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我们常说闹觉闹觉,不是孩子睡前要闹,而是孩子的睡眠信号被家长错过,也就是家长没有帮孩子建立睡眠程序,导致孩子错过最佳睡眠时间,过于疲惫大脑崩溃。
“去睡觉”不是一件事,这更像是一个旅程,从孩子打哈欠开始,到宝宝进入深度睡眠结束。我们必须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程。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孩子的最佳睡眠时间!
父母需要掌握孩子最佳的睡眠时间 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累了困了发出的信号也是不同的。
- 睡眠信号第一阶段:孩子反应开始迟钝,开始求抱抱,开始不和大人互动;
- 睡眠信号第二阶段:孩子开始想让自己安静下来。比如他开始揉眼睛,开始吮吸手指,开始打哈欠,这代表着孩子已经累了,想要安静在尝试自我安慰;
- 睡眠信号的第三阶段:孩子开始闹觉,开始发脾气,或者开始扔玩具,他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大哭大闹,证明孩子的大脑已经崩溃。
每个孩子的睡眠信号都会不同,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去观察! 想让孩子睡觉不哭闹,父母要帮孩子建立正确的睡眠程序
利用“4S程序法”帮助宝宝建立睡眠程序。4S程序法指的是:
布置环境(Setting):不管是晚上睡觉还是白天睡觉,布置好孩子的睡眠环境,把孩子从刺激性的地方转移到更加安静的地方,可以放下窗帘,也可以放轻音乐。
裹襁褓(Swadding):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最好包襁褓,因为婴儿越困,她的手和胳膊会不听指挥,四处乱舞,孩子还意识不到这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会以为这是环境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包襁褓固定孩子的胳膊,可以让孩子安静。
坐着(Sitting):孩子包裹好以后,让孩子的身体保持垂直。孩子的脸会埋进成人的肩膀,帮助孩子挡住视觉的刺激。不要摇晃,也不要走动,因为摇晃,走动都会刺激到孩子。 当孩子安静下来之后,你感觉到孩子的身体已经开始放松,可以在孩子睡觉之前放下他。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
嘘-拍法(Shush-pat):如果孩子放下的气候开始闹,或者放下之后开始哭,证明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
可以一边拍孩子一边在他的耳边说嘘……,因为孩子无法同时听到3种声音,听到嘘的声音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这样还是不能让孩子安静,就把孩子抱起来重复轻拍和嘘的声音,直到孩子安静下来,可以尝试着把他放到床上,但是不要停止轻拍和嘘,最好持续10分钟,如果孩子睡熟可以离床稍微远一点,观察几分钟之后在走出房间。
如果孩子放下醒来哭闹那么再次抱起来,重复之前的动作!
孩子哭闹是因为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睡眠程序,当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睡眠信号,还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睡眠程序,孩子就不在在睡前有哭闹的现象!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如果把孩子看成一个电池,睡觉就是充电的过程,吃饭玩耍就是耗电的过程,如果电量没有耗完,他自然不会乖乖的让你充电。
很多大人都特别不明白的一点是:明明困了,为啥不能安安稳稳的睡呢?为啥非要又哭又闹?我又不是不让你睡,这整得是哪一出戏啊?
其实,宝宝也很无奈啊,责怪他们没有用的,如果我们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就会心疼宝宝了。
睡前哭闹、兴奋不已、情绪激动,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闹觉”,在小月龄宝宝身上会比较常见,大宝宝也会“闹觉”,只不过方式有些变化:大喊大叫着跑来跑去,特别兴奋,跳啊闹啊。
孩子明明困了,为啥不睡,还要闹觉?1、和宝宝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有关
举个例子,如果是大人在吃完晚饭以后跑去做撸铁、打球之类激烈的运动,然后回到家以后,充个热水澡,感觉到累了,就会主动的放下手机,闭上眼睛睡觉,因为我们的大脑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决断。
但是,宝宝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理智脑和情绪脑都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系统也没有发育好,如果到了发困的时候,是做不到像成人那样平静下来,告诉自己不能再high了,该睡了,相反,大脑会保留之前玩耍的状态,继续兴奋,于是就会出现跑来跑去,越来越有精神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种睡前撒欢闹觉的状态是宝宝们不能自主控制的。
2、和宝宝的睡眠能力发展有关系
宝宝的睡眠能力是需要培养起来,睡眠能力是指宝宝到了睡觉的时候,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进入睡眠状态的能力,能够安抚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身体,但是大部分小宝宝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他们需要大人的帮助来帮忙入睡。
3、对婴幼儿睡眠的认知错误
