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吴下阿蒙,因为奇袭荆州,逼得不可一世的关羽败走麦城,并被吕蒙劫杀,而名垂青史。可是,杀了关羽后不久,身体健康的吕蒙却离奇死亡,没有病因说明,年仅四十二岁,让人感觉他死得不明不白!

由此关于吕蒙之死,流传出多个版本,越发让人感觉扑朔迷离。

吕蒙之死的三个版本

版本一、关羽显灵说

说吕蒙收复荆州后,回到江东,孙权为吕蒙设宴庆功。就在君臣把酒言欢之时,吕蒙突然神色大变,对孙权破口大骂。

在众人一片惊愕之中,才明白,原来关羽显灵了。他附在吕蒙身上,大骂孙权忘恩负义!

就在大家惶恐不已的时候,吕蒙突然倒地,七窍流血,气绝身亡!

版本二:孙权谋杀说

这个说法的基点是,奇袭荆州前,孙权害怕遭到刘备的报复,一再要求吕蒙,不能杀关羽。但吕蒙不听孙权的命令,擅自斩杀关羽。

吕蒙的这个行为犯了两个大错:一是不顾天下形势,导致东吴与西蜀联盟的瓦解,危及东吴安全;二是不听君令,让孙权感觉到吕蒙太羁傲不训,难以驾驭!

孙权谋杀吕蒙,既可以提前除掉,可能对他形成威胁的悍将,同时也可以推卸责任,用吕蒙的头,平息西蜀的怒火!

版本三:病逝说

这种说法又有两个推测,一个推测是,吕蒙常年征战,可能早就留下病根,因身体强壮,所以并未显出病态,一旦战后松弛,反而会立刻发病,这样的病历很多。

第二种推测是,吕蒙可能死于瘟疫。就在吕蒙去世的同年,孙皎、蒋钦也死了,也就在那几年,正是东吴瘟疫流行的阶段。吕蒙他们很可能是感染上了瘟疫,不治而亡。

真真假假

三个版本哪个是真的?

很显然,关羽显灵索命的说法,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更符合民间老百姓,对关羽的美好期望。

关羽在民间被神化,这样的圣人,如此不明不白地死了,实在与他的形象不大相符。所以,罪魁祸首吕蒙,必须对此负责。

以关公显灵的方式,更符合人们对他神化的胃口,但显然不是真的,寄托的愿望而已!

第二种说法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从逻辑上看,似乎很难否定这种推论。

请注意,这是一种推论,史书没有这个记载,依然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既然是推论,也可以有完全相反的逻辑推理,来否定这个说法。

比如,谁敢说孙权不让吕蒙斩杀关羽,这件事存在?又有谁敢说,不杀关羽,西蜀眼睁睁看着荆州陷落,肯定不会兴兵报复?哪个地方看得出,孙权有忌惮吕蒙,甚至忌惮到必须下死手的地步?

所以,细细推敲,所谓很有道理的“孙权阴谋论”,也不是很有说服力。

事实上,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孙权有谋杀吕蒙的理由,都是后人的推测。

当然,在有限的史料范围内,也没办法完全排除这个说法。

就历史记载而言,我们只能相信一个事实:吕蒙是病死的,什么病?不知道,急性暴亡!

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吕蒙使骄兵之计打败并活捉了关羽,收复了荆州,树敌太大,怕刘备派特功去暗杀他及家,整天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终于忧虑而忘。

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吕蒙之死,的确有多个版本,其中主要的两个版本,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一个是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

关公索命说,纯属演义

《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一回中,关公败走麦城,率关平、赵累及三百士卒突围,赵累战死,关羽、关平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孙权本想招降关羽,在主薄左咸的劝说下,关羽、关平父子被斩首。

孙权斩了关羽,收了荆襄,自然要犒赏三军,大摆宴席。宴席中,孙权向吕蒙敬酒。吕蒙接酒要喝的时候,忽然掷杯于地,一把揪住了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吕蒙推倒孙权,坐到了孙权的位上,自报家门,“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吓得孙权及诸将士慌忙下拜。

坐在孙权位上的吕蒙看到众人拜后,突然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这就是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关公索命说。

吕蒙病故,孙权悲痛

《三国志》中记载,吕蒙在鲁肃去世后,接管了鲁肃的兵马,防御驻守荆州的关羽。吕蒙向孙权献计,启用陆逊,白衣渡江,智取南郡。关羽兵败樊城,败走麦城,在撤往益州的途中被潘璋部将马忠斩杀。

