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我表妹2017年从公立医院的主治医师辞职到私立医院。自从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国家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的大力支持和,表妹现在非常的后悔。
表妹2010年,从985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硕士毕业(5+3本硕连读),毕业后直接被招聘到我们市人民医院上班,属于引进人才,给予编制,是医院的重点培养后备人才。刚工作那2年,在住院部跟着老医生打下手、学经验,多数时候都是轮流值班打针,经常要熬夜,比较辛苦。 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表妹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工作第3年,也就是28岁那年,就评上了中级职称,即主治医师,具有门诊资格。 表妹在住院部门诊连续工作5年,专业水平绝对算是上乘,甚至不亚于很多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在医院上下也小有名气,各项指标均达到副主任医师要求,但是苦于医院指标有限,一直评不上副高职称。 表妹在工作期间,还在职攻读了医学临床博士,2016年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以后,表妹本来以此可以晋升副高职称。但还是因为两个关系户抢了名额指标,表妹评任副高级职称的希望再一次破灭。但是这一次,院长亲自找到她谈心,让表妹理解医院的决定,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以表妹的业务能力和高学位,下一次参评副高职称肯定是排在前面的。表妹对此不是很理解,固执地认为公立医院评任职称就是讲绝对的公平公正,就是以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标准。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省会城市的一家私立医院向表妹抛出了橄榄枝,多次请求表妹加盟,许诺高薪,年薪是公立医院的2倍。
面对省会城市私立医院的高薪诱惑,表妹多次征求我的意见建议。以我在公务员单位工作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些年P田医院等私立医院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将关系到老百姓人命关天的医院推向市场是不太可能的。不久的将来,国家肯定会扭转私立医院野蛮强势发展的形势,甚至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行政手段抑制其发展。我给表妹的建议是:去私立医院肯定不是你的第一愿望,而让你耿耿于怀的是没有评上副高级职称,你年龄不小了,首先考虑的是稳定,而不是四处奔波和不稳定。
我的建议,表妹并没有采纳。在她提出离职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多次找她谈心,做他思想工作,还许诺下一次评任职称肯定是首先考虑她,甚至还答应让他当科室主任。
2017年6月份,表妹正式从我们市人民医院离职加盟省城私立医院。2018年、2019年,表妹的薪水确实是以前的2倍,每年大概30万。但是工作量是以前的2倍还多,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表妹加盟的私立医院,正式医生并不多,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极少有硕士生、博士生。很多本科生,来了也是为了积累经验,过两年就考取研究生辞职了。所以,真正在医院安心工作的医生并不多。然而就在这种形势之下,私立医院还能够支撑下去,主要还是靠市场营销,靠打擦边球,靠幕后手段来盈利。
一次,我去省城表妹家做客,表妹对我说,虽然她现在的年薪是原来的两倍,但是工作内容与原来市人民医院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在市人民医院还简单,没有感到自身能力有提升。她还说,在医德、医风、治病救人等方面,私立医院根本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比,甚至要差很多。她还举了几个手术前医院要求临时加价的恶心事例,“医者仁心、博施济众”的精神匾牌,被私立医院砸得粉碎。我听得出,表妹似乎非常后悔。于是,我大胆问她,是不是很想回到公立医院。她苦笑而不语。
2020年后,也就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对你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私立医院的春天也似乎到了尽头。表妹是个极为正直光明的人,看不得哪些见不得人、见不得光的事,看不起哪些“把钱放在手术台”的做法。于是,向我表达了想离职的意愿,再一次咨询我有什么意见。 2020年后,我们省也加强了公立医院的建设,要求各大公立医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获得博士学位的,市立医院引进的年龄可以放宽至40岁。这一次,我极力建议她回到我们市第二人民医院,虽然回到市人民医院也欢迎他,但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回原单位脸面也不好看。我将表妹的想法,转达给了我们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就这样,表妹又回到公立医院。2021年底,顺利评上副高级职称。要是她一直呆在市人民医院,2017年底就可以评上副高级职称,估计现在已经评上高级职称。每每说到这些事,表妹都非常后悔。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民营医院工作十年,后来考编入公立医院三年。我来说说个人看法。1.民营医院人际关系非常简单,关系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像公立医院同事关系复杂。2.民营医院的发展和管理与领导关联度很高,一人兴院一人毁院,非常明显,不像公立医院换个院长啥事没有。3.民营医院很少送医生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一般都是院内或集团内相互学习,公立医院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去规培进修学习。4.民营医院工资与业绩挂钩,重医师,轻辅助科室。老板和医生希望病号越多越好。公立医院大锅饭,领导希望病号越多越好,一线医生希望病号越少越好,医生苦逼,辅助科室是大爷。5.两者的共同点,如果医院人员流动大必然有鬼。如果医院都是十年八年二十年的老员工,必然医生和领导都不错,民营医院也一样。6.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比公立医院体力上轻松些,精神上压力大些。业绩不好的时候压力巨大,公立医院从不为业绩操心。7.追求安心上下班,注重自我生活,照顾家庭,经济过得去就行选民营。追求救死扶伤,追求医疗技术,且不怕苦不怕累,家人支持,想年轻吃苦年老赚钱选公立。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如果你是从公立医院转投私立医院工作,我相信你良心会痛。
私立医院环境好,态度更好,目的是让你往坑里跳。这不是危言耸听!
