哈赤相逼,明军不敢收留尼堪外兰,驱走了他,落到努尔哈赤手中。

李成梁就没想过,努尔哈赤终有一天会做大?肯定想过,不过这也不用担心,这正是李成梁的计策,等努尔哈赤真的做大了,再扶植努尔哈赤的死对头就好了,况且努尔哈赤离做大还远得很。

李成梁的信心不是没有根据,如果你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兵力有多寒酸,你都会忍不住发笑:这哪是打仗?分明是群殴,顶多是械斗!攻打界凡城时,二十五个武装甲士,五十个士卒(无铠甲等装备),攻打哲陈部时,五十个皮甲士,三十个士卒。这还是在努尔哈赤打了两年后的状况。

这时候的努尔哈赤,李成梁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捏死他!可惜没有!

那么李成梁为什么一再纵容努尔哈赤?难道没有别的原因?

以熊廷弼为首,就指责李成梁是养虎为患,甚至有人怀疑,李成梁想借助努尔哈赤的势力,征服朝鲜自立!因为李成梁的祖父就是朝鲜人。

不过说实话,这都是毫无根据的推测,是从结果反推。其实,李成梁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企图遏制他的发展。

努尔哈赤表现得非常精明,其中有一条红线他绝不触犯——与明军对抗。不但不触红线,还时时刻刻不忘向李成梁和大明表忠心。

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三次亲自到京城纳贡,赢得了朝廷信任。所以要说责任,不光是李成梁个人的,整个朝廷就没有明白人,都被欺骗了。

直到整个女真统一后,努尔哈赤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大明后悔莫及!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能白手起家,统一建州,乃至统一女真,本质上是大明王朝国策的失误,其次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控,加上努尔哈赤超强的军事才能导致。

其实,以大明王朝的政治腐败,诞生出掘墓人也是必然的,没有努尔哈赤还有李自成,没有李自成还有张献忠,历史的趋势,躲不掉!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顺利统一建州,没有得到明中央政府直接支持,其发家史却基本上完全仰仗当时的大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

李成梁,明朝后期著名将领,镇守辽东约三十余年,从隆庆元年到万历十五年,李成梁在辽东改变了明军羸弱的军事作风,几乎年年有战,每战必胜。他的儿子李如松,更是在明朝抗倭援朝时大破日军,把丰臣秀吉的部队赶回了海里。

但就是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将军,却间接把大明推向了绝路,因为他一手培养了努尔哈赤。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放纵,源自于一种愧疚,那就是在他攻打阿台时,部将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这成为努尔哈赤日后起兵的“七大恨”之一。

但努尔哈赤可以恨杀死祖父和父亲的明军,却不应该恨李成梁,因为正如刚开始说的,李成梁对努尔哈赤可谓恩宠有加,正是在他的羽翼之下,努尔哈赤才能统一建州,窥探中原。

那么大家不禁问了,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将军,难道就看不出努尔哈赤的野心吗?

当然能看得出来。事实上,李成梁的一生,有一个分水岭,那就是万历十年,在这之前,李成梁是一位精忠报国的名将,他秉承着明朝对待游牧民族的一贯战略思想,将北方各少数民族部族分而治之,一旦发现有稍微强大的势力,李成梁就将其扼杀,所以在他的经营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一盘散沙。

但是万历十年,一代名臣张居正逝世,继任的几任首辅大臣又庸庸碌碌,导致朝廷对李成梁的控制力开始减弱,以至于到最后,李成梁成了辽东的土皇帝,于是他开始好大喜功,躺在功劳簿上,再无半点进取之心。

于是,明军对外作战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出现了杀良冒功的现象,很多落单的蒙古人或者满洲人遭了殃。

更严重的事情是李成梁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放弃了宽甸六堡,没了宽甸六堡,堡内百姓很多都逃到了建州那里,充实了努尔哈赤的力量,更严重的是,没了这些军堡的保护,明朝的势力大大削弱了。

最严重的事情,还是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信任和放任,因为自己的懒惰享受,大明朝分置游牧民族的策略被他抛掷脑后,李成梁把努尔哈赤视作管理女真部落的代理人,只要按期给自己缴纳赋税和好处,就放任自流。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的纵容下,灭掉了反对的他女真头领,尼堪外兰被努尔哈赤杀死,李成梁不闻不问,努尔哈赤吞并了海西女真,李成梁依旧不闻不问。

李成梁也许觉得自己太强大了,强大到根本把努尔哈赤看作自己脚边的一条温顺的狗,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眼中的这条狗,却已经成了一头猛虎,不但要吞噬掉他苦心经营多年的辽东,还要吞噬整个大明朝。

万历四十六年,李成梁去世,时年96岁,努尔哈赤没有最后的忌惮,在同一年开始进攻抚顺,开启了窃国的道路。

本可如戚继光一般青史留名的李成梁,在自己晚年成了国家的罪人,葬送了自己的苦守三十年的事业,更葬送了整个大明,罪不可赦,死不足惜!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努尔哈赤能够这么顺利的统一建州其他部落,其中一个人的帮助是巨大的,努尔哈赤为了讨好他等到他的军事援助认了他为干爹,明朝辽东最大的军阀李成梁可谓是培养出了一个白眼狗,喂饱了努尔哈赤趁着明朝内乱就开始起兵造反。

