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孩子说话迟,说话晚,很多家长觉得没有关系,孩子开口说话是迟早的事情,不用管他。但是事实正好相反。
小区邻居家的孩子一直是姥姥带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会说句子,只会说词语,上学一个月后孩子就跟开了窍一样,突然间能够说长句子。还有一位朋友,夫妻两人把孩子放在老家爷爷带,爷爷耳背,等到孩子3岁来到父母身边上学的时候才发现竟然不会说话。吓得赶紧检查,还好一切正常属于语言发育迟缓,接到自己身边爸爸自己带,过了一年孩子的语言就跟上了。
所以说,孩子开口的早晚不是孩子来决定的,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说:语言潜质是人类遗传的结果,但是语言发展的原材料需要环境来提供,提供多少语言刺激形式的原材料也会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儿童语言迟缓有哪些特征开口时间晚于一岁半
婴儿开口说话的时间在1岁左右,开口早的宝宝可能10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叫爸爸妈妈,开口晚的宝宝最迟也不会超过一岁半,如果孩子在1岁半的时候仍然不开口说话,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叫肯定是语言发育落后同龄人了。《儿童心理学》中写道,1岁半的孩子掌握的词汇在22个,一岁半还不开口,词汇量已经远远落后。
语言能力落后于同龄人
一岁半的宝宝已经能够把单个词语变成三四字的短句,这些句子具有短小、简单的特点,而且仔细去辨别还能看出来孩子的语法是错误的,比如“多牛奶”“坐椅子”,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人去理解,很多父母听了之后就能明白。所以说2岁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说句子,或者说短语,只能用词语,证明孩子语言发育滞后。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孩子为什么开口迟,最根本的原因在家长身上,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知道,而是家长用错了方法。
错误一,静待花开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年人认为开口说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时间到了孩子自然就开口说话了,所以民间有“贵人语迟”的说法。但是真相是孩子语言的学习不能离开人类环境,语言学习阶段外界环境给予的刺激越多,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儿童心理学》中写到这样一个案例,在法国20世纪70年代,一个叫Genie的女孩,从18个月开始被变态的父亲锁在椅子上,没有玩具没有声音刺激,因为母亲是瞎子,也不许和母亲说话,等到13岁被发现的时候,尽管医生们经过很多努力,经过4年的努力,她的语言只相当于5岁孩子。
所以说,如果只是等待孩子开口,而不给与环境刺激,孩子开口会更迟。
错误二,对话太少
很多父母教宝宝学说话总是喜欢从单词开始,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幼儿的单词获取量更多的来自于和成人的对话中,在转瞬即逝的一刹那,孩子会记住某个单词。尤其是父母多次重复过的单词。
在BBC的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当妈妈和宝宝的对话增加了5%的时候,孩子所说的单词增加了13%。也就是说教孩子说话的时候更多的用对话的形式,而非单一的说教模式。
错误三,对孩子的语言回应不够
鲁道夫·谢弗说: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任何想通过学习者单独努力而获得语言的尝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当孩子咿咿呀呀开始学着说话的时候,父母就要做好和孩子进行对话的准备,但是很多成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对于孩子的回应显然过于敷衍。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自己玩的很好,不用插手,任由孩子自言自语,孩子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或者总是逗逗孩子,偶尔喝孩子说上一两句话,这样的回应是不够的。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手上拿着玩具或其他东西就是最好的交流时刻,因为这个物品是一个媒介,孩子和成人沟通的媒介。
儿童心理学家对双胞胎和独生子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就算是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下,双胞胎和成人的对话时间明显减少,双胞胎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于独生子,研究者认为不被注意和语言之后之间有这紧密联系。
如何避免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的方法不对,想要避免幼儿语言发育迟缓,一定方法要用对。
首先,抓住幼儿的“单词吸尘器”时期
孩子进入1.5-2岁之后,会迎来语言的爆发期,之前孩子每个月可能会记住8个单词,进入语言爆发期,孩子一天能够掌握的单词数量突然会增加到9个,所以心理学家们称这一阶段为“单词吸尘器”时期。
第二,营造更多的共同场景
儿童在共同场景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在语言上获得的进步就越大。
研究者从幼儿1岁起对孩子和母亲持续了6个月的录像,他们发现和母亲在共同场景中玩耍的时间最久的孩子被发现拥有更大的词汇量。有研究证明2岁半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和母亲与孩子在共同活动的环境下交谈的数量有关。比如一起读书、玩耍、做家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交谈。
在共同的场景下,父母的语言更能留存在孩子的大脑中。
第三,游戏中注重“注意力跟随”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成人行为的不同特征与儿童语言的进步有直接联系。
研究者发现,在母亲和孩子的游戏中,如果母亲允许孩子选择兴趣的焦点,并在以后的交谈中仅仅跟随在孩子的焦点之后,孩子更能获取名称或者其他相关事务的语言信息。相反如果游戏一开始,焦点就是由母亲来制定的,孩子选择进行跟随,孩子的语言进步会明显降低。
所以说,游戏的过程中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焦点,当成年人的语言输入和孩子的兴趣相关时,共同的兴趣,语言的意义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和记住。
也就是说,孩子学习语言的主动权应该放到幼儿手中,父母对于环境给予的刺激应该是以孩子的兴趣为焦点,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开口得更早。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语言迟缓,不用着急5岁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爆发期,只要用上面三个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让孩子尽早学会说话。
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音准差、语言表情技巧掌握的不够好、口吃等问题。
主要症状表现是:
1.音准差
音准差是指不能准确发出某个单音节的读音。3、4岁的儿童,随着发音器管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及大脑机能的发展,发音能力迅速加强,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如果由于自身发音系统的异常,就会出现音准差的现象。
