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首先声明一点:体制内,写材料的人绝对不是提拔最快的人,而提拔最快的人是那些有强大外力背景支持的人。
每个单位写材料的人绝对不是提拔最快的人,顶多处于中间层面,一个是提拔快了、提拔走了,没人合适的人接手写材料,领导肯定不愿意;二个是长时间不予不提拔,写材料的没有动力,哪有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事。
一、写材料是机关最苦的差事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写材料,主要还是因为辛苦,有人把机关事业单位写材料的人描写为“两突一深”。两突就是“腰间盘突”“头发秃”,一深就是“眼眉深”。
写材料是公认的“苦差事”,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苦思冥想、抓耳挠腮。写材料的人是“仕途上的红人、工作上的苦人、生活中的穷人、家庭里的罪人”。要想写好材料,必须有苦行僧的情怀,能够吃四种苦: 一种是劳苦。以办公室为家,经常加班几点、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必须始终保持临战状态。 二种是清苦。写材料的部门大多都是清水衙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加班的时候经常不是吃方便面,就是盒饭。 三种是孤苦。要坐得住冷板凳、吃得起清贫苦、下得起苦功夫,要屏蔽和过滤掉浮躁和困惑。 四种是心苦。长年累月加班,看望不了老人,照顾不了家人,陪伴不了小孩,欠了很多亲情账、感情账。
也正因为写材料辛苦,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干,大家都怕写材料,都怕入错行,都怕从“秃顶”,都怕苦了自己苦了家人,从而导致各级机关普遍都缺写材料的人。
二、我本人对写材料深有感触作为写材料的过来人,深有感触、深有体会。
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就是写材料的。从普通科员,写到党政办副主任、主任,然后再写到党委委员。党委委员期间,分管党政办,还是继续写材料,全镇的综合性材料都是由我牵头负责。在党政办副主任期间,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多次借调我或者商调我,虽然我很想去,但是我们镇党委书记都搪塞过去。我们书记对我说,我们镇里写材料的人只有你一个,你走了后谁写啊?书记都这么说了,我也无话可说。
但是,我们书记对我还不错,一直推荐我从科员提拔为副主任、主任和党委委员,我很感激他。他提拔为副县长后,推荐我到到市直单位,一开始也是写材料,后来当办公室副主任,还是负责写材料;当上办公室主任后,写材料交给了副主任。直到2019年底,我完全脱离了写材料的苦逼日子。
今年初,我们单位写材料的办公室副主任借调到市委组织部。单位分管副局长要办公室主任在本局内挑选一个文字功底好、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来负责办公室综合材料的撰写。
办公室主任对本局所有科室的年轻干部进行了精心筛查,最后挑选出5名人员。请副局长亲自出面,对这5名同志一一进行谈话考察。考察结果是,要么理论水平达不到副局长要求,要么文字材料功底比较差。最后矮子里拔将军,挑选一个27岁的四级主任科员。
办公室主任出生的副局长对这次考察极不满意,把办公室主任和人事处长叫到办公室说,单位近四、五年新招录了10几名公务员,可算得上优秀的、关键时刻用得上的人比较少啊;并当场要求人事处长筹划为期一年的“网络公文培训班”,要求所有正科以下干部参加,每人每月必须上传一篇理论文章到局内网上,每季度评比三篇优秀公文,并作为年底评先评优加分依据。
三、我一哥们写材料写出腰椎间盘突出,最后为了修养身体,宁愿放弃公务员副科级职务我一哥们原来是乡镇党政办的副主任,说是副主任,其实就是副股级的科员,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领导。在乡镇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工作繁忙、条件艰苦、责任重大、提拔缓慢是乡镇工作的四大特点。特别是在哥们所在的党政办,材料稿来稿去、工作没日没夜、周末加班加点、会议没完没了,“五加二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是常态,哥们老家在县城,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月都回不了家。
