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西游记最善良的妖怪之:从不扰民却被满门抄斩,仁义妖怪不独活!
上一篇讲到西游记中特憋屈的妖怪之:善良又模范的三大仙在憋屈中死无全尸!
是讲车迟国三个道士大仙的,没有做什么坏事,勤勤恳恳为民做主,最后却被孙悟空没事找事,活活的被坑死,被坑死了还没有留个全尸,实在是憋屈又窝囊,可怜可怜!
直通车:西游记中特憋屈的妖怪之:善良又模范的三大仙在憋屈中死无全尸!
西游路上还有这么一个妖怪,基本没做过什么坏事,从不扰民,吃喝靠买,人民评价很高,但是因为偷了点东西却被满门抄斩,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处罚太过头了,每每读到这一篇,都为这个善良的妖怪感到不值。
杨角风评西游记最善良的妖怪之:从不扰民却被满门抄斩,仁义妖怪不独活!
看到图片大家都知道了,今天要说的就是黄狮精,他出现在央视西游记倒数第三集,取经队伍过了这里还有一个玉兔精就到了西天如来那里了!所以说黄狮精所在的玉华州离西天如来是很近的。或许受了佛教影响,这个妖怪不杀生,不扰民,吃喝还得花钱买,这么多年来跟人民和平相处,也算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好妖怪了!
这里又得说孙悟空等人了,太得瑟了,没有吸取黑熊精偷袈裟的教训,非要在小王子面前显摆自己的功夫,末了还把各自的兵器借给小王子去按照样子打造!结果这好东西晚上发光啊,被黄狮精发现了,一时眼馋就给偷过来了,估计开完钉耙大会,很有可能还会还回去!
就是这么唯一的一次偷窃,害了自己一生。
孙悟空是啥人?太狠了,忙向小王子打听,小王子一说:
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
说明啥?说明这妖怪太善良了,从来没有扰民啊,不然国王早发大军去剿灭了。不仅仅如此,这黄狮精办兵器大会,还需要点食物,主要需要猪羊,居然是拿了20两银子差两个小妖“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下山去买,一般有名字的妖怪都是比较重要的人物,估计在黄狮精手下也是排得上号的,就是这两个小妖还盘算能拿点回扣,落几两银子买棉衣穿呢,妖怪做到这种份上,太善良了,不能说他们坏吧?而且他们的钱基本都是帮农民种地得来的,都是正经的收入!
这孙悟空又发坏了,定了两个小妖,变成他们模样,带着沙和尚就来了,因为钱不够,沙和尚得进洞府拿钱!想想一个凡人敢跟妖怪谈生意?狮子精不生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这种情况太多了,狮子精是好妖怪,不杀生啊,凡人还提出看钉耙这么过分的要求,换别的妖怪早杀人灭口了,黄狮精只是催他快走,看到的东西不要乱说!
这妖怪根本不知道偷的武器是孙悟空等人的,不然依他这么谨慎小心的做事态度,肯定不敢啊!结果报应来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打上门来,除了被孙悟空定住的两个小妖以外,其余的赶尽杀绝啊!
孙悟空抢东西、沙和尚放火、猪八戒双耳扇风,就这样一个洞府就毁了,就像我偷了你一个东西,你过来杀了我全家,还把我祖宅给烧了,这种气愤谁能忍?
黄狮精委屈啊,于是去找他的祖师爷去了,本以为祖师爷会帮自己报仇,可惜祖师爷听说是惹了孙悟空,也是劝他算了!可知道祖师爷就是九灵元圣,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小编杨角风前面有篇文章专门介绍过,他都劝黄狮精算了!
可是黄狮精太仁义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兄弟姐妹一众弟兄都死了,明知道自己不敌孙悟空,但是也不愿意苟活于世上,还是打算去找孙悟空报仇,当他死在孙悟空棒下的那一刻,他解脱了,也看透了世间,本罪不至死,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随着一起死的还有他的一众弟兄,这才逼着九灵元圣出手,九灵元圣是有后台的,他毫不畏惧,况且能力又最强,只一个回合就把孙悟空一众叼住了,要是狠狠心咬一下,估计西天取经到此为止了!