干爹李成梁的暗中帮助

当年明朝军队在平叛建州战斗中无意错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李成梁对这件事多少也有些愧疚心里,于是就把努尔哈赤留在身边让他跟着自己,当年的辽东铁骑是整个大明朝最强劲的骑兵部队,努尔哈赤跟这些身经百战的明军天天厮混在一起,自然就学会了骑兵战术这一方面,后来在消灭其他部落的时候李成梁身为地方军事主官不仅不干预,反而让努尔哈赤一家独大最后场面失控,给努尔哈赤提供了绝佳的造反机会,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死后不久就狗咬主人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军事上得到了李成梁大力支持的满清部落迅速成长起来,本来骑兵这个兵种的战斗力不同一般,加上有最强的老师教导努尔哈赤才能快速的统一整个建州,这是最开始八旗建制的开始,满清成功的基础只能说是李成梁养寇自重带来的恶果,这老头一死努尔哈赤就跟发疯的野狗一般开始疯狂咬上了给自己衣食父母房子住的主人。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努尔哈赤将尼堪外兰消灭于明朝境内,标志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迈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步。

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被《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为“太祖起兵”,拉开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帷幕。

因此,攻克图伦城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迈出的第一步,而尼堪外兰的消灭成为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一道“分水岭”。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明朝统治者,但明朝政府还帮助了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

公元1586(万历十四)年,当尼堪外兰在躲避努尔哈赤的追杀过程中曾逃入了明朝境内,而明朝统治者却放任于努尔哈赤带兵攻入境内捕杀尼堪外兰。

明朝在对于尼堪外兰的处置过程中有所“偏心”,不仅没有替努尔哈赤报“杀父祖之仇”,反而将尼堪外兰的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在建州女真中迅速崛起,成为了明朝统治者在建州女真当中的设置的“走狗型人物”,任明朝统治者所使唤。

尼堪外兰是明朝统治者设置于建州女真的“己方势力”,企图利用尼堪外兰的崛起达到制衡建州女真各部的目的。

努尔哈赤借助明朝的支持迅速地走向崛起,从消灭尼堪外兰到统一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努尔哈赤的崛起过程中,得到了当时明朝镇守辽东的大将李成梁的支持,间接上也可以说等于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支持。

(镇守辽东多年,败蒙古,克海西,立下赫赫战功,不世之功臣,却又是万世之罪首)

当时明朝政府在辽东控制力较弱,无法掌控当地所有部落,因此采取的措施是“以夷制夷”。李成梁是这一战术最出色的执行者,他利用、团结当时辽东的小部落来打击当时对明朝威胁最大的大部落,随后扶持他们做大。努尔哈赤的父亲与祖父就是李成梁的“卧底”,他们向李提供情报来获取利益。而小时候的努尔哈赤也进了李成梁的家,名义上是近侍,实际上是人质。

(女真各部族数量众多,辽东形式又复杂,时不时蒙古人问来进犯,驱使他们互相争斗能缓解大明的边防压力)

偏偏李成梁很喜欢努尔哈赤,交他读书学习,甚至兵法战术。李成梁怎么培养自己的儿子他就怎么培养努尔哈赤。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让努尔哈赤长大后放他去对付明朝的敌人,甚至某些情况下可以让他变成明朝的“敌人”。毕竟李大将军深知鸟尽弓藏的道理,戚继光的遭遇他可是看在了眼里。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就不断受到朝廷的诽谤与非议,再加上家庭生活不和睦与妻子有矛盾,最后连看病的钱都没有,郁郁而终)

但是后来情况偏偏失控,工具人努尔哈赤的工具人父亲和祖父死在了一次李成梁指挥的军事行动里(误杀),这多少让努尔哈赤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警醒,我认为他恨得不是李成梁杀了自己的亲人,野蛮部落里经常上演父子兄弟相残,作为一个部落人他早就司空见惯了。问题就是父亲与祖父为李成梁辛苦卖命,最后被误杀后也就是得到了声对不起和一些战利品,我今后下场又是怎么样呢?

(努尔哈赤父亲觉昌安)

(祖父塔克世,明军围城,俩人进城劝降,成功后明军进城屠杀,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后来的努尔哈赤离开了李家,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开始了吞并战争。他帮明朝搞定了许多棘手的角色,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明朝边境的守护者之一,这期间李成梁对他的做大坐视不管,甚至有时出兵帮他消灭了几个竞争对手。在李成梁卸任离开辽东后,明朝政府为了继续拉拢努尔哈赤,允许他亲自上京朝贡甚至封他了个“龙虎将军”。可以说无论是李成梁,还是明朝政府,都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驱狼吞虎,最终失手养出了个怪物,为自己的后代与大明挖出了一个填不平的大坑。

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明朝政府的支持?

李成梁支持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