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喜欢看战争电影的朋友们,可能都会发现有这样的桥段:当一场战事处于特别激烈的状态时,其中的主角由于佩戴了钢盔而能够成功抵抗来自敌方子弹等武器的袭击,并由此得以安全脱险,最终一鼓作气干掉对手。
从上述情形中,我们认清了钢盔对于减少战士伤亡的重要作用。据相关资料获悉,最早用于战争的钢盔是由法军亚德里安将军在一战时期发明的。
在这点上还有个故事:当时一名负责厨房守卫的法国士兵通过用炒菜锅护住头部的方式成功脱险,而在亚德里安得知上述情形后命令技术人员加以改进,最终打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军用头盔。
自钢盔被发明并广泛用于战争后,世界各国军队均将其视作自我防护的标配装备,比如美军在二战时期通过大规模使用钢盔而有效减轻伤亡数量。
虽然钢盔的作用对于各国军队来说至关重要,不过仍有一些国家对其“并不感冒”,比如在越南军队中就长期流行一种木质绿色“头盔”的装备。
之所以这里要特别用引号来标注,主要是因为这种装饰与其说是防护物品,倒不如说是一种装饰更合适!
据悉,这种“头盔”运用橡胶木材质来制作,外观上周圈为宽大的帽檐,顶部外圈附上绿布,戴上它能够严严实实地遮住头部,同清朝时期大臣带的官帽具有类似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头盔”是绿色的,在我们看来就如同“绿帽子”一般,显得非常不雅!
从越南军队着装发展演变来看,虽然其服装不断变化,不过这种特制头盔却一直沿用至今,是男兵和女兵们的标配,不仅平时训练佩戴,而且执行任务或参与战斗更是如此!
那么越南士兵为何会背离全球佩戴钢盔的主流而大量使用木质“头盔”呢?要想解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让我们翻开越南的近代史来看,从中能获悉一些真知灼见。
众所周知,越南在清朝时期是作为我们的附属国而存在的,但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殖民者随即打开东方世界的大门,越南也受其直接影响而陷入不得不陷入抵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悲惨命运。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法国殖民者不断对越南实施侵略,通过逐步蚕食最终于1883年以互签条约形式实现了对越南全境的殖民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清朝曾派出黑旗军援越抗法,不过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而承认法国的统治权。
为了加强对越南的统治管理,法国在此大规模实施驻军,不过这里的湿热的热带气候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麻烦”。基于此前长期殖民作战的经验所得,法国将一种更加适应上述气候特征的木质头盔带到了越南当地。
在法国方面看来,以往的钢制头盔虽然可抵御枪弹,不过在热带环境中却暴露出明显的缺陷:糟糕的透气性、不便于移动作战等等,让士兵们苦不堪言。
而木质头盔却有所不同,它们材质简单且戴着十分轻便,减轻了环境对士兵们的心理影响。
法国的这项发明创造对越南方面造成了直接影响,于是逐步继承并发扬了这方面的传统做法,成了一种军事后勤装备的惯例。
正所谓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用的,在越南人看来钢盔在防护性方面固然更具优势,但却根本不实用。在法国的启示下,越南人开始进行效仿,运用木材等材质来制造既可以遮阳又具备透气效果的军帽。
当设计改进后,这种军帽从外观上看非常类似于斗笠,具有大幅帽檐,一般被涂成绿色底色,最初被称作“木髓帽”。
越南士兵之所以对木质头盔钟情,还与该国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大家都知道,越南地处东南亚地区,领土自北向南十分修长,处于热带地区。
据悉越南境内多沼泽和丛林,夏季多雨水,往往带给人十分湿热的感受。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头盔的运用并不突出,因为越南士兵不需要大规模地实施平原作战,他们可以通过掩体来进行自我保护。
而木质头盔则不一样,士兵戴着特别的方便自在,能抵抗酷暑,而且可以在丛林作战中进行伪装,防止对手发起突袭。
另据了解,越南是一个全民尚武的国家,受长期对内对外战事影响,越南民众养成了好战好斗的传统,他们以参军为荣,认为这是家族赢得荣誉的宝贵机会。
为了鼓励从军,越南国内每年都会发布征兵公告,期间会邀请一些当红明星来参与其中,由此在社会上营造强大效应。