但是不管后面怎么报复孙悟空,都无法改变黄狮精悲惨的下场,作为一名仁义又讲道德的妖怪,得到如此的下场,真是为他感到惋惜!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这个内容我觉得黄狮精可以回答。
众所周知,86版《西游记》对于妖怪的刻画往往是凶狠丑陋的,他们不是杀人放火就是打砸抢烧,于是就需要孙悟空去平乱,收服,击杀。
但是偏偏有这样一个妖怪,黄狮精,可以说是与众不同。
黄狮精出现于《西游记》第八十八回,起因是黄狮精看到孙悟空等人的武器,觉得很喜欢,就偷回去了,结果被孙悟空找到了。
在原著的描写中,这是黄狮精第一次偷盗,然后内心还是十分纠结,最后因为太喜欢还是偷走了。
偷走之后还要开个“品鉴会”,这里原著的描写把这个妖怪描写的太可怜了。开“品鉴会”请个好哥们过来,得吃东西啊,就让小妖拿钱去集市买,没错,一个妖怪拿钱去买东西。后面的描写更让我心生怜悯,两个小妖拿到钱,想的是自己先拿一些,然后去买两件过冬的棉衣。
这绝对是我见过混的最惨的妖怪,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然后这两个小妖被孙悟空发现了,孙悟空自己他们假扮进入洞穴,这里有个小细节,黄狮精问他们买东西花了多少钱,他们说25两,还欠人五两,于是带人过来要钱。
要是别的妖怪,还给你钱?直接把你抓过来吃了,结果黄狮精还真的给店家5两,这哪是妖怪啊,正经生意人。
黄狮精住的地方也不一样,原著里是这样写的:周围山绕翠,一脉气连城。峭壁扳青蔓,高崖挂紫荆。鸟声深树匝,花影洞门迎。不亚桃源洞,堪宜避世情。
这分明就是桃花源啊,别的妖怪脏乱差不说,吃的人骨头到处都是,跟别的同行一比,他这里就是度假村啊。
最后的结局是孙悟空打跑了黄狮精,杀光了他所有的小妖,还一把火把人的家烧了。黄狮精见状,想撞墙自杀,没错,一个妖怪,要撞墙,要自杀,而且还是战斗力不低的妖怪(初次交战和孙悟空等三人打的有来有回)。
后来黄狮精的哥们:九头狮子和黄狮精还有一群杂毛狮去找孙悟空打架,很明显,没打过,九头狮子被主人太乙救苦天尊收走,黄狮精和其他的狮子要说死了也就算了,最后的结局是被城里的屠夫剁成小块,分给城里的人吃了。
不得不说,在这一回里, 孙悟空才更像是个妖怪。黄狮精住的离城区老远,不偷不抢,手下的小妖穷的都没衣服穿,就偷了三件兵器,而且还没来得及好好看,就别孙悟空灭门,烧家,死了还被人分尸。
最可悲的细节应该就是黄狮精撞墙自杀这一段,一个妖怪,一生清贫,自杀未遂,最后落得个分尸的下场,实在可悲。
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西游记》中玉鼠精的爱情就是十足的悲剧玉鼠精为了与唐僧结亲,可谓煞费苦心,种种细节表明她本质上还是个怀春的少女,对“爱情”充满浪漫的幻想。她知道唐僧不能吃荤,就精心安排素宴款待。仅凭这一点就把那些割腥啖膻、茹毛饮血的野蛮妖怪比了下去。她若仅仅想盗取元阳,直接强推就可以了。但这位老鼠精偏要花前月下玩浪漫,打扮地花枝招展忙前忙后。唐僧把孙悟空变成的桃子拿给她,她竟一点防备都没有从而吃了大亏,足见这玉鼠精对唐僧是真爱了。为了得到唐僧获取元阳,玉鼠精从假扮落难女子开始就导演了一出连环好戏。她依靠“美人计”骗得猪八戒好感和唐僧同情;取经路上,唐僧面对无数妖怪的勾搭都纹丝不动,唯独在面对老鼠精时喊了一声“娘子”,从中就能看出她的魅力了。 她“远交近攻”,傍上如来和李天王进行自我包装,敢在孙悟空嘴里偷肉,这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谋和决断。她“金蝉脱壳”,使用调虎离山计骗走唐僧三个徒弟,自己的真身直取敌人后方,几次把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为了诱哄唐僧,玉鼠精连与金蝉子“前世姻缘”这种在中国古典神话中都用烂了的招数都拿来出击,可以说风流浪漫到了极致,连孙悟空都开始担心唐僧经受不住又被哄了。《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中玉鼠精所言:“夙世前缘系赤绳,鱼水相和两意浓。不料鸳鸯今拆散,何期鸾凤又西东!蓝桥水涨难成事,佛庙烟沉嘉会空。着意一场今又别,何年与你再相逢!”玉鼠精可谓是机关算尽,但最后她的美梦还是落空了,这是为什么呢?纵然有她确实敌不过孙悟空本人的缘故,但是根本原因是她梦想与唐僧成就好事,可是对方并不愿意,自己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半截观音“不过是”半截“道行,男女之事如果只有一头热络,另一方冷冷淡淡,那终究不是美事。古人云”强扭的瓜不甜”,即便唐僧依了这玉鼠精,日后双方也谈不上什么幸福可言。放在现实社会中,玉鼠精的行为颇像陷入疯狂单恋的少男少女。她为了在只有一个人的“爱情”中扮演娇妻,使尽浑身解数,对唐僧体贴周到。唐僧对她无此意思,但是玉鼠精完全视而不见,反而大大夸张了唐僧微不足道的“意思”,比如递一杯酒、送一颗桃,玉鼠精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唐僧“夫妻恩爱”的表示,自己欢喜地要上天入地,完全不晓得提防这其中有诈。看到这里,不觉为这女妖精感到一些可怜和惋惜。其实世间饮食男女像玉鼠精这样活在“痛并快乐着”的单恋中的人又数之不尽,他们为一厢情愿的爱情耗尽了自己的心血。玉鼠精的爱情悲剧告诉我们——欲成好事不能一头热,“半截观音”不能只做半截。玉鼠精的连环计,最终输在“半截”上。她机关算尽太聪明,但是一腔热血错付了人。最终她那身份尴尬的干爹也顾不得什么“父女”情分,下界收走这给自己惹事丢脸的妖精,玉鼠精忙前忙后,最后落得满盘皆输。微信公众号“故纸堆间”
