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这个说法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往小里说,郭圣通与刘秀的矛盾就是家长里短,刘秀更偏爱阴丽华,郭圣通因失宠有些怨言,受到了丈夫的惩罚。往大里说,郭圣通失妇德,不足以母仪天下,无论如何,跟“千古骂名”也挂不上钩。

郭圣通与刘秀的联姻

郭圣通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她嫁给刘秀纯属政治联姻。

新朝灭亡后,天下三分,刘玄占据长安,建立了玄汉政权,此外还有刘盆子的赤眉军,和诈称汉成帝之子的王朗,建立的“赵汉政权”,刘杨就是“赵汉政权”的支持者。

刘秀此时在刘玄帐下打工,他此时的身份是破虏将军,任务是持节诏抚北方。刘玄让刘秀孤身单飞,很可能就是一个借刀杀人,让他到土匪窝里搅腾,自生自灭。想不到刘秀不但没有“自灭”,反而凭一张嘴,说服了刘杨倒戈,平了王朗。

当然,代价就是刘秀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有人认为,刘杨此举就是通过郭圣通,将自己傍上“皇家列车”,其实有点扯淡。此时刘秀的身份是刘玄的打工仔,刘杨嫁郭圣通,多是出于避祸,虽然刘秀人马不多,但已经逼到家门口。如果刘杨认定,刘秀将来有九五之尊的命,嫁给刘秀的恐怕就不是郭圣通,而是自己的女儿。

当刘秀靠着刘杨的“风险投资”,平定北方后,发现自己竟然拥有的十多万的部众。这个时候,刘秀才有了另立门户的想法。刘玄也意识到事情不妙,赶紧下旨召回刘秀。当然这只是刘玄的一厢情愿,刘秀的回应是,登基称帝,不打工了!

这就是题干所说的,郭圣通十万大军做嫁妆,助刘秀成帝业。

刘秀的婚姻生活

刘秀在娶郭圣通前,已经娶阴丽华为妻。因为出使北方,阴丽华被送回娘家,直到刘秀称帝后,才将她接到身边。

应该说,刘秀与两位妻子(其实此时阴丽华的身份是妾)的感情都非常好,并非民间传言,刘秀只爱阴丽华。刘秀与郭圣通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与阴丽华也生了五个儿子,足见刘秀对郭圣通的宠爱,一点不比阴丽华逊色。

郭圣通被封皇后,是在平定刘杨叛乱之后。不知道刘杨哪根神经搭错了,外甥女婿做了皇帝,自己的“风投”已经见到大把回报后,竟然谋反作乱,结果被刘秀杀了。

有人说,刘秀杀了刘杨后,封郭圣通为皇后,是为了抚慰河西派。这个理由不够充足,刘杨不足以代表河西派,况且负责执行斩杀刘杨的耿纯,也是河西派,与刘杨还是亲属。

郭圣通的身份更不足以代表河西派,个人觉得刘秀封郭圣通为后,原因就是,当刘秀在两个心爱女人之间无法抉择时,阴丽华选择了不让丈夫为难,大度辞让的结果。

阴丽华的这个举动很聪慧,这件事的结果就是,郭圣通获得了皇后的实惠,阴丽华获得了刘秀的心;郭圣通赢得了今天,阴丽华赢得了明天!所以,明面上阴丽华吃亏了,实际上是阴丽华赢了!

应该说,阴丽华是“贤后”,但郭圣通至少不是“恶妇”,在与刘秀生活期间,没有任何郭圣通失德的记载。那么郭圣通因何被废呢?

郭圣通被废

起因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建武九年,阴丽华娘家遭遇盗贼洗劫,她的母亲和弟弟不幸遇难。阴丽华非常悲痛,刘秀为了安慰阴丽华,特地颁诏抚慰阴家,就是这份诏书引出了事端。

刘秀无事生非,竟然在圣旨中说了这么一句话:“(阴丽华)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意思说,皇后的位置我本来是要给阴丽华的,是她硬让出来给了郭圣通。

实事求是地说,刘秀这话很不妥当,你可以安慰阴丽华,但为什么非要拿郭圣通说事,这分明是拿刀子戳郭圣通的心。

这件事后,郭圣通大为不满,经常因此跟刘秀闹,这一闹,让爱情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刘秀渐渐对郭圣通心怀不满。

建武十七年,刘秀下旨废后,改立阴丽华,圣旨说:“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说郭圣通性如“鹰鹯”,有可能引发吕后、霍氏这样的祸乱,这种说法不大地道,大有欲加之罪的影子。以刘秀的性情,怎么可能宠爱一个性格暴戾的皇后十余年?

