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给袁绍最沉重一击的,不是曹操在乌巢放的大火,而是他的老婆刘夫人。

袁绍的事业败亡,除了他自己的性格,他的贤妻刘夫人算是居功至伟

袁绍在官渡被曹操打了个大翻盘,丢尽了老脸,可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的地盘依然比曹操大得多,实力虽然受了损失,但是曹贼还是轻易啃不动他的。

可是,实力虽然在,身子骨不行了。想想袁本初出身超级豪门,小小年纪就出来当了大领导,中年时讨伐董卓,剪除公孙瓒,那也是威风得不得了,何时受过官渡这样的气,而且,还是被自己多年的小跟班曹操干趴的。这样一来,袁绍的身体每况愈下。

袁绍在贤妻刘夫人的帮助下,做出了一生中最愚蠢的决定!

在面临重大决定时,人总是很难做出抉择。可是,最差的决定,常常是没有抉择。

袁绍在选择接班人时,主要是要从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中做选择。这两位都是刘夫人的亲儿子。

长子袁谭年纪大不少,而且为人比较贤惠。由于年纪比较大,常年在外征战,也立下过战功。公孙瓒的大将田楷,从小就让梨的孔融,都是袁谭的手下败将。

袁谭早年在战场上的表现,还算不错。因此有很多人支持他。

三字袁尚呢,历史没有记载他前期有什么功绩。只是说小伙子貌美,所以刘夫人就偏爱他。

按理说,大人偏爱小儿子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刘夫人却对小儿子爱到了离谱的程度。他不断吹枕边风,说袁尚聪明得不得了。慢慢的袁绍越发偏爱小儿子了。

这时,袁绍的手下也都分成了两派。逢纪、审配,都本着领导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的觉悟,支持袁尚。而郭图、辛评等人依然支持袁谭。两派争得不可开交。

袁绍,此时充分发挥了自己“好谋无断”的本色,他始终不明确地表态谁做继承人!

没有决定,往往就是最坏的决定!

恶妇的表演

当袁绍在好谋无断的纠结中死去后,刘夫人开始了史诗级恶妇的表演.

史书上说,她和审配勾结,一起伪立遗命,立袁尚为继承人。

随即,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恐惧的事情:

就在袁绍还没有下葬的时候,她就把袁绍的五个宠妾全部处死。随后,为了不让宠妾和袁绍在地下再会,她把这五个人的头发全部剃掉,面容全部毁掉!

这原本只是一个妒妇的发泄。可是,我认为她坚定了袁谭和袁尚相争的决心。

事实上,在最初时,袁尚被立以后,袁谭虽然不满,但兄弟表面还算和气。但这件事情让袁谭,尤其是一直支持袁谭的谋士们感觉到恐慌。刘夫人对幼子的偏爱,对人的凶残,都让曾经支持袁谭,和刘夫人唱反调的郭图、辛评等人感觉到恐惧!

因此,袁谭出据黎阳。

兄弟分家,袁家的事业开始了急剧的衰落!

后面的袁家败亡的事情就不细说了。兄弟乱于内,袁谭引曹操一起打袁尚,最后袁家大业鸡飞蛋打。

刘夫人呢?安然无恙,他手捧着自己儿媳妇甄氏的脸,把儿媳妇送给了曹丕。

最后献出自己美貌的儿媳妇来保命,刘夫人的心机,算是永不褪色

此时,刘夫人还缓了口气,和甄氏说:这下,我们的命算是保住了!

确实,曹操后来归还了袁家的财产给她,她也以“富婆”的身份,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就在这恶毒、无耻的表演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谢谢邀请!官渡之战后,袁绍损失大部分人马逃回河北。袁绍战败感到羞辱,开始得病。这时河北部分军阀见袁绍兵败,就趁机叛乱,不过多被袁绍平定了。袁绍此时实力依然很雄厚,依然能与曹操抗衡。可是没多久,公元202年袁绍据说是抑郁症,病死于邺城。河北各地开始乱了,首先是袁绍的儿子们开始内斗,主要为了继承袁绍的位置之争。甚至袁绍的儿子有一个竟然投降了曹操,借曹操的力量攻击自己的兄弟。曹操趁机攻打河北,逐渐消灭了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乱世最重要的一战,著名的官渡之战,世人都说官渡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实际上官渡确实此消彼长了,但是并非曹操比袁绍实力强了。

