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初生的婴儿,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有哪些不同?作为新手妈妈,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会有变化,这种变化带给妈妈们无限的欣喜,刚好最近在照顾两个月的小侄子,可以和大家总结一下。

孩子体重的增加

新生儿的体重每个周平均增加500-800克,所以第一个月的宝宝长的是非常快的,到了第二个月,长得好的宝宝体重会增长一倍。

孩子长得越来越漂亮

随着宝宝皮下脂肪的增加,第二个月的宝宝看起来比第一个月的宝宝更可爱,因为孩子不在皱皱巴巴,眼睛也睁开了,脸上也有肉了。

孩子睡眠可能会变差

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往往是睡了吃,吃了睡。但是这种状态往往在第二个月开始改变,很多宝宝第二个月的睡眠会变得比较差,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落地醒,半小时就醒,白天晚上睡颠倒等问题。

拉便便的次数逐渐减少

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在4-7次,到了第二个月,宝宝拉便便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有的宝宝可能已经开始攒肚子了,一天拉一次,或者几天拉一次。

宝宝的“婴语”越来越多

到了第二个月,宝宝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和大人互动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很多孩子会发出“哦”“啊”等音节。

宝宝的脖颈更有力量

第二个月的宝宝,抬头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颈部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很多宝宝这个时候更喜欢竖抱。

总之,第二个月的宝宝和第一个月相比,变化还是十分大的,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家里人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我是一个十个月宝宝的宝妈,一个月和两个月是有很大区别的喔,一个月我已经的感觉的话宝宝基本上都是睡,那时候自身也在坐月子,所以自身感觉宝宝吃了就睡,拉了就哭或者要吃奶,基本上占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宝宝都是在睡觉刚出生的小宝宝很丑的就想是个小老头,那时候生下来的体重是7斤三两,我是破腹产生不下来,那时候全身都是小小的,而且还要黄疸,住保温箱住了七天,出了院之后还是有一点不过吃了药多晒晒太阳一个星期以后也慢慢好了

两个月就不同了

宝宝2个月的时候皮肤变得光亮,白嫩,弹性增加,皮下脂肪增厚,胎毛、胎脂减少,头形滚圆,更加招人喜爱了。当听到有人与他讲话或有声响时,孩子会认真地听,用声音在宝宝头部周围引逗,宝宝会转头寻找声源。睡眠时间会相对第一个月来说会少一些,喝奶比第一个月也要喝的多些

可以适当的每天让宝宝做一些俯卧、抬头训练,让宝宝追视移动的物体,用触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与他交谈玩耍

前四张都是在月子里宝宝一个月的时候

后面两张是两个月的时候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有很大不同,第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所以叫“睡宝宝”。而第二个月宝宝开始慢慢长开了,不仅身高体重长了,脸部表情也丰富了。那么这两个月宝宝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的变化

1. 脸部的变化: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皱皱的,是红色的,加上有点黄疸,脸部也会红中带黄。整个身体的保持在子宫里的屈曲状态,躯干相对比较长,手臂和腿相对比较短。

而到第二个月的宝宝在外表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毛孩形象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模样,皮肤变得白嫩、光亮、富有弹性,皮下脂肪层变厚,胎脂、胎毛减少,头型变得滚圆,更加讨人喜欢了。

说到黄疸,我宝宝出生到现在一直没有黄疸,皮肤白里透红的,真是好欣慰,然后就是月子里身高体重长得很快,身高从出生的50cm长到58cm,体重从6.5斤长到8斤,那个月简直是疯长期,医生说是对母乳吸收的特别好。

2)胃容量的变化: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奶粉喂养则为3~4小时。

奕妈小贴士:

对于宝宝吃奶,奕妈想提醒新手妈妈们,因为新生儿的胃特别小,所以这时候妈妈们只需要按需喂养就好了,不必把宝宝叫醒来吃奶,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吐奶,还影响宝宝睡眠质量,要知道宝宝睡觉是在长身体的。还有宝宝吃完奶后最好给他拍嗝,以缓解胀气、肠绞痛等。

