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两个月宝宝一直老是晚上哭闹,晚上睡觉都是抱着晃着才能睡。

肠绞痛和肠胀气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两种“生理性”疾病。而且经常是相伴而来,都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和哭闹,所以很容易被新手妈妈们混淆。

宝宝肠胀气的原因

生理原因

肠胀气的宝宝通常是因为肠胃功能不完善,对食物消化不充分,加上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不规律,导致宝宝肠道中气体增加,形成肠胀气,如果肠胀气本身比较厉害可能会刺激肠绞痛的出现,所以通常肠绞痛和肠胀气很多时候难以完全的分辨清楚,两种症状结伴而来。

饮食原因

新生儿肠胀气除了生理原因还有饮食方面的原因比如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妈妈吃了过多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萝卜豆腐,花椰菜等。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腹部受凉或者吃奶姿势不正确吃进去了空气造成的。

肠胀气和肠绞痛如何区分

对宝宝的肚子进行一看二听三摸

肠胀气和肠绞痛最容易出现在刚出生或者出生第二个月的宝宝,通常小婴儿的肚子会看起来特别的鼓胀,挨着宝宝的肚皮去听声音能够听到里面有咕咕咕的声音,用手去摸摸小肚皮会发现肚皮是紧紧的,敲起来声音会比较清脆,证明宝宝有肠胀气的症状。

看宝宝的排气

肠胀气的宝宝因为肠道中有过多的气体而感到不舒服,只有排出体内多余的气体才能更舒服,所以如果新生儿的屁特别多特别响,并且有时候脸挣得通红,全身蜷成一团,像是在努力的放屁,这种情况通常是宝宝肠胀气。

看宝宝的大便

如果宝宝是因为着凉而引起的肠绞痛,通常会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来进行判断,查看宝宝的大便,如果大便中敷泡沫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肠胀气。

看孩子的哭闹程度

医学上肠绞痛的定义为每周哭闹在3天以上,每次哭闹在3小时以上,哭闹多发生在傍晚或者凌晨,只有满足这些症状才算是宝宝肠绞痛,也就是说新生儿只有高频率的哭泣并且情绪特别难以安抚,这样的症状才算是宝宝肠绞痛。

很多宝宝情绪难以安抚,总是习惯被抱起,喜欢手脚蜷缩起来用力,小脸挣得通红只要没有伴有频繁的哭闹,可能宝宝的这些症状都只是生理性肠胀气。

如何缓解宝宝肠胀气

肠绞痛的根本原因是肠道发育不完善这种情况在宝宝4-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缓解并且逐渐消失。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等待孩子的成长。其余缓解肠绞痛的方法和缓解肠胀气的方法很像是。

做蹬自行车运动

肠胀气的宝宝更喜欢蜷缩起自己的身子两只脚跳起来,就像随时会蹬自行车一样,因为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宝宝排气,所以这样做孩子会感到更舒服。

家长可以给帮助宝宝做蹬自行车的运动,两手抓住孩子脚腕,把孩子的一条腿推向腹部,收回后再推另外一条腿,重复多次,帮助孩子排气。

趴着或者飞机抱

不管是趴着还是飞机抱,都是给宝宝腹部一个力量,可以缓解宝宝因为腹部不适引起的疼痛也能够帮助宝宝进行排气。

可以遵医嘱吃些益生菌

如果肠胀气本身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吃一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也可以缓解肠胀气或者肠绞痛的不适,但是益生菌最好不要盲目使用,最好咨询医生之后再来决定。

不管是肠胀气还是肠绞痛,很奇怪在3个月之后这些症状都会逐渐减少,好转,所以养育孩子很多时候考验的真的是耐心。

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两个月宝宝一直哭闹。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么?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宝宝肠胀气,肠绞痛,每天宝宝哭闹不止,只能抱着哄着,在很多妈妈心目中,肠胀气跟肠绞痛没啥区别,都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两者区别很大,缓解的方式也不一样,还得多做了解,然后对症解决才好。

我小侄子2个月的时候,有一阵子也特别能闹腾,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哭闹不止,抱着就睡会儿,一放心就哭,面部胀红,很痛苦的样子。当时也以为是肠胀气,只是感觉比网上看的要严重很多,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他这是肠绞痛,还好不严重,医生让回家飞机抱,差不多1个月就好了。