2011年初,哥们33岁了,还是党政办副主任,本来有机会参加乡镇换届选举提拔为副镇长,但是被县直单位某选调生(驻村队员)以“五类人员”身份捷足先登。哥们提拔副科的级梦想失败,郁闷了好一阵子,心想在乡镇既辛苦,又提拔不了,还回不了家照看不了妻儿子女,还不如想方设法离开乡镇回到县城。
2012年初,县府办在全县选调3名综合素质好、材料功底扎实的科员,哥们这次凭借过硬的文字材料功底终于如愿以偿。哥们被分配到县府办综合三科担任副科长(还是副股级),还是负责文字材料撰写,只是要求更高了,标准更严了,时间更紧了,任务更重了,节奏更快了。一开始一年还有新鲜感,哥们还能勉勉强强应付,过了一年后,哥们觉得调动到县府办虽然每周能回家看望妻儿子女,但是县府办标准要求更高,机关协调性更难,条条框框更多,加之自己不善于协调,很多工作运作起来极不顺畅。
就这样,哥们在县府办浑浑噩噩呆了5年,职务上虽然提拔到了科长,但是年龄已经到了39岁。众所周知,在县府办这样的核心机构,39岁还是正股级,绝对算是提拔晋升较慢的,或者说已经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经过这么多年没日没夜地加班,哥们身心极度疲惫,身体素质每况愈下。2018年底,哥们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了半个月,2019年5月份,体检查出心脏问题,又住院3个月。出院后,哥们找到县府办主任,说自己身体确实不行了,想调整岗位,即使调整到事业单位也行,能够养好身体即可。县府办主任答应为他调整岗位,要求他安心把病养好。
2019年10月份,县府办主任有三个岗位征求哥们意见,一个岗位是县医院副书记,属于事业编副科级;另一岗位是县史志办副主任,也是属于事业编副科级;再一个是就是去乡镇干副镇长,属于行政编副科级。哥们从乡镇调到县城来,深知乡镇的艰苦繁忙,加之自身身体不再适合高强度工作,最先否定了去乡镇担任副镇长,最终决定选择县医院副书记。虽然是事业编,但至少也算是副科级领导。
这个哥们宁可不要公务员,也要选择到事业单位,主要原因就是看透了、看淡了,主要目的就是修养好身体。
综上,写材料是机关最苦逼的差事,当然提拔比普通人相对快一些,但都是他们用加班加点换来的,用身体健康换来的,用陪伴妻儿子女时间换来的,用脱发、腰椎盘突出等疾病换来的,不用羡慕别人!向写材料的老哥们、兄弟们致敬!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我刚参加工作,就是在县里做秘书,第二年就入了党,第三年就提了职。
做秘书主要是给领导写材料,你写的材料文笔好,又有思想性,还能站在领导的高度想问题,领导满意了就会对你有好的印象,加上你年轻,有学历,再会来点事,只要领导喜欢,你的提拔就快了。
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在机关工作多年,退休在家。
我体会,在机关,写材料算高难工作,其中更主要的是给单位写总结报告,给领导写讲话材料。文字工作难度大,加班熬夜多,抽烟喝茶多,操心费神多,经常睡不好觉,吃不下饭,顾不上家。写不好,还受领导责难,会上通稿受大家挑刺批评,对心身损害较大!我两位上司老笔杆因此而累死在办公桌前!好処是,对已提高较快,同仁仰视,接触领导多,印象深,苦与甜依从度大,相对提拔重用机会稍多。
我观察,既进机关,除组织特需服从外,尽量选择干别的工作,还是少干这个营生为好!
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原来在我们单位的小黄前段时间刚刚被提拔,我们都感到莫名其妙,也不见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入职才四五年,怎么提拔那么快?
小黄人长得并不是出类拔萃,唯一的长处可能就是会写材料了。
前几年她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我们单位,在我们单位两年一直默默无闻,连年终优秀奖都没有拿过。
几年前,县里要求派驻村干部,我们就让她去驻村了。
哪知道,她驻村半年,就被抽调到镇里,专门写材料。
有一次,我们去她所挂的村调研的时候,乡长闻知我们去村里调研,也赶往村里。谈到小黄,他赞不绝口:写材料太厉害了!看似稀疏平常的事,经她手必然是妙笔生花!
