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此时此刻,如果还说人们热衷于买房的话,那就言过其实了。
现在,不是人们热衷于买房,而是有人在热衷于卖房。有的人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在2017年来我们这边买的房子,是100平方左右的,是一个高档小区。当时花了138万,准备在2000年的时候出手。因为,当时是规定三年以内限售的。
2000年的时候,她粗略地计算一下,需要卖到155万,才能保本。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千里迢迢地跑来炒房,投资了140多万,三年多的时间,怎么也需要达到30%的利润,才不虚此行吧。于是,她就标价200万出售。结果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虽然不是无人问津,但是却真正想买的不多。因为这个价,能买到更好的房子。(位置更好,配套设施更好)
200万卖不出去,越往后持有的成本就越高,出租又租不出去。她的这笔投资算是彻底失误了,套上去了。她想赶紧变现走人,就想少赚点也行吧,就把房价下调了10万,标价190万,还是无人问津。她有下调了10万,标价180万,还是卖不出去。现在,她心急如焚,直接一步到位,下调到了155万,来个保底销售。结果,还是卖不出去。奇怪了,接盘的人哪去了?她的房子为什么无人问津呢?我们坐在一起,经过我们俩通宵达旦、擘肌分理地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原因就是:
第一、需求太少了,绝大多数刚需也都在17年前后急急忙忙地上车了。剩下的寥寥无几,她们也买不起155万左右的房子。
我们这边是三线城市,人均收入在月收入4000左右。要买一套这样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30年到40年。谁能不吃不喝吗?所以,买得起的早已上车,剩下的买不起的干脆不考虑了。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放眼全国,有9亿人月收入在2000以下,就是说,这9亿人除了不需要买房子的,就是买不起房子的。用月收入2000来买这样的房子,需要75年不吃不喝,才买得出来。
那么,除去这9亿人,还剩下5亿人。这5亿人,应该有2亿多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还有2亿多是退休老人。这就剩下不到一亿人能买得起房子。这一亿多包括公务员、事业编的、私营企业老板等高收入群体。可是,这部分人谁还缺房子?
也就是说,现在房子不好卖的根本原因在于: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人不需要。
第二、卖给投资者或者是炒房客。那么这个价格显然人家是不肯接盘的。
就算是按照最初的底价135万,炒房客和投资客也不愿意接盘。
1、炒房客,如果接盘就面临着和我这个朋友一样的问题,就是:难以加价出手。不能赚差价,炒房客显然就不会见猎心喜的。所以,如果卖给炒房客就必须割肉出让给他们。
可是我朋友操心把力地买了五年,一分钱不赚就割肉出手,她也不甘心哪!
2、卖给投资者。投资者买到手难以出租,即使出租,一年的租金也就不到2万,还不如存款利息收入高,所以用于出租不划算。
用于增值保值更是希望渺茫,如果能增值,我朋友也不急着卖了,留着岂不很好?
再说了,将来房产税的实施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个谁都知道了。投资者能不能赚到税钱都不好说。所以,三线城市的房子,投资价值,怎么看都已经是到头了。
第三、等待着2亿不满十八周岁的人长大后再买。
那就太虚无缥缈了。我们知道,这些少年儿童也大多数不缺房子。像我们这边的少年儿童,将来继承爷爷奶奶的房子就是一两套;再继承父母的最少也是一套,有的还是好几套,谁还缺房子?
即使是不能继承房子的,父母也早就未雨绸缪给买好了,我们这边可没有等儿子过了十八岁再买房子的。除非他穷得实在不行,否则砸锅卖铁也得把儿子的婚房给提前买好。
总的来说,没有房子的刚需太少了,少得就像漏网之鱼了。而漏网之鱼往往又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那么如何让既能买得起房子、又不需要房子去心甘情愿地、争先恐后地去买房子?这是一门艺术。现在各地层出不穷、面面俱到的救市措施,救市力度“空前不一定绝后”,其实也是在这个方面挖掘潜力。
但是,我认为很多地方救市并没有救到根本上。部分地方政府的救市,都是鼓励、提供方便、降费让大家买房,而不是让利引导大家买房。只有让买房子的人有利可图,或者产生有利可图的心理预期,买房的人才会积极涌现。如果买到的是风险、是套牢、是后悔,那么谁还会去做出头之鸟呢?