那肠胀气和肠绞痛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都发生在宝宝两三个月的时候,只是肠胀气一般出现在傍晚,肠胀气的宝宝大多会在傍晚哭闹,同时会有不安,面部胀红,腿部弯曲,臭屁连连的表现,而且放屁的时候可能还会带出少量大便,按压肚子有明显的发胀感;另外,宝宝大便的时候,排便很费劲儿,大便比较稀,有泡沫状,而且次数还挺多。

而肠绞痛的宝宝表现更为明显,时间不定,他们会突然大声哭闹,时间可能会长达几个小时,或者间歇性发作。哭闹时,宝宝的面部发红,嘴周围发白,腹部发胀,而且有紧绷感,同时双腿会向上蜷缩,脚部发凉,双拳紧握,不管是喂奶还是抱着,都很难缓解。宝宝经常哭的撕心裂肺的,最后可能因为排便,放屁或者哭的太累睡着了而停止;同时睡着以后,睡得并不安稳,可能会哭闹,排便也很苦难,还经常出现吐奶。

另外,肠绞痛还有原则,那就是一天持续至少3小时,每周至少有3天,尺寸至少3周,大约在产后3周开始,很少持续到3个月以上。

对于肠胀气和肠绞痛如何缓解?

肠胀气

如果宝宝是肠胀气,还得查找胀气的原因,是吞咽过多空气,还会母乳喂养,妈妈吃了很多产生气体的食物?如何缓解呢?可以先预防后缓解。

1.减少空气的吞咽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应该尽量避免宝宝吞咽过多的空气。比如,不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喂奶,不要宝宝喝奶的时候逗宝宝等等。如果是母乳喂养,要注意宝宝的衔接是否准确,要确保宝宝的嘴唇紧贴在乳晕,避免空气进入;如果是奶粉喂养,还得保证宝宝的嘴唇含到奶嘴较宽的底部,而不是只含着一点奶嘴,同时喂养的时候,奶瓶的方向很重要,最好是奶瓶倾斜30-45度,保证奶瓶中的空气全部处于奶瓶底部,不会被宝宝吸吮吞咽。

2.喂奶以后必须拍嗝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宝宝吃饱喝足以后,必须得拍嗝,即使拍不出来,也得竖抱10-15分钟才行。

如何拍嗝呢?在宝宝奶后,妈妈把宝宝竖抱起来,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部,一手支撑宝宝的屁股,然后竖抱起来,注意调整好姿势,让宝宝的脸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的手掌略拱起,呈半圆弧、类汤匙状,用空掌的方式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从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动原理,慢慢地将宝宝体内的空气拍出来。

3.母乳妈妈饮食注意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的饮食必须得注意,尽量少吃一些容易胀气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可能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的体内。同时也得避免富含咖啡因的饮食,以及酒精的摄入。

哪些食物容易胀气呢?引起胀气的食物有很多,具体有卷心菜、豆类、豌豆、蘑菇、大豆等等,母乳妈妈饮食的时候可以注意宝宝情况,如果宝宝没有胀气的话,可以吃点试试,宝宝没有问题再继续食用;但是如果宝宝胀气严重的话,这些食物暂时先别吃,等宝宝好了再吃。

4.按摩宝宝的腹部

如果宝宝胀气比较严重,可以尝试按摩宝宝的腹部,以此帮助缓解胀气。怎么按摩呢?首先妈妈的手温水洗洗,温乎乎的,然后再把手轻轻的放在宝宝的肚脐处,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然后再顺着肚子的曲线往下拉,重复按摩几次,就可以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气体。注意,给宝宝按摩的时候,要在宝宝醒的时候进行。

5.让宝宝趴在床上

还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者妈妈的身上。趴着的时候,宝宝体内的气体会更容易排出,但是注意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是2个多月的宝宝,他们的颈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自己抬起头来,可以让 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妈妈帮忙托住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已经3个月多月了,能够很好的控制头部,自主的抬起头部,那就可以趴在床上了。为了安全起见,趴着的时候,妈妈也得在旁边看护。

6.及时就医查看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宝宝出现厌食,或者消化不良,比如大便频繁,而且特别稀,甚至便血;比如宝宝呕吐严重,伴随高烧,一定要就医查看。

