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潘璋参与了围捕关羽,但是并没有直接斩杀关羽。

《三国演义》中写的是潘璋的部将马忠擒拿了关羽,押回东吴后,被孙权斩首示众。《上下五千年》中也是这样记载的。但是《三国志》中却是这样记载的: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于临沮。

从这段描写来看,关羽应该没有被押回东吴,是直接在临沮被杀了。杀他的当然是潘璋的部将。至于是不是马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从哪方面的记载来看,对于关羽的死,潘璋算是难逃干系了。但是,站在东吴的角度考虑,潘璋却是功不可没的。无论是擒拿了关羽,还是直接杀了关羽,对东吴来说都是大功一件。毕竟东吴的战役目的就是夺取荆州,消灭关羽。

在夺取荆州,消灭关羽的战役中,潘璋带领的士兵们,完成了消灭关羽的军事任务;所以对于关羽的死,潘璋发挥的作用最大。

那么,潘璋的结局如何呢?《三国演义》中安排关兴杀了他。这样,使人感到畅快淋漓。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三更之后,忽门外又一人出户,老人出而问之,乃吴将潘璋亦来投宿。恰入草堂,关兴见了,按剑大喝曰:“反贼休走!”璋回身便走,忽门外一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飘三缕美髯,绿袍金铠,按剑而入。璋见是关公显圣,大叫一声,神魂惊散;欲待转身,早被关兴手起剑落,斩于地上,取心沥血,就关公神像前祭祀。兴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却将潘璋首级,擐于马颈之下,辞了老人,就骑了潘璋的马,望本营而来。老人自将潘璋之尸拖出烧化。

关公显圣,协助关兴杀了潘璋。是不是太大快人心了?小学时代,每每看到此处,愤恨之心,才略微解气平息。老罗这么写,其实也是为广大读者着想。因为从孙权袭击荆州,杀了关公之后,大家都心情沉重、情绪压抑得太厉害了。那种哀伤、遗憾、愤恨感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了。再不对东吴诸将来点惩罚,我就透不过气来。天道就如此的不公平?孙权办了这么大一件坏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成败在乎实力,公道不在人心。”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东汉末年,局势动荡、礼崩乐坏,还真的是这样。否则,曹操又怎么能杀了汉献帝的妃子和皇子?就是在这种自私自利的伦理观的引导下,孙权才可以不顾及联盟之谊而去捕杀关羽。杀了以后,还表现得若无其事。孙权无非就是说:

“我就夺了荆州了,杀了关羽了;刘备,你能把我怎么样?”

为匡扶正义,为讨还公道,刘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决不同意孙权的求和,和东吴决一死战。所以,有正义感的读者们,都觉得关兴斩杀潘璋是伸张正义之举,是鼓舞人心之举。

老罗把读者们搞得泪雨涟涟唏嘘不已,到了这里,转而又使读者们破涕为笑。好了,关羽的仇报了;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又物归原主了,大家应该觉得安慰些许了。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手法。

但是,事实上潘璋将军并不是这样死的。他是在公元234年,因病去世的。潘璋名列江表十二虎臣,封溧阳侯,官居太守、右将军,也算是高级将领了。潘璋率部生擒关羽父子,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就因为此次立功,孙权专门划出了宜都、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孙权称帝以后,又加封潘璋为右将军。

潘璋是孙权的嫡系,早年招募士兵一百多人,直接跟随孙权作战。他还参加过江陵保卫战和夷陵之战,对东吴来说,也算是战功累累了;在担任县令,治理地方上,潘璋也颇有政绩。但是,由于他的性情残暴,又经常酗酒,口碑不好,局限了他的进一步发展,没有进入东吴军政的最高层。

作为孙权的嫡系,政绩突出;又参加了历次大战,还率部擒拿了关羽,这些功劳已经足以使他享受荣华富贵了。

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东吴将军潘璋,斩杀了关二爷之后,还能富贵终生,主要是四大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1,吴主孙权继承其兄长孙策的位子,才成为了吴主。吴国大臣大多为孙策旧部,但是潘璋将军却是一直是吴主孙权的部下,并非孙策旧部。

由于,潘璋将军是吴主孙权为数不多的老部下,吴主孙权自然会对他更加关爱一些!

