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尉氏有多少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介绍几位开封尉氏籍的解放军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戎贵卿,河南尉氏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58年5月出生,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五十四军团军第160摩步旅旅长、第162机械化步兵师师长、第54集团军参谋长。曾留学于俄罗斯军事院校。2016年1月,戎贵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李合松,又名李鹤松,河南省尉氏县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37年出生,1955年入伍,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9年7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于云南昆明逝世,享年82岁。
△宋鸿晓,河南尉氏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62年9月生,历任第26集团军参谋长、第20集团军军长、北部战区陆军领导。2011年12月,晋升少将军衔。
开封尉氏有多少名人?
谢谢邀请,不是尉氏人真不好作答。
军事家——尉缭,生卒年不详,
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著有《尉缭子》的兵书,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相传尉缭懂得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尉缭认为这样的嬴政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嬴政为他安排的住处。
尉缭名缭。尉缭一生事迹,史籍载之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0多辆。 灵帝命工修理鸿都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
蔡文姬(177?-239?)名琰,原字昭姬,
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
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图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也确实非常有才气。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
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因得名师指点,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
阮瑀相传曹操闻听阮禹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禹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禹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禹,勉强应召。由于阮禹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不想阮禹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一方面歌颂了曹操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愿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听完,大为高兴,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官。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陈琳之手。
建安十六年,阮禹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一封书信。他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点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
阮籍(210~263),三国
魏诗人。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
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
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
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
嵇康、
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
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图片】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
河南)人,字
仲容。与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并称“
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
大小阮”。阮咸也是著名的
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他生平放浪不羁,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三峡流泉歌》
李季兰引《琴集》曰:“《三峡流泉》,晋阮咸所作也。”)
阮咸年龄比
王戎稍长,在竹林七贤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与叔父阮籍一同饮酒宴游。历仕散骑侍郎.
山涛曾举荐阮咸为
吏部郎,评之曰:“(咸)清真寡欲,
万物不能移也。”武帝以其崇尚虚浮之谈、嗜酒如命为由不用。阮咸为人放诞不拘礼法,为当世所讥。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
鲜卑婢女。后来阮咸的母亲去世,阮咸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起初姑母答应将此
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私自把她带走了。当时阮咸正在会客,闻之借客人的马去追。追上后还穿着丧服与婢女共骑一匹马回来,说:“人种不可失”。阮孚即阮咸与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当时风俗,阮氏各家都把华贵的衣物拿出来晾晒。唯独阮咸在庭院里褂了一条寒酸的
布犊鼻裈。别人问他,答曰:“
未能免俗,聊复尔儿。”阮咸不喜与人结交,只喜与亲族一起饮酒弦歌取乐,尤其与从子阮修意气相投。曾与族人群聚饮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饮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此时有一群猪也来寻酒喝,阮咸便跟在猪群的后面共饮。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据说阮咸改造了从龟兹传入的
琵琶,后世亦称为阮咸,简称阮。中书监
荀勖常与阮咸讨论音律,自叹弗如,由此嫉恨在心,迁阮咸为始平太守,故后人称之为阮始平。阮咸后以寿终,有二子阮瞻、阮孚。阮咸曾作律议(见<世说·术解>)。但其著作无一流传至今。 宋人
颜延年五君咏中有阮始平诗(见
文选)。
【图片】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
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
神秀,早年当过道士,50岁时,到蕲州
双峰山东山寺(在湖北
黄梅县东北)谒
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受具足戒。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
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令【图片】神秀为“教授师”。相传弘忍为付衣法,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
偈云:“身是
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未付衣法。弘忍死后,他在
江陵当阳山(今湖北
当阳县东南)
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武则天闻其盛名,于久视元年(700)遗使迎至
洛阳,后召到长安内道场,时年90余岁。深得
武则天敬重,命于当阳山置
度门寺,于尉氏置
报恩寺,以旌其德。中宗即位,更加礼重。
中书令张说也向他问法,执弟子礼。
神龙二年(706)在天宫寺逝世,
中宗赐谥“大通禅师”。弟子
普寂、义福(行思)继续阐扬其
宗风,盛极一时,时人称之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之间几皆宗神秀。后世称其法系为北宗禅。神秀的根本思想,可以从他作的示众偈看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见《景德传灯录》卷四)他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以”心体清净,体与佛同“立说。因此,他把”坐禅习定“、”住心看净“作为一种观行方便。后惠能弟子神会出来论定南北宗优劣,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以惠能禅直指人心为顿门,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普寂弟子道璇曾将北宗禅传往日本。【图片】[公元九七三年至一零一二年]字损之。
陈越 开封尉氏人。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年四十岁。少好学,尤精历代史。善属文,辞气俊拔。咸平中,(公元一零零一年)诏举贤良,策入第四等。起家将作监丞,通判舒州。历迁
著作佐郎,直史馆。预修册府元龟,与陈从易、刘筠尤为勤职,擢右正言。越性耿概任气,家徒四壁,不以屑意。以嗜酒,疾卒。越为西昆体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见于西昆酬唱集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