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王垕当时处于“囚徒困境”,很难摆脱被曹操垫背的悲惨命运。即使他有几个办法死里逃生,可是家属怎么办?王垕难道能不顾全家老小的生死存亡,自己逃之夭夭?
事情的起因在于袁术称帝。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这就等于是公开造反了。作为汉朝的丞相兼大将军,曹操讨伐袁术是义不容辞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一旦袁术站稳了脚跟,那么恐怕效仿者就会栉比鳞次而出现。所以,曹操立即组织力量要一鼓作气消灭袁术。
曹操号召并发动了吕布、孙策、刘备等临近袁术的军事力量,一起攻打袁术。四股力量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向袁术形成了围击聚歼之势。
曹操的先锋大将夏侯惇杀了袁术的大将桥隧,袁术的军队大败,退回寿春。曹操指挥四路大军围攻寿春。
袁术手下的杨大将建议他就部分军队死守寿春,袁术带领御林军渡过淮河,避其锋芒。
袁术接受了杨大将的建议,留下十万大军在寿春牵制曹操,自己收拾一下渡过淮河走了。
这样,曹操在寿春和袁术留下的十万大军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曹操当时带领了十七万大军,每日耗费粮食巨大,正好又赶上大旱荒年,粮食接济不上。曹操跟孙策借了粮米十万斛,也似乎是杯水车薪,支持不了多久。
管粮官的部下仓官王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仓库主任,向曹操禀报情况,被曹操设计陷害了。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之如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
曹操就招来王垕,说要借王垕一物用,以压众人心中的怨气。
王垕就问借什么东西,曹操就说借他的人头用一下。王垕说自己没有罪,曹操说知道他没有罪,但是不杀他,恐怕军心有变。曹操答应善待王垕的家属,然后不由分说,令人把王垕推出斩首示众了。最后,曹操宣布王垕盗窃军粮,按军法处置了,众怒于是消解了。
从曹操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王垕的家属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可以善待王垕的家属,当然也可以处罚他的家属。所以,王垕如果逃跑的话,曹操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家属;王垕以死顶罪,即使曹操不善待他的家属,也不至于去处罚他的家属。所以,王垕当时别无选择。
王垕那就必死无疑了?当然不是,他其实不至于走到这一步。王垕的上面有管粮官,他的死其实是咎由自取的。因为,王垕并没有直接向曹操汇报工作的必要;曹操也并没有主动找他,询问他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
王垕作为一个仓库主任,是没有必要直接跟最高统帅打交道的。仓库主任的职责就是管好粮食,注意防火、防盗、防鼠害、虫害;再就是做好粮食的收发工作即可。至于粮食的供应和分配应该是管粮官的工作。
这就像一个粮油公司,仓库主任负责保管粮食和粮食的收发;业务经理负责粮食的采购和营销。粮食库存不足,自然而然是业务经理的职责,你个仓库主任着的哪门子急?
在曹操的军队,粮食不足,应该是曹操着急,然后其他谋士出谋划策,设法搞到粮食。至于能不能搞到,能搞到多少,这都是军事机密,不应该是一个仓库主任可以知道的。王垕想要保命,当时应该这样做:
第一、把问题向主管上司汇报,而不是越级向曹操汇报。
主管上司再去跟曹操,或者有关领导汇报,由他们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即使是找人顶罪,就不一定会找到王垕的头上。因为曹操肯定也不想把问题公开化、扩大化,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不会让王垕这样的底层官吏知道。最后被杀的可能就是管粮官。
第二、王垕应该想到粮食危机必然会演变为政治危机,及时安排家属转移。
等把家属全部转移了,自己在设法逃跑。因为,在王垕以小斛分粮的这几天,他化妆逃跑,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找个理由溜之大吉,一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王垕越俎代庖,把矛盾直接上交到最高统帅那里,实在是用心叵测,曹操才问心无愧地去杀他。当王垕走进曹操办公室的那一刻开始,除非他有解决问题的妙计,否则就是自己走进了死局。
王垕当时可能有献媚最高领导的心思,想借此机会表示想为领导分忧解难。但是,曹操是那种愿意和属下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人吗?如果是那样,那他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奸雄了。王垕的死在于缺乏自知之明:他没有政治权谋,却有陪伴君王之心。他甚至幼稚到忘记了一句老话,那就是:
伴君如伴虎。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王垕人怎么做都只有死,因为操要活
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除非王垕能变出粮食或者有奇谋帮助曹操迅速打败袁术(证明其价值),要么就是逃跑别无他法,不如老老实实配合曹老板,至少家人能得到善待…
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直接去过江投奔袁绍,然后实情相告,袁绍可趁机攻打曹操,袁军大胜曹操死,不但可保性命还能升官发财
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老板想要他的脑袋安抚军心,王垕如何做也保不了命,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把脑袋交给老板,争取让家属多得点抚恤金。
粮官按曹操的命令小斛分粮反而被杀,请问王垕如何做才能保命?
在古代军令严明的情况下畏罪潜逃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只要分粮官敢逃跑,曹操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击杀,以此来安稳军心,他如果不逃跑曹操虽然不会放过他但是他的家人却得到了应有的补偿,在权衡利弊之下这或许便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为无奈的选择,对于曹操而言作为一军统帅他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减少士兵的粮食供应也是他下的命令,但是最终却要斩分粮官自己心中的愧疚也是难以抑制的,但是面对粮草即将耗尽,士兵们负面情绪不断膨胀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士兵哗变只能够有人出来平息众怒,曹操显然不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因此只有分粮官出来承担责任,这是因为士兵的怒气得到了平复,所以曹操才能够拖延时间得到粮草的供应,否则不等敌方打过来自己的兵马便溃败了,曹操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