2,潘璋将军虽然忠于吴主孙权,但是此君个人修养不好,私德差、口碑差,因此他在东吴官员之中的人缘不好。这样的人,不可能拉帮结派,因而更让其主上放心!

3,潘璋将军并非能力特别出众的将领。他杀了被俘的关二爷之后,不仅蜀国要杀他,而且他若降魏,魏主也会拿他的人头当大礼,送往蜀国!

由此可见,潘璋将军杀了关二爷之后,就断了叛吴的可能性。他这一生也只有追随吴主孙权,才有一条活路!吴主对他也十分放心,当然也会对他比较关照!

4,东吴俘获关二爷以后,如果不杀他,也许能让蜀主投鼠忌器。吴蜀之间,也许还能展开和谈,避免大战!

俗话说“君臣有义,兄弟有情,朋友有信。”。关二爷与蜀主玄德公,由朋友结为兄弟,由兄弟变为君臣,而玄德公之所以,能与得天时的曹魏和得地利的孙吴,相抗衡,就是因为他争到了“人和”。

潘璋将军杀了关二爷以后,玄德公若不伐吴,那么玄德公将丧失“君臣之义,兄弟之情,朋友之信。”,进而会丧失“人和”,而蜀汉政权也会失去根本,难以长久保存。

因此,关二爷遇难以后,玄德公不得不兴兵伐吴,一来为保全一生的名誉和事业;二来是为了重创东吴,让其丧失一统天下的机会。

其实,玄德公知道伐吴的凶险,也知道失败的概率很大,但是东吴要毁玄德公一生的功业,玄德公当然宁死也要拿东吴垫背。

虽说,吴国最终获胜,但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无力北望中原了。这一切的后果,都是潘璋将军一手造成的!他杀关二爷应该是先斩后奏了。因为以吴主孙权的才智,应该能知道关二爷生死事关重大,吴主孙权应该不会下令杀关二爷!

潘璋将军杀了关二爷以后,就注定吴主孙权不会将他留给下一任吴主,而下一任吴主也容不下他!因此,潘璋将军注定命不长,他的儿子们也注定无法继续富贵。他死以后,他家注定会没落!

吴主孙权既然给潘璋将军规定了“阳寿”,那当然会在他有生之年,过上好日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要想得到老板的待见,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能力;其次,群众关系不能太糟,但更不能太好;再则,在重大事项上不要替老板拿主意,更不能直接替老板做决断!

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谢邀:因为这种人奸诈。

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潘璋,东郡发干人,即今天的山东冠县人。年少时,颇有点刘邦的意味,家贫,且行为放荡不羁,喜好饮酒。他跟刘邦一样,没钱买酒喝就经常赊账,还经常跟债主说,等他富贵了一定还。

孙权不知何故,竟然一眼就看中了潘璋,而且对其非常宠信。潘璋遇到了伯乐,自然也不负所望,充分发挥自己勇武的特长,平定各地山贼,屡立战功。后来,还随同鲁肃“单刀赴会”,与关羽对峙,让江东成功分得了荆南三郡。

潘璋最辉煌的时刻,孙权袭取荆州时,奉命和朱然一起拦截败退麦城的关羽。潘璋所率吴军在临沮到夹石间,遇到了败退中的关羽残军,其部下马忠成功擒获关羽、关平父子。

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中,关羽都是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后被孙权下令处死。是不是潘璋斩杀了关羽呢?应该是潘璋接到孙权处死关羽的命令后,令刽子手干的。关羽死后,首级被送给了曹操,葬在了洛阳,而身躯葬在了当阳。于是有了关羽“头枕洛阳,身在当阳”之说。

关羽的结局,不管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中,都是一样的。但是,潘璋的结局,演义和正史中却是大相径庭。

