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提高阅读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习,其一,通过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量,其二,通过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来增加我们的阅读量。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读书记不住,就是我们的阅读效率太差,如何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我推荐你看一下日本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两种记笔记的方法,非常实用。
第一种笔记记录法:一元化笔记本。就是你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平时想要看的书,或者书上的名言警句,以及自己随时的所想所感,都记录在这个笔记本上。大家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记在本子上,等到想起来要用的时候,我们去翻或许还会有新的收获。正如奥野宣之所说的:灵感就像沸水锅中的气泡,瞬间即逝。只有把灵感记录下来,才能变成自己所要用的东西。
第二种笔记记录法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摘抄。怎样去进行摘抄,当然是找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自己觉得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摘抄的下面。这就是我们读书过程中的素材积累。如果想要去写和阅读相关的文章,我们就可以来查看一下自己做的相关笔记。
提高阅读效率的根本目的,是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学会自己去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据说肯尼迪总统每分钟阅读可以达到1000字,而正常人是每分钟200到300字,很明显,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速度是分不开的。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呢?
英国作家尼基·斯坦顿在《沟通圣经》中提到,想要提高阅读速度,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改掉阅读坏习惯。不要一字一字的去看书,不要回视,不要默读。第二,学会阅读。学会阅读是要我们学会带着目的去读。阅读的目的分为消遣、信息和判断,不同的目的学会用不同的阅读速度。当然,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还要兼顾理解,不能因为提高了速度降低了理解能力,反倒得不偿失。
想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学会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这就好比老司机开车,他们知道上坡时候怎样去加速,转弯时什么时候减速,方法用对,省时省力。如何来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作者为我们介绍了SQ3R阅读法。
SQ3R阅读法分为5步,纵览、问题、阅读、回忆以及检查。纵览找出文章的结构与重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到问题答案,通过回忆梳理书中的内容,最后一步进行检查,来看自己是否漏掉了重点。
此外,想要提高阅读速度,需要留心文章中的语言标记。语言标记就好比阅读中被隐藏的玄机,找到了这些玄机,就会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因此,语言标记可以被分为三类,减速的、继续的以及重点。
不管是做笔记还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都是一个需要实际操作与练习的过程,正向我们常说的: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和现在。如果想要学习就赶紧开始行动。
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推荐你看来自日本的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阅读的几个方法:如何有效率地读书、如何边读边做笔记、如何牢记读到的内容,具体为:
一、 有效率地读书
01 确定读书目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写道: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生活中孕妇更容易发现孕妇,骑共享单车的人更容易发现骑共享单车的人……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某一特征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具有同种特征的其他人。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明确的目的:增长见识、增加技能、考取证书……阅读的时候就会更加专注的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找到书中那些能实现我们阅读目的信息,获得知识。
02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概要
明确了读书目的之后,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说我们可以通过快速浏览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来确定我们手里的书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值不值得花费精力和时间去阅读。序言和后记通常记录了作者写本书的目的、角度、内容介绍、写作想法等。而目录则是对本书的基本内容架构进行的系统概括性的总结,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记就能确定我们该不该读这本书,该花多长时间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大概能得到什么收获。
二、 边读边做笔记
朱光潜在《谈读书》一文中曾写道“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也指出对于迄今为止读过的书,如果放着不管的话,有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书中内容,因此推荐大家做读书笔记。他在书中提到了多种笔记记录法,其中主要介绍了以阅读目的和书的全部内容两种类型来记录笔记的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比普通的笔记更方便整理思路,条理和结构更清晰,更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正确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忆理解书中内容。以下,是我看完《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根据书的内容画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导图:
