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职称评审就像职务提拔一样,是个人能力实力、人缘基础、外力支持、机会运气的综合体现。副高级职称是专技岗的一道大坎,也是多数专技岗人员的毕生心愿。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评上副高级,有的人工作20多年还没有评上。聘任副高级职称后,每月打卡工资大致提升300~1000元。

一、很多地方的副高级职称实行“评聘分离”

意思是说,副高级职称的评审与聘任是分离的,可以先参加评审副高级职称评审,评审通过了后取得副高级职称资格。取得副高级职称资格,必须经过单位聘任,你才是“正式”副高级职称人员,才能晋升到相应的职级等级,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没有经过单位聘任,就意味着你不是副高级职称人员,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二、评审副高级职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副高级职称评审大概需要准备以下几项材料:

  ①个人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很多地方对副高级职称对学历有要求,必须大专以上。

   ②中级职称资格证书复印件。有的地方,要求获得中级职称资格2年以上才能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审。

   ③前5年的年度考核表或综合考评鉴定复印件。前5年中,有1个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此次副高评审。

  ④各类资格考试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比如继续培训证书、业务培训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⑤中级职称任上或最近5年以来获得的各类表彰、奖励证书复印件

  ⑥中级职称任上或最近5年以来的工作总结。

  ⑦中级职称任上或最近5年以来发表的学术和技术水平的论文、专题技术总结报告等。

  ⑧管理能力证明。比如班主任、年级主任、教研室主任、学校中层等证明材料。

⑨工作实绩证明。中级职称任上或最近5年以来的工作业绩和成果记录等证明材料。

以上9项材料的复印件均需要单位加盖行政公章,没有加盖单位公章的视为不合格材料。

三、评审副高级职称的程序

①个人准备资料

②单位审核资料。

③单位上报参评人员。

④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

⑤根据情况进行个人答辩。

⑥公布评审通过人员。

通过评审后,就意味着获得了副高级职称资格,拥有了参与单位聘任副高级岗位的敲门砖。

四、聘任副高级职称的程序

由于副高级职称指标名额比较少,竞争比较激烈,每个单位制定的聘任程序不一样,有的需要进行再次答辩,有的不需要答辩。但无论如何,经过河南老师职称聘任事件后,各地职称聘任程序都比较透明,聘任工作都比较公平了

①单位明确聘任要求。比如年度考核要求合格以上,在本单位工作满5年以上等等。

②个人自行报名。

③单位对个人报名资料和资格进行初审,并进行通报。

④对初审通过人员进行考察、民主测评,以及量化打分排名。

⑤根据单位副高级职称空缺数量和量化排名情况,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初步参与聘任人员。

⑥组织初步参与聘任人员进行答辩、讲课、面试和评分。

⑦单位党组根据答辩、量化考核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聘任人员,进行公示,并按权限报批。

有权限的单位批准后,就表示正式成为了副高级职称岗位人员,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五、聘任副高级职称难不难?

以往,初、中、高级职称按照1:3:6的比例设置,副高级职称指标相对较少,聘任副高级职称需要排队等候,有的需要等候5年以上,甚至更长。

目前,大多数地方又将这个比例调整为1.5:4.5:4,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退休前大多都可以聘任副高级职称。

至于聘任程序,我认为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从评审到聘任,都要进行很多步骤和环节,都需要很多工作实绩材料,都需要进行量化考评,都需要民主测评和公示,没有真凭实力是很难蒙骗过关的,特别是教师,在聘任阶段还需要讲课,没有一线教学经验很难通过。

因此,只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聘任副高级职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六、聘任副高级职称后工资提升多少?

中级职称分别对应10级、9级、8级,副高级职称对应7级、6级、5级。从中级职称聘任为副高级职称,工资提升情况如下:

①中级10级到副高级7级。每月打卡工资提升800元左右,算上公积金、年终绩效等,全年大概提升15000元。

②中级9级到副高级7级。每月打卡工资提升500元左右,算上公积金、年终绩效等,全年大概提升10000元。

③中级8级到副高级7级。每月打卡工资提升300元左右,算上公积金、年终绩效等,全年大概提升6000元。

教师工资待遇与职称直接挂钩,教师职称越高,在职工资越高。不仅如此,在职工资高,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数也高,退休后退休金也会提升。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参加聘任职称,早评早受益,晚评晚受益,不评不受益。道理很简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一并轨以后,每个人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评上了职称工资待遇增加,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也增加,退休金肯定也会随之增加。那些认为职称无用的人,其实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或者说是不懂养老保险常识。

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作为经历了从中级到副高级再到正高级评审全过程、一路磕磕绊绊的过来人,我的回答很简单:副高级职称评审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评过了待遇肯定能提高啊,不然的话能生出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呢!

