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的背后为何会有“兵”和“勇”?

究竟哪个更强?

兵和勇代表不同的部队,一般来说兵比勇强。

一、兵是清的主力军队,也就是正规军,他们由八旗军和绿营军这两个满清主力组成。

八旗军也就是我们口中说的八旗子弟,他们以满族,汉族,蒙古族组成,直接隶属皇帝管辖,算是满清特种部队了,他们在满清入关后,大部分卫戍京师,掌管京师安全。

八旗兵为世兵制,八旗中男性只要满了16岁就要训练,成为预备兵,训练极其艰难,这也是八旗兵战斗力强的原因之一。

绿营军也是主力,它不像八旗兵以满人为主,绿营军全部都是汉人,毕竟单靠满人战斗,是不够的,于是就加入了这些汉人武装。

如果说清军没入关前,八旗军功劳最大的话,那么入关后功劳最大的就是绿营军了。绿营军是抗击南明和三藩的主力军队,巅峰时期是八旗军的几十倍,并且遍布全国。

我们电视剧中见到的兵一般都是以“绿营军”为主,毕竟八旗兵少并且集中在京城,而绿营军多并且分布全国。

二、“勇”即“乡勇”,是雍正年间才正式开始出现的,算是民兵吧。它不想“兵”那样是正规军,他们是哪个地方有战事时,就地取材,临时在当地招募一些人组成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战斗力和军事素质也是不如“兵”的。

所以说勇是不如兵的。

三、但也有例外,清末时期,为抗击太平天国运动,政府允许在当地私自招兵,抗击太平天国,这时勇则成为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也是地主阶层的私人武装,其中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勇”的代表,当时湘军还称“勇营”,这时候是“勇”的巅峰期。

在这个时期,勇是大清主力,而兵已经基本不复存在,被勇所取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