吕蒙智取了南郡,被孙权拜为了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不受,“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由此可见,孙权对吕蒙是非常的关心器重,吕蒙生病,孙权将吕蒙安置在自己的内殿,想进各种办法帮吕蒙治疗。

孙权为了救治吕蒙,还贴出了告示,“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只要能治愈吕蒙的疾病,就赏赐千金。孙权看到吕蒙时常进行针灸,看到针扎进去的时候,“为之惨戚”。

孙权非常关切吕蒙的病情,就想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吕蒙,但是君臣有别,孙权看望吕蒙,吕蒙必然要起身行礼。孙权就经常“穿壁瞻之”,在墙上凿了一个小孔,通过小孔看吕蒙的病情。

这时候,大臣们也很少尽到吕蒙,但是只要看到孙权,就知道吕蒙的病情如何。“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只要吕蒙病情稍微好转,孙权就喜笑颜开,只要看到吕蒙病情加重,孙权就也不能寐。

孙权为了吕蒙病愈,还下了大赦令,赦免囚犯,为吕蒙祈福。同时,还用类似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续命的办法,让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

无奈吕蒙病情过重,四十二岁卒于内殿。

吕蒙谦恭谨慎,这是很多君主求之不得的人才,孙权完全没必要杀死吕蒙,这从史书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孙权要杀吕蒙,吕蒙反正已经病重,一剂药下去,吕蒙亡故,解决了,根本没必要拖那么久,费那么大的事,甚至到了大赦囚犯的程度。

因此,历史上的吕蒙就是病重而死,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三国演义中,吕蒙是被关羽之阴魂索命而亡,通俗说是被吓死的。

一、此种说法,绝不可信。首先,我们要清楚三国演义,是小说体裁。有了演义二字,绝不是正史。三国演义里面刻画了诸多神话人物。比如,张角、左慈、管辂等。三国演义,迎合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刻意美化了刘备的蜀汉政权,丑化了魏、吴政权。所比,大家读三国演义一定要当小说来读,要研究历史必须参考其它正史书籍。

二、吕蒙,是东吴孙权政权中,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完成了周瑜、鲁肃都未能完成的事业,夺回荆州,使孙权政权盘距长江。他最出名的事情是恐怕就是,斩杀了关羽。但是在杀死关羽之后,他接着就身亡了,是非常奇怪的。

(1)广为传颂的,是被关羽阴魂所杀,这种说法是非常迷信的,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吕蒙斩杀之后,便附身于吕蒙将吕蒙所杀,说白了就是被吓死的。但是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吕蒙武将出身,这种说法只是为了彰显关羽的形象而杜撰的,是最不可信的。

(2)由于,吕蒙斩杀了关羽,孙权害怕刘备的报复,同时也为了给刘备一个交代,则设宴毒杀了吕蒙。当时孙权为了不与刘备交恶,下令只追赶关羽不能杀了他,但是吕蒙贪图功劳。为了使自己升官加爵,斩杀了关羽,同时吕蒙又是周瑜的小迷弟,孙权与周瑜不和,所以借此机会设宴,表面上是为了给吕蒙庆功,实则下毒毒杀了吕蒙。

吕蒙与孙权,惺惺相惜,留下了许多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吕蒙是孙权第一位亲自培养的军事人才,可比肩周瑜。这种说法,为了影视剧效果而篡改,也不可信。

(3)吕蒙为东吴开疆扩土,常年劳累,积劳成疾患病身亡。吕蒙作为东吴的都督,镇守江陵,身处南方,吕蒙作为一名北方汉子是没有办法完全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东吴士兵多为水军,常年在河边训练。

而在水边南方的天气是十分潮湿的,夏天北方炎热、南方湿热,冬天北方寒冷、南方湿冷,在这么一个环境中,吕蒙打完仗回来之后也是驻扎在军营中,细菌容易感染,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当吕蒙疾病缠身时,孙权不惜万金为他求医,但是这并不是简简单单只因潮湿引发的疾病,这是由于吕蒙为了东吴呕心沥血感染疾病,最终不治身亡,我个人认为吕蒙的这种死法是比较合理的。

(4)吕蒙死于瘟疫当中。在建安的二十四年里,爆发了一场非常严重的瘟疫,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吕蒙、蒋欣死于同一年,而蒋欣死于瘟疫当中,所以后人猜测,吕蒙也同样死于瘟疫当中。

我们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干万不要被娱乐化作品所误导。还是要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学习,研究,去充实自己。

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正史记载,关羽兵败荆州只是曾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一头猪啃食自己的脚,感觉不详,认为自己活不过当年。没想到这头“猪”居然是吕蒙!

