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这个问题,道出了刘备集团一段长达七年的“空窗期”,也道出了一个规律——历史人物真正的改变,往往隐藏于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处,那不为人的注意地方。
被忽略的七年刘备,自从201年投奔刘表后,直到208年曹操进军荆州,这段时期,除了202年击败夏侯惇(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外,在此期间记载的军事活动很少。而这7年,正是刘备和关羽从40-47岁的黄金年龄。难怪刘备在这期间焦虑不已,感叹屁股长肉。
事实上,这7年正是刘备集团内部蜕变的七年。在此之前的刘备集团,屡战屡败,在此之后的刘备集团,迅速奠定了蜀汉政权鼎足而立的基业。而这个变化,演义中以诸葛亮出山为分水岭,这个是小说的简化处理,毕竟,一个小说如果一直描写一群人怎么学习,这个就太无趣了。即使是吕蒙的突飞猛进,也只是通过鲁肃之口,间接描述出来。
三顾茅庐,只七年刘备集团励精图治的其中一个表现刘备面临的新形势,要求帐下有人学会水军刘备早年,多在华北、中原一带奔波,对水军能力几乎没有要求。
而在投奔刘表之后,荆襄之地,水网纵横,没有自己的水军能力是不行的。即使是刘备远驻的新野,远在河南的南阳盆地,其间也有汉水纵横,这样的战场环境,必然要求有 自己的水军力量。而客居于此的刘备,所能依仗的,只能是自己的老班底,很难从刘表军中去获取,因此,必然需要关羽去把握水军的建设和指挥。而国防形势严峻的刘表,也是不会反对刘备拥有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军力量的。
在这七年间,刘备众将都有脱胎换骨的进步事实上,我们对比这7年之前和之后的刘备众多将领的表现,我们会发现,脱胎换骨的,不仅仅是关羽。
比如:在当阳桥“喝”退曹军的张飞,在此之前的记载中,除了“万人敌”的陷阵之能,没有表现出大将的智谋。而在此之后,张飞显然精进不少。长坂坡之战中,他已经可以以数十人故布疑兵来辅助自己的个人威猛。在益州之战、巴西之战中,张飞都能独领一军,用“出其不意”的路线来击败益州老将颜严,河北名将张颌。
张飞也由一个猛将,成长为更全面的,粗中有细的大将之才对手也非水战高手,降低了关羽水战难度假如对手是周瑜这样的水战大师,那关羽用几年时间的突击学习,恐怕也是足够的。
但是,在关羽今后的军事生涯中,主要的交战的对手都是曹军中的水战新手。
我们可以看看随后关羽的水战表现,不难发现。
在著名的“绝北道”行动中。关羽水军以少量兵马,连续进击,出色地完成了“绝北道”的任务,迫使曹仁放弃江陵。
此战中,与关羽交战的满宠、徐晃、乐进、文聘、李通等,除了文聘外,其余诸人都也都不善水战。(事实上,关羽在文聘处也没占到便宜)
而在后来独领南郡时期,前期主要的曹军对手是驻襄阳的乐进。乐进在此之后,从襄阳主将去合肥给张辽做副将(降级使用),可见,这期间乐进对关羽也没拿到什么好处。可是,乐进,本来也并非水战名将。
在文聘面前,关羽确实也没有占到便宜有说法是,荆州不乏水军人才,关羽只需要做好样子,放手使用水军人才去办就可以了,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很认同,毕竟,当时的荆州大部,可都在曹军手里,要说荆州的水军积累,曹军掌握的人才可不比关羽少(难道,你真的相信这些人才都在赤壁被烧死了),因此,还得是主将关羽自己学会了水战,才能更好的指挥水军。
因此,这就有了,前期马步军骁勇的关羽,到后期突然变成水军高手的变化。
我觉得,201-208年间刘备集团诸将在“空窗期”的精进,很好地回答了今天大家热议的话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只有顺应形势的要求,不断提升、改变自己。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因为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头号大将,也是镇守荆州的主将,荆州地区水网密布,河流交错,万里长江横贯东西,长江支流汉水自北向南,既然是镇守荆州,关羽就必须得学会统领水军,这是形势所逼。
关羽是山西人,自从追随刘备起兵后,一直都在北方打拼,从公元201年随刘备来到荆州起,到关羽被俘虏杀害的219年为止,18年中,关羽的后半生就与荆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分。