三、 牢记读到的内容
确定了阅读目的,也读完了书,可是合上了书就忘了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学习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开始快速遗忘。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遗忘的规律,那么肯定就有击破它的方法。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便给出了解决方案:找出书中20%的重要内容,反复阅读,进行记忆。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约20%,其余80%都是次要的。大岩俊之认为在读书中这一定律也同样适用,即一本书重要部分仅有20%,因此可以找出这20%集中精力进行反复阅读、理解、记忆,战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收获书中重要内容。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学习阅读方法,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还给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具体步骤,相信读完书后,会有一些收获。
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我整理过一个阅读主题的书单,具体如下: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
2.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日] 奥野宣之/著,张晶晶/译
3.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日] 大岩俊之/著,陈怡萍/译
4. 《高倍速阅读法》,[美]保罗•R.席列/著,佳永馨璃/译
5. 《快速阅读术》,[日]印南敦史/著,王宇新/译
6. 《超级阅读术》,[日]斋藤孝/著,赵仲明/译
7.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日] 斋藤孝/著,程亮/译
8.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美] 托马斯·福斯特/著,梁笑/译
9. 《阅读与写作》,叶圣陶、夏丏尊/著
10. 《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法] 夏尔·丹齐格/著,揭小勇/译
11. 《高效能阅读》,原尻淳/著,程亮/译
12. 《超级快速阅读》,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著
13.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尼基·斯坦顿 (Nicky Stanton) (作者),罗慕谦 (译者)
14. 《为生命而阅读》,美国作家威尔·施瓦贝尔
15.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 赵周 著
16.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秋叶 著
17.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日]奥野宣之
18. 《越读者》,[韩]郝明义
19.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作者: 鲁迅 / 老舍 / 梁启超
20. 《麦肯锡精英的高效阅读法》,[日]赤羽雄二
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我从19年开始进行阅读,一直到现在,在三年的时间里总共阅读了二百多本书籍。在开始阅读的初期,我曾经历过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阅读时间少,无法掌握一本书的主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遇到问题后,我前前后后读了十几本阅读方法的书籍,让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快速读完一本书,还能完整掌握一本书的精髓。
以下是我自己在阅读了不少阅读技巧类的书籍之后,推荐的几本不错的阅读书籍:
1.《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经典之作。也是每一位阅读新手必备的阅读指导书籍。不懂阅读或者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书中讲述了阅读的三个层次以及我们在读不同种类的书籍时,它们有着不同的阅读技巧。
我在之前读书时经常是拿到一本书就读,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可是读完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本书告诉我们: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的速度。
书中提到了“检视阅读”,会告诉我们如何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内容并且如何针对一本书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
这本书自1940年出版之后立刻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被大家所追捧和喜欢。这本书之所以流传这么久,也是因为它是将阅读这件事讲得最透彻的一本书。面前市面上很多阅读技巧类的书籍。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参照这本书来进行撰写的。
如果你只想选一本关于阅读技巧类的书籍,那我建议你一定是入手这本书。
2.《高分阅读法》这是一本可以帮助自己提升阅读能力的书籍。我们通过作者介绍的这些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对于书籍的读解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力。这本书中的很多阅读技巧是在读过之后可以立即去实践的。
本书的作者西冈一诚是东京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在高中时成绩很差,连续两次报考东京大学均失败。第三年,他按照自己总结的读书方法,科学读书,成绩得到了大幅提升,最终成功考入东京大学。
西冈一诚之所以能从一个偏差值只有35分的差生,然后努力成为一名东大的学生,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能够快速提升成绩的阅读方法。
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读完一本书没有任何进步和收获,就是因为我们读书的方式不对。我们总是被动接受书中的知识。而要想能够读完有所收获,就要学会主动阅读,不仅要大胆对书中的内容提出质疑,还要在阅读之后多去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主动性”就是这本书的关键词。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不会再感叹这本书根本读不懂,也不会因为读完就忘而难过,更不会因为读完无法应用而生气。通过书中阅读方法的实践与应用,你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会有一个本质的突破。
