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人们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险些被“全灭”。

不过,老刘家运气还算不错,阴差阳错间,血脉还是延续了下来。

“乐不思蜀”的代价

蜀汉灭亡后,刘禅被迁到洛阳,“乐不思蜀”。

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忍让,“乐不思蜀”的代价都是沉重的。

刘禅投降当日,他的第五个儿子,北帝王刘谌痛哭自杀。

刘谌继承了爷爷刘备屡败屡战的英雄血脉,在亡国前,极力劝阻:现在正是父子兄弟团结一心,为国家作最后努力的时候。轻易投降,以后怎么去见先主?

几次劝谏,刘禅不听,刘谌到昭烈庙痛哭,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子,随后自杀。

刘禅父子投降后,暂时获得了安定。

很快,“二士争功”,钟会被杀,魏军在成都趁机劫掠。

堂堂的前蜀汉太子,刘禅的长子刘璿在这场动乱中被杀。

随后,刘禅父子被带到了洛阳。

表面上,刘禅父子的待遇不错。

刘禅得食邑万户,奴婢百人,刘禅的儿孙也都被封为列侯。

不过,亡国之君就是亡国之君,胜利者表面上或许会厚待以示仁德,但心底里必然是充满鄙视的。

除了张皇后,刘婵的其他妃嫔宫女,悉数赐予没有妻室的魏军将领。

刘禅的宠妃李昭仪表示: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蒙受屈辱!自杀了。

刘禅本人的待遇尚且如此,他的儿子们所受的屈辱可想而知!

大劫难

太平时节,刘禅父子在洛阳的日子虽然屈辱但还算安稳。

乱世来临时,刘禅的后人迎来了大劫难。

西晋短暂的太平盛世很快就被内乱所淹没。

311年,南匈奴贵族刘渊之子刘聪,攻入了洛阳,俘获晋怀帝,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刘禅还在世的那几个儿子及其家族,就在这三万余人之中。

次子刘瑶、四子刘瓒、六子刘恂、七子刘虔,及他们的小家庭,悉数死于这场动乱。

永嘉之乱,是汉人贵族的一场空前劫难。

由于刘禅投降后,家族全部在洛阳生活,自然在这场劫难中难以幸免。

不过,刘禅家族的血脉还是在连续的劫难后得到了延续。

刘琮

前面提到了长子、次子、四子、五子、六子、七子。

唯独没有提到三子。

因为:三子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已经死了,没赶上后面这堆糟心事。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忆苦思甜,向刘表致敬,刘禅给三子起名叫刘琮。

永嘉之乱中,刘琮的后人逃了出来,一路跑到广东汕头去了。

在几经迁徙后,明末清初时,这支族人中的一支,迁徙到四川郫县定居,发展成了郫县犀浦刘氏。

历经1400年的迁徙,刘禅的后人,终于回到了成都。

女儿们

刘禅另有两个女儿。

长女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及其长子诸葛尚战死于绵竹。

由于司马家公开推崇诸葛亮,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得到了实际任用,官至江州刺史。

这位公主,可能是忍受屈辱最少的一位后人了吧。

次女的命运就比较惨了。

他嫁给了关羽的儿子关统。

关统死后,其子关彝继承了爵位。

蜀汉灭亡后,庞德的儿子庞会为父报仇,“尽杀关氏满门”。

公主应该也是死于这场劫难吧。

魏晋南北朝,本是我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乱世,许多家族在这场乱世中都遭受了磨难。

个人认为:刘禅家族所遭受的磨难,只是时代的悲剧,不必过于牵强地把这些遭遇与刘备、刘禅当年的作为扯到一起。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刘禅的子女一共7男2女,7男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璩,2女分别下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关羽之孙关统。下面寒鲲就分别介绍一下这9人的后裔情况。

太子刘璿(224-264)

刘璿在季汉灭亡后,本来也是被魏军预备押送洛阳安置的,没想到却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兵。虽然刘璿死亡时已经40岁,但从日后刘禅把安乐公爵位传袭给老六刘恂而非刘璿子嗣的情形来看,太子刘璿一房或者在其生前便没有子嗣、或者一家全部在“钟会之乱”中遇难。

次子刘瑶、四子刘瓒、六子刘恂、七子刘璩

刘禅的这四个儿子,均随刘禅迁往洛阳,成为西晋政权的“二王三恪”政治摆设之一。他们四个人,除了刘禅更偏爱刘恂并把安乐公爵位传给刘恂以外,四房子孙均在永嘉之乱中成为被匈奴、羯胡杀害的洛阳贵族,全部遇难。