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头号武将,也是刘备政权的二号人物,刘备早年征战需要分兵时,必定是刘备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关羽率领另一支军队,而张飞就没有这个待遇,只能说明关羽的领兵能力是刘备手下最强的。
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后,先是被刘表安排在荆州的最北边防御曹操,后来被安排樊城抵御曹军,樊城也就是今天襄阳市的樊城区,位于汉水的北岸,与南岸的襄阳城隔江相望,合起来就是襄樊。
刘备驻军樊城时,就意识到需要培养一支自已的水军,身在中原的南方荆州,如果不懂水军,根本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因为整个荆州江河交错,湖泊密布,长江作为与黄河具有并列地位的交通和生命大命脉,是当时重要的水源来源地和战略交通要道。
刘备本人一直是有着雄心壮志,想要建功立业的枭雄,虽然表面上刘备在荆州的这几年间因为无所事事而发出“髀肉之叹”,感叹人生已年近五十却一事无成,实际上刘备一点也没有闲着。
刘备除了在荆州招揽人才之外,主要干的事就是练兵,既练陆军,也练水军,当时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就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关羽不练水军,张飞或赵云就得练,总得有人练。
从之后的结果来看,最终是关羽这个山西人来操练刘备的水军,练水军并不是让关羽在水里游泳什么的,而是在水上操练军队,三国时期的水军与之后或今天的水军并不相同。
三国的水军只是驾驭战船在水上作战而已,与其说是水军,不如说是船上的陆军,并不要求士兵完全会游泳,当然会游泳更好。
三国时期的水上作战,还是双方战船对峙,与弓箭为主要远程武器朝廷射击,战船靠近后,双方在船上拼杀,说白了就是船上的陆军,除了是在水上交战,其他都与陆地一样。
关羽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将帅之才,不仅被称万人敌,而且智勇双全,关羽的勇就不必说了,千军万军斩颜良,这就是勇,同时关羽不是一个武夫,而且颇有谋略,看看襄樊之战,关羽多是靠着谋略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一个武夫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关羽之前确实没有学习过水军,不代表关羽就不能领导水军,关羽可以学啊,也可以适应啊,北方人学水军,最困难的就是防止晕船,习惯在船上的操练和生活,其他都不是太大问题。
况且当时的水军作战与陆地作战差不多,凭关羽的悟性,掌握水军不是太大的问题,况且关羽在荆州的七年间,又没有仗打,大多数时间就是在操练水军。
关羽在荆州的几年间为刘备训练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从《三国志诸葛高传》中诸葛亮出使东吴对孙权所说的一番话,也能印证: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这意思就是说:刘豫州(刘备)虽然在长坂战败,现在陆续归来的士卒散兵与关羽的精甲水兵合在一起有上万人,而刘琦在江夏的士卒也有万余人。
诸葛亮说到关羽的水军时,用到了“精甲”二字,一是因为这些水军没有经历战败,斗志昂扬,二是因为这些水军都是精锐士卒而且久经训练。
关羽所率领的这支水军也成为赤壁之战中刘备的主力军队,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又向孙权借来了南郡,并于公元211年进入益州,荆州就交给关羽来镇守了,而关羽训练的这支水军也就成为刘备在荆州的水军主力,并且一直由关羽指挥。