3.《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看到书名,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通篇讲阅读技巧的书籍,那你就错了。
这本书很有趣。它不是用理论型的方式传授阅读技巧,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工作、家庭不顺心的年轻人如何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来说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方式和方法。
这本书读起来不仅让你有代入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读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书中讲述的重点就是读书改变人生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0天阅读33本书——培养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用1年的时间读100本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培养专业能力
第三阶段:用1年时间阅读365本自我启迪类的书籍——培养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不仅会给你阅读方法,还会给你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秘籍。如果你喜欢阅读,也想通过阅读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这本书是你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
4.《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们明明读过了这本书,却什么都没记住,跟没读过一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我们读过的书不仅可以做到“读过”,还可以将读过的书记在脑子里。我们最主要的是可以学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书中讲述了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有用,那就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笔记记录内容包括:
-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书名
- 作者名
- 关键词
-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用○表示
-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评论) 用☆表示
我们记完读书笔记之后之所以能把书中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就是因为读书时获得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评论就是以本书为契机而发散出的“自己的原创思考”。
如果你阅读之后总是记不住,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这本书是你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以上四本书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确实解决我实际问题的好书。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你这个问题,在我们【橙瓜码字】的网文学堂有人提到过,我现在把他的回答复制过来给你看:
一、读书安排的黄金法则
1、普通阅读
不用管是否学习技能的书籍,兴趣爱好的书籍,文学性强的书籍,扩展知识的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种类的书籍,全部考虑在内,
从所有待读书当中-只选出-目前-最感兴趣的-一本,然后读起来。
当读完那一本,或者当读不下去时,只需再次反复上述过程即可。
2、主题阅读
如果是做一些主题阅读的话,可以稍加变通一下。
把上述黄金法则中的“一本”,改成“一本书中主题相关的部分”就行了。
3、分类阅读
有些读书高手,可能会同时阅读3~5本不同类别的书。比如,
上午读——哲学类
下午读——文学类
晚上读——科普类
此时,把上述黄金法则中的“一本”,改成“某类别中的一本”就行了。
二、有自己的待读书单
当然,你完全可以拥有上百本、上千本、甚至上万本的待读书单,
别人推荐的书,以后想读的书,统统都先放进自己的”待读书单“里即可。
不管怎样,每一次的读书安排,只要遵循上面的黄金法则,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
三、不必读完每一本书
另外,即使原先最感兴趣的一本书,读着读着也会有失去兴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没有价值,也可能是因为完全看不懂。
此时,就完全没必要强迫自己必须把它读完。更推荐的做法是,把那本已经失去兴趣的书收起来,然后去找另一本此刻最感兴趣的书读起来。
还有,一本书也没必要从头到尾读完每一个字。更高效的方法是,只选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跳过不感兴趣或没有价值的部分。
【内容转发自网络,侵删】
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的意识日益增加。人们从最初的物质享受已经发展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更愿意在阅读中找到心灵上的慰藉。虽然意识已经转变,人们明知道阅读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却还是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望而生畏。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看到有些人一年可以读100本书,在阅读中找到无限乐趣,并且把阅读当成终生习惯的人,肯定会羡慕不已。反观自己总是无法静心去读一本书,或者是读完一本书马上就忘掉了,让人不免心生惭愧。你以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其实归其原因是你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
人们对于读书的印象来自于上学时期的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可以说是让80后,90后这一代人对读书产生排斥心理的罪魁祸首。其实,纵观古今中外,所有名师大家的共同喜好都是热爱阅读。从书中的黄金屋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为乐趣而读书到不求甚解,一代代大师都在读书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与乐趣。所以,当你想要有读一本的冲动时,不要把阅读这件事当成一个苦差事,你不需要去考试,去背诵默写,你只需要抓住这个读书的念头,怀着“看看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点乐子”的想法去读就行了。