早在殖民地时期,越南人被法国士兵戴着的帽子所深深吸引,认为这是能带来富贵的象征,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正是受如此心理影响,越南人才会追求木质头盔,将其视作一种特别的身份。也许我们会认为这是长期深受殖民主义毒害的结果,不过越南人却自觉地把这种装饰当做获取荣耀的手段,想来真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头盔的科技含量更加突出,产生了许多运用新材质的新式头盔。受此影响,越南军方也在头盔使用上悄悄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木质头盔依然是不可撼动的主流,可以说越南人对木质头盔的喜爱已渗透到骨子里面了。
当前越南军方也在尝试增加钢盔的使用比例,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体效果并不明显。越南士兵之所以抵制,很大程度上是亲身直观感受所致,因为木质头盔虽简单,但却好于钢盔,这是特定环境下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然越南人也是血肉之躯,是经不起对手武器装备的打击,所以钢盔仍是重要选项。对于他们来说,能否寻找一款可以成功取代木质头盔且兼顾实用性的新型装备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在越南的街头,几乎到处都能见到佩戴斗笠还有绿色帽子的人群,不仅如此,越南军中士兵们佩戴的,也大多是这种绿色帽子,而这种帽子被称作髓头帽。
国际范围内,大多数国家军中使用的都是钢盔,而越南却依旧保留着非金属制的髓头帽,早期的髓头帽都是木制的,如今虽然不是木制,也非钢铁,而是其他轻便的新型材料。
实际上,越南士兵佩戴的绿头盔,正式名称叫做“髓头帽”,最早的髓头帽在十九世纪初出现在印度地区,因为当时的欧洲人难以忍受印度的酷热,所以制作出了这种用木髓帽子。
髓头帽边缘有突出的帽檐可以用于遮阳,十分轻便透气,军用髓头帽多用羽毛进行装饰。
因为髓头帽非常适合在热带地区使用,随意很快被殖民者带到了非洲与南美等地区,欧洲各国殖民者的海外驻军都开始佩戴髓头帽。
在祖鲁战争之后,英国人为了防止髓头帽过于抢眼成为攻击目标,因此把髓头帽染成了茶褐色,后来变成了卡其色的太阳帽。
近代时期,随着钢盔出现,髓头帽在欧洲的军队当中又逐渐消失,毕竟欧洲并没有那么热,髓头帽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只有海外殖民地保留着。
不过后来的髓头帽逐渐平民化日常化,成为当时很多热带居民还有探险者的装备之一。
众所周知,法国近代曾侵染越南,在中法战争后,从清朝手中夺走了越南的宗主权,因此大量的法国文化都传入了越南,这其中也包括髓头帽。
越南也是个热带国家,跟非洲与南美洲大多数地方一样,这里到处都是湿热的热带丛林,当地的气候环境,实际上让法国人很不适应。
原本很多的法国士兵,在越南也是佩戴更加坚硬的钢盔,然而他们发现越南的湿热,使得钢盔成了鸡肋,那时候的法国钢盔没有内衬,很不透气。
一开始的很长时间内,许多在越南丛林当中佩戴钢盔的法国士兵,经常出现头皮问题,甚至出现皮肤溃烂之类,非常麻烦。
于是,法国人开始在越南的驻军当中推行使用髓头帽,木制的髓头帽也比较坚固,而且非常得轻便,更重要的是,这种帽子很透气。
法国人在军中大规模推行髓头帽之后,原本佩戴钢盔出现的各种问题纷纷消失,而越南人也从法国人那里,学会了制作与佩戴髓头帽。
很多人觉得,战场上的头盔自然是越坚固越好,其实这句话对也不对,在正面冲突之中,即便是钢盔也无法完全承受对方进攻。
事实上,头盔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防范流弹还有各种弹壳碎片之类的伤害,并非是直接挡子弹的,而髓头盔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髓头盔轻便透气,能够有效适应越南当地的闷热潮湿环境,是因地制宜的产物,为了更好的进行掩护,越南的髓头盔都是绿色的。
如今的越南军中头盔不再是木制,而改成了用更加轻便坚固的新材料制作,至于钢盔也有使用,并非完全没有。
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越南军队用木质帽子,而不是钢盔,也是结合自身的需求来的。
越南一直有戴木质帽子的传统,最早是因为人们在稻田里干活,要有兼顾遮阳和避雨功能的实用工具,所以木质的帽子应运而生。实际上直到现在,很多越南人也戴着木制的帽子,尤其是越南的女人喜欢戴那种圆锥形的木质斗笠,可见越南人很喜欢木质帽子。
尽管有着悠久的木质斗笠帽历史,但目前越南军人常戴的绿色木质军帽,却是一个“舶来品”,它并不起源于越南。那是在19世纪末,法国人逐渐殖民了越南,当时越南湿热的气候让驻越南的法国人很难受,而同样的情况,法国人在南美地区也遇到过。
在19世纪初期,法国一直活跃在美洲地区,在海地和圭亚那这些热带雨林国家,都有法国人的身影,习惯了欧洲气候的他们经常成片被热倒。后来法国殖民者就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就地取材制作了木质的帽子,并取名“木髓帽”,法语意思是来自殖民地帽子。