这支水军还曾经在襄樊之战中协助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创下了成立以来最大的辉煌,最终在辉煌过后,随关羽一起战败于襄樊,关羽被俘杀后,这支水军就投降了东吴,最终成为东吴水军。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谢邀!其实,关羽是比较爱学习的武将,有关羽夜读春秋之说!有些知识并非只有课堂才有!实践中能炼真本事!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强将手下无弱兵。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先说结论:浣熊哥认为关羽之所以有统领水军能力,主要是师从黄祖,夺了他的水兵,也学会了鱼鳞阵等水战技术。
众所周知,关羽是山西人,从小失手杀了人,野史记载其实那人是他的表哥,最后也没死,按照现在律法顶多关几年得了,但是关羽不知道,以为要抵罪,于是就逃亡了,后来贩卖枣子为生。后来碰到了刘备,充当别部司马,其实没有马,他还是步兵,根本没有下海,也没有解禁他的弄潮水技能。
关羽擅长春秋刀法,体力充沛,技术娴熟,擅长直插身后,不畏生死,跟随刘备冲杀阵营,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刘备没有牢固的根据地。再后来刘备四处逃跑,关羽也一直跟随。起初关羽是马弓手,后来张世平送马,曹操送马之后,关羽开始变成骑兵。说到底他还是指挥陆军而已。
据《三国志~关羽传》卷三十六中记载:关羽第一次出现几百艘船只是在投奔刘表之后。那会曹操拿下了荆州,之前刘表病死。
这个地方有些断档了,关羽的船哪里来的?我搜索下了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中发现端倪。这是在诸葛亮说服江东联合时的一句话。诸葛亮说:豫州(指刘备)虽然长坂坡兵败,现在现场上收拢的战士加上关羽精锐水军有一万人,刘琦回合江夏战士也有不少于一万人。
关羽的精锐水师?还人数不少呢?啥关羽什么时候有水师了?往前翻,还是诸葛亮传,刘琦部分有答案。刘表没死那会最宠爱小儿子刘琮,不爱刘琦。加上水师领军蔡瑁是刘琮大舅,所以刘琦感觉很害怕,很孤独,于是就去找水先生问计。诸葛亮隆中对之前就有这一布局,于是告诉他说外出领兵才有出路。刘琦就开始谋划出逃。恰好黄祖死了,江夏有了空缺。于是他就成了江夏太守。
黄祖是什么人?江夏老兵油子,兵痞一个。没事就撩东吴,先把孙坚给射死了,然后三天两头跟东吴打架。虽然最后惨死,但是他手头可以说是有水军精锐的。刘琦给刘备喊叔,所以关羽呢也是刘琦的二叔,都是一家人,自然很依赖,一来二去,黄祖的水师也就慢慢的被关羽挪用了。关羽有了精良的水手,船只,后续打水战就不怕了。
电视剧中播出刘琦身体不好病秧子,虽然没说怎么死的,但是多半遭遇不测,布局的当为诸葛亮。从此之后,刘备取了荆州,关羽拿了水军,诸葛亮成了军师,各方利益都最大化,除了刘琦挂了。
再之后,关羽名震华夏,水淹七军,用的老底子还是黄祖的。
所以关羽下海解禁爆发小宇宙是从刘琦这里开始的,就起源头还是黄祖的。黄祖呢又是蔡瑁的亲信,而蔡瑁跟孔明又是亲戚,反正有点乱,不管那么多,总之关羽技术全面,不论步兵,骑兵还是水军都很厉害。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他会领导荆州水军?
诚邀,如题。《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以前从来没有学习过水军,为什么刘备会让他领导荆州水军?小编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刘备帐下其实谁都不善于水战。
刘备飘零半生,四海无根据存身之地。帐下的关张赵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他们都是刘备在北方各州打拼时笼络的,基本没有来过南方。关羽,张飞,赵云虽陆战天下无敌,可是在水战方面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所以刘备没有可以信任的水战人才。但是荆州之所以能北拒曹操者,长江也,荆州水军关系荆州的存亡,刘备必须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指挥,所以刘备纠结再三,矮个子里选高个,还是选择了自己的二弟关羽。
其次,关羽不善水战,但是可以学嘛。实际上关羽的军事素养极高,虽然不精水战,但好在勤能补拙嘛。事实证明关羽训练水军还是效果不错的,如果不是吕蒙趁关羽不在搞偷袭,江东水军还真不一定能顺利拿下经关羽训练的荆州水军。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