2.不会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语言表情技巧是指恰当地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大小、快慢和停顿等语气和声调的变化,使之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儿童由于理解力差,就会难掌握语气、语调的变化。
3.吐字不清
吐字不清、发音不准,俗称大舌头。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就医或正规的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只要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多点关爱、花些心思、加强语言训练,相信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同样可以拥有每好的明天。
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图片这些也只是个参考,每个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们还要鉴别是否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比如自闭症、听力有障碍等,这应该到正规医院由医生进行科学地判断。(单纯的语迟孩子除了说话晚一点之外,在与人的交流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他会用表情、肢体与人交流,也不会排斥社会交往,愿意与同伴玩耍。但如果是自闭症,孩子除了不肯开口说话之外,还伴随自闭症的其他症状。例如,不喜欢跟其他的孩子玩耍,存在社交障碍;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分享或参与活动;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在行为方面,自闭症的孩子喜欢重复刻板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兴趣狭窄,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仅供参考。
如果是单纯的语迟,孩子与大人的交流减少,是重要原因。家长与孩子应该增加交流,多教孩子说,不要让孩子以简单的发音或者手势动作代替,有时你要故意逼他发音、说话;更不要为了自己清闲,让孩子单纯的自己看电视、即使是看电视,也应该成为“亲子活动”。
我有个同事家的孩子就是2岁多快三岁了还不能说完整的话,很着急,带着孩子四处检查,都没问题,就是单纯的语迟,我跟她交流发现,她家孩子都是她父母帮着照看,老人十分溺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不用说话,只是拿手一指发句“嗯”,姥姥、姥爷就知道干啥,立即就拿了过来。时间长了,孩子也就懒得说话了。我家孩子在2岁时时已经成句成句的说了,简单描述一些事物或者表达自己想法也没问题。在他刚开始说的时候,会在说的有些混乱,语言中还夹带一些思考时的附属音像:“嗯……”、“就是、就是……”,我怕他养成习惯,就跟他说:“不着急,想好再说”,经过几次纠正发现孩子进步很快。不要小看孩子,也不要认为他们听不懂,研究表明,1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以类似成人的方式识别元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育机构告诉你学习语言要趁早了,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跟孩子好好说话(不要模仿孩子的语言),多交流,他自然会知道“话”该怎么说。
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你好!首先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期的儿童因各种原因所导致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够与正常儿童同样用语言进行语言理解与表达,与他人的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也不能正常进行。
一般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有以下几点症状:
1、孩子说话晚或很晚;
2、孩子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5、孩子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交流技能低;
7、回答问题反映差,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8、换音障碍,G和D发音混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的时候,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后期智商开发等能力。
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语言迟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音含糊不清
这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只能够清晰的发出一个音,而其他的发音含糊不清的话,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可能已经患上了语言发育迟缓。
二、开口说话的时间晚
正常情况下,幼儿一般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能够开口喊爸爸妈妈了,但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往往要到两三岁左右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开口说话,有些甚至到四五岁的时候还不能够清晰的说话,一般出现这种症状就代表孩子已经患上了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及早的去治疗。
三、学习语言的速度慢
正常来说,3-5岁是很多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儿童们能够学会大量的词汇并且清晰的说出来,但是如果孩子此时患上了语言发育迟缓的疾病的话,那么即便是孩子努力的学习,也只能够学会少量的词汇。
四、说话语意不清
虽然说儿童知道的词汇量不多,但是一般情况下,三岁左右的儿童就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自己说话的意思,因此如果孩子说话总是前后颠倒,而且所包含的词汇量也比较少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孩子就患上了语言发育迟缓疾病。
希望给宝爸宝妈一些建议。
儿童语言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各种原因一起的语言表达或语言理解能力落后于同年龄的孩子。主要病因包括听力障碍,智力障碍,交往障碍,语言环境,构音器官异常等。
主要症状
1.说话晚,一般不好定义几岁比较晚,但是一般3.4岁还不能开口说话或说出完整句子词语的孩子,家长要注意了。
2.理解不了语言的意思。孩子不能理解父母表达的意思,如帮忙倒杯水,递个东西等简单的话术,孩子理解不了。
3.发音不准确,一般孩子3岁左右发音就可达到基本准确。发音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这是发音器官肌肉功能完善的过程。
语言发育迟缓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当孩子出现上述的症状时,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测训练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