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世界上没有人会真的喜欢用恶臭无比的“露天厕所”,印度人也一样。其实,印度人随地大小便、上露天厕所,真的是因为没厕所。
因此,不管你走在印度的什么地方,无论是乡村的小路,还是孟买或加尔各答的街头,都会不时的闻见一股尿味儿。
印度的厕所为什么那么少?人每天都得排泄大小便,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每个家庭都会配备厕所。但是印度却不一样,按照印度教的传统,印度人普遍认为,在家中安装厕所被认为是不洁的,而在户外田间排泄则是回归自然,才是“洁”。这就导致了印度成为世界上厕所最少的国家。
据统计,在印度,平均每81个人拥有一个厕所。而在人口密集的贫民窟,厕所则更少。比如,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每1500个人共用一个厕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2016年统计的一项数据表明,在印度,将近有6亿人在户外“解决问题”,这占到印度人口的将近一半。整个印度,超过53%的家庭没有安装厕所,甚至有很多的印度学校都没有厕所。
(图 | 世界每平方公里内露天排便人口数量)
印度传统中,只有高种姓人才可以在家中安装厕所,而且需要低种姓的“贱民”来打扫,低种姓的人家是不可以安装厕所了。印度政府很早就斥责了这种“在家中安装厕所,是对高种姓的冒犯”的观念,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但可惜的是,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印度的农村,仍有不少印度家庭没有厕所。
厕所,已成为印度的国家之痛因为缺少厕所,印度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沦为男人们小便的场所——在街上,在小巷深处,在乡间小路旁,在高速公路上,甚至在办公室走廊的黑暗角落里。可以说,在印度没有哪一个角落是从来没有受到过小便污染的,也从来没有哪块所谓精英聚集地是不散发着恶臭的。
在印度,长期被尿液浸染,连房子也沾染尿骚味。于是,人们为了防止有人在自家房子的墙壁附近撒尿,几乎每一座房子的墙壁上都画着壁画。如果你走在印度的街坊,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社区画廊一样,很多人称赞印度的艺术气息浓厚,其实这些壁画也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子,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些墙上的壁画主题大多数是印度的民族领袖和改革者的肖像,如果有谁敢在这些名人肖像前撒尿那可是大不敬。
其实,没有厕所而露天大小便,对于印度的男性来说只能算一件小事儿。但是,对于印度的女性来说,影响可就大了。
在印度农村,什么时候上厕所,在哪里上厕所,是困扰印度女人的一个重大问题。通常,村里都会有一块空地会充当全村女人的厕所——通常是河边、池塘边,或者一片废弃的空地。不管是小姑娘、老婆子,甚至新娘子,都会蹲在这空地大小便。
在这露天厕所,印度女性不仅要忍受熏天的恶臭,还要担心到处都会有印度男性窥视的眼睛。
所以,很多印度女性被迫控制自己的饮水量,或者强憋着到晚上,趁着天黑才去偏远处方便。在印度,每年都会有几百起因为晚上外出方便而被强奸的女性。
2011年,印度中央邦的一位叫娜莱(Anita Narre)的妇女,因为丈夫家坚决不安装厕所,她愤而抛弃了丈夫,选择离家出走。娜莱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后,在印度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全印度女性开始“争取撒尿权运动”,还发起了“没有厕所,没有新娘”的运动,号召那些待嫁女性“不见厕所就不答应求婚”。后来,娜莱的故事被宝莱坞拍成电影,名字叫《厕所,一个爱情故事》(《厕所英雄》)。
(图 | 一印度男子对着墙上的《厕所,一个爱情故事》电影海报撒尿)
露天厕所、随地大小便,给印度人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影响市容的“面子问题”,最糟糕的是它严重的威胁着每个印度人的健康。
肮脏的排泄物造成了卫生以及生活用水的污染,印度农村80%的疾病都是因此产生的。通过粪便传播的瘟疫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而痢疾则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杀手。
所以,印度政府痛定思痛,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农村地区卫生状况的措施,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修厕所。
1999年,印度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政府实施了彻底的卫生运动(Total Sanitation Campaign),2003年又开始实施净化乡村运动(Nirmal Gram Puraskar)。2012年,曼莫汉·辛格政府又实施净化印度运动(Nirmal Bharat Abhiyan)。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发誓要结束“露天便溺”这一陋习,又发起了“清洁印度运动”的厕所革命。
印度的“厕所革命”莫迪上任以来,已经修建了几千万个厕所,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印度的农村地区。在印度,修建一个家庭厕所的成本大约是2万卢比(约2000人民币),这笔费用印度政府会补贴一半,地方政府再补贴四分之一,印度家庭的实际花费大约只有5000卢比。
这样的费用,对于今日经济高速增长的印度,对大多数的印度家庭来说,应该算不上是太沉重的负担。但是,即使是这样,在印度农村,厕所的普及率依旧还是不理想。根据美国的莱斯大学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关于印度厕所的调查显示,即使在已经实现了“家家有厕所”的300个印度村庄里,仍有大约有40%的居民还在户外“解决问题”。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只有这样做,才是“洁”。
因此,虽然莫迪的厕所革命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修建一个厕所简单,文化上的转变却是艰难的。如今,印度拥有自家厕所的人数,甚至还不及拥有手机的人数。印度的“净化印度”十分艰难。
宗教和文化的因素,很难在一时间改变,价值观的调整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印度的“厕所革命”对于莫迪来说是任重而道远,对于印度来说这是一场持久战。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印度人上厕所确实很奇葩,尤其是在印度有很多露头厕所,印度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露天厕所大小便,在别的国家这种做法就很难看到,因为人家这种习惯入厕方式叫做“接地气”,也是印度的一大“特色”。
奇葩民族难免会做出奇葩事,这就是印度,所以没什么稀奇的。
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吃饭用手抓,而且上厕所也是用手“擦屁股”,当然啦人家主要是用水冲洗,不过这种做法听着就恶心,可是在印度这就是一直古老的习俗传承,。就好比印度人的饮用水一直以来就源自印度恒河一样,他们认为只有恒河里的水才是最干净的。
可是实际上人们在河里洗澡洗衣服无所不为,但是他们依然祖祖辈辈喝着恒河水长大,恒河水对于印度人来说就是一种信仰,他们把恒河称为“圣母河”,认为恒河水对他们是一种恩赐。
其实印度人在外面上厕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厕所是污秽的东西,如果在自己家里建厕所是很卫生的,所以印度街头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露天厕所。
印度人觉得上露头厕所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且印度人上厕所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彼此聊天,一边侃大山一边拉便便,真是其乐无穷啊!