三子刘琮

刘琮虽然在公元262年季汉灭亡前夕便已去世,但其后代却得以从永嘉之乱中逃往岭南得到保全,日后枝开叶散,先后在江苏镇江、湖南浏阳、四川郫县定居,现有四川郫县犀浦刘氏一族存续。

五子刘谌

刘谌在季汉灭亡前夕,眼看着父亲刘禅接受谯周建议投降,无奈之下,先杀死妻子与儿女,而后在昭烈庙(今刘备庙、武侯祠二合一建筑)中自杀殉国,这一房子孙也便在季汉灭亡之时便无后了。

长女葛刘氏

诸葛瞻与刘禅长女共有两个儿子(诸葛尚与诸葛京均有正史记载,诸葛质则出自明清人物张澍的著作,所以姑且存疑),诸葛尚与父亲诸葛瞻一道战死于绵竹,年仅19岁,应当无后。诸葛京在西晋时期受到罗宪推荐,后来官至江州刺史,诸葛京的后代应当是存续下来了,不在山东临沂,就在浙江兰溪,这一支后代即可算作诸葛亮的后代,也可算作刘禅的后代。

次女关刘氏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关统本人的事迹仅有《三国志》里面上述文字中加粗的16字,而且仅仅涉及了其婚配、官位、子嗣情况,并不是很充分,但“卒,无子”三个字,已经很明确地表明,关统与刘禅次女至少是没有生儿子(关羽重孙)的,至于关统与刘禅次女有无女儿,如有,女儿又嫁给了谁,就难以确定了。

综上,在刘禅7子2女之中,唯有三子刘琮与长女葛刘氏有明确延续至今的后代,其余诸子有后的可能性极低,次女关刘氏有女性后裔的可能性也因为史书缺载而存疑。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传言蜀汉灭亡后第48年,刘禅的一后代,夺走司马家族江山,建立“汉赵”政权。其名曰刘渊,自称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追尊后主,以怀人望”,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与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太庙中。但其实刘渊是匈奴人,为了表明自己想要光复汉朝的决心,以及稳定民心,因此将自己的封号改姓汉。

事实上蜀汉灭亡后,刘禅在司马昭的视线下“乐不思蜀”,被封为安乐县公,自此度过余生。而蜀汉武将旧臣想要复国,其中自然牵扯到刘禅的几个后代。

刘禅有7个儿子2个女儿,其中四个儿子(第二、四、六、七)跟随他到洛阳生活,这四人寿命挺长,一到洛阳就经历了司马氏篡位,后来死在永嘉之乱中,几乎活到西晋王朝衰败了,最少也是五六十岁的年纪。

那时候匈奴大军攻破晋都,皇帝被俘虏,东晋南迁,看见了司马家的末路也算老怀安慰了。

重点说说其他几个儿女

两个女儿早早守寡:

一个嫁给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育有三子,诸葛瞻36岁战死沙场。长子诸葛尚随父亲与绵竹抵御邓艾,战死;次子诸葛京在蜀汉灭亡后成为西晋官员,最高职位江州刺史;三子诸葛质正史中没有记载,只在张澍关于诸葛亮的杂记中提到过。

一个嫁给关羽孙子、关兴嫡子关统,没有儿子。关统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只有《三国志》中寥寥数笔,娶了公主为妻,官职虎贲中郎将,生卒年不详,估计早亡,爵位由关兴的庶子继承。

三个儿子:

大儿子刘璿 [xuán] 早年被封为太子,在蜀汉灭亡中,卷入姜维的复国大计中,失败被乱兵所杀,40岁早亡。

三儿子刘琮被封为西河王,早在蜀汉灭亡前一年就因病早逝。

五儿子刘湛应该是刘禅众多儿子中最出名的。在曹魏大将邓艾兵临成都时,刘禅在一些文臣的劝说下放弃抵抗,打算开城投降。刘湛怒发冲冠,一意坚守成都死战到底,觉得这样才算对得起刘备,可是刘禅没有同意投降了邓艾,刘湛在昭烈庙自尽殉国。

因此,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就分为两支,一支是外孙诸葛氏,一支是在洛阳的儿子延续的。

仔细一看,在蜀汉灭亡后不到两年,曹魏也步了后尘,被司马氏篡夺政权,而其中不显山不露水看着好像瘦弱不堪的吴国还安稳了10多年。

这么一想,假如蜀汉没有过早投降,司马炎篡魏大抵就没这么顺利了,一切或许会推迟,也可能产生变数,你怎么看呢?(图片来源网络)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阿斗能生,刘备留后》这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知道的人不多。

蜀汉后主安乐公刘禅和张皇后以及众多妃子一起,一共为刘备生啦九个孙子孙女其中7男2女。

七个男孩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璩

二个女孩历史上没有名字传后,长女葛刘式(嫁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次女关刘氏(嫁给关羽孙子关统)刘关张三兄弟后代可谓交叉结合啊。张飞女儿做皇后,关羽儿子做驸马。