当宝宝出现这种闹觉的时候,大都是因为大人把宝宝拖到过困的状况,这和我们对婴幼儿睡眠的深深的误区有关,比如下面这些理念:
白天别让宝宝睡太多,玩累,晚上才会睡得好
- 再玩玩,等到宝宝打哈欠了再哄睡
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宝宝过困,越困越睡不着,使劲得闹啊,大人也非常崩溃。
婴幼儿的睡眠知识中有一句话叫做“睡眠引发睡眠”,意思就是只有宝宝白天睡好了,晚上才会睡得好。
宝宝过困开始闹觉的时候该怎么办宝宝闹觉的时候情绪是非常激动的,一般都是很难安抚的,大人会采用抱着摇着拍着的方式,但是都是很费力的,需要哄好久才能入睡。
对于这种哭闹,3个月内的宝宝可以采用著名的5S安抚法中的嘘声法,通过5S操作触发宝宝的镇静发射,模拟子宫环境,从而快速安静下来,然后睡着,具体操作是:
我们可以在横抱着宝宝时候,用嘴发出“嘘嘘”的声音,节奏是“嘘~嘘”一声接一声,不需要一口气嘘下去(一般妈妈也没那么大的肺活量),嘘嘘声模拟的是白噪音,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几个细节:
宝宝哭声有多大,我们的嘘声就要有多大,甚至大于宝宝的哭声,直到宝宝被嘘声吸引住,停止哭声。
- 当宝宝情绪渐渐放缓,我们的嘘声音量就渐渐放缓。
- 当宝宝很安静了,嘘声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睡眠音乐(比如摇篮曲)。
- 如果宝宝情绪反复,我们的嘘声再次跟上即可。
- 我们的嘴要在宝宝耳朵5-10厘米左右发出嘘声,不要对着宝宝耳朵眼吹。
- 宝宝睡着以后,关掉音乐。
一般情况下,这种嘘嘘白噪音的方法,能够很快让宝宝安静下来,并且快速入睡。
如何避免宝宝闹觉1、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
妈妈们一定不希望碰到宝宝闹觉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在正确的时机哄宝宝入睡,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
当宝宝安静下来,发呆,没有互动的时候就是要睡了
- 打哈欠、揉眼睛已经是过困的信号
- 哭闹、打挺就是警报最高级了
所以,妈妈们需要仔细观察宝宝,过观察几次,就能轻松get到宝宝的入睡点。
2、给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
当我们帮助宝宝建立了规律的作息的时候,就能很容易抓到宝宝的睡眠信号,对于宝宝自己来说,也能预知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该睡的时候就要睡了,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
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我经历过这样痛苦的经历,我家大宝从小睡觉就没有训练好(宝宝的睡眠习惯是靠练的),一到半夜12点以后就莫名哭泣,而且还是那种歇斯底里的,一晚上有时候会闹腾两三个小时,给吃奶也不行,抱着也不行,和玩也不玩,生气更不行,就是闭着眼睛哭,我们甚至还尝试过叫魂(这是老人的方法,是不是听着有点恐怖),但都以失败告终了。直到大宝上幼儿园了之后这种情况才慢慢消失,那时全家天天睡不好觉,都快让折腾疯了。后来怀了二宝,就一直担心会再发生这样的情况,我就提前从网上搜资料,发现有可能是我在大宝该断夜奶的时候没有断,小的时候又没有给大宝养成一个好的睡眠和吃饭习惯有关系,所以,在二宝四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的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喂奶,平时孩子不闹的时候也不抱,即使闹腾也不立刻抱,而是稍等几分钟再抱,晚上睡觉前也不再是躺着喂奶了,而是坐着喂,不让宝贝形成依恋的习惯,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也比较固定,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到点儿了就会抱着宝宝去睡觉,半夜宝宝稍有翻身或呓语也不立刻起来查看,而是静静躺着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醒来了,如果醒来了,只要不哭我也不会去抱的,有时宝宝又会自己睡着。后来就是靠着这样的坚持,二宝六个月之后就可以睡个整夜觉了,而且白天正常睡觉,特别省事。有这类烦恼的宝妈不妨上网搜一下,也许会有适合你家宝宝的好方法
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如果你觉得孩子想睡觉时会发疯哭闹,这是因为此时宝宝已经极度困乏了,所以情绪失控,在此之前宝宝已经传达了许多想睡信号,可能妈妈没有意识到。
孩子瞌睡时一般会像妈妈传递以下几个信号,如果此时妈妈及时收到,并做出哄睡动作,孩子就会特别快且轻松地入睡。
- 兴趣降低,眼睛无神困倦 如果你发现宝宝本来玩的挺高兴的,一会儿就表达不耐烦了,并且眼睛看着也没有精神,多半是宝宝困乏想睡觉了,这是宝宝传递的第一个信号。
- 揉眼睛、打哈欠 紧接着宝宝会频繁揉眼睛打哈欠,这是宝宝传达的第二个信号,此时宝宝已经比较困了,此时哄睡,相对比较容易,也不易哭闹。
- 易怒、哭闹 此时宝宝已经达到了极度困乏的程度,由于极度瞌睡,情绪就会特别容易波动,除非是特别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缓解哭闹一两分钟,此时宝宝的哭闹特别不容易哄,由于极度瞌睡,宝宝神经会变得比较亢奋,所以这时哄睡其实已经比较晚了,通常宝宝会哭闹十几甚至半个小时,哭累了、乏了,才能入睡,但是即使入睡也特别容易惊醒。
另外,我们还可以增强时间观念,一般宝宝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能掌握宝宝大概几点会困,提前半个小时做好睡觉工作,才能哄睡时不慌不忙,宝宝轻松入睡。
我是米小兔,剖腹产二胎全职妈妈。手打不易,如果觉得不错,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每天分享家庭育儿,夫妻关系,家庭生活等资讯,有问题可以给我私信,我们一起讨论.