肠绞痛

1.信心+耐心

肠绞痛属于宝宝胃肠道的发育问题,很多宝宝都出现过,它会随着宝宝生长发育逐渐消失的,在这期间很难缓解,还得爸爸妈妈长时间的耐心安抚才行。所以在面对宝宝肠绞痛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并且相信宝宝很快就会好的,积极面对。

至于什么时候好,肠绞痛一般出现在出生后3周,6-8周达到巅峰,3-4个月逐渐缓解,慢慢消失。当然具体时间还得看宝宝自己。

2.帮宝宝按摩

肠绞痛跟肠胀气的按摩方式基本相同,都得要求妈妈双手温乎乎的,再 给宝宝按摩。按摩的时候,顺着肚脐顺时针,轻轻按摩,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

3. 蹬自行车运动

妈妈们还可以抱着宝宝轻轻的摇晃,帮宝宝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最常见的运动就是蹬自行车,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双手握着宝宝的双腿,然后轻轻的交替屈伸,模仿蹬自行车的动作。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排便通气,还能缓解肠绞痛的不适。

4.转移宝宝注意力

如果按摩没用,宝宝又哭闹的厉害,可以陪宝宝玩耍,或者带他出去兜个风,放个好听的音乐,以此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忘记不适。

5. 让宝宝趴在床上

像肠胀气一样,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者妈妈身上。如果是2个多月的宝宝,他们的颈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自己抬起头来,可以让 宝宝趴在妈妈的身上,妈妈帮忙托住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能够很好的控制头部,自主的抬起头部,那就可以趴在床上了。为了安全起见,趴着的时候,妈妈也得在旁边看护。

6.及时就医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无法缓解宝宝肠绞痛的不适,建议就医查看,寻找宝宝不适的真正原因,及时帮助宝宝缓解。

最后,在宝宝出现肠胀气,肠绞痛的时候,还得耐心观察,用心安抚,如有异常,尽快就医!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两个月的宝宝发生肠绞痛和胀气都是非常常见的, 根本原因是由于婴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两种病症对婴儿来说都是非常难受的,但是很多妈妈都容易吧肠胀气和肠绞痛当做一回事儿,统一的处理方式就是“抱哄”,实际上并不管用。两个月的婴儿胀气和肠绞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妈妈要学会将两者区别开,用对应的方法治疗,对症下药!胀气和肠绞痛的表现分别是怎么样的?

胀气的表现:胀气大多发生在月龄比较小的宝宝身上,一般情况下,月龄小的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全,容易发生胀气。主要表现为婴儿的腹部隆起,超过胸部,肚皮绷紧,里面充满了气体,敲一敲肚皮声音就像敲鼓声音一样。很多宝宝容易夜间哭闹不止、烦躁不安,还有的宝宝放屁、打嗝特别多,精神比较差!

肠绞痛的表现:婴儿肠绞痛是由婴儿胀气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大哭大闹不止,可以连续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也有的宝宝是哭闹一会儿,停止一会儿又继续。婴儿肠绞痛一般抱哄、喂奶都无法缓解,只能是宝宝排出胀气才会舒服一些而停止哭闹。在宝宝肠绞痛期间,宝宝会出现挣红了脸,嘴唇泛白等情况!

如何缓解胀气和肠绞痛?

缓解胀气:

1,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含乳姿势,要把整个乳晕含进去,并且专心吃奶,妈妈要注意不能逗宝宝,避免吸入多余的空气。奶粉喂养的宝宝,妈妈最好给他买帮助排气的奶瓶,喝奶的时候奶一定要充满奶嘴处,避免吸入空气。吃完奶以后需要给宝宝拍奶隔,奶隔拍出来以后才能把宝宝放下睡觉。

2,给宝宝做排气操也是非常有用的,我家宝宝小时候我就经常给他做排气操,基本上一天做两次左右,非常管用,做着做着宝宝就开始放屁了,非常高兴,很乐意我摆弄他的身体。网上有很多排气操的视频,妈妈们可以试一试!

3,可以食用益生菌帮助宝宝肠胃蠕动,排出气体。但是效果可能会慢一些,妈妈们要有耐心,坚持下去。肠绞痛缓解:

1,小儿推拿缓解肠绞痛是比较快的,实际上小儿推拿也就是给宝宝按摩、做抚触,帮助排气,妈妈们也可以在家在宝宝的肚子上涂上按摩油,顺时针按摩,也可以在网上照着教程做。

2,飞机抱也是非常有用的。就是按照平时抱宝宝的姿势,把宝宝翻过来,让宝宝趴在妈妈的手上,按压到宝宝的腹部,帮助排气。这对正在肠绞痛哭闹的宝宝特别管用,有效的缓解宝宝的不适,大部分宝宝会马上停止哭闹,屡试不爽!