3)运动量的变化:

第一个月的宝宝通常会将小手紧握成拳,手指的运动很有限,但是手臂可屈身,能够把手放到自己的视线以内。

第二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挣扎着抬起头来,并向周围张望,虽然他只能维持1-2秒钟,但是这已经能够让他从略微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了,并且可以让嘴巴和鼻子离开枕头。

宝宝的腿也渐渐变得强劲且主动,而且已经不再是刚出生时候的屈曲状态,开始伸直了。手部运动也逐渐出现了很多变化,会突然间放松,向外伸展手臂。

奕妈小贴士:

关于一个月的宝宝的运动,奕妈想提醒大家,家长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跟宝宝互动,让宝宝多练习健身操,多做新生儿tummy time。

tummy time指的是让宝宝趴着、小肚子朝下的时间,是宝宝很喜欢,也非常有利于宝宝发展的一个姿势,这样可以帮助缓解胀气,调整头型,促进头颈部、背部的肌肉发展,帮助宝宝日后抬头和翻身。

4)视觉变化:

宝宝前三个月是看不见彩色的物体的,只能看见黑白两种颜色。第一个月的宝宝看得还不够远,但是他学会跟踪物体,喜欢特别喜欢对比较高或者黑白颜色的图案,喜欢看人的面孔,特别是妈妈的脸。

第二个月的宝宝视力相对于第一个月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这时候宝宝的视力最佳距离是15-25厘米,太远或者太近的物体,虽然也能看到,但是不会很清楚。目光已经能够轻易的捕捉移动的物体,并跟随其移动,两眼的肌肉已经可以协调运动,可以追随亮光,爱看五颜六色的物体。

奕妈小贴士:

医学研究表明,三岁以内的宝宝如果接受大量的感官刺激,将有助于右脑发育,使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所以建议爸妈们买一些黑白卡片平时可以给宝宝看。

一个月以内的宝宝,可在婴儿车、婴儿床的两边放几张竖立的黑白卡。这个月龄的宝宝以睡眠居多,即使清醒的时候也是在婴儿车里或者小床上躺着,趴着。在车内两边或者床四周放黑白卡,有助于宝宝随时清醒的时候可看到。

对于两个月的宝宝,可把宝宝横抱在怀里,拿卡放在宝宝眼睛上方约20cm距离,逗宝宝看。

5)听觉方面变化:

第一个月的宝宝听力非常好,能够记住很多的声音,而且会在听到熟悉的声音或语言的时候,把头转过去对着声音来源。

第二个月的宝宝听力变得更加敏锐了,他能够分辨出他所熟悉的人说话的声音。当他听到声音后会四处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

6)语言方面变化:

哭是宝宝唯一的语言,新生儿期宝宝都是靠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一定要学会听懂宝宝的这种特殊语言。

第二个月的宝宝已有了表达的意愿,当妈妈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宝宝的小嘴就会做出说话的动作,微微向上翘着,嘴唇向前生成O型,这是宝宝在模仿妈妈说话。妈妈要展示宝宝在和自己说话,而且要表现出听懂的样子,和宝宝进行对话,这样能够很好的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时间稍纵即逝,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的宝宝刚好一个多月,宝宝成长的这一路变化太快了,从月子里躺着,到学会抬头,学会翻身,学会叫爸爸妈妈,学会走路,这一路不仅是宝宝发生变化了,我们父母也同样成长了,这一路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只愿今后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

我是奕妈,职场妈妈&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爱小暖男,专注宝宝护理、教育、成长知识分享,欢迎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一起借鉴,育儿路上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都说宝宝一天一个样,尤其是刚出生的前两个月,变化非常大,从刚出生皱巴巴的小毛孩到两个月特别漂亮可爱的小宝宝,其长势和各方面的发育也是非常喜人的。

初生婴儿第一个同第二月有什么不同?