那么,郭圣通被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郭圣通被废的原因

显然,刘秀的理由只是借口,并非实情。

有人说,刘秀此举的目的,是故意打压真定王一族,过河拆桥。其实这个理由很不充分,真定王一族在当时已经不足为虑。

还有人说是为了削弱郭圣通一族势力,这个说法更是没有根据,相反郭家兄弟非常本分,为人非常低调。恰恰是阴丽华的母家,阴氏兄弟胡作非为,仗势欺人,违法犯罪的事没少做。

其实,刘秀废后,主因还是在刘秀的个人感情生活,不一定是政治因素主导,不能因为皇家的事,都必须跟政治挂上钩。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刘秀与阴丽华长期琴瑟和谐,郭圣通逐渐失宠,改立皇后也没什么奇怪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刘秀一直心怀内疚,废了郭圣通后,他对郭家的恩宠非比寻常,赏赐多得,让郭家被人称作“金穴”。郭圣通本人除了失去后位,其它的待遇一点不少。

郭圣通的儿子,太子刘彊多次请辞太子位,刘秀也一直舍不得,整整拖了两年,在刘彊一再请求下,才同意改立太子。这说明,刘秀废后,圣旨上的说辞就是个借口,刘秀本人对此一直心存愧疚。

综上所述,郭圣通十万大军做嫁妆,助刘秀成帝业,既改变了历史进程,也成就了她与刘秀的一段爱情。至于郭圣通被废后,虽有郭圣通夫妻感情处置不当的地方,但跟“千古骂名”完全挂不上钩,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哪部电视剧影响。郭圣通被废,实在是她很不走运,碰上了一个“千古贤后”阴丽华,败在情人手下了。

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刘秀娶郭圣通,纯粹是政治婚姻。

当时刘秀以更始政权“大司马”身份镇抚河北,名头虽然响亮,实际上就是个光杆司令。偏偏又遇到王郎在河北自立为皇帝,以十万户的高额悬赏捉拿刘秀,于是乎刘秀开始人生中最狼狈的一次大逃亡。逃到信都后,刘秀总算有喘息之机,他开始招兵买马,徐图发展。不过,光靠几千人马,能顶个屁用,刘秀决定策反王郎手下实力派人物——真定王刘扬。这次策反行动,使刘秀一举兼并刘扬的十万人马,成为国内群雄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稳固与刘扬的关系,刘秀娶了他的外甥女郭圣通。

然而,刘秀并不爱郭圣通,因为他心里只有一个女神,她便是阴丽华。

故事还得从刘秀年轻时说起。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勤于稼穑的农夫与穷酸的儒生,有一次他到新野,第一次见到阴丽华,一见钟情。那时的刘秀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草民,自然不敢向女神表达爱慕之情。他曾这样慨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连他自己可能都想不到,这个梦想有实现的一天。

公元22年,刘秀跟随哥哥刘縯起兵,反抗王莽政权。在战争中,他展示出卓越的军事天才,在昆阳之战得赢得了伟大的胜利。可就在这个时候,更始皇帝刘玄却对刘縯下毒手。哥哥被杀后,刘秀忍辱含垢,夹起尾巴做人。这个时候惟一让他宽心的,便是迎娶心仪许久的女神阴丽华。这是难得的清闲时光,新婚夫妻如胶似漆,恩恩爱爱。然而不久后,刘秀被派往镇抚河北,并由此开始他人生最为动荡的一段岁月。

与刘扬实现政治联姻后,刘秀实力猛增几倍,一举荡平王郎政权,而后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并于公元25年正式称帝。