不光法国人,英国人也逐渐开始在热带地区的殖民地使用“木髓帽”,并装备到殖民地驻军,这种帽子逐步变成了欧洲殖民者的象征。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也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于是这种“木髓帽”很自然地被带到了越南,并配备给殖民者。
本来就很喜欢木质帽子的越南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舶来品”,并加以改装,将泛黄的木质帽子染成了绿色,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增强帽子的伪装性。在法国人殖民结束后,北越军队废除了很多法国人的政策条令,但是却继承了木髓帽,并普遍列装到军队。
越战爆发后,北越军队因为要常年跟美军进行游击作战,这时候伪装变得十分必要,戴上一顶绿色的木髓帽,可以有效隐藏自己的身份。美军在越战中有大量的随军记者和士兵,他们在战争中拍下了大量的越军照片,越军士兵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绿色木髓帽。
经过美国人这么一宣传,越南军队头戴绿色木髓帽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了,而取得了抗美战争的胜利后,越南人对自身的军事实力更加有信心。到70年代后,越南军队并没有放弃绿色木髓帽,而是仍然大量配备部队,并且一直使用至今。
木髓帽除了被装备到越军士兵外,在普通越南男性中也开始流行这种帽子,而越南的街头,也经常可以看到售卖绿色木髓帽的店铺。这款最初用来给士兵戴的帽子,也已经成了越南人的标配,似乎不戴绿色木髓帽,就无法表达越南的独特之处一样。
其实木髓帽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轻便、实用,越南地处热带地区,气候十分湿热,如果在这里作战的军队头顶着重重的钢盔,会增加作战负担。而且钢盔虽然防护性不错,但是透气性太差了,带上后人容易出汗,甚至头皮也会不舒服,进而导致皮肤溃烂。
越军因为地形和自身实力限制等原因,长期以来都是跟对手打游击战,或者是小规模战争,这种情况下对作战帽的隐蔽性要求甚至强于防护性。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尽管越军缴获了一些美军的钢盔,但是很多士兵并不愿意戴,而是更倾向于自己的木髓帽。
近年来越军已经装备了一些钢盔,但是之前使用的木髓帽还保留着,这也是越军的一大特色。当然无法大规模装备钢盔,除了上面实用性不够的原因外,成本过高也是一大影响因素,毕竟制造一顶钢盔的价格是木髓帽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越军自成立开始,就一直打仗,前后几十年的战争,早已经将越南掏空,军队最后不得不经商来养活自己。在那个缺少军费的年代,越南军队不装备钢盔,也是从经济效益考虑的,毕竟那时候越南人多,钢盔减少的伤亡也有限,性价比并不高。
实际上普通的钢盔并不能防弹,只是能够减少弹片和流弹对士兵的伤害,即使是在二战期间,使用钢盔能减少的死亡数,相对总阵亡人数来说,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况且越南这种国家并不缺人,在这种情况下,用钢盔来减少死亡,显得就不那么划算了。
当然钢盔这种东西,看起来简单,但科技含量却不低,尤其是新型钢盔,早就不是二战期间普通钢板打造的铁帽子而已。现在的钢盔往往分为盔壳及悬挂两部分,盔壳是最重要的层,现在很多高科技的头盔,使用的都是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复合材料钢盔对工业的要求很高,需要制造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包括材料工艺,以及锻压技术,越南这样的小国明显不具备这种实力。而且新型的钢盔还有减震帽芯、悬挂系统、护目镜及通话装置,这样才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作用,这样要求更高了。
即便是一战时德军使用的M16钢盔,其制造工艺也不简单,例如M16头盔的金属外壳至少经过9道复杂的冲压工序,反复锻炼才能够制成。越南从来就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武器都靠进口,自然无法有效生产高质量的钢盔。
鞋子好不好,只有试过才知道,钢盔和木髓帽到底哪个好,也是越南人自己的选择。随着越南经济的好转,如果以后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也跟了上来,那也许哪天就普及钢盔了,不过那时候越南军队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有特色。
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跟越南打仗时我正在师司令部当作战参谋,当时我也很纳闷,为啥越南军人戴个木质的绿帽子?而不戴能防弹的钢质头盔?
