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有一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毫不夸张的说,1平米的空间通过他们精巧的设计和规划,能住出2平米的感觉来。
就拿卫生间来说吧,经常只有1米宽、1.2米长。然而,就是在这两平米多的空间内,日本人却做足了文章,不但马桶、洗手池、淋雨设备一应俱全,他们还能做到干湿分离,并且放一个浴缸!
因此,日本的卫生洁具,洗手池、马桶、浴缸,看上去都非常的“袖珍”。
除去袖珍的家具外,日本人的收纳能力,对空间的利用能力,也是十分令人惊叹的。
比如,在浴柜下通过分层隔板,将有限的空间充分地利用。
柜子内的门板都要利用起来。
就连洗衣机与墙壁的缝隙都要利用起来,既利用了空间,又避免了这个缝隙藏污纳垢。
厨房的杂物更多,橱柜更要有效利用起来。
各种收纳盒子更是必不可少。
都说看一个家庭女主人的收纳能力要看她的衣柜,对此,专门上过收纳课的日本女人,可以说各个都是专家。
日本人将衣柜收纳精细到何种程度?
这只能算是初级版的,高级的应该是这样:
说道空间利用,日本人还有一个传统的大杀器——和室。
可以说,和室是日本人“一室多用”的宝地。虽然,在日本的现代都市,年轻人已经用钢筋水泥的西式房间代替了传统木结构的和屋,但仍旧有一些日本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对传统的和室难舍难分。因为,在传统的日本人眼里,和室的布局更舒适,更温馨,更像个家。
在一个传统的和室内,全家人的生活都可以在榻榻米上度过:吃饭在榻榻米上,睡觉也在榻榻米上,拥抱在榻榻米上,吵架也在榻榻米上。
可以说,榻榻米对于日本人,如同炕对于中国的东北人一样,是吃饭、学习、休息、睡觉甚至娱乐的多功能“宝地”。
在日本人的居住空间意识里,榻榻米甚至可以作为计量单位:“坐起来时半块榻榻米,躺下来时一块榻榻米”,这一句话道破了一个人实际需要的生存空间。
一席榻榻米,一张矮几,几个垫子,一扇格子门窗和一盏淡雅的日式纸灯,可称为日本人典型的居住环境了。
和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空间,既可会客、饮茶,又可休息睡觉,更可收纳众多物品。
在这样的房间里,似乎什么都放入壁柜。不留下卧室、起居室、客厅的任何痕迹。整个房间的东西似乎都被一瞬间变得无影无踪,全部被压缩至一个空空的房间里。衣服被放到壁橱里,使整个空间几乎看不到衣柜的痕迹,需要时可以神奇地搬出来,不需要时瞬间又被收藏压缩至微小的空间里。
拉门的神奇功效、屏幕的隔离功能、榻榻米的多功能作用等此时均被体现,日本人的缩小能力和微缩思维被显示得淋漓尽致。
结语估计很多朋友会不禁感慨:日本人真可怜,日本这弹丸之地(37.8万平方公里,跟我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大)却养活1.2亿人,所以他们的居住空间都比较小吧,他们这空间设计能力,这收纳能力,都是现实逼得啊!