先说说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

就副高评审来说,难不难是相对的,有的人难于上青天,有的人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1984年的重点大学毕业生,2002年评上了副高,经历了18年,而单位里有的老师二本毕业4年就评上了副高,您说副高级职称评审难还是不难呢?

您可能要问了,你说自己是重点大学毕业生,为啥过了18年才评上副高职称呢?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评职称和打仗一样,也要天时地利人和,有时运气更重要。有的人具备资质条件,但没有名额,只能望职兴叹;有的人赶上了好机会,误打误撞没费吹灰之力就评上了。

由于本省职称评审工作缺乏连续性,我大学毕业后八年,也就是1992年才评上中级职称。之后,因前面积压了很多老教师,加上每年就一两个副高名额,所以排号到了2002年,也就是说,我这个重点大学毕业生,评个副高职称竟然用了整整18年!至于正高职称嘛,那已经是2016年的事儿了。

有点儿背的就有走运的。前些年省里搞职称改革试点,我校被列入了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副高级以下职称本校组织评审工作,方案和结果报上级备案即可。乘上了这一班快车,几个刚毕业四年的年轻教师顺利地评上了副高。

说完本校咱再说说外校的事儿。去年本地的第三中学,好不容易等来了3个副高名额,您知道多少人具备条件参加申报吗?68个,对,您没有看错,是68个!

所以,题主问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真得看是在啥单位、啥时候。我们单位这几年有人参加了三次评审没评上就感觉天都塌了,殊不知,和许多学校相比就够幸福的了,毕竟机会多,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

‬再谈谈副高级职称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答案是肯定的~能。当然了,评上了还得被聘上。

前几天本校组织2020年度副高级以下职称评审,我担任评委工作。据来自兄弟学校的几个领导说,他们学校目前积压了十八个评上副高职称的教师,由于没有岗位,至今没有聘任,工资待遇当然也就没有提高。

一般来说,评上副高职称后,开始都在七级岗位,岗位工资为2500元。假如您原来是中级职称八级,岗位工资增加:2500−2200=300(元)。假如原来您是中级九级岗,那岗位工资增加:2500-1960=540(元)。

您如果认为评上副高职称仅仅增加了这几百元岗位工资就大错特错了,还有好几项衍生待遇。从眼前来看,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取暖费等等都会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工资多了,扣缴的公积金及各种社会保险(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也会相应增加,等将来退休的时候,提取的公积金余额就多,养老金也会水涨船高。这么说吧,评上了副高职称,在职时要比原来的月工资增加千元左右,退休后的养老金多个一千两千也很正常。

‬末尾还想跟将要参加评审职称的朋友们说几句心里话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评职称这玩意儿运气很关键,但平时的努力更重要。根据我的体会,平时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准备:

一是业绩。

说到底,职称比拼的是实力,对教师来说就是您的教学水平。而水平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的空洞层面,更多的是要体现在定量的固化成果上来。

啥是固化成果?除了您的教学成绩以外,当然包括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等,最终要落实在一堆获奖证书上。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多把精力用在搞好教学,积极争取参加优质课评比、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上面去。参与了,您不一定就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但不参与就一定没有结果。拿我的话来说,就是宁可让材料等人,不能让人等材料,换句话说,就是宁可准备了一堆获奖证书没用上,也不能到了真需要的时候拿不出来。

二是人脉。

相信大家对那个姚老师副高评审落选的事儿都很关注吧,咱姑且不论她所在的学校评审工作规不规范,单单说姚老师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她在群众测评中得分太少吗?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好老师既然能把教学搞好,难道就不能搞好人际关系吗?别告诉我,鱼肉和熊掌不能兼得哟!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职”时。当了几十年老师,看重高级职称是人之常情,但大家也要淡定些,毕竟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还是那句话,您只管努力,成败交给天意,活得久才能赚得多!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我是2020年7月份晋上副高级职称的,申报之初心里想法也很沉重,提心吊胆的,评审难不难材料好不好整理,问过许多晋过的老师,都说评审很难的,材料也很难弄,这样心里就更没底了。一个好朋友给我指路,开始整理材料,原则上实事求是,就实事求是,不造假不弄虚的,真实才是最关键。最后在等待中通过评审。