刘秀称帝后,把阴丽华接回洛阳,夫妻得以重聚。一个问题出现了,要立谁为皇后呢?从感情上说,刘秀深爱阴丽华,想立她为后;可是郭圣通已生下皇子刘强,对皇帝来说,这意味着有接班人了。阴丽华从大局考虑,拒绝接受皇后之位,而让予郭圣通。建武二年,郭圣通正式被册封为皇后。

据史书所载,郭圣通“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可是刘秀不爱她,没办法。建武九年,阴丽华家遭遇不幸,她的母亲与弟弟出行时被盗贼劫杀。由于阴丽华七岁丧父,与母亲的感情非常好,这件事令她痛苦万分。见到阴丽华伤心欲绝的样子,刘秀很心痛,为了安慰阴丽华,他下了一道诏书:“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并追封阴丽华的父亲、弟弟为侯。

这道诏书可视为郭圣通失宠的信号,皇帝等于是向天下人宣布,郭圣通皇后的位置,是阴丽华让给她的,而阴丽华才是有资格成为皇后的人。这道诏书安慰了阴丽华,却伤了郭圣通。郭圣通醋意大发,“数怀怨怼”,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她越发被光武帝所疏远。她未能保持其“母仪之德”,最终在皇后保卫战中彻底失败。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废除郭圣通皇后之位,理由是:“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这些指责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把她与西汉的吕后、霍显相提并论。吕后残害刘邦宠爱的戚夫人,霍显毒杀汉宣帝宠爱的许平君。显然,是女人的嫉妒心最终毁了郭圣通,光武帝绝不会让自己深爱的阴丽华落得戚夫人与许平君的下场。

一代美女阴丽华最终成为皇后,这个爱情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对于妃嫔无数的帝王来说,爱情几乎只是传说。可是刘秀是例外,他对阴丽华的挚爱终生不渝。阴丽华死于明帝永平七年,死后与光武帝合葬于原陵。

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不熟悉东汉历史的人,不知道郭圣通是谁,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一个男的,但是,其实她是一个女人,也是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那么问题来了,刘秀为什么把郭圣通这个皇后给废掉了呢?

下面我们就不得不讲一下刘秀和阴丽华的故事了,讲完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又开始相信世界上有真爱了。

大家都知道,刘秀是个没落贵族。

虽然他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但是,到了他这一辈,西汉就已经玩完了。

半路杀出来一个叫王莽的外戚派,把他们刘家的江山给篡夺了。

这样刘秀就由一个吃皇粮的人,变成了路人。

毕竟现在江山易主了,姓王的人当了皇帝,是不会给姓刘的人发福利品的。

刘秀也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刘秀求学的期间,他听说了有一个叫阴丽华的女子,长的十分漂亮。是大家公认的美女,就是这时候刘秀开始暗恋阴丽华的。而且他还有一句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名言。

但是,这时候的刘秀,也仅仅就是想想,因为现在的他根本配不上人家阴丽华,阴丽华家是世家大族,家里有钱有背景。和刘秀根本门不当户不对。

可是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因为王莽不大会治理国家,在加上当时出现了天灾,关东以外的百姓没有了吃的。

这时候天下的人开始起义了,他们纷纷表示反对王莽的统治。

那时候有两支军队声势最为浩大,一个就是绿林军,另一个就是赤眉军。

刘秀参加的就是绿林军,因为刘秀的哥哥刘演是个风云人物,在绿林军里有个重要的官职,刘秀也捞到了一个偏将军。

可是,就是刘秀这个偏将军却打了一个打胜仗,他在昆阳之战,用两万的人马打败了王莽的四十万大军。

就是这一战,彻底的粉碎了王莽集团。王莽被杀,他的新朝也就覆没了。

绿林军推举了刘玄当皇帝,刘玄是刘秀的一个近亲,都是刘邦的后代。之所以选刘玄当皇帝后,是因为他比较好控制,其实真正有影响力,适合当皇帝的人是刘秀的大哥。

但是,刘秀的大哥不好控制,绿林军不愿意让他上台。

也就是在这期间,刘秀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他开始去阴丽华家提亲,然后阴丽华就嫁给了刘秀。