这话说得没错,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居住空间,其实都与其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如果你到过日本就会发现,日本不仅房子,其他很多同样的东西都比中国小一号。无论是京都的皇宫,还是奈良的佛教寺院建筑群,虽然处处都能感觉到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的痕迹,但是在建筑格局与规模上,日本的建筑却要远远小于中国。
由于资源匮乏,日本人无法在建筑的规模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在空间设计和建筑的细节上做足文章。
因此,日本的建筑、家具虽然小,但是它们小得恰到好处,而且品质优良。他们的居住空间虽然小,但是通过他们的精心的设计,会让人感受不到地方狭小,反而能集中精神,沉浸在温馨的氛围里。
擅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其实也恰恰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和状态。
生存在狭小的空间里,要想获得幸福感,日本人就必须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精而又精,细而又细,挖深自己的那块“自留地”。
说道生存空间,它不止包括人的居住空间,还包含了人在社会的活动范围。
在日本社会,每个阶层、行业和个人都有各自严格的经营范围和职业规则。每个人绝对不可以随意改变或者超越这些规则和限制,一旦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你就要受到排挤,甚至是出局。
所以,对于日本人来说,精细的微缩能力和精巧细致的制作能力,是其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和利器。在日本只有具备“精细的手艺,方能生存”的道理已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日本人所谓的崇尚精微小巧,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这么被倒逼出来的。
所以,再有精日的人夸赞日本人多会生活,多么有匠心,你就可以用这些客观事实去反驳他,我们承认日本人的这些优秀品质,但这绝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种有多么独特。
当然,人家的优点我们也还是要学习的,尤其是很多在十几平米的狭小空间之中“蜗居”的现代都市人。
大城市的高房价、社会的贫富分化,必定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中渺小的个体,无力去改变这结果,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我们只能在痛苦中苟活。
很多的客观事实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别国、他者的文化观念,改变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消解“蜗居”带来的精神痛苦。我们可以将视野放宽,从日本借鉴“以小巧为美”的传统文化,用全新的审美方式去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很多的日本动漫跟日剧之中,主人公家住的都是那种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不少不明真相的人直接以为那就是别墅,觉得日本真的太富有了。
实际上,那种住房叫做“一户建”,跟真正的别墅完全是两码事。
在日本,过半的家庭都居住一户建,其他的话,有钱人住高级公寓,富豪住别墅庄园,而条件不好的人住在类似单元楼的低端公寓当中。
现在日本的一户建,起源于当年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崛起的时期,战后之初日本很多地方受损极其严重,尤其东京一带,人们缺乏住房,只能向郊外移动。
为了解决大家的居住问题,日本投入不少的资金支持大众建设简单轻便的住宅,也就是所谓的一户建,这种房子造价低廉成本不高,因此推广非常迅速。
几乎就在很短时间之内,一户建在日本几乎遍地开花,而后来日本经济虽然崛起,但一户建这种用轻便材料建造的住宅,因为抗震而且不容易造成伤害的住房,还是受到了欢迎。
跟别墅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户建并非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而主要使用木板之类,因此房屋构造相当脆弱,也正因如此,地震的时候一户建塌了也不容易造成伤亡。
虽说是独门独院,但一户建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一般的别墅室内面积能够达到数百个平方,至少也有两百平,而一户建,通常都在一百平以内。
在现在的日本,只有半数左右的一户建室内面积能够达到一百平米,能够超过一百二十平米的一户建已经算是大宅,所以一户建也被日本人称作是折叠起来的平房。
日本作为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其境内四分之三的地方都是山区无法居住,而有限的平原地区再去掉城市建设与农业用地,可以作为住宅的土地屈指可数。
实际上,如今的日本人均住宅面积并不是很大,城市地区的人均住宅面积仅仅十九平米,这个水平在亚洲地区,其实也是排名相当靠后的。
从整体上来说的话,日本全国的人均住宅面积能达到三十平米,但这个数字还是要比我国还有韩国低不少,所以说,日本人的住房相当逼仄面积狭小,并不是假话。
但是,很多人对于日本人的住家第一感觉,就是觉得非常宽敞,尤其是日本人的客厅,给人一种相当开阔的视觉感受。
在设计领域,日式风格也独树一帜,而其精髓就在于空间利用上的断舍离,日本人因为大部分家庭面积比较小,所以极其注重空间的使用,重点就在分隔。
为了让自己的家里看起来面积更大一些,日本人的家里往往都有不少的隔断存在,比方说纸门之类,给人一种视觉与心理上的错觉,感觉空间是比较大的。
除了断舍离之外,日本人还有个非常有名的习惯,那就是非常善于收纳,通常来说,要是家里的各种杂物很多而且摆在显眼的地方,家里再大都显得很拥挤。
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将不必要的东西都整理的干净整洁,那么就会给人一种视野宽阔的感受,这么一来,就会让人觉得房间里比较宽敞。
这些年断舍离与收纳设计,在国内也是愈发流行,尤其是那些家里面积不是很大的家庭,日本人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日式住宅的内装风格,的确能改善小住宅的环境。
在日本,买房子的时候都是连带着房子下方的土地一起的,而且拥有权是永久的,但有一点要搞清楚,日本的私人土地也是需要每年交钱的,并非永远免费持有。
因为土地私有,所以要是家里有条件跟能力的话,那么可以在自己家的范围之内对住房进行各种改造,这样的话,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的环境。
整体上来说,日本大多数家庭的居住面积确实不大,但也没那么狭小,在居住的时候,日本人极其重视空间利用与收纳设计,用这样的办法改良居住的条件。
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谢邀!