1、外貌方面

出生第一个月的宝宝被称为新生儿,刚出生的宝宝在身体外观上可能与妈妈想象中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刚出生的宝宝皮肤是红色的,如果有点黄疸的话,也会红中带黄。整个身体的保持屈曲状态,躯干相对比较长,手臂和腿相对比较短。

(图片来自网络)

而第二个月的宝宝在外表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毛孩形象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小模样,皮肤变得白嫩、光亮、富有弹性,皮下脂肪层变厚,胎脂、胎毛减少,头型变得滚圆,更加讨人喜欢了。

2、运动方面

第一个月的宝宝通常会将小手紧握成拳,手指的运动很有限,但是手臂可屈身,能够把手放到自己的视线以内。

第二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挣扎着抬起头来,并向周围张望,虽然他只能维持1-2秒钟,但是这已经能够让他从略微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了,并且可以让嘴巴和鼻子离开枕头。

宝宝的腿也渐渐变得强劲且主动,而且已经不再是刚出生时候的屈曲状态,开始伸直了。手部运动也逐渐出现了很多变化,会突然间放松,向外伸展手臂。

(图片来自网络)

3、视觉方面

第一个月的宝宝看得还不够远,但是他学会跟踪物体,喜欢特别喜欢对比较高或者黑白颜色的图案,喜欢看人的面孔,特别是妈妈的脸。

第二个月的宝宝视力相对于第一个月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这时候宝宝的视力最佳距离是15-25厘米,太远或者太近的物体,虽然也能看到,但是不会很清楚。目光已经能够轻易的捕捉移动的物体,并跟随其移动,两眼的肌肉已经可以协调运动,可以追随亮光,爱看五颜六色的物体。

(图片来自网络)

4、听觉方面

第一个月的宝宝听力非常好,能够记住很多的声音,而且会在听到熟悉的声音或语言的时候,把头转过去对着声音来源。

第二个月的宝宝听力变得更加敏锐了,他能够分辨出他所熟悉的人说话的声音。当他听到声音后会四处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

5、语言发育

哭是宝宝唯一的语言,新生儿期宝宝都是靠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妈妈一定要学会听懂宝宝的这种特殊语言。

第二个月的宝宝已有了表达的意愿,当妈妈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宝宝的小嘴就会做出说话的动作,微微向上翘着,嘴唇向前生成O型,这是宝宝在模仿妈妈说话。妈妈要展示宝宝在和自己说话,而且要表现出听懂的样子,和宝宝进行对话,这样能够很好的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养育过宝宝的家长会有经验,在一岁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宝宝好像又长大了”。的确,一岁内宝宝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这一年里宝宝会经历7个“猛涨期”。

宝宝出生后,并不会均匀的 “线性增长”,就比如:在出生后前一周左右,会先经历一个 “生理性体重下降”,差不多到出生后10天左右,体重恢复,并开始接连出现 “生长爆发期”,快速生长。

一岁内的这7个 “猛涨期” 分别是:

第1个:出生后7-10天;

第2个:出生后第2-3个星期;

第3个:出生后第4-6个星期;

第4个:出生后第3个月;

第5个:出生后第4个月;

第6个:出生后第6个月;

第7个:出生后第9个月前后。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宝宝会经历3段猛涨期,不论是体重、身高,还是运动、神经发育等,都会变化很大。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就是吃喝拉睡,活动能力很差,有任何需求都是通过“哭声”来表达,也不会其他交流,看上去有点丑,也有点木讷。

到了第二个月底时:家长就会发现宝宝变得好看了,也灵活了,“婴语”越来越多,睡眠时间减少了,越来越像爸爸妈妈喜欢的那个可爱的宝宝了。

第二个月相比第一个月时,宝宝主要有这些变化:

✦ 变化1:体重和身高长了不少

刚出生的宝宝体重不等,身高基本在50厘米左右。

一个月(满月时):

正常体重范围分别是,女宝宝(3.6-5.5kg),男宝宝(3.9-5.8kg);