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查看了越军的发展史,从中查到了他们的军人之所以戴绿色的木质头盔的原因是他们国家一是太穷,没有几家象样的钢铁厂,他们囯内的树木又多,所以他们就地取材,制了很多木质帽子,能省不少的国防费。
二是他们越南的地形地貌多数是灌木丛林,戴上绿色头盔便于隐蔽在灌木丛中。
三是木质的头盔体重轻,戴在头上舒服,时间长了也不会锈迹斑斑。
四是越南的气温高,烈日当头照,因此他们定做的木质头盔帽檐周围大,这样又能遮日还能挡雨。
总之越南军人戴的木质头盔还是以省钱为主要目的,因为他们从前与美国打了十几年仗,越打越穷,使囯内的国防经费少得可怜,所以他们平时得以省吃俭用的过日子。
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越南军队戴绿色帽子是因为它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当时的法国军队为了适应当地的东南亚闷热的气候环境,仿效英国把钢盔改为木盔。一直到二战初期,法国被德国打败,德国盟友日本趁机占领了越南。为了反抗日军的残暴,越南游击队在法军仓库中,得到了木盔和军服。从那时起一直戴木盔。为了和丛林颜色一致,染上了绿色。完全是因为材料和技术限制无法生产刚盔。近几年,主力部队配有刚盔,二线部队仍然是绿色的木质帽子。
越南军队为何没有普及钢盔,而是一直带绿色的木质帽子呢?
准确的说这叫“凉盔”,是从木髓帽发展而来,结合了越南本地气候和主要文化的发展,凉盔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基本上现在越南军队依然会把凉盔作为军队特别是陆军军种的日常佩戴的军帽(注意,是军帽)来配备。
(这张图是近几年的,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演习中依然把凉盔作为标准装备,可见凉盔作为作战头盔也是他们认为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越南军队佩戴凉盔是越南的一大特点,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凉盔在越南军队中地位是挺高的,但是并不是只有越南军队佩戴凉盔,只不过大家可能看到越南街头很多摩托佬也戴这个帽子认为这个帽子简直就可以作为越南的文化象征。
而且最让大家想象不到的是,越南街头巷尾的凉盔帽,实际上其中一部分是中国生产的。对,没错。中越战争之前,中国南方的军队也曾经效仿使用凉盔,也向越南供应了大批的凉盔。而中越战争后,我国军队逐渐淘汰了这种凉盔,但是很多军工厂依然还在生产,并通过各种方式销售到了越南,有些作坊向军工厂学了手艺后时至今日依然还在生产,大家有机会到边境的市场去看看就知道了,有部分这种越南绿帽子还真就是国内生产的。
(找不到标签图,就是这种帽子,不过现代的工艺材质和过去不一样了,边境的越南生意人很喜欢戴这种帽子,为了告诉大家自己是越南人)
言归正传,越南军队时至今日依然把凉盔作为军队装备,其实真就是两个主要原因和一个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过去越南是法国殖民地,越南军队跟着法国军队的习惯采用这种样式的头盔或者说军帽还挺正常的。这里有个小历史,十九世纪以前的欧洲军队作战的时候大多采用钢盔,而他们来到像越南、菲律宾这样的热带国家后,发现钢盔这玩意华而不实,还特别不适应热带的气候,特别是太阳一晒,头上像戴着个烤肉铁板似的。很多想象不出来的可以问问身边的南方特别是两广的朋友,问他们夏天的时候是不是外面的车壳都可以煎鸡蛋。所以他们就学习了殖民地人民的智慧,采用了类似斗笠一样用各种草、木材质做的能遮阳还透气的帽子来作为军帽。没想到这个伟大的风潮马上获得了各国特别是驻扎在热带地区军队的效仿,而各个还根据自己原本头盔军帽的样式、喜好等做了不同的设计,这也是后面现代化军队逐渐开始结合各地气候等情况分开设计军用帽的开端,但是大体上都和斗笠形式差不多。而这种早期的帽子,就叫木髓帽,这名字据说是根据法语发音得来的,反正越南语咱也不熟,他们说是就是吧。
(多说一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不止是军队,很多欧美人也喜欢这种帽子,因为给人一种“我去过热带”的装X感)