镇长说,镇里从村里抽调她到镇里,同样的工作,以前报的材料都是落后的典型,经她撰写材料后,同样的数据,同样的事例,竟然变成了先进典型!
我们知道后,真后悔当年她在单位的时候把她安排在业务部门,而没有安排到办公室工作,否则我们也是先进拿到手软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完了,小黄那么优秀,那么会写材料,现在到处缺写材料的人,她离开我们单位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没有伯乐的眼光,放着一个人才在我们单位业务股室几年,真是埋没人才了。
果然,我们刚回到单位,她脚后跟就踏进单位了,来办调动手续,调到县委办去了!
今年是换届之年,她年轻,又能写,又有成果,所以就提拔为县委办副主任了。
为什么小黄提拔那么快?我们分析,写材料好的人,一般有几个特质:
- 有思想,有眼光。写材料的人,一般都能“以将才之胆略,展见识之雄笔”,所以很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
- 站位高。一般写材料的人,都能做到“身在兵营,胸为将谋。”考虑问题、遣词造句,一般都能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
- 情商高。写材料,特别是在县委办写材料,要经过多层领导审核。有些领导是有水平,有真知灼见,他让你改,还能指出问题在哪里,让你心服口服。有些领导则不一样,水平低,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人家的稿子没问题,他也要修改,有时候就有点故意为难人了。我也在那种地方呆过,知道其中的艰辛,有时候真的想骂娘。小黄一个女孩子,能在那里呆得住,并很快被提拔,可见情商之高。
- 能吃苦耐劳。这就不用说了,我在县委办的时候,几乎没有能按时下班过,加班到深更半夜更是常态。在那种部门,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没有一点体力更不行。
- 现在,能写、写好的职场中人还真的是稀缺资源,年轻人一般不肯动手写,年纪大的又写不动了。能写的年轻人,提拔快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在县级机关最辛苦、最让人崩溃的工作,如果县委、县政府研究室写材料的同志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些幕后英雄,撇家舍业,挑灯夜战,单人床、黄大衣、方便面和明亮的额头是他们的标配,在默默无闻中乐不知疲的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不知疲倦的奋斗者与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相比,提拔的速度相对快一些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些写材料的同志有何优势所在?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见贤思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强大起来。写材料的同志几乎就是领导的影子,领导出现在哪里,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而且在工作中他们接触的都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在与这些领导们地接触过程中,领导胸怀一切的大局意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警觉意识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改变着他们,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无疑为他们下一步的职务晋升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和素质基础。
二、人脉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进退流转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作为离领导最近的一部分人,从事文字材料的同志,与县级各大班子成员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接触比较多,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干部配备政策和干部岗位空缺情况,从而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掌握的这些资源进行分析研判,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让自己的想法得到领导的认可,并依靠领导的权威,把自己的想法上升为组织意图,最终实现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三、实力让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日常的干部教育培养和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我们要求干部要做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这无疑是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同志们的强项所在,能力所在。同时,我们工作实绩的取得,九分靠实干,一分靠总结。工作干得好很重要,但是总结提炼,升华拔高也不能少。这就需要我们在把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把好的做法推广出去,最大限度地把我们所取得成绩展现在公众面前。而这些工作对于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同志来说,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信手拈来。因此,从事文字材料的经历和干好工作的实力,让他们在下一步的岗位调整中,走得更远,走得更从容。
所以,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同志提拔得快是有内在原因的,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无私奉献,耐得住寂寞,对得住时光的最好褒奖。
为什么县政府机关里面写材料的提拔很快?
网友咨询:
为什么单位机关里面写材料的人,提拔都很快?