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西游记里,那些穷凶极恶的妖怪——大鹏、灵感大王,黄袍怪,黄风怪,老鼠精,蜈蚣精都没事,甚至高升。相对较善为百姓求雨做了好事,对国王忠心耿耿的车迟国三妖,身死名裂;没做过坏事的杏仙等被猪八戒血淋淋地拱死;与人为善一时贪心犯了盗窃罪的黄狮精被灭门分尸。
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我觉得西游记原著最悲剧的妖怪就是荆棘岭十八公等和杏仙了。
我到现在都很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荆棘岭的这般妖怪都是对唐僧无害的绿色植物,只不过和唐僧饮酒对诗,杏仙虽然想与唐僧结好,但是没有加害他的意思,最后却被悟空八戒全部打杀。老版电视剧改编了原著,美化了唐僧师徒。下面让我们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吧。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三藏正自点看,渐觉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道:“十八公请得圣僧来也。”长老抬头观看,乃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色。各各面貌、衣服俱不相同,都来与三藏作礼。长老还了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十八公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宽坐叙怀,足见禅机真派。”三藏躬身道:“敢问仙翁尊号?”十八公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三藏道:“四翁尊寿几何?”劲节十八公笑道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寿,但劲节翁又千岁余矣。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汉时之四皓乎?”四老道:“承过奖,承过奖!吾等非四皓,乃深山之四操也。
后面就是饮酒对诗,唐僧和树妖们相处十分愉快。接下来杏仙出场了,"正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相见。那仙女怎生模样?他生得-- 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
这几个藤精树怪,似乎是全书最“文雅”的妖怪。其实我觉得唐僧在和这几个妖怪谈诗的时候才是全书中少有的表露其“真性情”的一刻。让我们感到,唐僧继承了老爸的文学基因,如果他不当和尚,没准还是一个不错的文学青年,更多的时候,书里的唐僧象是戴着一个假正经的面具,或者只是一个“取经人”的形象符号。其性格远不如猴子猪来得清晰丰满。当然,可怜的沙僧连这一刻“真性情”的时刻都没有。
这几个老树妖会朗诵作诗,杏仙会作诗跳舞,简直一群文工团艺术家,结局呢?行者道:“你不知,就是这几 株树木在此成精也。”八戒道:“哥哥怎得知成精者是树?”行者道:“十八公 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 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八戒闻言,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 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 三藏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我等找路 去罢。”行者道:“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那呆子索 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却才请师父上马,顺大路一齐西行。
唐僧没有坚持拦阻,八戒也不知今天为何这么勤快,总之一个没留全部打杀了。这群无害的绿植是不是比较可悲呢?
西游记中有什么可悲的细节?
西游记当中最悲催的情节当属杏仙和牛魔王的情妇玉面公主被杀,本身颜值很高的两大美女没招谁惹谁反而被平时好色的老猪一顿钉耙筑死了,你说惨不惨,冤不冤。(原著中玉面狐狸是被猪八戒耙死的,电视剧中是被沙僧打死的)。歪解西游,个人观点,权当娱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