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什么意思?
我们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非常熟悉,还经常说,它的字面上意思是说,酒已倒了几回了,菜也上了几道了。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
平时,我们有事请人做客,一开始什么都不说,只敬酒上菜,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该吃的也吃了,喝也喝了,这时才把自已想说的话在酒桌上说出来。
所以,我想这句话应该有两层意思在里面,一是表示宴席中,酒菜上的差不多了,宴席接近高潮部分了,人们吃喝正酣。二是表示酒也敬几轮了,该上的菜也上完了,宴席正接近尾声。不管是接近高潮,还是接近尾声,其大意是一样的,表示酒席离结束不远了。
关于这句话里的“三巡”,“五味”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听我仔细讲一下。
一、酒过三巡
酒过三巡,就是说,酒已经给客人倒三回了,几杯酒一下肚,大家的话开始多了,说的很开心,喝得也正尽兴。
这里的“三”,不是具体指三次,三杯,三回,这是一个大约数。表示酒喝了一定时间了,酒桌已经喝了不少了。所以“三”代表多的意思。
那为什么叫“三巡”呢?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呢,明朝时,专门有个官叫巡城御史,治安管理员,负责巡查京城内的治安。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在城里东西南北各地巡查一次。古人就把这种巡城御史的巡查方式,运用在了酒席上。
古人坐席,就是人们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四方桌代表四个方向,每一个方向坐一个人。这种布局很象古代城市布局。敬酒时,第一次把这四个方位上人的酒杯倒满,就像是巡查了一遍城里,人们把这种敬酒方式叫“一巡”。
就这样,挨着倒几次酒就叫几巡。“三巡”是指敬了三次酒了,但后来,三并不是表示三次,而是多次。因此,“酒过三巡”应该是已经倒了好几回酒了,此时酒也已经喝到了高兴处。
“酒过三巡”,说明古人对饮酒的礼仪比较讲究,认为三巡就喝的可以了,不应多喝,喝多误事。所以,那时喝酒时,基本上以“三巡”为喝酒的恰到好处。
二、菜过五味
菜过五味,这个好理解,五味就是“即酸甜苦辣咸”。中国人对菜品的要求是很高的,色香味俱全。而宴席上的菜也是品种多,花色全。为了照顾到大家不同口味,在上菜时就要会特别注意,各种口味的菜都要上一些。
如果只是上一种味的,可能会让一些人不适应了,不适应就不喜欢,那么请客吃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点的菜味很全,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口味,大家用餐时就会很高兴,大家吃的开心,主人也会很有面子。
也有人说,“菜过五味”中的“五味”是和中医有关,因为“酸甜苦辣咸”这五味是和人体的五种器官“心、肝、脾、胃、肾”相对应。只有补充这五种不同的味道才会对五个器官有好营养作用。
总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是古人对酒席的一种规范。以这种方法来办席,可以让人们喝酒喝的正合适,菜也吃的较全面。所以,古人要求人们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方式告诉客人,酒已喝好了,菜也吃好了,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宴席已进到了尾声,不能多喝了。客人这时也要会主动控制自己,该准备离席了。
图片来自网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什么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是主人请客时的礼议,一般情况下指上流社会,古人设筵待客是每人一几,分列两边,"席"地而坐,即坐席这一称谓的来历。客人坐定后开始上菜上酒,筵席正式开始第一道菜上来主人开始致祝酒词,后每桌敬酒,一翻下来即一巡。一般是敬酒三杯,即是三巡。在这三巡中菜基本是上到五味了,(五味不是酸甜苦辣咸,而是五种菜品)。也应该是一半的菜品上来了。这时的议式算告结束,主客之间就不端着了,放开肚皮,甩开腮帮子可劲造吧。相互间也可调侃一下,吹牛皮拉大蛋,面红耳赤,原形毕露,也有吐的、也有尿的,不一而足。
连李白都热血沸腾,激扬时拍案而起,拔剑四顾后又心茫然。你说这酒有威力还是无威力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什么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的是:酒不能有四巡,三巡是天一巡,二巡地,三巡相互敬。第四至六杯是阴间用的,请菩萨及祭祀用四巡至六巡。菜品六碗是祭祀用的,戏剧《何文秀》中唱段“六碗”,唱的就是祭祀场面。所以,胆子最大的大文豪的文章中,写活人的场面也只敢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什么意思?
酒局和饭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手段,在酒局和饭局的觥筹交错之间,可以拉进彼此的距离,从而增进感情和了解对方的人品、性格,因此在民间有了“无酒不成席”的说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它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酒局或饭局基本进行的差不多了,菜也都上齐了,接下来就要进入今天这个饭局或酒局的主题,毕竟饭局和酒局的召集者都是抱着一定目的举办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是什么意思一,酒过三巡
“巡”的意思就是四处巡视和查看的意思,酒过三巡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组织酒局的人挨个给来宾倒酒,倒过三遍以后算是结束,这是酒桌上的一种礼节,并不是非要挨个倒上三遍,“三”在这里是一个虚数。
在正式的酒会上基本都会有组织这宣布酒席的开始,然后进行祝酒词把本次酒会的目的和想法给来宾讲清楚,然后为了表示对来宾的尊敬会给来宾们倒酒。
一般组织者会提议大家把酒倒满干杯,一般情况下组织者最多也就提议三次,毕竟喝酒这事是因人而异的,酒量不行的人三巡过后可能就会不胜酒力了!
“酒过三巡”其实所说的就是一种餐桌礼仪,也是对主家的一种重视,否则酒桌上乱糟糟的会显得杂乱无章。
二,“菜过五味”
正式的宴请和酒席对于菜品的样式和上菜的顺序,以及菜品的口味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正常情况下都是先上喝酒的凉菜,然后是主菜搭配着小炒,最后是甜品和主食,而且菜的味道要酸甜苦辣咸这五味搭配开来,毕竟参加宴会的人口味不同,因此为了照顾到与会人的口味,这些菜的味道也不能千篇一律。
“菜过五味”意味着菜品已经全都上齐,与会人员也基本吃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也就离宴会的结束差不多了,因此组织者和宴会的主人或所宴请的尊贵客人,这个时候要起来发话,或者时感谢嘉宾的到来;要不就是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宴会进行到菜过五味的阶段,也就可以上主食或者有事想要离开的人就可以散去了。
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还有一层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宴会已经开始达到了高潮,这个时候参加宴会的人基本都快酒足饭饱,宴会的气氛也开始热烈起来,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助兴的小节目,或者与会的宾主开始热烈的交谈。
结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所说的其实就是餐桌上的礼仪,以及参加宴会所达到的最热烈时的气氛,因此现在很多人都会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来形容宴会的高潮阶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