下面我们分别说下他们结局

长子太子刘璿,蜀汉灭亡后,在“钟会之乱”中死于乱兵。刘璿死时40岁,不过子孙都在钟会之乱中被杀,没有后代存活。

次子刘瑶,四子刘瓒,六子刘恂,七子刘璩随刘禅迁往洛阳,安乐公府。他们四个人的子孙均在永嘉之乱中被匈奴、羯胡所杀害,全部遇难。无后人存活。

三子刘琮,公元262年季汉灭亡前去世,在永嘉之乱中,他的子孙逃往岭南得以保全,随时间推移,先后在江苏镇江,湖南浏阳,四川郫县定居。

五子刘谌,蜀汉唯一殉国的皇子,就是这位北地王刘谌,这位刚烈王爷,眼看父亲刘禅投降。无法接受,先杀妻儿,之后在刘备墓前自杀殉国,无后代存活。

下面是女儿。

长女葛刘氏,嫁给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妻子,育有两个儿子诸葛尚和诸葛京,诸葛尚与父诸葛瞻一道战死绵竹,年仅19岁,无后。诸葛京在西晋时受罗宪推荐(罗宪是蜀汉最后的忠诚)入仕为官。诸葛京后代存续下来,在今天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都有后裔。

次女关刘氏,嫁给关羽孙子关统,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统和关刘式没有生育子女,再加上关羽后代,都在成都城破后,被庞德儿子庞会所杀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家应该是无后的。

根据以上分析:刘禅7子2女中,只有三子刘琮与长女葛刘氏有后代存活,其他人,都后代存疑问。

可怜刘备刘玄德,一生奋斗,最后也是被败家儿子毁的干干净净。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刘禅一共有七子二女,七子分别为:长子刘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虔。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关羽之孙关统,她们二人生卒年不详。

263年冬,曹魏大将邓艾“不讲武德”,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迫使蜀汉皇帝刘禅投降,蜀汉政权就此灭亡。蜀汉灭亡后,刘禅及其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最终在洛阳去世,属于善终。刘禅的结局还算不错,那么他的儿子们结局如何呢?

长子刘璿,钟会之乱时遇难

刘璿,字文衡,母亲是刘禅张皇后的侍女王氏,后被刘禅纳入后宫,封为贵人。刘璿生于224年,238年,十五岁的刘璿被立为太子。

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原本是要将刘璿和刘禅一起迁往洛阳的。264年正月,在姜维设计害死邓艾之后不久,由于姜维与钟会密谋起事之事败露,姜维与钟会同时被杀,刘璿也被乱兵所杀,终年四十岁。刘璿或许在世时就没有后代,也可能后代也与他一起在“钟会之乱”时遇难,具体不得而知。

次子刘瑶,永嘉之乱时遇难

关于刘瑶的信息,在各种史料中都记载寥寥,至于他有没有后代也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在238年被封为安定王。蜀汉灭亡后,刘瑶与父亲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居住,于“永嘉之乱”时遇难。

三子刘琮,蜀汉灭亡之前去世

刘琮,252年被立为西河王。262年正月,也就是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去世,他是刘禅七子中唯一一个死于蜀汉灭亡之前的儿子,属于善终。永嘉之乱时,刘琮后代逃往岭南地区,从而他的后代得以保全。

四子刘瓒,永嘉之乱时遇难

刘瓒,256年被立为新平王。蜀汉灭亡后,刘瓒与父亲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居住,于“永嘉之乱”时遇难。至于他享年几何,有无后代,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五子刘谌,蜀汉投降时自杀殉国

刘谌是刘禅七个儿子中最有骨气的一个,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在这里就不得不多写一点。

刘谌,259年,刘禅封他为北地王。在刘禅准备向邓艾投降的前夕,他还在力劝父亲刘禅拼死一战。他对刘禅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但是刘禅不听他的劝阻,执意要向邓艾投降。

在劝阻无果后,刘谌跑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将自己的妻子、儿子杀死,然后他自刎而死。因此,他这一脉在蜀汉灭亡时绝后了。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这样评价刘谌:“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六子刘恂,永嘉之乱时遇难

刘恂,259年,刘禅封他为新兴王。蜀汉灭亡后,刘恂与父亲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居住。入晋后,因刘禅偏爱刘恂,立刘恂为嗣。刘禅去世后,刘恂继承了刘禅安乐公的爵位。