我个人看法是难与不难取决于自己的条件等因素。

首先是学历

农村满三十年的基层副高级对学历要求很低,几乎不受限。

其次是政绩

连续在农村学校任教三十年以上,注意是连续任教,而不是工作在农村学校三十年。获得县级以上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就可以,级别越高用量越少。

第三就是业绩

这个和个人能力有关,获得市级和市级以上公开课、论文、赛课等等荣誉证书,多多益善。

最后就是运气

这一点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另外谈一谈评过了的待遇问题。

我们这个地区副高七级所有加起来,比中级每个月高1.1千元左右。

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难与不难要看自己的条件、所在学校条件等因素。评定副高级职称需要考虑如下条件:

一、学历越高,越容易评

一般对学历有以下要求。1.专科学历。毕业实习一年,三年后晋升中教二级,再过四年有评中一资格,再过四年有评副高资格。也就是说,专科学历,需要12年才能拥有评副高资格。2.本科学历。一般来说,实习期满,直接评为中二,再四年中一,再四年可以有副高参评资格。也就是至少九年左右时间,具备评副高资格。3.硕士学历。实习期满一年,直接有评中一资格,四年后可评副高。也就是需要5年工作后可具备评副高资格。4.博士学历。实习期满一年就可以有评副高资格了。

二、和所在学校有关,级别越高越容易评定

国家对不用级别的学校有不同的副高占比规定。重点大学、普通大学、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一般占比越来越低,给的副高名额少,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和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有关

学校有多少参评名额,计算公式是:教师总数*副高比例-已有副高人数。比如,学校教师100人,副高应该占比15%,已经有副高10人,那么可以有评副高名额就是100*15%-10=5。这是理论名额,实际上人社局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剂,只能低于5人,不会高于5人。如果所在学校已经高于或等于15人,那么这个学校就没有副高名额了。即使评上了副高,工资也不能挂钩。

前几年,农村学校教师评了副高以后调入城里学校,出现副高扎堆现象,这导致了很多城里学校副高超标,那么这些学校副高就没有指标了,也就非常难评了,需要等副高退休后空出指标,才能参评。很多进城里工作的教师图了环境好,强烈不满,但是目前没有发现违规的。这是硬条件,所以,农村学校有的倒容易评,这是国家鼓励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措施吧!

四、和个人能力有关

教学业绩好的教师,专科12年后、本科9年、硕士5年、博士2年左右评上副高的,都是非常优秀或者运气非常好的。

五、和运气有关

我的一位同事,运气非常好。教课不行,成绩倒一。做班主任不行,所带班级成绩倒一。但是,运气非常好,评中一,上面调整,那年只要参评的,全部通过。到了他评副高,又是吉星高照,那年又是全部通过。就这样各种证书基本一丝不挂的裸着进了中高。这种情况,可遇而不可求的,当做笑话侃侃就可以了。

从实际情况看,高学历、高能力、学校层级高、运气好的, 评副高不难。要是学历一般、能力一般、学校层级一般、运气一般的,评副高不容易。很多人是老中一退休的。

六、待遇问题

我们这个地区,中学教师只有副教授七级。也就是副高七级,政府不允许晋升副高六级、五级。晋升副高后所有加起来,比中一每个月高1千元左右。这个相当于提高五分之一左右收入,对靠工资养家糊口的教师来说,还是很可观的。

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我们这边挺难的,原来副高级是去省里评审的,最近几年改市里评审后还好一些,科室-单位-市里,层层过关,不过,如果你条件符合,材料过硬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评审过了,还要能聘任上相对应的职称,待遇会提高的,加油💪,祝你顺利通过[玫瑰][玫瑰]

副高级职称评审难不难,评过了待遇能提高么?

说难它也难,说不难也不算很难,主要看你的业绩够不够硬,还有人够不够上进,最后还加一个你的单位有没有指标。我的中级和副高都是一次性评过的。工资上,副高七级比中级八级要多几百块,绩效可能多一两千。我觉得副高和中级的差别不在于本岗位工资上增长了多少,而是资格的晋升能带来更多其它高级别的业务工作,它会给你增加不少的额外收入。高级职称已经算是专家层次了,他能参与或负责很多高级别的工作,这是中级职称做不到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