正常身高范围分别是,女宝宝(49.8-57.6cm),男宝宝(50.8-68.6cm)。

两个月:

正常体重范围分别是,女宝宝(4.5-6.6kg),男宝宝(4.9-7.1kg);

正常身高范围分别是,女宝宝(53-61.1cm),男宝宝(54.4-62.4cm)。

上面数据参考「0-24个月女孩/男孩年龄别体重/身长Z评分」,可以看出体重和身高的变化是明显的。

✦ 变化2:宝宝越来越白净漂亮了

第一个月的宝宝,皮肤皱皱巴巴,皮肤发红,身上有胎脂胎毛,还会经历一个黄疸期,身体多是蜷曲状态、四肢较短,看上去像个丑丑的小老头。

到了第二个月,黄疸没有了,胎脂也没有了,胎毛也慢慢掉了,宝宝皮肤变得白嫩光滑,头型滚圆,眼睛明亮也不水肿了,慢慢变成了爸爸妈妈之前 “想象中的可爱宝宝”。

✦ 变化3:大小便次数减少了

宝宝长得快,新陈代谢就快,第一个月时大小便次数也会很多,出生后的2-4周内,每天小便6-8次,大便3-5次,甚至8-10次或更多。

到了第二月,宝宝大小便次数会比月子里减少,不少宝宝基本每天大便1次。

✦ 变化4:睡眠时间减少,但质量可能变差

月子里的宝宝,基本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了,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 18~20小时

到了第二个月,随着宝宝发育,活动增多,平均睡眠时间会缩短到 16~18小时,而且基本有了“昼夜规律”,白天清醒时间多。

但不少妈妈也发现了,从第二个月开始,宝宝睡眠问题变多了,不如第一个月那么乖了,比如 频繁夜醒、睡不踏实、抱着睡放下醒,甚至黑白颠倒 等。

✦ 变化5:“婴语”变多,和大人的互动多了

前面刚也说了,月子里宝宝基本就是吃奶和睡觉,基本没有互动,也会让妈妈们不太容易找到 “当妈妈” 的感觉。

到了第二个月,宝宝 白天的活动增加,会开始自己探索周围世界,有时会发出“啊”、“哦”的发音;和大人的互动也开始变多。

京妈提醒:平时家长可以多和宝宝说话,比如换尿布时,说 “要给宝宝换尿布了,新尿布让宝宝更舒服”,做抚触时,做到哪个部位就告诉宝宝 “这是什么” 等等,从这时就要 做好语言启蒙 了。

✦ 变化6:“抬头”更有力量、肢体活动也多了

出院时,医生会叮嘱回家让宝宝趴着,练习“抬头”,但月子里的宝宝,颈部力量很弱,刚开始并不容易抬起来,而且抬起来坚持的时间也不长,很容易累;躺着时基本肢体活动很少,多是扭动身体。

到了第二个月时,宝宝 “抬头” 动作就很好了,可以抬头较长时间,如果妈妈拿玩具逗引宝宝,宝宝会转动脖子,眼睛会追随玩具;竖抱宝宝时,能感觉宝宝颈部力量有变强。

并且,这时候 肢体活动也慢慢增多,会经常蹬腿,比月子里更有力,身体也慢慢变得伸开了,有的宝宝已经开始尝试吃手了。

京妈提醒:可以挑宝宝状态好时 多练习“抬头”动作,每次时间不要太长;也可以帮宝宝 做做抚触或被动操,有助促进发育,也有助排气、缓解肠胀气。

✦ 变化7:神经发育方面

视觉:刚出生的宝宝,看到的是模糊的世界,并且成像是黑白的,一个月时能看到距离自己20-30cm内的事物;两个月时可以看到视野90°、更远的事物,可以看清爸爸妈妈的轮廓,可以看黑白卡片了。

