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记得南方民间有一句流传极广的俗语,比“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说得更直接,更让人易懂,那就是“穷不起屋,富不移祖。”

这里先要解释一下“祖”的含义。祖,南方人很多地方人对坟的口头称谓,即坟墓中葬的是祖先,便以“祖”代称坟。比如说坟山,也就称为“祖山”。不仅自家先人的坟是这种称谓,所有的坟都称为“祖”。

穷不改门

如果说“穷不改门”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那么“穷不起屋”的说法就非常客观,没有一丝毫的迷信色彩。当然也可以把前句的“改门”理解成“修造门庭”,也含有修造房屋的意思。

旧时,民间还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俗语“若要人穷,劝人起屋”。《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就更有意思:“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现在有此人理解这句话时,只往人的善良的一方面想,说这是意思是教人向善,捐弃前嫌,勿结仇怨。认为鹅既是家禽,也是看家守门之物,象征吉祥之义。架屋安梁在古代是喜庆吉利的大事,自然也是好事。好像古人无恶人,都在做善事。

小时候,我村里有一位旧时教过私塾,在家乡那一带很有名望的老先生,曾义务教我们村里小孩读《增广贤文》。当读到“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时,因语句浅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于是,各谈各的想法,结果与现在人理解的意思一样,无非是主动示好,主动讲和,教人为善之类。单纯的小孩肯定是往好的方面去想,那晓得人世间的险恶?结果都没说到点子上去,也就是说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

老先生对我们说,养鹅,一是要吃家里大量的稻谷,与人争食,让人粮仓空虚。二是损毁别人家的庄稼,造成与被损庄稼主人的不和;劝人架屋,是要消耗与自己不睦人家的人力和财力,让其家庭变穷。原来劝人养鹅和劝人架屋(建房)的人是居心叵测呀,是与人争斗的一种手段啊。

记得本世纪初,农村掀起了建房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家纷纷建起了小洋房。我所在的县,有一个村的一对夫妻,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因争强好胜,在手头没钱的情况下硬要建新房子。夫妻说干就干,从烧砖开始,所有的活都是夫妻亲自干,除了钢筋水泥是借钱买的,所需材料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所有的泥水工活都是自己做的,连小工都没请过一个。三年后,一座漂亮的三层小洋楼终于落成了。进住楼屋后不到半年,夫妻相继因病去世了。当地村里人都说,夫妻两人是让小洋房给活活给累死的,真让人嘘唏痛惜。

过去有点经济基础的人,在建房上都得反复权衡利弊,不能心血来潮,把家庭拖入贫穷的境地,何况贫穷的人家,就要更加量力而行了。“穷不改门”其实就是一种提醒,没钱就不要瞎折腾。

富不迁坟

这句话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也只好按民俗来解释了。

民间认为,家庭富裕,肯定是祖坟葬得好。但总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家里富足了,主要办两件大事,一是建房。改善居住条件,这点无可厚非。二是修坟或者迁坟。这种人总觉得,自家在贫穷的时候,没有好好地安葬好自己的先人,心怀内疚。当手里有了钱后,就要风风光光地把祖坟修葺一下,或者认为祖坟风水只有一般,要找一处风水更好的地方,将祖坟迁过去。其目的还是要让祖坟荫庇子孙后代,使家里更加兴旺发达。

旧时,迁祖坟和随便乱动祖坟是民间最大的禁忌。祖先葬在那里好好的,民间认为最好不要动,动一下就会对祖先是一种损害。民间有一句俗话“福地福人消”,说的就是葬坟。人们认为,人死后葬哪块地,是命中注定了的,说明这块坟地属于先人之地,先人能消受得了,如果换一块坟地,先人未必消受得了。这样以来,迁坟不但不能让子孙后代后代更加兴旺发达,连继续富裕都维持不了,很可能会造成家败人亡。

以上说法自然是迷信,不足为信。但在客观上也有合理的成分,也就是告诫世人,不要有了点钱,就到处瞎折腾。折腾自己不要紧,那是自作自受;俗话说“人死为大,入土为安”,为了自己的面子和风光,为了自己的迷信心理,折腾死去的先人,让沉睡土里的先人不得安宁,是对先人的不敬。

总之,“穷不改门,富不迁坟”除了迷信的成分外,合理的部分就是一种警示,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不可为了面子好看,讲排场,瞎折腾。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积淀,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有许多民间俗语,是农村几代人经验的总结,玩味起来颇有一些道理。今天就来分享一句民间俗语--“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穷不改门”,意思是即便日子没有过好,也不会轻易该换大门的位置或者搬离这个地方。