实际上宝宝出现胀气或者肠绞痛,是可以提前预防的。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可以少吃胀气的食物、注意喂养方式、人工喂养的妈妈要选择帮助排气的奶瓶,避免给宝宝吃太多,引起消化不良,经常给宝宝做运动等,都可以有效避免胀气和肠绞痛的发生!

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缓解胀气和肠绞痛,妈妈们必须要坚持才能有效的缓解!并且要从根源上预防。

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在产后新生儿的夜间啼哭常令新手妈妈手足无措、心神不宁。因为宝宝不会讲话只能通过啼哭这种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如果宝宝喜欢被抱着,肚子又是鼓鼓的,放屁也特别频繁,往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胀气或肠绞痛”所引起。那我们该如何识别这二者的不同呢?

宝宝胀气的原因和缓解方法有哪些?

首先胀气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其实婴儿胀气是比较常见,虽然宝宝虽然肚子是鼓鼓的,但非常有活力,能吃能喝,排便前哭闹,便后也好转,且体重持续增加时,就不必太过担心。

但是如果宝宝的哭闹真的符合333的规则,即每天哭至少3个小时,每周至少哭3天,持续哭3周,往往被认为是“肠绞痛”。

虽然很多宝宝被判定为“肠绞痛”,但宝宝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表现为肚子胀气,异常烦躁,毫无理由地哭,吃奶抱哄都不奏效,这种哭起来让我们坐立不安的场景常常发生在傍晚,有的宝宝出生后2周就开始出现,但3个月以后,就很少有孩子继续过度哭闹了。

首先我们要清楚宝宝胀气哭闹的主要原因:

1.自然生理发育原因

小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支持消化的肌肉还没有调整出有效和有节律地移动食物通过消化道的能力,肠道平滑肌的不规则收缩可能导致宝宝不适。当他们在白天负荷了太多的陌生景象和声音,就会导致入眠时的困难,身体的不舒服加上心理的需求,致使他们哭闹更加严重。

2.可疑的食物

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妈要尽量回避豆类、花菜、辛辣食物以及含有可导致肠胀气的纤维食物;此外,牛奶蛋白过敏也是很常见的胀气原因。建议妈妈们在纯母乳喂养期间,如果宝宝有特别严重的胀气,需要尽量避免含有牛奶蛋白食物的使用。

3.喂养方式

有一些宝宝的胀气伴随吐奶,可能是胃里不舒服,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如果吸吮太急,或者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经由奶嘴缝隙被宝宝吸入肚内,这种情况较常见,但是吃得过快过急宝宝来不及把空气排出来,就会过度哭闹,而哭闹时又会吞进大量的空气,造成恶性循环。

既然知道了宝宝胀气哭闹的原因,我们来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胀气:

1.喂奶后轻拍背部

如果宝宝经常在吃完一边乳房或者吃到一半时就开始烦躁,可以尝试将宝宝竖抱起来,头靠上宝妈的肩头,轻轻拍打背部以促进打嗝和排气。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拍嗝不必走极端,如果是躺喂,宝宝吃完奶已经入睡,就不需要强行将宝宝抱起来拍嗝,否则反而打扰了宝宝的睡眠,苦恼也会更加厉害。

2、学会安抚方法,避免宝宝哭闹太久

新手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多地和宝宝磨合,安抚宝宝的情绪,带着耐心和爱,多多学习如何安抚宝宝。宝宝哭泣就是有需求,但是并不是看到宝宝哭,就拼命给他喝奶,这反而可能令他撑得更不舒服。有时宝宝的哭闹,只是希望爸爸或妈妈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3、适当做腹部按摩

常常给宝宝进行顺时针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排便,也可以帮助宝宝很好地排气。抚触本身对于宝宝身体皮肤的温和刺激,就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对于这样一个亲密接触的时机,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要错过。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宝宝出现肠绞痛的原因和缓解方法都有哪些?