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宝宝夜哭的“威慑力”,相信每个妈妈都体会过,一定都很有感触,睡前一哭仿佛成了宝宝睡觉前的“仪式感”,妈妈不哄着坚决不睡,为什么宝宝睡觉会哭呢?一般来说有这几种原因。
睡觉的信号会刺激宝宝的大脑在即将进入睡眠的时候,这段时间会出现脑部的一些困倦或者不舒服的情况,所以宝宝就会哭闹不停,这个时候宝宝最缺乏安全感,妈妈不要因为烦就凶宝宝,耐心地哄睡才是正确的做法。
周围环境影响到了孩子最近的气温忽冷忽热,宝宝适应不过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差比较大,和平时不一样就会哭闹。或者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睡觉的床和周围的气味比较陌生,因此宝宝感觉到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就会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不安全感。
生理需求没有满足这种情况就有很多,比如说,宝宝饿了、渴了、被子捂得太热、空调太冷、尿不湿不舒服,胀气等等这些小问题,都会影响到宝宝睡觉的心情,但是宝宝只会哭,没有办法,妈妈也只能一点一点调整。
白天运动量不足,晚上困但是睡不着白天运动量不足的时候,晚上就会有一种,困但是睡不着的情况,宝宝迟迟不肯入睡,就会变得异常烦躁,怎么哄也哄不睡,这时候宝妈就要一直哄着孩子,等孩子哭累了就好了。
宝宝睡觉前的哭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减小,宝宝大脑发育越来越完善,生活作息越来越规律,睡前的夜哭也会越来越少。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什么小孩在想睡觉的时候会发疯,就跟神经病一样,莫名其妙的狂哭?
我的睡神宝宝。我闺女快12个月了,从40多天就睡整觉到早上4、5点起来吃奶,后来时间就越来越长。
之前需要抱睡,但是一会儿就可以入睡了。10个月左右的时候,不要抱,开始自己在床上打滚入睡了。
虽然我觉得她在睡觉方面已经很省心了,但是在晚上睡前还是会翻身打滚,哭几声。这些是很正常的,就像大人在很困的时候也会很烦躁,大人现在都要伴着手机、伴着书入睡。
1、营造睡眠环境,习惯睡前流程
第一步睡前吃饭还是吃奶,不要吃多,消化不了不舒服。
第二步洗脸、洗屁股、洗脚,换好尿不湿。
第三步玩一点小游戏,情绪不要太激烈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讲讲故事书,玩的过程中逐渐把光线调暗。
第四步,其他人撤离,至于哄睡的人开始还是宝宝最熟悉,亲近的人吧。慢慢的再调节。
第五步,光线调到最暗,给他一点舒缓的音乐,和他喜欢的物件,我家就是个羊公仔,和一个大象枕头,宝宝喜欢抱着、枕着,舒适又有安全感。
第六步:烦躁很正常,让他翻滚。乱动的话不要管,跑的太远的话再抱回来,喜欢趴着的也不用管。家长不要给予太多关注,让她自己玩,家长可以假装睡着。孩子哭了也不用太管,哭的太厉害的时候,抱起来哄哄,让她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再放下。慢慢去习惯
2、注意事项
不要着急盖被子,一再打扰他的节奏,怕着凉的话,穿上睡袋
不要让孩子在太困的时候才让他睡觉,会更烦躁。
注意床上要有围栏,家长很难看住的,而且家长不要有太多注意力给宝宝。
发现他的其他需求。我家宝宝最近可能是牙不舒服,所以入睡更难一点,我就睡前多磨磨牙,睡的时候,也及时递上可以咬的东西。
哄孩子入会,关键还是耐心、细心、再加一点狠心。
我现在哄睡还是有些心理压力,怕孩子哭爸爸和奶奶冲进来。所以我还是经常会抱一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