而原本戴斗笠为主的越南人,看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法国军队戴的木髓帽后也觉得这帽子又高级又好看,能戴上的非富即贵,有越南人能加入军队戴上木髓帽,简直就是家族的荣耀,所以受这段法国殖民时期的影响,这种形态的帽子代表了高级和牛X的印记就深深刻在了越南人民的心里。一直到现在,走在越南街头甚至看越南的影视作品,依然能看到木髓帽的身影,可见我们觉得人性扭曲的帽子,在越南人民心目中缺是地位崇高经久不衰的潮流典范。
主要原因之二,就是凉盔的实用性了。越南地形大多是热带丛林,以湿热气候为主,遮阳作用和透气性对丛林作战的军人们来说非常重要,而平原地区的大规模群体作战方式在越南并不常见,所以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像其他国家军队那样佩戴头盔保护头部抵御流弹,因为身边的树就是最好的掩体。所以越南军队就大胆的把凉盔作为了日常军队的常用军帽,为什么说是军帽?因为越南军队也有头盔啊,越南虽然过去是穷了点,但是买头盔的钱还是有的,只是需要佩戴头盔的机会不多,日常情况下甚至在一些作战的情况下都不如凉盔更实用更受欢迎罢了,类似的情况就像印度的锡克士兵,你就是发美式头盔给他们他们也不戴啊,头可断,包头不能乱。偶尔的特种作战戴上没问题,但是太阳下站岗的时候你让大家戴着不能遮阳不透气的头盔,你试试医院够不够吧。不过随着现代化作战方式的发展,各种新材料也不断出现,越南军队也并没有一直固守传统非凉盔不戴,毕竟活命更重要,只不过现在越南军队的装备更新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适应的过程中,也许有一天凉盔会从越南军队中消失,但是一定是在出现另一种能真正取代凉盔的装备出现后。
(人家越南有头盔的,只不过凉盔在平常情况下更实用也更受欢迎)
再说一个次要原因,这个就很简单了,因为越南全民皆兵,很多越南民众平时是老百姓,打仗的时候抓起枪就是民兵,给每个人都分发足够的装备不现实,所以戴上绿油油的凉盔就成为了大家的首选,平时能干活,有需要的时候就是军帽军盔,总得有点象征性的东西在身上吧,反正总比斗笠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依然很多越南人喜欢戴凉盔的原因之一,当然凉盔日常戴也确实挺实用,我以前去边境玩的时候买过一个来玩,不是我前面贴图那种,是有塑料隔层的,我估计拿个锤子来锤一下两下是锤不透的,不比工地上的安全帽差,骑摩托还真的挺实用的。
再回答关于为什么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没有使用凉盔,我编辑了好几次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保存不了,我就简单点。缅甸因为和越南关系特殊曾经也使用过一段时间凉盔,没错也是我国生产的。泰国等其他几个国家之前压根没现代化军队,都是后期西方国家帮助他们组建的,所以装备也是一水的美式装备,他们更加习惯戴奔尼帽,就是类似渔夫帽那种,反正透气是肯定透气了,也有作战头盔,换着戴呗。而且,因为他们的军人礼仪也采用西式的,有些动作带凉盔的时候做起来不方便,也不好看,比如....把帽子折叠起来塞肩章那里.... 相比起来越南军队没那么多繁琐复杂的礼仪,也没这个需求,所以实用为主,要知道当初训练他们最多可是中国解放军。反正他们几个东南亚国家现在不采用凉盔也挺合理的,而越南继续佩戴凉盔也挺合理的,更何况越南军人们又不是非凉盔不戴,人家选择也很多的,从日常佩戴到一般强度的演习作战戴凉盔都没问题。
(哪国的军人自己看吧,这就是奔尼帽,我国军队也有配备,到热带雨林地区参加演习的各国军队都会配备这种帽子,因为实用)
最后,说一下,其实越南军队的凉盔制式、材质、涂装等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最早期的类似斗笠或者是飞碟帽形式的,一直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接近现代化头盔的都有,总之,一段时间内,凉盔还是会继续出现在越南军队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