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为何会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

王庚作为军界大佬,被徐志摩戴了绿帽,为何还成全了他们?

因为王庚自己看的开,不过这绝对不是忍气吞声,毕竟留的住人,留不住心,又有何用呢?还不如放手让他们渣男配渣女,绝配呢!一、其实王庚和陆小曼并没有感情基础,王庚在毕业后,留学,然后回国任职。他和很多人一样有了事业,就得成婚,完成一个男人应该完成的“任务”,那就是结婚生子。

王庚和陆小曼认识一个月后就在“父母之命”下成婚了,两人并无感情基础,更多是完成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任务吧!王庚虽然后来或许会喜欢上陆小曼,但毕竟没有过感情基础,王庚喜欢清净,而陆小曼喜欢热闹,两人性格也不和,所以王庚对陆小曼的执着也没有那么强。加上王庚多年在外奔波,无法给陆小曼想要的,还不如成全他们。二、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王赓早年留学于西方,受西方思潮影响很大,自己也是颇有欧美风度,并不尊崇中国那种封建大男人主义。加上自身本来就大度,性格温和,就成全了自己的兄弟吧。

王庚和陆小曼离婚时也和徐志摩说过,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对离婚并没有多大成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徐志摩这个人了,在他们三人之间恋情中,王庚颇有引狼入室的味道。王庚和徐志摩是兄弟,俗话说的好“朋友妻,不可欺”,而徐志摩真的是渣,竟然对嫂子动色心。王庚对徐志摩信任,放心把陆小曼交给徐志摩,他却利用这层关系“泡嫂子”。

三、王庚虽嘴上不说,或许对陆小曼也有点舍不得,但他内心也深知陆小曼是个“烂摊子”。陆小曼这个人很大手大脚,毕竟曾经是小姐,什么都要最好的。每月的正常花销就达600多块,这在当时是可以买7两黄金的。一间舞衣的钱就当平常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王庚在外,老婆都见不到几次,还要为她花这么多钱,也是受罪。

后来可以看出王庚的做法是对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就单陆小曼的生活费,徐志摩也付担不起。

陆小曼生性开放,在外面爱人也不少,和徐志摩结婚后,后来不照样爱上了翁瑞午。王庚不放手,绿帽子更多,还不如将其甩手。

不过王庚当时还是惹上了陆小曼这个烂摊子,甩掉后,后来还是以“陆小曼前夫”的称号为人津津乐道,也是悲催!

王庚为何会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

王庚,一个大气直男的爱情观:成全不是宽容,成全只是不在乎!

如果一个男人,他的朋友成功勾引了他的老婆,而且这三个人都是时代名人,公众人物,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今天必然是震爆网络媒体轰动性新闻,就像娱乐圈在2019跨年前后的“做头发”事件一样极具震撼力……。

对于受害的男性来说,大众往往报以深切的同情和一边倒的支持,当然,对于受害男主而言,他更多要承受的是来自大众舆论的调侃压力,因为整个社会都会以异样的目光注视着他……

不要说男主会和好朋友隔壁老王和以及老婆断了关系,就算打他一顿,大家也是支持的,即便这个隔壁老王是大名鼎鼎的浪漫诗人徐志摩。

可是为什么自己老婆陆小曼和自己朋友徐志摩在一起之后,王庚却很大度的“放手”?

不仅没有对头上草青青恼羞成怒,甚至是坦然离婚,淡然面对,欣然祝福!这谁能受得了?只能说王庚这哥们如果不是太怂,那就太不是一般人的胸怀了!

王庚是江苏无锡人,出身名门望族,官宦子弟,一表人才,西点军校出身,学霸成绩毕业,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他同学,这样的天之骄子就是比自己的同门兼好友徐志摩也不遑多让。

回国后直接进入北洋军部,仕途一片光明,前途亦是无量,1922年王陆两家豪门联姻,在世人看来王庚和陆小曼自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金童玉女,神仙眷侣,1923年,年纪轻轻的王庚就是少将军衔了。

可是王庚优秀虽优秀,毕竟是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直男,既没有渣男的颜值,也没有渣男懂女人,还没有渣男有文化。

恰好大家闺秀的陆小曼偏偏就天生的公主病,丈夫不解风情,刚好遇上丈夫的朋友,具有渣男潜质的民国大诗人徐志摩,两人一来二去就成功看对眼了,就此两人完成了彼此感情空虚的救赎,他们不在乎世人看法,要寻求自由与快乐,所以冲破世俗观念和共序道德,正大光明的相爱了!