男人上厕所到是无所谓,女人出来上厕所除了很尴尬以外还存在安全隐患,不过印度女人倒是很聪明,他们很少一个人出来上厕所,一般都是三五成群一起相约出来解决。这样就避免了被“色狼”骚扰的危险,而且在印度大街上上厕所男女是毫不避讳的。
所以说在印度露头厕所依然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在印度,露天如厕就是一个常态事件,他们视蹲坑为无物,在他们眼里,只有路边露天的草垛子才是排泄物的最好归宿。
印度人喜欢露天如厕,是由很多种因素糅杂而成的。印度人常常成群结队地在野外找个地方随便大小便,就像初中的时候,姑娘们课间总要手拉手一起去卫生间一样,印度人也常常是“以大小便会友”。蹲成一排,边拉边聊天,野外大小便一度成为他们喜欢的日常社交活动。他们经常是拿着一个装满水的白色小壶(方便完事儿之后擦个屁股),吆喝上三五好友,一起蹲在昨天约定好的地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拉便便”。 即使这段缱绻纠葛在大家看来并不浪漫,甚至一印度博物馆里面用“社会诅咒”来定义露天大小便这一行为。 但是也无法阻止印度人热爱野外大小便的那份赤忱。再加上很多印度人觉得在家里大小便是非常不干净的,在家里造厕所在他们眼中是一件特别不吉利的事情,只有在野外排泄才能亲近自然。于是他们把随地大小便当成了自己的习惯和信仰。据说在印度,你不管是在村镇还是城市,都能看到神情泰然自若褪下裤子直接随意大小便的本地人。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街头随处可见的“露天厕所”和随地大小便的男人。
一只手吃饭,另一只手擦屁股的习惯。
这一切都切实的发生在号称有着堪堪媲美华夏文明的印度!
但是印度人喜欢“露天厕所”吗?这是个伪命题。如果有更多干净明亮的公厕,印度人也不会选择使用肮脏的露天厕所。
行走在印度,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太多奇葩的现象。即便是没有亲身经历,仅仅是通过外国的新闻,印度屡屡登上头条的原因也是因为各种奇葩的操作。
而厕所,一直是印度政府心中的一个痛点,以至于莫迪上台后,就曾经在印度圣雄甘地诞辰150周年之际,宣布在五年的时间内建造超过一亿间厕所的“宏伟计划”。
但是,外国专家毫不客气的指出,以印度人以往的作风看来,这个计划能够如期执行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所谓的“清洁印度”运动,任重道远。
印度目前有多少人使用露天厕所呢?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给出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印度有着6.2人在使用露天厕所。当然,很多人甚至连露天厕所都不去,直接在马路边,墙角处,小树林中解决的更多。
甚至是印度女性,也因为家中没有厕所,而不得不到趁每天的特殊时刻,到野外隐蔽处去解决。这一行为,也一举动也是导致印度强奸案高发的原因之一。
印度的厕所痛点一直存在,至少目前看来如此。2017年,印度宝莱坞上映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厕所和爱情”。此电影甫一上映,就在印度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自从“清洁印度”行动启动以来,印度为家庭自建厕所补贴75%,但是这一举动,却并没有让人们在自己家中建造厕所的积极性提升多少。这其实和印度的文化以及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在广大农村甚至是一些较小的城市中,供水是个难题,这也导致印度根本就难以实现中国普遍使用的自冲式马桶。而一切都需要人工进行。但是清理厕所向来是印度贱民的工作,同样是贱民的标志之一。
另外,印度教徒认为厕所乃是污秽之地,这一观念,令人们对于自建厕所避而远之。
所以,露天厕所是印度目前的一大“特色”,一个极为影响印度形象的特色!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为什么印度人都喜欢露天厕所?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类都喜欢"露天厕所",只不过,其他国家的人,都进化了,而印度并没有。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大量摈弃"露天厕所",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与八国联军有关。
传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在北京建立了司令部。八国联军发现,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溜墙根上厕所,弄得北京城非常臭。于是,八国联军开始整治,随地大小便杀无赦,一两个月,北京人风气大好。