刘恂承袭爵位后,荒淫无道、骄横暴虐,引起梁州、益州的人士不满,都想上表请求废黜他。刘恂后来也在“永嘉之乱”时遇难,至于他有无后代,不得而知。

七子刘虔,永嘉之乱时遇难

刘虔,又名刘璩,公元258年,刘禅封他为上党王。蜀汉灭亡后,于“永嘉之乱”时遇难。由于他的信息在史料中记载寥寥,他有没有后代也不得而知。

结语:

综上所述,刘禅的七个儿子中,刘琮死于蜀汉灭亡之前,刘谌死于蜀汉灭亡之时,刘璿死于蜀汉灭亡之后不久,其他四位死于永嘉之乱。可以说,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儿子的下场都是相当凄惨的,唯一一个善终的也是死于蜀汉灭亡之前。除第三子刘琮有后代延续至今外,其他诸子有后代的可能性极低。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后代结局如何?

后主刘禅共有七子,除了三子刘琮在蜀汉灭亡前即病故,其他六子无一善终,其中更有四子死于西晋永嘉之乱。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大将军、晋公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起兵约二十万伐蜀,钟会及诸葛绪两路大军被蜀汉大将军姜维阻隔于剑阁外。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于绵竹大破诸葛瞻父子,魏军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下,决意开城投降,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为魏国所灭。

后主刘禅共有七子,其中第三子西河王刘琮,于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去世,卒年不祥,蜀汉灭亡时,后主在世的儿子只有六人。

北地王刘谌,不屈殉国

后主所有的儿子,大都接受亡国的既成事实,但却有一个儿子,却痛骂谯周误国,哭谏后主死守成都,这就是后主诸子中,唯一选择殉国的皇子,即皇五子北地王刘谌。

在邓艾兵临成都城下之时,后主刘禅接受谏议大夫谯周的建议,决定举城向魏军投降,满朝文武,几无一人站出反对。唯有北地王谌,涕泪叩拜后主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据《汉晋春秋》)很可惜,后主不听其言,执意向邓艾投降。国亡在即,性格刚烈的刘谌已无偷生之念,而是独自一个人来到昭烈庙哭悼先祖,随后将妻、子全部杀死,自己挥剑自刎。后主七个皇子,唯一选择殉国的便是皇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都极高,写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便罕见的为刘谌做诗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皇太子刘璿,为乱军所杀

说句实话,后主刘禅虽然当皇帝不怎么的,但是他的儿子却个个非庸碌之辈,比如皇太子刘璿,从小便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尊师敬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主百年之后,若刘璿顺利即位,蜀汉未来的走向可能会比后主时期更好,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皇子,最后却死于乱军之中,实在是让人感到无比可惜。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冬,魏国起兵二十万分三路大军伐蜀,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成功,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接受谏议大夫谯周的建议向魏国投降,蜀汉亡国,司马昭决定将后主和太子刘璿及蜀汉宗室和大臣迁徙至洛阳。

谁料,蜀汉大将军姜维却并不甘心蜀国就此亡国,便假降于魏镇西将军钟会,两人于魏咸熙元年(264年)决定起事反叛,事泄,钟会与姜维同时被杀,当时太子刘璿已经做好准备随魏军出发前往洛阳,结果突遭变乱,被愤怒的魏军所杀。

次子、四子、六子、七子,均死于永嘉之乱

刘禅所有儿子,在蜀汉灭亡前俱已被封王,在蜀汉灭亡前后,还在世的儿子分别是次子安定王刘瑶、四子新平王刘瓒、六子新兴王刘恂和七子上党王刘虔。这四个皇子,在蜀汉灭亡后,都随后主迁徙至洛阳。

刘禅的这四个儿子,随父到洛阳后,也得到了不错的安置,吴末帝孙皓被封了个耻辱的“归命侯”,蜀后主刘禅好歹被封了个不好不坏的“安乐公”,公侯本有级别之差,相信他的这个四个儿子都得到了不错的安置。晋朝没有杀先朝皇帝的恶行,因为后主刘禅得到善终,于西晋泰始七年(271年)病逝于洛阳,活了六十五岁。可是,西晋立国没多久,便接连发生动乱,刘禅的几个儿子,全部死于导致西晋亡国的永嘉之乱。

原本在晋初的八王之乱中,刘禅的几个儿子没有受到冲击,侥幸逃过一劫。不想在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局势更加恶化,匈奴国主刘渊大举南下侵犯晋朝,刘渊之子刘聪,率石勒、王弥、刘曜等人攻陷晋都洛阳,俘虏晋怀帝,大肆杀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晋室自身都难保,又谈何保护蜀汉宗室,结果是,刘禅的几个儿子都在这场变乱中全部死于非命。

蜀汉后主刘禅另有两个女儿,分别嫁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关羽之子关统,其结果皆不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