两个人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又出现问题了。

刚当上皇帝的刘玄,害怕刘秀的大哥刘yan会给他争夺帝位,所以找了个借口就把刘yan给杀了。

刘秀十分的悲痛,他也被刘玄怀疑了。

还好那时候全国没有稳定,北方依旧动乱不止,刘玄就派刘秀到河北去做招抚工作去了。

在河北也有一个皇帝,这个皇帝的势力很大,是个算命先生充当是汉成帝的儿子,在北方当上的皇帝。

刘秀一到河北,就被这个皇帝给盯上了。

那时候刘秀的势力比较小,很显然若是没有贵人相助,他是在河北混不下去的。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郭圣通的舅舅,河北的世家大族,真定王刘杨,开始要帮助刘秀了。但是,帮助刘秀的前提是让刘秀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

刘秀就是这样把郭圣通娶为正妻的,因为得到了郭圣通的资助,刘秀打败了对手。又开始和刘玄决一死战,最后刘玄被赤眉军给杀害,刘秀又把赤眉军打败,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称帝之后,就把郭圣通给立为了皇后,但是,他真正爱的人是阴丽华呀。所以,他总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觉得对阴丽华有亏欠。

时日已久,他越来越觉得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所以,就把郭圣通给废了,然后正式立阴丽华为后。

那时候的郭圣通对刘秀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在面对真爱的时候,他还是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说起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背后的女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娶妻当娶阴丽华”这句话中主人公——东汉光烈皇后阴丽华。很少会有人知道阴丽华是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在此之前还有一位郭圣通郭皇后掌管着后宫。只是郭皇后福薄,她为刘秀生下五个孩子,用自己娘家的势力帮助丈夫成就大业最后还落一个被废的下场。那么为光武帝成就大业立下大功的郭圣通为何一朝被废,迁居别宫?

一、刘秀自觉对阴氏有所亏欠

古人姻缘讲究先来后到,也讲究个嫡庶尊卑。刘秀与阴丽华结发在前,与郭圣通联姻在后。说起来郭氏只不过是个妾室罢了,真正的原配是当时还远在新野的阴氏。刘秀尚未发迹时就说出了那句做高官、娶贤妻的绝世名言,等达成心愿娶得美娇娘自然要上心照看。然国无宁日,他需要去拼搏自己的事业,无奈之下只能将妻子送至娘家。

等到他功成名就有了一番大事业,他首先想到就是将结发妻留在自己的身旁。当上皇帝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到南阳接回阴氏妻,阴氏至洛阳也给她个贵人的位分。朝堂上有了一国之主处理国事,后宫里就要有一国之母处置家事,因此刘秀登基之后立后一事迫在眉睫。在刘秀心中阴丽华才是那个皇后的不二人选,他几次表明态度要立她为后都遭到了拒绝,最后种种原因纠结到一起才将郭氏推向了后位。

阴氏是原配之妻,做个贵人是在是委屈于她,所以在刘秀觉得自己是有愧于结发妻的。他多次给阴家亲戚加官进爵,然而此举也遭到了阴氏及其族人的拒绝,这样一来刘秀对阴氏的亏欠更甚,所以他迫切需要一个由头来弥补自己的妻子。由于阴丽华先入为主,刘秀觉得将其拉上皇后宝座才是对她最好的补偿,于是郭氏被废、阴氏上位。

二、郭圣通登后位本就是阴差阳错

前面说过刘秀心中皇后的最佳人选是阴氏而不是她,那么郭圣通是怎么登上后位的?首先要说明的是郭圣通母族实力强大,母亲一族是真定王室,舅舅刘杨位居真定王手握重权,她与刘秀的姻缘就是双方势力联合才促成的。说到这里您大概就明白了,郭氏能被立为皇后完全是因为自己背后那股强大的势力。

建武二年郭氏的舅舅谋反,没多久就被刘秀派去的人处死了。此时的刘秀并没有怪罪刘杨的宗亲并让他的儿子继承了真定王的爵位,郭圣通也直接从贵人变为皇后。按理说刘杨谋反作为其外甥女的郭圣通也应该受连累才对,为何会一跃而上被封皇后?原因是此时大权初定,天下尚不太平,刘秀需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德行的皇帝来收买人心。因此说郭氏登后位纯属阴差阳错,她而后被废也是意料之中。