日本房子虽然小,但是所有器具一应俱全,小房子有小房子的“利用方法”。普通的在大城市上班的日本单身一族,往往都会租借公寓,因为没有买房的习惯。出租房大概是30平米~40平米左右的空间(当然还有更小的,这里只是说一般的情况下),可是即便是只有30平~40平米左右,日本人依然能够生活的滋滋润润,我们来看看这种三十多平的房子是怎么样的。
日本40平米出租房来看一下,上图是图纸,这个房间大概是45平米左右,别说是一个人了,我觉得这个房间布置两个人住也够了。
这里是厨房和起居室,空间绝对是够的。
厨房造型也是十分的前卫,带烤箱的煤气罩,收纳一整套也是齐全,抽油烟机同样配备。
上图是从厨房的视角来看的起居室。
日本房屋必备的是浴缸,这个也不例外,而且空间是十分的大。
藏在厨房边上的小收纳柜,适合不同物品的储藏。
这里是卧室,推拉门
这里是单独放洗衣机的地方
这里是厕所和浴室门口的梳妆台
这个地方是该建筑的客厅,是不是很高大上?
不过日本的房租也是挺贵的,东京地区好一点的房子10万日元以上的比比皆是。上面的这个大概就在每月十几万日元左右,不过配置是挺豪华的。不过几万日元的房子配置年数可能会大一些,不过也是应有尽有的,自己买床被子就是“拎包入住”的感觉。看完上面的图片,难道你还觉得日本房子小,无法住人吗?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制造业“晚节末路”:真的只能沦为下游供应商?》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年年亏钱,索尼为何还要坚持做手机?背后是老谋深算》
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多时间,日本的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而人口密度比较大,所以土地是比较稀缺的资源,房价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日本人的住房面积普遍不算大,大部分家庭的居住面积在五六十平米。但这样一种住房小,和我们国家有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崇尚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种理念贯穿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影响下,一般子女在成年以后都会外出租房自己住。日本的成人年龄为20岁,日本20岁的年轻人无论是正在上学还是已经工作都会离开父母外出独立居住。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日本的女性在结婚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会离职回家做全职太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需要自己看孩子。按照日本人的生活理念,父母不会为子女长期照顾孩子,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信奉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担心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孩子会因为溺爱导致孩子的成长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日本子女成年以后父母基本上就没有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机会,只有节日,比如新年,子女会和父母一起度过一两天。
由于以上原因,日本家庭的常住人口一般比较少,所以不需要太大面积的房子。这是造成日本人房子比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日本社会收入比较平均,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小,并没有像我们国家这样很多的大富翁富婆。另外日本人崇尚非常简约低调的生活理念,比如日本社会无论是高官还是富人,基本上没有家里雇保姆的,日本家庭汽车保有量是很高的,但豪车的比例并不高,这都看出日本人的生活理念。所以日本人大多数的居住条件都差不多,住大房子的人比较少。
在不给别人增加麻烦的生活理念之下,日本人之间的交往遵从的非常平淡的原则。一般很少邀请亲戚或同事朋友到家里做客,相护士之间送礼物也都非常的微小,不了解内情的人,会以为日本人非常小气,其实这是一种生活理念。你给日本人送一份大礼,对方反而非常有思想压力。所以日本人的住宅就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之所基本上就是自己活动的场所外人造访的机会不多。
虽然日本的住房面积普遍在几十平米,但是日本的住房面积是按照实用面积计算,大多数情况下,阳台都不计算在建筑面积之内,所以在日本看似面积不大的房子,实际使用起来的感觉是和我们国内不一样的。
尽管日本的住房方面与我们国家有以上的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日本的住房面积平均水平目前低于我们国家,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均住房方面的改善程度是非常迅速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50平米,如果算上农村 ,人均居住面积可能更高。
在这样一种比我们国家整体住房面积小的情况下,日本人是怎么居住的呢?