这个说法,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历史资料上看到过,姑且认定为一个谣言。不过,基本逻辑应该是,我们有一段时间,除了大力气整治随地大小便的问题,问题解决了。
目前为止,不只是印度人,法国人也特别喜欢随地大小便。
在法国巴黎,有很多露天厕所,就是这样。
以及这样
巴黎市政当局想了很多办法解决人们随地大小便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甚至很多爱干净对于游客,来到巴黎旅游还要顺便帮巴黎人清理便便。
在巴黎这样干净的旅游城市尚且如此,在印度这样满地泥泞的国家,更是几乎无法禁止人们随地大小便。
为何在印度无法遏制"露天厕所"?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1,印度公共设施滞后。
印度的公共厕所普及率很低。据"中央社"报道,有53%的印度家庭没有厕所可用,近半家庭要在野外解决,3.2%使用公共厕所。
印度人在家里都没有厕所,到外面自然都是乱来的。所以,喜欢"露天厕所"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厕所。
真的难以理解印度的情况。我小时候在农村,多次苦恼家里没有厕所,总要总要去外面的公共厕所去。我们农村都有很多公共厕所,可是印度的城市竟然没有?真是可怕。
2,印度人观念落后。
印度人从精神到物质,都非常落后。印度人认为厕所很不干净,所以,清理厕所的工作只可以让低种姓人群来做。印度人如果自家有个厕所,可能还需要让一个低种姓人来清理马桶。可是低种姓人踩过的地方,该如何清洁才不会被玷污?
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是一种"洁癖",不愿意被低种姓人肮脏的灵魂玷污。想想都挺可怕,印度人不用厕所,竟然是洁癖造成的。
3,印度流浪汉比较多。
有很多印度网友,在油管上看到其他国家非常豪华的公共厕所,竟然发问"这么好的厕所,为何没有人住?"
在印度,穷人没有立锥之地,如果能在贫民窟搭建一个棚子,那就是最温暖的家了。印度贫民窟生存环境非常恶劣,1400多人共用一个厕所,10平米的小屋,可能要住10个人以上。试想一下,如果街上有豪华干净的公共厕所,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住进去的。
去年,印度总理莫迪在纪念甘地诞辰150周年活动上宣布,印度在推行"清洁印度"(也称"厕所革命")短短五年内建造了超过1亿个厕所,让99%的农村民众实现"厕所自由"。
然而,印度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仅有71.3%的农村受访家庭表示能用上厕所。
与之相对应的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印度曾是世界上露天如厕人数最多的国家(6.2亿)。
印度正在进步,我们也不必一直纠结于为何印度为何如此落后,毕竟,印度人对自己国家还挺满意的。
为什么印度人喜欢用“露天厕所”?
印度人的确非常喜欢露天厕所,长亭外,古道边,街头巷角,到处都是黄白之物,气味昂扬,随风飘散,成为印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印度人民形成独特的生活习惯。他们一般不修建厕所,在城市里,住宅面积紧张,不能修建,在乡村,有地方也不造,他们认为厕所离房屋近了,会带来厄运,远了又不方便,所以干脆就不建,喜欢选择就地解决问题。外国人,行走在印度的村镇,很难找得到一个标准的排泄场所,要想解决,解开裤子,随便没人管!
印度民众大便完事之后,还有一项更伟大的操作:用左手擦拭,擦完之后洗一下了事,他们没有手纸擦拭的习惯,这个方法和露天大小便一样传承久远。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左手不洁是邪恶的,吃饭的时候只用右手,在社会上拿钱接物或者和客人打交道都用右手,否则被认为不懂礼貌。即使家里有厕所的,如上图,左边放着一桶水,方便完之后,右手舀水左手冲洗肛门,等洗完了手之后用鼻子闻一闻有没有味道,有了继续洗,没了,系上裤子出门。
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数据表明,印度有一半人口没有厕所,城市内80%的厕所都不达标,如下图所示,仅仅一道遮盖物,就成为方便的场所,任凭人来人往欣赏丝毫不觉得羞耻,男人可以毫无忌惮,女人只好互相遮挡,或者到远离人群的地方方便。在印度宗教中,对这一日常活动,并不禁止,这也是印度人在野外排泄的原因之一,即使家中有厕所的人,有时候也选择露天入厕,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因素。随着时代发展,外部观念冲击着印度固有的社会陋习,在政府号召下,印度人民也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厕所,有的地区女孩子出嫁,第一个条件就是看对方家中有没有厕所。印度政府也加大了修厕所的力度,印度总理在全国推行“厕所革命”,准备在任期内,给印度人民修建一亿个厕所,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