三、天象示景,度田忧慌

郭圣通在皇后的位子上坐了十六年,一直到建武十七年她以有“吕霍之风”为罪名被废。其实“吕霍之风”只是光武帝给她的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她被废的真正原因是天象所示加上朝廷度田政策带来的朝堂危机。《后汉书》天文志中记载建武十四年有“金犯轩辕大星”,也就是说天象所示外戚专政、皇帝失权。

恰逢朝廷为多收赋税而在全国上下推行度田制,所谓度田制就是丈量土地、统计人口用以国家征收赋税。然帝后故乡南阳、河北地区有当地豪绅欺压百姓、私藏土地的现象,此举使得皇帝不快连斩数人。度田制不符合当时国情也使得人心惶惶,本就根基不稳的东汉王朝更像是浮萍一般漂泊,当务之急就是做出一些事情来压一压乱权怪风。

于是天象的警示和朝廷制度带来的忧慌一并压到了郭后身上,当时已然失宠的郭氏被刘秀一纸诏书降为王太后。诏书说她身为皇后却身怀怨念,数次违背教令不说还不能将其他妃嫔所生子视为己出。还说她不能与嫔妃好好相处,活脱脱的将她刻画成了一个恶毒妇人的形象。然笔者以为这些都只是托词罢了,郭氏被废还是因为天象所示让刘秀有所忌惮。

世人都称赞光武帝与光烈皇后那不离不弃、苦等多年的爱情故事,又称赞阴丽华大肚能容、三推后位的大气风范,却不知道他们被称赞的背后还有一个默默付出却最终被废的苦命郭圣通。因此笔者以为是刘秀连同阴丽华造就了郭圣通的悲剧人生,如若不是刘秀读原配念念不忘,如若不是阴丽华三推后位,郭氏怎么会被推上后位又被拉下“尘埃”?

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郭圣通为什么要被废后了。带十万人马?带十万军队作嫁妆?这个老婆比武则天还要恐怖啊!武则天嫁唐高宗可是在落魄中,哀求唐高宗才从尼姑庵出来,重获自由!郭圣通的出场是带十万军队作嫁妆。这说明老婆娘家是什么势力?可以弄十万军队作嫁妆?这样的老婆会不会凭娘家势力干政,专政?外戚会不会危险自己的皇位?会不会以后太子登基,提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光武帝刘秀,从平民发迹。气运钟神秀!人称位面之子!靠自己带兵打仗夺得天下!城府和心机天下无双!政治智慧和帝王心术天下他第一,谁敢和他比?开国之君的绝世风采,每做一件事的背后,都是蕴含政治图谋和战略意图的!东汉开国的祸根,其实就是豪门世家势力太大太强。每个豪门世家不但财富震天下!还拥有奴仆数千数万可成军伍。严重威胁皇权。如此,皇后郭圣通的家世,已经令刘秀忌惮万分!忧虑皇权的千秋万代,考虑如果皇权不稳的天下大乱,百姓悲苦。

那么我们瞧一瞧郭皇后的娘家,到底是一帮什么样的牛人?郭圣通父亲叫郭昌!郭氏是真定郡最大豪门。重要的是郭昌很会收买人心。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可惜死的早,不然也是一代枭雄!郭圣通依靠的是她舅舅刘杨。这个刘杨当是是真定土豪门阀。刘杨汉室宗亲,袭封真定王。拥兵十几万,称霸河北。后来投机刘秀阵营,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后来生下太子刘疆。刘杨权势越发滔滔。结果是后来谋反被杀,而杀刘杨的又是耿纯,耿纯又是刘杨外甥。

从这里可以看出,外戚刘,郭,耿三家权势之盛。后来才让皇后郭圣通日益骄横,最终被废!

郭圣通用十万大军当嫁妆,助刘秀成千古一帝,为何还落得千古骂名?