京妈提醒:到了两个月,可以在宝宝婴儿床上挂着 色彩鲜艳的小玩具、还可以给宝宝看些图形简单的黑白卡片、红色小球 等,通过视觉刺促进宝宝右脑发育,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听觉:出生时宝宝,听力已经发育的很好了,第一个月能记住一些声音,听到声音时会把头转向那声音来源方向;第二个月时,宝宝能区分出熟悉的人说话声音,听到声音后会四处寻找。

京妈提醒:到了第二个月可以经常给宝宝 “听声寻物”的锻炼,让宝宝躺着,妈妈拿着 手摇铃玩具/红色小球 在宝宝“正前方-左右”,来回摇动,宝宝眼睛会有追随。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第二个月宝宝和第一个月时间的不同,整体来说,前三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的比较快,而家长也要把握好这些“猛涨期”,不仅要 喂养足够,保证营养供应,而且也要 做好护理和运动神经发育方面的辅助工作,帮助宝宝发育的更好、长的更好,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

新手爸妈们还有哪些问题,或是自己的一些喂养护理方面的带娃小经验,也欢迎留言分享和讨论。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实用又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一起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初生婴儿第一个月同第二个月有什么不同?

在新生儿与生后一个月的婴儿,不同之处有如下表现:

1.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天的时间都以睡觉为主,每隔2~3个小时,会醒来吃奶,吃饱后再次入睡。1天大约在16-18个小时以上。

新生儿期,宝宝每天的作息,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满月后逐渐减少

●1个月婴儿:每天清醒着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较前缩短。每隔3~4小时就会进入睡眠,有的婴儿晚上能一直睡5~6个小时。

2.哺乳时间和进乳量

新生儿:原则上讲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时比较,哺乳的次数和时间间隔相对稳定

1个月婴儿:哺乳的间隔时间延长,每次哺乳的量增加。哺乳和哺乳间隔的时间都固定下来。

3.排泄次数和量:

新生儿:每天的尿便次数频繁,每次的尿、便量少。一天排尿约15~20次,大便次数也很多,有些孩子每次哺乳时会有大便排出。

换尿布的频度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减少

1个月婴儿:体内的尿便量能够积攒起来,排泄的次数减少。 每次排出尿便的量也增多。

4.视听能力:

●新生儿:眼睛视力很差,只能看到眼前20cm左右黑、白、红色的物体,且不会追踪移动的物体。听力相当发达,很大的声音会使他惊慌失措,对身边人的声音能有很好的反应。

新生儿几乎没有视力,满月后的视力水平有所提高。可以出现“追视”行为

1个月婴儿:视力逐渐增强,眼睛可以“追踪”移动的物体。能用眼睛找寻,还会通过气味和触觉寻找到妈妈乳头的位置。会发出喃语声,和高低音调改变的哭声。面部出现丰富的表情,能对刺激和父母的呼唤声做出反应。

5.运动:

新生儿:会不时地左右活动身体,这是自发的无意识运动。没有自主运动,对于来自外部的刺激,会出现“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应答。

尽管运动发育能力不完善,但是“原始反射”会出现。如图显示为,原始反射之“握持反射”

1个月婴儿:运动变得活跃,手脚会不时地出现拍打样动作。 接近1个月末时,在俯卧位上,有时能做瞬间抬头,或左右移动头和脖子的动作。

6.生活状态:

新生儿:每天只是重复着吃奶和睡觉, 会因不同刺激短暂惊醒后再睡去。除了吃奶及哭泣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

由于皮下脂肪的增多,“婴儿肥”开始逐渐出现

一个月婴儿:身体发育明显 体重和身高都增长明显。身体的皮下脂肪量增多,变得胖乎乎的,体重约增长1kg左右 。听、嗅、触等感觉能力都很发达。能够感觉到妈妈的存在,哭泣时听或闻到妈妈的声音,或气味后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小结

婴儿从新生儿期到生后一个月儿的变化,就是从睡眠状态中逐渐觉醒。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改变,同时伴随有孩子的体能、智能和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不断发育的过程。家长从这一时期开始,可以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起居及生活习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