01.书籍的分类说到阅读,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书籍的分类。书一般可以分为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
虚构类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说。阅读小说的好处很多,我觉得对读者来说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满足。在每个作者精心营造的小说世界里,故事时间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读者可以在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内,看完别人一生里最难忘的故事。这其中的五味杂陈,除了作者心知肚明外,阅读者心中也别有一番滋味。
选择虚构类书籍,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去读。其次就是选择经典去阅读,经典书籍都是经过岁月与读者层层筛选流传下来的瑰宝,被称为经典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多阅读经典,能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非虚构类书就是一般的工具书,科普类等。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可以获取信息,学以致用。一般,非虚构类书籍都是会有目的的去阅读,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即可。
02.主动阅读当你打开一本书的时候,才是真正与作者开始对话的时刻。不论你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还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以致用,阅读的前提都是自己感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激起自己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很多人苦恼的是,在阅读一本几百页的书时,每当读到书中有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晦涩难懂的部分时,就很难继续读下去,总是想昏昏入睡,导致自己的整个的阅读体验都不好。这是大部分读者都会遭遇的尴尬境界。
其实,大部分读者都被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所束缚——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
少则二三百页,多则上千页的书,不可能从到头尾都是新的观点内容,其中不乏一些普世的观念。根据“二八定律”来看,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全书的20%,而这20%中全书精华也仅占有4%。所以对于书中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晦涩难懂的部分,可以先舍弃,着重阅读20%的重要内容,再仔细研究4%的精华,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这本书就被完全吸收了。
法国当代作家尼埃尔·佩纳克在他的著作《宛如一部小说》中讲了“读书权利十条”:
1.不读的权利;2.跳读的权利;3.不读完的权利;4.重读的权利;5.读不择书的权利;6.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7.读不择地的权利;8.随意选读的权利;9.朗读的权利;10.默读的权利。读书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读者与作者跨越时间与空间用心对话;读书也是一件随性的事情,阅读本身不关乎其他人,其他事,只是读者本身兴趣延伸出来的动作而已。所以,阅读时,不要在意太多条条框框,就算只是读自己喜欢的文章部分,又有什么不对呢?
03.高效阅读阅读除了自我陶冶情操外,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需要与阅读打交道。牵扯到工作,就需要有效率,所以,高效阅读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开始看书前,要仔细看一下书的封面与书腰。因为一般书籍的亮点与卖点,都会被出版社浓缩成一句话印在封面和书腰上。这样读者就会很快了解到这本书的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其次,要养成看目录的习惯。书的目录,就像地图指引一样。通过目录可以看出作者整本书的思路与重点内容,这样读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着重点开始阅读。就好像如果你要去逛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动物园,是不是需要先看园区地图指引,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路线呢?否则,不仅可能会错过自己想看的动物园区,还会浪费大量时间。
然后,快速通读一遍书的内容,即使有不懂的,也不用在意。通读过后,根据书的整体内容,再一次选择书的精华进行精读。可以选择书里的新观点,或者是你想系统了解的部分等来进行精读。快速通读就是为了根据“二八定律”判定,哪些是80%的部分,哪些是20%的部分。而精读就是要精读那20%的内容。
最后,有效的输入要配合输出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配合葱鲔火锅读书笔记法,可以更有效的消化书本内容。葱鲔火锅读书笔记法就是摘抄+评论的方式。摘抄出书中内容原文,在下面写上自己的想法。摘抄的部分可以选择自己同意的思想见解,也可以是让自己惊叹的内容。而评论部分,不必长篇大论,即使是寥寥几个字也是可以的。笔记可以记录在本子上,也可以是记录在社交平台上,不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方便自己经常回看的就可以。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读书的浅显看法。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多种娱乐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专注力出奇的低。人们宁愿刷剧,看综艺节目,也不愿意去看一本书。经常有人会问:读书有什么用呢?复旦女博士陈果这样回答:以我观书,以书观我。
阅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或者心血来潮的事情,阅读应该是一种细水长流的习惯与爱好。它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当你内心感到空洞与无力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打开一本书,我相信,在书中,你会找到自己需要的能量。
最后,推荐几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籍给你。
《高效能阅读》,作者原尻淳一。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作者奥野宣之。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作者茂木健一郎。
阅读经典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愿你早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