顾名思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肠绞痛”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它只是一种“征候群”,而非病名,是由许多因素不协调所引起,常发生在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不过约有10%的小新生儿发病期会延长至4~5个月以上。新生儿长大之后,随着神经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肠绞痛的情形自然就会逐渐改善,宝妈们要不要过焦虑。

一般衡量“肠绞痛”的方法:

连续3个星期或以上,每星期超过3天,每天3小时以上的无法安慰的哭闹。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健康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哭闹、尖叫或者激动,而且比正常情况下持续的时间长得多,那就可以认定是肠绞痛。

连续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这种情形与肠套叠很类似。不同的是,肠绞痛的宝宝,不会呕吐也不会解出含有血丝的黏液便。

宝宝出现肠绞痛的原因和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新生儿肠绞痛原因

婴儿吸乳时吞入大量空气、哭闹时也吸入较多空气,形成气泡在肠内移动致腹痛:喂奶过饱使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饥饿时婴儿也阵阵啼哭,牛奶过敏诱发肠绞痛。兴奋型婴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等等。

  • 新生儿肠绞痛的各种表现

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四肢末端则常会呈现冰冷。

往往上述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直到小孩筋疲力竭方才罢休。有时在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黄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缓解新生儿肠绞痛的方法
  • 当新生儿因肠绞痛发作而哭闹不安时,可将其竖抱,让宝宝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以缓解疼痛的症状。或者在肚子上涂抹薄荷等挥发物可促进肠子排气,或给予通便灌肠,有时也会有效。若是仍无法改善,或连续几个晚上都会发作,就必须找医生做详细检查。
  • 合理预防,改善喂养方法。在带宝宝的过程中要改善喂食技巧,如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轻拍排气,并给予他稳定的情绪环境,这些都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若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话,可以改喂低过敏的新生儿奶粉,有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宝宝体质差异很大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 此外在诊断新生儿肠绞痛前,必须先排除肠胃道其他病态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门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如果确定没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么家长们就需耐心对待自己的小宝宝,度过三个月的“阵痛期”。

综合以上因素,如果依旧无法判断宝宝腹痛或者突然哭闹不止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是否是单纯的婴儿腹绞痛或胀气引起,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带宝宝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我是谦妈,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只分享大家最为关心的孕产期及育儿知识,感兴趣的孕妈咪可以@沐谦妈妈育儿经 关注我,一起分享有料又有趣的孕育知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婴儿一直哭闹,如果找不到原因的话,可能是肠绞痛,也可能是肠胀气。前者病因不明,后者是因为孩子吸入过多的气体。

两者的区别在于婴儿肠绞痛的区别是后者会哭3个小时以上、每周哭3天以上、连续哭3个礼拜以上、年龄在2周到4月龄。

婴儿肠绞痛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自动消失,缓解的办法有:

  • 抱着孩子,但不要摇晃孩子。有时候把孩子用毯子裹起来会有帮助。有时候把孩子放在摇椅里也有帮助,还能让自己休息一下。但不要频繁地把孩子抱起来、放下,因为那样的话孩子会哭得更厉害。
  • 给孩子用安抚奶嘴有可能管用,或者推着孩子出去走一圈,如果怕孩子哭得骚扰别人,就带孩子开车出去兜一圈。
  • 找个安静的地方,把灯光调得暗一点。或者让孩子在婴儿床里自己待5到10分钟。
  • 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或者轻轻地按摩。
  • 在家里制造一点噪音,风扇、音乐、洗衣机、吸尘器的声音都可以,或者干脆自己唱歌给孩子听。

缓解婴儿肠胀气以预防为主,办法有:

  • 封口:母乳喂养的话,要保证乳房和孩子的嘴之间没有空隙。奶粉喂养的话,要让孩子含住奶嘴而不是奶嘴的头。
  • 位置:喂孩子时,让孩子的头部高于其腹部。
  • 奶瓶:放置在30-40度角,或者换成慢速奶嘴。
  • 拍打:喂奶中间或者喂完奶,让孩子处于直立姿势,轻轻拍打后背,让孩子把气体吐出来。
  • 忌口:母乳喂养的母亲少吃奶制品和一些产气的蔬菜比如花椰菜,豆类也要适当少吃。奶粉喂养如果出现肠胀气的话,换不同牌子的奶粉。
  • 排气:让孩子仰卧,像骑自行车那样活动孩子的两条腿。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肚子。在大人在旁边的情况下,让孩子趴着。或者洗个温水澡。

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有什么缓解办法?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最怕宝宝哭闹,而且很多时候当宝宝哭闹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原因,没有饿、没有尿也没有拉,也不困,抱着宝宝但就是还哭,其实这时候可能是宝宝不舒服了,比如宝宝有肠胀气或肠绞痛。

两个月宝宝一直哭闹,怎么分别”肠绞痛“和”胀气“?