因为当时袁绍内政还是很屌的,几十万军队凑凑也可以,粮草不是曹操这种穷逼可以比的起的。说到底打仗就是比综合实力。

因此如果袁绍不死,曹操彻底打败袁绍可能不容易,甚至分而治之也不是没有可能得。毕竟古代的黄河还是很有威慑力的,不像现在。

袁绍一死,曹操才有机会,河北势力的问题其实太明显的,就是过度消耗在内部,这个问题在袁绍在的时候就很明显,说白了谁会拍袁绍马屁谁就得势,除了袁绍喜欢的,都是辣鸡。看信都鞠义就明白了,典型的死在政治下。

三袁如果袁绍不偏喜好,长兄如父,那么袁谭和袁尚矛盾也不至于如此。虽然袁谭和袁绍都是庶子出生,但是这个问题上,袁绍典型的双标,按理袁谭应该继位子,说白了还是娘家不如老三。

因此如果你是袁谭也撸起袖子跟老三拼了,歧视也就算了,但是还有生命危险,那是反还是反呢。袁谭的地盘在青州,但是官渡后就丢的七七八八了,主要在南皮,这个是冀州这个大洲就分裂了。

按理袁绍有4州,不应该如此,然而幽州没有全拿下,辽东还有公孙一族横扫乌丸高句丽,幽州又是边境,袁绍和公孙瓒打了很多年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州。另外并州是袁绍外甥高干的地盘,真心实力不足,黑山贼也没灭,并州属于匈奴肆虐的州,更别说支援。唯一还好的就是司谊州的河东两郡还可以。但是更靠近冀州。一开大就是冰火之地。

因此看起来袁绍实力比曹操强,但是强在冀州,其他都是跟自己地盘差不多的,因此冀州分裂注定河北集团的分崩离析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其实即使官渡之战后,袁绍总体实力依旧高于曹操。袁绍势力最终被曹操消灭,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自己早死,二是袁绍没有处理好继承人问题,死后几个儿子内讧,最终让曹操各个击破。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胜袁绍,袁绍的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八万人被曹操坑杀。袁绍势力可以说受到了伤筋动骨的巨大损失。

但袁绍势力此时也没有到生死存亡马上要被曹操所灭的地步。袁绍依旧占据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四州,地盘和人口都是天下诸侯最强的。袁绍军事上遭遇了无比巨大的损失,但人口地盘还在,依旧能够重新征召重建军队。曹操虽然大胜,但前期其实也损失不小。袁绍和曹操总的实力对比上,袁绍依旧还稍微占优势点,只是优势比官渡之战前大大减小了。

袁绍的统治还算比较得人心,官渡之战后冀州各地出现叛乱,也被袁绍轻易镇压了。袁绍在自己地盘上的统治,大致还算稳固。

如果袁绍自己不早死的话,和曹操争霸天下,机会依然很大,两人中袁绍的机会还更大点。

但官渡之战不过一年多,袁绍就病发身亡。

袁绍集团内部矛盾重重,袁绍自己处理继承人问题时也发生了严重失误。袁绍的嫡长子是袁谭,但袁绍偏爱幼子袁尚,想立小儿子袁尚为继承人。袁绍又让各个儿子分掌自己控制的四州,袁谭掌握青州,袁熙掌握幽州,外甥高干掌握并州,几个儿子都掌握很强的势力。袁绍集团内部派系复杂,矛盾重重,不同派系分别支持袁谭、袁尚等人。

袁绍死后,袁尚在拥护自己的派系支持下强行继位,但只控制了袁绍的大本营冀州,长子袁谭有派系支持还有地盘,袁绍势力实际发生分裂。曹操在袁绍死后第一次进攻时,袁尚袁谭还能勉强合作击退曹操,但曹操退兵后,袁谭袁尚不久就发生了内战。袁谭在内战中劣势时,竟然联合曹操对付袁尚。

袁绍势力自己内部分裂一方还联合了最大的外敌曹操,双方自然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最终为曹操所灭。但即使内部分裂,曹操在袁绍死后,花了5年多时间才彻底平定袁氏势力,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取胜了。

如果袁绍没有早死的话,曹操想彻底消灭袁绍势力难度很大。袁绍势力恢复后,反过来灭掉了曹操,反而是几率更大的事情。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官渡战败,袁绍的人才、兵马大量流失。

此外,最重要的是,袁绍以强大武力,四世三公的名望,输給弱小的浊族曹操,遭受重创仓皇逃回。对袁绍本人、本集团、河北四州的士气打击程度是难以计算的。简单说,官渡战役后袁绍及袁军已完全破胆,没有任何人,包括袁家人,都不认为袁家会生存下去。

袁绍在官渡失败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所消灭?

袁绍本就不是会用人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