刘秀与郭圣通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很难说刘秀有多喜欢郭圣通,迎娶郭圣通很大程度上是形势所迫。刘秀最爱的是阴丽华,历史上“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就是出自刘秀之口,那是在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偶然接触到阴丽华,就为其美貌所折服,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后来也是因缘巧合,刘秀迎娶了阴丽华,得偿人生所愿,在娶郭圣通之前,阴丽华是他的原配。

▲“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是刘秀一生中的最爱

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封刘秀为“北巡代表,破虏将军”,把他派到了河北对付已经称帝的王朗。而刚到河北的刘秀手头只有几千兵马,要对付强大的王朗显然是有心无力的。既然打不过刘秀就采用了分化瓦解的策略,派刘植去策反王朗手下的实力派人物——真定王刘杨。经过刘植的一番劝说,刘杨最终决定投靠刘秀,并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郭圣通嫁给了刘秀。

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刘秀心中最爱的是阴丽华,但是如果不娶郭圣通,就肯定不能获得刘杨的投诚,便应下了这门婚事,迎娶了郭圣通。通过这次婚姻,刘秀一下子就兼并了刘杨手上的十万人马,成为了雄踞一方的势力,此后刘秀便以河北为根据地,建立了东汉的基业,在刘秀称帝之后,郭圣通成为了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刘秀与郭圣通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光武帝刘秀在历史上堪称完美皇帝,文武双全,道德高尚,但是无故废掉皇后郭圣通就成为了他在历史上鲜有的污点。废后的事情发生在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1年,对于郭圣通为什么会被废后,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因为阴丽华。这个理由在情感上是说的通的,毕竟阴丽华是刘秀最爱的人,当刘秀为形势所迫娶了郭圣通后,阴丽华也非常识大体,没有为难过刘秀。后来刘秀平定天下了,也不需要郭圣通的家族支持了,便将皇后之位给了自己最爱的人。

PS:刘秀在历史上只有两个污点,一是削去了伏波将军马援的爵位,二是废掉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

但只是这个理由的话,其实根本就说不通,废后毕竟是大事,事关国体,皇后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就将其废掉,是昏君所为,但刘秀却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也不是这样性格的人,而阴丽华更不是一个靠争宠上位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刘秀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废后,朝臣们不得把刘秀给喷死呀?比如当年刘邦想换个太子,许多大臣以死相谏,刘邦又是个很强势的皇帝,这种事情他都干不成,比起刘邦来刘秀要弱势很多了。在刘秀时代,群臣也经常向刘秀提意见,但是在废后的同时又换掉太子这件事上,反对意见竟然一个都没有,这就非常蹊跷了。

那么刘秀废后的理由是什么呢?按照刘秀废后的诏书所说,仿佛也没什么事,只是说郭圣通不贤良淑德,不能管好后宫,照顾不好皇子等等,看着都像是借口而且假大空。那么刘秀废后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根据近年来的历史研究,发现郭圣通在被废掉前的几个月,史书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记了这么一笔,阴丽华的四子刘衡死了,而在刘秀废掉郭圣通的诏书里就提了这么一句“没有尽到照顾子嗣的责任”,如果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就说得通了,刘衡的死跟郭圣通应该是有直接关系的,而且能闹到这种程度,后宫的宫斗想必早就冰冻三尺了,刘秀对此也是忍无可忍,对于这些事情当时的大臣们也应该知道,所以就没有人反对废后了。

那刘秀为什么不把话说明白呢?直接说郭圣通害死了皇子?这也是缘于刘秀的性格,他确实是一个很有仁德的皇帝,他平时也把仁德感化当成了自己的标签,治国的手段。皇后害死皇子这种事情毕竟是家丑,家丑就不要外扬了,郭圣通纵然有千般不是,还是给她留点面子了。郭圣通被废后,刘秀给她的待遇也非常不错,和被废的太子刘彊都得以善终。

因此综合以上来说,我认为刘秀废掉郭圣通,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郭圣通在后宫挑起了激烈的宫斗,并害死了阴丽华的四子刘衡,最终刘秀对郭圣通的行为忍无可忍才废掉了她的皇后之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