我的答复:
我在西部省份一个县城工作,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于体制内很多情况都比较了解,如果你文字功底比较好,具备比较强的材料组织能力,你在体制内的发展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体制内工作,尤其是在机关部门工作,经常会下发通知材料等等,如果没有一个笔杆子,很多材料根本就没有办法写出来,尤其是一些领导的讲话等等,这也就导致会写材料的人,在体制内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都很受重视,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文科毕业的学生,报考体制内岗位和在体制内工作都有优势针对今天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讨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作为文科毕业的学生,我认为报考体制内岗位,或者是进入体制内工作以后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文科毕业生更适合在体制内工作。
我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比较关注本地体制的考试的一些情况,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在参加体制内考试的时候,文科的专业能够选择的岗位更多,如果你是理工科毕业的学生,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岗位,难度就比较大。
因为体制内大部分岗位都是做一些行政方面的工作,根本就不会涉及到太多技术问题,这也就导致在公务员招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招录理工科毕业的学生,很多单位更喜欢文科毕业的学生。
进入体制内工作以后,在公务员岗位的一些工作内容其实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一定要积极工作,作为文科毕业的学生,在开展这些工作的时候反而更有优势,因为体制内很多工作都和文字打交道。
从我身边认识这么多朋友的情况来看,在体制内发展较为顺利的人,基本上都是文科毕业的学生,理科毕业的学生在体制内发展相对来说就会比较一般,除非他具备比较强的学习能力,确实能够在体制内打开一片局面。
二、写材料不仅仅是写材料,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体制内工作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在体制内能够写材料的人,通常都能够被领导提拔重用,发展速度相对也比较快,很多人想要去干这个工作,但是自己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写材料的岗位工作,不仅仅是会参照别人的材料,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一些原创的内容,尤其是要结合单位的实际,能够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写好一份材料,并不是你随便都可以写出一篇好材料。
想要写出一篇比较好的材料,需要具备很多的要素,比如说必须要符合实际,必须要点到单位的各方面的事情,必须要有很真实的数据来支撑,这样你才能够写出一篇好材料,并不是你去写一些非常花里胡哨的内容,就称得上是好材料。
从我身边认识的一些在机关写材料的朋友情况来看,想要写出一篇好材料,必须要具备比较强的逻辑能力和组织能力,如果你写出来来材料,连逻辑上面都讲不通,根本就称不上是好的材料,如果没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你也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些非常真实的数据。
三、写材料有水平的人,很容易被各级领导重用我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于体制内很多情况都比较了解,在体制内的单位当中,如果一个人写材料的水平非常高,很快就被领导提拔重用,因为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能够找到几个写材料比较好的人,作为他的助手。
在领导岗位工作的人,每天都需要出席很多的会议和活动,在这些会议和活动当中,有时候必须要发表一定的讲话,这也就导致领导的讲话材料比较多,如果每一篇材料领导都是亲自操刀,根本就忙不过来,这也就需要文字功底比较好的人,为他酝酿一些初步的思路。
领导讲话水平怎么样,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思路以外,他的秘书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几个好的秘书,根本就不可能把领导的意思展现到文字材料当中,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个经常被领导带在身边的人,一个经常和领导接触的人,一个经常有机会在领导面前展示工作能力的人,这些人在体制内怎么可能发展不快呢?这个逻辑应该是非常清晰的!
四、写材料也非常辛苦,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在体制内会写材料,确实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比较大的机关,如果你写材料的水平非常高,锻炼几年时间以后就会被下放到各个单位,作为比较重要的领导后备人选。
但是在体制内写材料,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白天会有很多比较繁杂的事情会打扰你,只有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够有比较多的时间去思考材料上的一些事情,所以写材料的人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羡慕写材料的人提拔速度比较快,你就必须要承受得了他们吃过的那些苦,如果你吃不了这个苦,你也就不要去羡慕别人,每一个事情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想在体制内有所发展,写材料确实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途径,如果你真的能够在这件事情上面有所突破,不仅仅是提拔速度比较快,未来你工作的单位和地点也会越来越好,因为上级部门不断会把你调上去,一直到你的能力极限为止。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