不过救市活动风起云涌,起码说明:热衷于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是消失殆尽了。否则何必救市呢?哪有好卖抢手的东西,还出台五花八门的政策来刺激购买的?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农村人在城里买房是为了让孩子在城里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因为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况且父母在城市里可以打工挣钱,而生活在大山深处交通不变,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连年自然灾害多发,那有前途可谈......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房价越来越高,说明房子越来越值钱啊,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热衷买房!如果房价越来越低,房子越来越不值钱,谁还把钱投在房产上?
人们热衷于买房,至少说明两点。
一,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大于下跌的可能性。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房价一直都是上涨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房价只涨不跌,不管是自住还是作为投资,买了就是赚了,多买多赚,少买少赚,不买不赚反而赔钱,因为越等就越买不起。
自中央把房子定位只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房价开始逐步稳定了。但是,价格总体平稳,只能说是上涨的慢了,幅度小了,整个市场的趋势还是以小幅上涨为主的。所以人们热衷于买房是很正常的。
二,房子仍然具有居住和金融属性两重性。
房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房子的金融属性超过了居住的属性,房价越炒越高。虽然现在是只住不炒,但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价格仍然是以小幅上涨为主,也就是说,房子的金融属性是仍然存在的。况且在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作为投资,买房也就成了人们的第一选择。退一步说,即使是投资买房挣不了多少钱,但起码在几年内房子还是保值的,而货币贬值却是真的。
买房本身并没有错,但不同的城市,价格的变化是不一样的,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买房需谨慎,不要成为高房价接盘侠。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以为越来越涨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第一房产在目前来说,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都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金融产品。
第二你说的只是小范围的,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产是主力军,人们热衷于买房。但是偏远的城市,房价很低,买房的人也比较少。这是因为房产的价值决定的他的地位。同样是房子为什么价值差距这么大?城市的量级和功能不一样,这里就不扯远了。
第三追涨杀跌历来韭菜都是这么操作的。但其实仔细想想,房价的高低反应着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如果连定居的门槛都非常高,那么优质的资本和产业就会留在这座城市,因此不必担心房价会崩塌,就算是房子只住不炒的理念也无法阻挡买房的热情。因为价值在这里,人们有钱能买为何不买呢?
如果我有钱,我也还会再买房子。不要听网上那些唱衰房子的,他们要么是刚需买不起房子,要么是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来普渡众生了…
在越来越高的房价之下,为什么人们反而热衷于买房?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买房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房子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必须品,房地产市场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蓬勃发展,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为例,从最初的每平米几千到如今的几万每平米,甚至还有单价超过10万每平米的豪宅,而越来越高的房价,并没有阻挡购房者的置业热情,反而促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那么很多老百姓都会很费解这种情况,为什么房价如此之高,而购房者却热情不减,针对出现的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首先中国老百姓都有“买房的特有情节”,想要安居乐业那么房子就是一个最起码的基础,房子代表着家和归宿。再加之中国老百姓不同于西方洒脱开发的生活方式,中国人都有储蓄的习惯,在民众购买力上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在大环境上中国人喜欢买房同样也买得起房。
其次买涨不买跌是买房的惯性思维,房价越涨购房者对房子期望值越高,反之房价下跌对房子的期望值也会下降。尤其对于投资需求客户,买房是用来产生回报价值,而房价越高对于他们来说也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保证不会出现亏本的发生,所以在如今全民炒房的背景下,房价越高购房热情愈加高涨,这是他们乐于看到的情况。而刚需购房群体对于房价肯定希望是越便宜越好,但房价的高低也不完全影响到他们的购房需求,该买也还得买。
最后房子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则意味着太多,房子相对于其他金融投资产品,它的增值性、保值性还是远优于其他产品,买房子仍然是最为稳妥的投资产品之一。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想了解更多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