演义中,关羽死后,潘璋得到了关羽的青龙刀。而关羽身死不到两年,刘备就亲率大军七十余万大举伐吴,大战吴军于猇亭。两军猇亭相遇,乱军中,关羽的儿子关兴无意中看到了手舞青龙偃月刀的潘璋,确认身份后,潘璋恐惧逃走,遁入山谷。

关兴认定这就是自己的杀父仇人。紧追不舍。到了夜间,关兴和潘璋阴差阳错的投宿到了同一个山庄。关兴要杀潘璋。潘璋转身逃走,关公显灵,拦住了潘璋的去路。潘璋吃惊间,被关兴赶至,手起刀落,潘璋死于非命。而关兴也夺回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潘璋之所以在演义中死了,是因为演义要丰满关羽的形象。关羽是代表了正义与忠诚的神,那么与关羽为敌的潘璋,甚至是大都督吕蒙,自然都不能有什么好结果了。两个人都因为关羽显灵而亡。

当然,这只是小说家编的故事,历史上潘璋可没有这么早死。

潘璋在关羽死后,因功被孙权封为了固陵太守,振威将军,溧阳侯。当然,潘璋并没有拿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件兵器只是后人杜撰给关羽的而已。

东吴大将甘宁去世之后,潘璋奉命收编了甘宁的军队,并与刘备大战于夷陵。此战,潘璋的部下又斩杀了蜀将冯习等人,潘璋也晋封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潘璋并没有死于夷陵之战。

此后,曹丕数次南征东吴,潘璋每次都跟随吴军出战,抵御魏军。孙权登基之后,潘璋又被拜为了右将军。张飞、于禁、徐晃都做过右将军。

关羽去世于220年,刘备222年战败于夷陵,潘璋直到234年才去世。这已经是夷陵之战结束12年后了。

潘璋斩杀关羽,对于蜀汉来说,那是仇敌,但对于孙权而言,却是大大的功臣。即使按照古代的正统思想,关羽即使封神也还是一个臣子,而潘璋在孙权这名天子的庇佑之下,自然可以安然无恙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潘璋被孙权重用后,生活奢侈,甚至所用物品颇有僭越之嫌。他还杀死有钱的军吏,夺取财物。这些行为,实属恶劣至极。潘璋被人告到了孙权那里,但这些事在孙权看来,正是潘璋不足为惧的表现,什么时候想除掉潘璋,全是罪证。而且潘璋手下兵马不过数千,即使谋反也不足惧,反而是潘璋作战英勇,颇有战功,乃是可用之才。孙权自然也就“惜其功而辄原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潘璋。

这也是潘璋能得以天年的真实原因吧。

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潘璋之所以能够富贵终生,不是因为刘备不想杀他,而是因为孙权爱惜他。

潘璋擒杀关羽后,不仅升了官儿,还专门造了一把刀纪念。刘备对潘璋恨得咬牙切齿,在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杀潘璋绝对不会放过,只是这潘璋的确有点儿本事。

公元222年,潘璋奉命迎击,跟刘备的大军硬怼,不仅没死反而还杀了刘备手下的护军冯习等人。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后,潘璋可能是觉得不过瘾,专门给孙权上书请求再战。

刘备没能抓住机会杀了潘璋,给了他长命的机会。俗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潘璋在战场上屡次立功,在东吴有了很大的名气,孙权对他也是另眼相看,前前后后给他封了几次官儿,赏了许多东西。

孙权赏的东西,真心不少,但却满足不了潘璋贪婪奢侈的欲望。看见别的将士有钱,就想办法弄死人家,明目张胆的侵占别人的财产。这种龌蹉的事儿,潘璋干过不止一次,也没少被人弹劾。

只是孙权爱惜潘璋的功劳,觉得是一个跟随多年的老人,没有下狠心处置,然后放任潘璋就这么逍遥了下去。

潘璋斩杀关羽,为何还能富贵终生?

历史上的故事难讲真实,不过关羽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