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三国志》裴松之注)

三国时期,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的大都督吕蒙攻占荆州之地,擒获关羽父子,功劳很大,结果就在关羽父子被杀之后,却突然死了。这让后人疑窦丛生,他的死有很多种版本。(鬼附体形象图)

鬼上身说。

话说,孙权占据荆襄之地,大宴群臣,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孙权亲自为吕蒙斟酒,并夸赞他比周瑜、鲁肃强多了。吕蒙正要接过酒杯之时,突然关羽的灵魂上身了,民间称“鬼上身”。吕蒙一把抓住孙权,将他推到在地,坐到了孙权的位置上,并说:

1、碧眼(孙权的眼睛是碧眼)小儿!紫髯鼠 辈!还识我否?

2、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 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吓得孙权等人赶忙下拜,关羽于是离去,吕蒙七窍流血而死。

《三国演义》虽然说是演义,但很多历史画面还是真实的,有一定的可靠性!(孙权剧照,看孙权后期的昏庸,极有可能做出来毒杀这事的)

毒死说。

同样是《三国演义》中,我们从细节中看到,吕蒙是七窍流血而亡,出现这种症状应该是中毒时才有的。

吕蒙的功劳堪比周瑜,高过鲁肃,功高震主。如果不加以控制,孙权的地位恐怕不保,于是乎孙权派人暗中毒杀了他。此事未有证据,只是猜测,不过吕蒙是在孙权的内殿中去世的。

这一年,吕蒙共同攻打关羽的部将蒋钦、孙皎也在成功之后去世了,有人说吧病死的。也有可能被孙权毒死的。

吕蒙的上进心比较中,拼命练兵、拼命读书,典型的拼命三郎,这也同样说明他的权力欲望特别的重。消灭关羽之后,吕蒙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孙权不得不防备他,偷偷毒死他也未尝不可。

瘟疫说。

吕蒙居功至伟,孙权为其加官进爵,孙权的旨意还没有到,吕蒙疾病就发作了。孙权急忙将吕蒙接到自己的宫中来治疗,并在全国公开招募医生治疗吕蒙。

不过吕蒙还是去世了。这一年,东吴的大将蒋钦、孙皎等人也去世了,怀疑这一年东吴发生了瘟疫,导致这些将领在同一年讨伐关羽之后去世。但也可以推断理解为被孙权定点清除了。(吕蒙剧照)

积劳成疾说。

吕蒙是孙权时期重要的将领,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他都参加了。逍遥津大战中他掩护孙权撤退,此后为东吴政权疆域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先后有六个郡在他的指挥下夺取,分别是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和荆州三郡。

吕蒙是典型的拼命三郎,干什么都让人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就是吕蒙了。由此可以看出,吕蒙功利心特别重。他又参与了东吴政权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因功劳和智谋才做到大都督这一职位。吕蒙骗关羽说病了,并让陆逊代替自己,这事关羽居然相信了,那么吕蒙经常病看来关羽是知道的!不然不会没有多少防备啊!

可想而知,吕蒙的操劳过度是肯定的,一旦攻灭关羽,人顿时松懈下来,所有积攒的沉疴老病都爆发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积劳而死。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史料,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吕蒙的死就是一个谜!

三国的吕蒙到底是怎样死的?

谢谢邀请!

对于吕蒙之死,有人推测是被孙权害死得,因为他虽然收复了荆州,但是最不该杀死关羽父子,给孙权惹了大麻烦,所以暗中给吕蒙下了毒,使其猝死。

《三国志》记载;以蒙为南郡太守……蒙疾发,时(孙)权在公安,迎置内殿……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吕蒙)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

看到了吧!《三国志》里明确记载,吕蒙是病死的。

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老先生说到这一段时,更是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吕蒙是得心肌梗塞而死的,这么说更有说服力。

《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有点荒诞;吕蒙是被关羽的冤魂索命死得,有点离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