虽然舆论一片哗然,徐家更是觉得徐志摩门风败坏怒而与徐志摩断绝关系,但事实上,在西风绵绵吹拂的民国,徐陆之恋,更被很多受过新思想洗礼知识分子认为,是冲破封建婚姻思想的枷锁表现,不乏文人对他们鼓吹和呐喊。

而王庚这个“留美派”自然也在这种政治正确的氛围中选择向时代潮流看齐,既然是新青年,那就不能固守老套规矩,为了不被政治正确所排斥,王庚欣坦同意他们的自由,祝福他们的爱情。

事实上,王庚也许是真的豁达,王庚是一个学霸少年得志人物的典型,他很像那些具有突出成就的人,自律到恐怖,周一到周六全无休息娱乐,一心为了事业,几于苦行僧,所以对待爱情,或许他真的并不像陆徐二人一样看的那般重,爱情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剂。

他是做大事的人,修齐平治才是他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爱情不是。

所以他才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那般从容不迫,因为对他来说,陆小曼并不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历史上有很多爱江山不爱美人的例子,对他们而言,他们追求的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矫情到死的爱情,他们苦于人生短暂,只想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功成名就青史永留才是他们希望的,什么爱情,不重要!

此后王庚将军奔波国事,终身未婚,未尝不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注脚!

想来在当时唯一给他压力的是外界的舆论,是来自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的两大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影响,这才是可能会造成影响王庚的事情,再无所谓的人被骂被调侃为“王八”恐怕也不会面不改色,王庚理智近乎冷漠,但也不可能毫无所谓!

这也正是为什么社会舆论争论为何那么剧烈的原因,因为在传统思想看来,徐陆这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也是对一个男人极其侮辱的行为。

当然在新思想眼中,则是另一番解读,这是恋爱自由的表现,而民国是新思想为潮流的时代,尤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更是新文化运动女权运动空前蓬勃的时代,领导者高喊打倒一切旧思想,彻底否定旧文化,走向极端。

在这种矫枉过正的背景下,支持徐陆的则更多,害怕被称为反潮流的人们只好在狂热的自由观面前噤声,而王庚也就只好顺应了主流,响应并成全了“别人的自由”。

只是王庚这一走,就再也没对陆小曼回头,他孤独而骄傲的背影,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夕阳下远去的潇洒侠客……

不知道对于女孩子来说,是希望拥有一个事业心极重的稳重踏实好男人“王将军”,还是希望嫁给天生浪漫多情会哄人开心的徐诗人呢?

王庚为何会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诗人徐志摩写的,徐志摩崇尚自由,想要寻找灵魂伴侣,有关于他的爱情故事很多,徐志摩是一个多情才子,王庚是一个从政军官,陆小曼在民国那时候是有名的名媛,以至于徐志摩与王庚、陆小曼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在当时那个年代闹得人尽皆知,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段三角恋。

王庚

王庚在当时是仪表堂堂,青年才俊,就读过多所名校,初入政坛的他急需站稳脚跟,这时候他不得不需要找一个背景强大的家庭做靠山,陆家这时候就出现在他的眼前,要说当时他穷小子一枚,陆家看中他什么了,其实陆家看中的就是王庚的前途,王庚年纪轻轻,名校毕业,当时的政府都非常想要他,这也就是陆家看上王庚,并把女儿陆小曼嫁给他的原因了。

陆小曼

要说陆小曼,从小接受西方教育,不像寻常女子一般,只会待在闺阁之中,在当时陆小曼可是有名的名媛,与其他豪门小姐一起谈论趣闻,一起游玩,那是自由自在,所以,两人虽然结婚时候,王庚没什么钱,但是凭借陆家的实力,在当时给两人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豪门婚礼。结婚后的王庚沉迷于军事,在他接受的教育里面,大事为重,娱乐项目没有那么必要,而身为妻子的陆小曼应该支持他,服从他。

图为陆小曼与唐瑛对戏

可陆小曼并不是这样的女子,她所接受的教育里面夫妻两人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的,所以王庚与陆小曼婚后常常因为此事斗嘴,但陆小曼还是我行我素,与朋友们出去游玩,跳舞,参加聚会,时间一长,王庚觉得只要陆小曼开心,两个人不吵架,这些事情就随陆小曼去了,所以王庚对陆小曼是越来越放松,陆小曼呢,可能也是因为王庚非常信任她,觉得和王庚之间没有夫妻的感觉,更加的喜欢在外面玩乐了。