宝宝出生后,从新生儿长成小婴儿的过程中,大部分宝宝都出现过胀气,也经历过因为胀气而哭闹。

关于宝宝的这种情况,不少家长听过:胀气、肠胀气、肠绞痛、肠痉挛等说法,有不少家长到宝宝不再出现时也没分清楚各自咋回事儿,也有些家长认为这全都是一回事儿。

其实,这些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宝宝的表现也有区别。接下来就来说说「肠绞痛」和「胀气」的区别:

1.概念和表现不同

胀气:仅仅是一种 “腹部膨隆” 的 表现,也就是宝宝的肚子看上去 鼓鼓的,摸上去有点硬,医生叩诊检查时,会有隆隆样的气体。

肠绞痛:又叫“肠痉挛”,是一个 疾病名称,相比肠胀气要更严重,常见的表现除了胀气,还可能有阵发性腹痛(但没有明确固定的疼痛点),宝宝的肚子也是鼓鼓的(不发作时没有明显的肌肉强直和紧张),此外,宝宝还可能有 烦躁不安、无法安抚的歇斯底里的哭闹、小脸发红、小腿蜷缩或踢腿感觉全身都在使劲儿等。

2.原因不一样

胀气:宝宝出现胀气的表现,多是因为 吃的不合适、受凉、消化不良、便秘 等,而出现的一种表现。

肠绞痛: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 宝宝 “胃肠气体” 过多而致,常见的原因比如生理发育原因(小宝宝神经系统对肠蠕动的调节功能不稳定)、对食物过敏、受凉、吃母乳或配方奶的方法不正确(吃进去过多空气)、母乳中乳糖较高导致代谢产气过多等。

3.出现时间不一样

胀气:可能出现在 生长的任何阶段,但一次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肠绞痛:一般是在 傍晚、晚上或半夜 出现,而且每天基本都是固定时间点出现,每次大约持续1-2小时,也有的宝宝可能会有3个小时;

从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出现,6周到高峰期,一直持续到3-4个月,甚至有的宝宝会持续到6个月左右。

所以,肠绞痛的诊断,医生会根据一个 “333原则” 判断:天哭闹大于3小时、每周哭闹天数大于3天、这种情况持续3周以上。

4.特点不一样

胀气:是一种表现,可能就是单纯的胀气,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还可能同时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表现。

肠绞痛:每天反复发作,发作时 宝宝哭闹严重很难哄,甚至都不吃奶,但是随着排气、排便会缓解,缓解后 可以正常的吃奶睡觉。而且随着宝宝长大,一般最晚到6个月左右就逐渐消失了。

如何帮宝宝缓解“肠绞痛”和“肠胀气”?

由于小月龄宝宝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完善,肠胀气和肠绞痛是都会很常见,想要帮宝宝缓解,就要先了解导致胀气、肠绞痛的原因,然后对照原因进行纠正、缓解和避免。

1、肠胀气的缓解方法

想要避免宝宝肚子里出现胀气,那就要避免 “宝宝吃进去太多空气”、避免“食物在宝宝肚子里产过多空气”,所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缓解预防。

① 吃奶方法正确,避免宝宝吃进去太多空气

  • 比如吃母乳的宝宝,要嘴巴含住整个乳晕,吃配方奶的宝宝,抱着宝宝要处于头高于脚的姿势,奶瓶与宝宝的嘴巴成一定角度、奶水要没过奶嘴;
  • 避免宝宝哭闹时喂奶,这样会让宝宝吃进去较多的空气,要先安抚好宝宝再喂奶;
  • 吃配方奶的宝宝,奶粉选择要有讲究,避免宝宝出现蛋白质过敏,而且冲调的方法要正确、冲奶粉的水温要合适。

②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要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