有朋友从公立医院转投私立医院,从挂号开始,全是套路。挂号时护士全程陪同,挂号处的监控放大你的口袋,大概知道你带多少钱,监控会告诉接诊医生该让你做什么检查或是住不住院;到了诊室,你不但会看到一些疾病的图片,还有标本展示,目的就是营造吓嘘你的气氛;医生看了你的情况,要做检查,小病大查,无中生有是套路,忽悠你住院甚至做手术,是不是很恐怖?
至于医生,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连续3个月营收垫底的医生走人。放过病人不做检查的医生罚款。当然,能干下去的医生基本上都是铁石心肠,收入相当不错。
朋友干了几个月的彩超,没法再干了,已经辞职,目的是心安。
私立医院,尤其是x田系医院,尽量避开,全是套路!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我入职民营医院快5年了,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正规军还是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普遍存在两头大的人才结构,即退休医生和刚毕业的医学生多,年轻骨干医生少。好的民营医院还能吸引一些三甲医院退休的老专家,一般的民营医院就是一些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的退休医生,有年青的医生也大多没参加过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这也是国家为什么要求现在的执业医师必须经过规范化规培才能晋升主治的原因。
民营医院的发展它不像公立医院,因为民营医院它的自主盈亏,而且它的这个生存压力大一些,所以说大多数人民医院的这个运营推广力度都比较大。大部分大多数民营医院它都存在这个过度过度医疗的问题。其实不要说民营医院了,公立医院也有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只不过民营医院显得尤为突出。
随着公立医院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进不了公立医院的医生,也不得不选择民营医院。无论是选择公立医院还是选择民营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初心还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说,最起码我不能忽悠别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最起码自己的专业不能丢,学校里学的东西只是一些理论,真正的在实践中一定要跟对老师遇到好老师很重要,所以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时候,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一定要看医院的管理正不正规,自己在这个医院工作能不能接受正规的医疗知识。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不然自己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在一个不是很正规的民营医院里面呆着,三年后五年后自己就废了。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就像汽车4S店做售后的员工一样
不仅要尽全力把有问题的车修好,还要懂得推销卖高利润的零件以及各种保养项目。在民营医院上班的医生就是这种体验,不仅要尽全力把病人治疗好,还要向病人推销高利润的药品以及各种治疗方案。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为“民营医院”的医生都不是事业编制,工资是和医生个人的出诊量、药品销售提成、收费的医疗器械使用频率、收费的治疗方案等直接挂钩。而“公立医院”的医生都是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根据标准规定发放的,卖的药多少跟工资没有任何关系,不牵扯到个人利益问题。
从公立医院跳槽到民营医院的大伯,后悔的一夜白了头我大伯是很老实本分的一个人,原本是青岛市某三甲医院的消化内科的副主任医师,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因为是在编人员,所以每月工资都是固定的1万+,另外加上各种补贴,年薪18万左右吧。本来一切都很安稳,熬到主任医师然后退休,但是在他46岁那年,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他被青岛的一家民营医院给相中了,这家民营医院的HR私下找我大伯谈了3次,都被大伯断然拒绝。后来这位精明的人事经理找到了我大伯母,给我大伯开出了年薪30万的高薪。最后在我大伯母苦口婆心的枕边风吹拂下,我大伯最终选择了辞去编制,来到了这家民营医院。
等到他办理好一切入职手续后,他的噩梦也正式开始了!本来谈好的年薪30万,原来是有附加条件的:1、每月必须出诊26天以上,每天的接诊量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2、每季度都有某种药品的销售指标(也就是,每月的工资跟药品的销售额挂钩)。3、给病人制定的治疗方案必须使用本院医疗器械的80%以上。
以上三个条件,都是赤裸裸地跟“钱”捆绑在了一起。对刚从体制内走出来的大伯来说,这是对他行医20多年的挑战。无奈的大伯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在这家民营医院工作的第一年大伯就因为多项考核没达标,最终年薪到手只有12万左右,而开始谈好的年薪30万似乎成了天方夜谭,比在公立医院开的竟然还要少6万元,对大伯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但是,一切已经为时过晚,一旦跳出了编制,想再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最后,无奈的大伯在这种压力之下继续前行,但是还好,他未曾丢掉医生的良心。
我的总结与感悟“利”字当头一把刀,在这个资本洪流的社会里,千万不要让钱把自己捆绑起来。特别是像医院这种行业,一旦把赚钱放在首位,医生变成了药品销售员,那么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我真心地希望不要让“医者仁心”变成“医者利益熏心”,愿天下的公立和民营医院的医生都能以高尚情操,行仁爱之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
希望我的以上所述对你有所帮助!
医生在民营医院上班是什么体验?
我在民营医院干过很短一段时间就不干了。民营医院给的收入不低。院方也很客气,很尊重外聘的职称高的专业医生。但是医生确很为难,起码我是认为很为难。民营医院根据你职称和门诊收入给工资。假设每月1万元,那你要给院方创造大于一万的收入。但有些民营医院不能用医保卡,药费要病人自已掏腰包。比如一个感冒病人实际化不了多少钱,时间久了你不能给医院创收,可是如果乱给病人开药,病人负担太重咱与心不忍。医生夹在利益和良心之间纠结。所以干了很短时间我就不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