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老子为什么骑牛出行呢?有人问为何不骑马?我想,老年人出行要慢,稳,牛就有这样的特性。马,疾风暴雨一样,受不了,年青人上战场就一定要骑马。牛就是现在的商务车,马就是跑车。

古时,牛可是被人看成宝贝的动物。它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不求回报,是古代农耕的好帮手。历代政府都十分注重对牛的保护。所以牛在古时日常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由于牛比较温顺,不发脾气,工作起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一般人还不见得能坐上。而牛的本性也比较符合道家的思想,老子骑牛更有趣味。

马当然也不错,但是马是战备物资。而且马的本性不符合道家思想,马的生性野,冲击力大。适合奔驰,跑急路用。老子骑马不安全,也不符合道家思想。

同时,老子骑牛也是有个性的,不能随便骑的。他骑的是青牛,为什么?老子是东方的圣人,从东方来。

古人讲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五个行星,这五个行星代表五帝之子。五帝就是黑、黄、青、白、赤五帝,他们象征着5个方向。木星是青帝,表示东方,老子骑青色牛最适合。

图片来自网络

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老子在晚年的时候,曾做了一件事,就是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

那么,老子这样做,有什么深刻的用意呢?

其实,这里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其一,老子年迈的时候,为什么要出函谷关西去?其二,老子西去的时候,为什么要骑牛,而不是按照一般的做法骑马?其三,老子骑牛,为什么要骑青牛?

(老子骑青牛雕像)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谈过。

老子在晚年的时候,出函谷关西去,一般的解释是,老子是想找一个归宿。由于古人都希望能够当神仙长生不老。因此,老子这样做,也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去处当神仙。

而当后来,老子成为道教祖先以后,他“羽化登仙”的传说就更加多了。中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都传说是老子升天的地方。而道教的最高神太上老君,也被认为就是老子升天后所处的神位。

除此外,道教为了战胜佛教,还传出老子西去印度,点化释迦牟尼的说法。

不过我不这样认为。我在那篇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老子出函谷关西去,仅仅是为了出一下这个著名的关口而已。

这个关口,是当时东西方的一个分界线。西方的秦国,因为有这个关口,抵挡住了六国的进攻,六国不敢轻易越过这个关口一步。当时孔子曾经周游列国,但是他就是不出这个函谷关。因为他认为西边的人是没有礼法的,他传道也不去那边传,因此留下了“孔子西行不到秦”的说法。

但老子却一定要西行。而西行一定要出这个函谷关。

(函谷关遗址)

因为老子平常喜欢述而不作,因此一直没有作品留下来。同时,老子喜欢清静无为,因此不耐烦教徒弟,没人把他的思想传播出去。当老子年迈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思想一直烂在肚子里不传出去,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是要传出去,又怎么传出去呢?交给谁呢?

老子显然希望交给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只有交给非常特殊的人,他的这个思想,才能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

有人说,你说得不对,老子不是一个入世的人,是一个出世的人,他并没有想过要把什么思想留下来。不对,老子如果是一个出世的人,他就不会去当周朝的小官了。实际上还是入世,只是不得志而已。

什么样的人,才是特殊的人呢?显然,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来,尹喜把守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方的关口。二来,尹喜本身也是个思想家,同时是老子的崇拜者,懂得老子的著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三来,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就会不知所踪。也就是说,不用老子主动提出来,尹喜都会让老子在西去之前,无论如何要留下“绝笔”著作。四来,尹喜拿到老子的著作以后,一定会传下去,流传千古。

正是有了这样充分的考虑,因此,老子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尹喜拜老子)

当我们能够理解老子为什么在年迈的时候,要西出函谷关的时候,我们其实就能够理解老子为什么要骑牛,而且是骑青牛了。

有人可能认为,牛与种庄稼有关,老子骑牛,是因为他想要亲近土地。还有人认为,牛的性子比较慢,性情比较温顺,这与本来就崇尚清静无为的老子,在调性上是非常相似的。还有人认为,老子骑青牛,是一个关于易学的问题。青色本来代表东方。老子这样做,也就是“紫气东来”的意思。毕竟老子是要升天的,只有按照正确的路子走,才能真的成为神仙。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老子之所以选择一头牛,而不是选择马,是因为老子很穷,没钱买马,因此只能骑牛。甚至有人认为,老子年纪比较大了,他骑马的话,受不住马的颠簸,身体会搞出病来。

不过,如果老子出函谷关,真的是上面我们说的,为了留下一部著作的话,他骑青牛就有非常特别的意思了。

因为牛走得很慢,比马慢多了。因此,老子有足够的时间,把他将西出函谷关的事情传播出去,留给尹喜思考,让他做好准备。而假如老子骑马,很快就跑过去了,尹喜没有思考的时间,又怎么会想到让老子留下著作呢?

至于为什么是一头青牛(黑牛),是因为牛是青黑色的,身体会更加健康一点,更加能够长途跋涉。这样,老子就可以翻山越岭,通过那些艰辛的道路,到达函谷关了。

我想,老子的目的,大约也就是这样吧。

(参考资料:《老子的智慧》等)

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这个问题要分两点来回答:

一、老子为什么要出行: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是周王朝国家图书档案馆馆长,学问非常深厚。当老子看到周王朝君王无道,诸侯征战,国家日趋没落时,老子却无能为力,为了避世老子决定辞官西行出走,然后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道德经》。

二、老子为什么要骑牛出行:

其实,老子西行时是不是真正的骑牛,恐怕没人说清楚。之所以后人传说老子是骑牛而行,这与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派有很大关系,较多的附加了后人的一种附会成分。

我们知道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无比深奥,揭示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后人出于对老子的敬仰,尽量按照符合道教的思想体系来塑造老子的形象。

古人从卦象上讲,以马来比喻乾卦,表示乾健,以马代表的乾卦合乎儒家的特点,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坐的是马车;用牛来比喻坤卦,表示坤顺,牛代表的坤卦符合道教的思想主旨,所以后人认为老子是骑牛离开洛阳向西而行的。

这就是老子骑牛的传说来历,希望能给予各位帮助!

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答,老子骑牛出行,是因为他走着出行太累,所以骑牛而出行,有人说老子为什么不骑马🐎和坐车,马和车老子买不起,春秋战国马和车都是有钱人和高等级贵族所有,普通人享用不上,老子正好养了一头青牛,他每一次出行就只能骑着牛了!

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洪荒無為天下傳,自運開擡經許年。

牛背道經難瞬間,玄意醞釀慢慢演,

老子为什么骑牛而出行?

好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