因为吃母乳的宝宝,宝宝的营养全部来源于母乳,而母乳中的营养又和妈妈饮食有很大关系。所以,若是妈妈吃了难消化的食物、容易产气的食物,就会影响到奶水质量,加重宝宝胀气表现。

③ 每次喂奶后要拍嗝

小月龄的宝宝每次喂奶后拍嗝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把吃奶时吃进去的空气,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来,但是一定要注意拍嗝的手法正确。

若是拍嗝时,实在拍不出来,那也可以斜着抱或竖抱会儿宝宝。

④ 帮宝宝顺时针方向按摩肚子

当宝宝胀气时,还可以帮宝宝按摩肚子,采用 顺时针画圈的方法,轻轻的按摩宝宝的小肚子,不过建议家长们按摩时,要先搓热双手,避免凉到宝宝,而加重胀气。

⑤ 避免宝宝肚子受凉

平时帮宝宝做好护理和预防很关键,比如给宝宝 贴身穿个小背心,或是天冷的时候要及时给宝宝加衣,睡着后给宝宝 穿盖合适、避免受凉 等,踢被子的宝宝,还可以选择合适的睡袋,穿着睡袋睡觉,这样都可以有效避免宝宝肚子受凉而加重胀气的表现。

⑥ 让宝宝适当多趴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趴着的动作,不仅可以 帮宝宝练习抬头,而且也可以有效保暖,另外胀气的宝宝趴着还 有助排气,帮宝宝缓解不适。

提醒:不过练习趴家长要把握好度,不要让宝宝趴的时间过长,尽量选择宝宝状态好的时候趴。

2、肠绞痛的缓解方法

宝宝出现肠绞痛,要比肠胀气更严重些,会让家长觉得特别不好带,但其实只要照护方法正确,是可以很快帮助宝宝缓解的,也可以很好的预防。

① 给宝宝做排气操

排气操是一种健身操,可以每天一次给宝宝做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做法 :

  • 蹬自行车式: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家长双手握住宝宝的左右脚踝,交替让宝宝的膝盖弯曲,直至腹部处,轻压腹部即可;
  • 按摩肚子:让宝宝仰躺在床上,双腿伸直,妈妈一手扶住宝宝的腿部,另一只 手自上而下的按摩宝宝肚子,也可以采取 顺时针画圆圈 的手法,帮宝宝按摩肚子,把肚子里的气体排出;
  • 对侧牵拉:家长两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脚腕和对侧上肢,一起牵拉,让宝宝的膝盖蜷曲,轻压宝宝腹部即可。

② 飞机抱

这也是一个 快速有效缓解宝宝肠绞痛的方法,不会做排气操的家长,也可以试试飞机抱,不过这个方法 对家长臂力要求较高,抱着宝宝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宝宝掉落下去。

具体方法:把宝宝轻轻的放在家长的一侧手臂上,让宝宝前面冲下趴在家长手臂上,肚子正好在家长的手臂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③ 听白噪音

当宝宝处于发作期,哭闹烦躁不安的时候,也可以边哄宝宝边听听白噪音,白噪音可以安抚宝宝情绪,让宝宝安静下来,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④ 裹襁褓或趴床上

受热或是受到外力挤压,都有助宝宝快速排气,所以,可以给宝宝 裹襁褓,让宝宝的肚子受热而排气,还可以让宝宝 趴着床上或家长肚子上,也有助快速排气,缓解肚子疼痛不适。

⑤ 严重的情况,要及时去看医生

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尝试了,但是没有管用的,或是宝宝肠绞痛的情况比较严重,也不要拖着,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正确的宝宝缓解。

【写在最后】:

其实,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不管是轻微的胀气还是较严重的肠绞痛,都是常见的现象。

首先,家长不要太过焦虑或不耐烦,多了解些这方面的知识,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宝宝缓解,随着宝宝长大,这样的烦恼慢慢就没有啦;

其次,平时要做好护理,避免宝宝吃进去太多空气、避免受凉、妈妈的饮食也要多注意等,从源头上避免宝宝出现胀气、胀痛;

第三,每次给宝宝喂奶后要拍嗝,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胀气,还可以预防宝宝吐奶的情况,不要偷懒,而且要方法正确。

第四,一切自己不能处理、又感觉比较严重的情况,都要及时去看医生,寻求帮助,不可大意,毕竟育儿无小事。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健康成长。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实用、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