大门的位置,在盖房子的时候,已经按照风水学的理论设计好了,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没有富起来,一定是其他的原因,和大门没有关系。“穷不改门”,体现着农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唯物主义的态度。

“富不迁坟”,日子过好了,有钱了,农人也不会轻易去迁动祖坟的位置,而只是将祖坟修缮修缮。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认为,日子过好了,正是祖宗保佑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将祖坟迁走,那样做有可能破坏了祖坟的风水。

从这两句俗语来看,农人对于自己生活,是有着唯物主义的认识的,一时的贫穷,应该是自己的原因,不应该怨天尤人,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现在的农村,有许多致富的门路,只要头脑活,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走出贫穷,迎来美好的新生活。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这句流传民间的俗语,带有浓厚的风水学色彩。过去人们在建房和长辈安葬时坟地的选择都是非常慎重的,无是有钱没钱都必须请风水先生或者是懂这方面的人来看看。都是很合理的。

如果家穷,真正该考虑的是自己为什么一直贫穷,要考虑自 身的问题,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那虚无缥缈的风水之说。想要富起来,就该改变自己的观念,通过增值自己,来改变现状。如果通过改变房屋的风水格局就能富起来,那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穷人,其实,只要家人平安,人丁兴旺,贫穷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关于“穷不改门”还有另外的解释是说,人穷志不穷,自己再穷,这也是自己的家,不能为了名利富贵,就去巴结他人,甚至更改姓氏。

“富不迁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既然已经富了, 那说明自家坟地的风水是没什么问题的,也就不需要再大费周章地寻找风水宝地迁祖坟了,且不说风水之 说是否真的有用,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只是求个心安,也是可以的。但是本来的处境挺好,做人要懂得知足,本来也许是想要找个更好的地方安置祖坟,但是迁完之后,可能就破坏了原本的气运,想要过得更好,可事实却是过得越来越不如意,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毕竟世事变化无常。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风水在农村是非常看重的,有的事“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农村改门或者迁坟都是大事,一帮人们都不会随便改动,要改动必定会请风水师傅来看,虽然有点迷信,但在农村却非常看重,如果处置不好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血光之灾。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一、穷不改门

大门一般都会想到“财神”,但是祖祖辈辈为什么就你穷呢?本来就已经穷了,你还要瞎折腾去该门,不仅耗费时间,还要消耗不少的钱财,这样会让本以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如果一个人经常做缺德的事,那么肯定会慢慢消耗财运和福运。有句话叫“一亲坏,10代败”,如果家里出了不好的人,这个家肯定会越来越衰败。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人上进、有正气、有责任心,那么财神爷肯定会想你招手。穷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没有上进心。

二、富不迁坟

农村老一辈常说“切莫迁坟,十迁九败”,这说明迁坟一件大事,在家庭和谐、无病无灾、家庭富裕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迁坟。如果你已经富裕了,就更不要瞎折腾了。

迁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除非是不可抗拒因素(滑坡、坟墓损坏、地震、修路等),一般不要迁坟。人都想涂个清净,人死了也一样,人死了你还去打扰,这是大不敬。如果人怀不好的心,想要通过迁坟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你这不是想利用去世的人吗?真正想孝敬老人,更重要的是生平对他们好。

迁坟是很讲究风水的,坟墓的选址、方位、等每一部工序都很重要,你已经富裕了就别去折腾,这里面的过程很容易出错。谁都想“见棺发财”,但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总之,虽然风水很重要,但是一个人命运更多的由自己来决定,孝敬老人我们不能“愚孝”。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能不折腾的一定不要去瞎折腾。

对于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在下方留言。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穷不改门,富不迁坟。”意思是目前家里还比较穷,只要人丁兴旺,全家平安,就不要相信封建迷信,去动改动家门朝向的心思。因为工匠不是风水大师,一旦改得不好,不仅没有发财,甚至还会给家里带来许多莫名的烦恼,如以前好好的身体,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而且医院一时还查不出病因,或突然飞来横祸,发生车祸等。所以老话说“穷不改门”,只有找准致贫原因,努力提升自身价值,总会有甩掉贫穷帽子的那一天。

“富不迁坟”,意思是家里本来就顺风顺水,生活如意,就不要大费周章,去找风水大师乱动自家的祖坟。

如何理解民间流传“穷不改门,富不迁坟”?

穷是心,贫是兜。

心贫瘠,气场由内外的萎缩,

再怎么折腾,风水也好不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