陆小曼和徐志摩

后来的转折出现在徐志摩身上,刚回国的徐志摩因为种种事情,心情抑郁,这时候他寻求王庚的安慰,可王庚并没有时间去陪徐志摩,恰好陆小曼也想王庚陪自己,王庚呢对自己的兄弟,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信任,便让两人时常出去游玩了,没想到两人之间渐生情愫,王庚隐隐约约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但是作为丈夫,他还是对陆小曼始终如一的信任,他对陆小曼有爱,有情,可他是一个政治家,他的爱与情被封在心里,嘴里怎么也表达不出,而陆小曼感受不到,她感受到的,是徐志摩的浪漫与热情。

后排左二是赵元任,左三是王赓

直到有一次双方朋友之间组建了一个聚会,王庚这次也破例的参加了,参加之前他很开心,因为这次是小曼主动邀请自己一起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惜,到了聚会上面,来了徐志摩,来了陆家父母,来了一众好友,言辞言外都在暗示王庚与陆小曼之间的婚姻是封建产物,这是新时代,我们应该突破封建,放飞自由,去寻找自己的真爱,王庚表面无所动静,心里暗暗伤心,原来这么一大桌人喊他出来就是因为想劝他放手陆小曼,成全陆小曼与徐志摩。草草吃了几口就以军事繁忙为借口走了,回去之后的王庚想了很多,一直未能下定决心,直到后来他被误解进了监狱,那时间他想明白了,他在牢狱里面签下了与陆小曼之间的离婚协议。

至此,王庚与陆小曼之间的婚姻到了头,签下名字是因为王庚不想拖累陆小曼,不知他那时候签下名字的时候是多么绝望,一个自己的朋友,一个自己的妻子,一时之间可能他两个都失去了,后来的王庚一直没有再婚,或许他已经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

王庚为何会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

娶了朋友之妻,朋友却送去祝福,三个人还都是民国名人,这种事情也许只能在民国才能看得到。这三个人便是徐志摩、陆小曼和王庚。王庚是陆小曼的前夫,徐志摩是陆小曼后来的丈夫。王庚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与三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俗语说,“朋友妻,不可欺”。朋友之间坦诚相见,对于朋友之妻,要有尊重之情。可是在民国,有一个人不仅娶了朋友的妻子,在婚礼上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和礼物,而且这个人和妻子以及他的朋友,还都是民国名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一下这个人,他就是《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徐志摩是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非常有才华,家里条件也不错,正宗的北京大学高材生,在英国、美国留过学。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奉家里的命令娶了一个女子,但是徐志摩对这名女子并没有多少感情。后来,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便不顾一切地与原配离婚,但是林徽因接受不了徐志摩的这种行为,最后选择了梁思成。

徐志摩与原配已经离婚,却也没有得到林徽因的爱,心中自然很郁闷。后来,徐志摩遇上了陆小曼,而陆小曼则是徐志摩好友王庚的妻子。

说起这个王庚,也是民国时期一名响当当的人物。王庚家境显赫,官至陆军中将,曾经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并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陆小曼也不像后人想象的那样,家里其实条件很好,而且家教严格,只是后来她自己选择了放纵。不过在当时,王庚和陆小曼的结合可谓是“金童玉女”,被外界看好。

但是王庚和陆小曼的感情还是出现了问题。从一开始两个人的结合来看,就有点政治联姻的味道。而且两个人的性格不太一样,王庚一心扑在工作上,性格稳重。作为军人,王庚的纪律性、约束性比较强。但是陆小曼是一个画家,思想较为开放,更喜欢自由,因此与王庚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个时候,王庚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让好友徐志摩陪伴陆小曼,以弥补自己工作紧张不能陪伴小曼的不足。但是没想到,徐志摩和陆小曼倒是性格上更为合拍,两个人都喜欢诗歌,有共同的语言。于是,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直到最后谈婚论嫁。

没想到,王庚也是个开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和陆小曼的感情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倒不如放开陆小曼,让陆小曼和徐志摩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在王庚和陆小曼的婚礼上,王庚送去了自己的祝福信和礼物。

不过,王庚心里应该还是爱着陆小曼的,因为在他给徐志摩的信中,曾警告徐志摩,如果对小曼三心二意的话自己“定会以激烈手段应对的”。徐志摩去世后,王庚还去看望过陆小曼,并且终身未娶,也许在王庚心中,那个小曼从未离去,当时送去祝福,也是为了小曼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心中也是极度痛苦的吧。

参考资料:《王庚与陆小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