第一,日本的家具尺寸都是比国内要小的,比如双人床的宽度基本上都是一米四,而我们国家现在一米八是标配,沙发桌椅相对国内要小,这样就减少了家具的占用面积。另外,各类家具的布置间隙也比较小,我们到日本旅游大部分人住的酒店房间都很小,有时候走道过人都比较费劲。因此在国内住惯了大房子到日本的住宅里居住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压抑的感觉。
近些年来,日本流行断舍离的极简生活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生活简单化。不保留任何多余的生活设施,这也是日本人适应自己自身居住条件的一种生活选择。而国内大多数人都喜欢购置各种生活设施,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即便是没有用的东西,也舍不得丢弃,导致家里满满当当。
第三点,日本是一个非常精细化的国家。他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做到标准化,细致化,日本主妇处理收纳的能力是非常有名的。她们会利用很多的专用的器具安顿好家里所需要的各种生活器具,使它们既整齐、整洁又不过多占用空间。
老式的日本住宅都是和式装修,一个铺满榻榻米的房间,即是客厅,也是卧室,也是餐厅。白天榻榻米上摆上低矮的小桌,家人席地而坐就是客厅、餐厅。晚上把小矮桌子收起,从专用的柜子里面取出被褥就是卧室,这样一室三用,自然是大大节省了房屋的面积。近些年来,新建的住宅基本上都以木地板取代了榻榻米,但是一般尊崇着客厅和餐厅合二为一的装修方式,同时,卧室面积极小,很多的卧室只有五六平米,这样也大大的减少了建筑面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日本的房子层高比国内低,其实使用面积并不小,日本的一户建,也就是独栋小别墅,基本都有100个平方左右,但是这个面积说的都是套内面积。楼上楼下可以做到5-6室,再加客厅厨房卫生间浴室。公寓的话看似小,但是也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浴室,居住感受还是非常好的。
有人说日本的房子比较小,他们是怎么住的?
日本人把自己房子叫做兔子窝,我的确见识过。在东京,一些白领租住的公寓,可能也就20平米左右,月租却要4-5000元,有个小厨房,加个小洗手间。十分憋屈。
当然大的小别墅也见过。上下两层楼,就像机器猫里那种。那多是老一辈人的资产,成长在昭和高度经济发展时代,见识过什么叫繁荣。但现在年轻人,如果不是进大公司,可能很难买的起。
日本的房子小,那他们是怎么住呢?那就是智慧利用空间。
看过《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特别擅长在狭小的空间内找空间。比如楼梯下方,就设计为鞋柜或衣柜。鞋柜里、衣柜里别有洞天,能够放得下衣服、裤子、袜子、鞋子样样。
厨房里的东西多,盘子多,刀具多,日本设计师就把小小的橱柜里,能够挂壁、门板能够放东西的地方全部设计好,满足需要。
另外,日本人十分重视泡澡。如果一个家里没有浴缸,日本人是无法忍受的。所以日本人的浴室哪怕再小,也会设计一个小浴缸,这是日本人的天堂。
除了设计注意找空间外,现在一些日本人也主张极简主义,事实上这在世界上也逐渐流行了起来。扔掉不必要的东西,减少不必要的贪欲和浪费,东西少了,再小的家估计也够了。当然前提是一人居。
日本人对房屋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结婚可以不买房,租房也可以,当然有实力了可以买房。贷一堆的款,啃老买房,在日本人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日本人觉得房子不可能一辈子涨,也不需要那么大,自己过过自己的小日子似乎也够了。
这背后,不仅是日本人对物理空间认识发生了变化,更是对自己的存在方式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