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谁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聂荣臻元帅的墓碑上镌刻着老帅80寿辰时自题的“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的诗句,这是聂帅给自己题写的墓志铭。
聂荣臻元帅是我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为了中国革命,浴血奋战,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又把全部心血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成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奠基人。
聂帅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安放在两个地方。一部分骨灰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那是我国航天起步和腾飞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巧合的是,
纪念碑上“东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就是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他的墓地就在纪念碑的正前方。
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棵苍翠的松柏树下。树旁,立着一块汉白玉标石。标石正面,镌刻着“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12个大字,背面则刻着“聂荣臻同志骨灰撒放处”的说明。
“ 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短短的两句话12个字,高度概括了聂帅的人格品质、博大胸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美好祝愿。
历史上都有谁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看到这个提问,我首先想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不但是大师级书画家,还是出名的幽默大师。他在66岁那年自撰墓志铭,低调、洒脱、风趣、幽默,让人拍案叫绝:
中学生,付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并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
启功先生是雍正皇帝胤禛九世孙,曾祖父和祖父都是进土,可谓是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拜在名师陈垣门下,国学功底深厚。曾任中央文史馆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他的书法,更是名噪一时,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公厕,到处是他的题字。
启功先生无儿无女,和妻子相依为命,妻子去世后,他独身一人过了几十年,一生经历坎坷无数,可是他乐观豁达,脸上笑咪咪的,说出话来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有一次,一个好友问他身体如何,他笑咪咪地说:鸟乎了。朋友问他何为鸟乎了?他解释说:差一点,就乌乎了。朋友听罢大笑。
有一次,他给别人题字,不小心把印章印倒了。别人惋惜,又不好请他重写,就连声说:没事、没事。他笑而不答,拿起笔,在钤印旁加上一行小字:小印颠倒,表示对主人倾倒之意也。众人看后,无不拍掌称妙。
墓志铭,是一种古文体,一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述死者世系、姓名、爵位以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称为“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这一些,启功先生是心知肚明的,他却反其道而行,用自嘲、幽默的打油诗概括自己的一生,不但给人虚怀若谷之感,而且彰显其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上都有谁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墓志铭,顾名思义就是记录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最后的谢幕演出。
自古以来墓志铭就是以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对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但是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历史上有很多人的墓志铭,简短的表达代表了自己的一生,代表了自己一生的追求,有一些墓志铭撰写的就是博人一笑,有一些撰写的是对世人的谆谆教诲,还有很多为后人立下了行事规矩的榜样,更多的是在选择人生谢幕的那一刻,展露最真实的自我,似乎在一个人的墓志铭上就能够看到这个人的一生。
比如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就是“恕我不起来了”,美国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明星玛丽莲梦露,她的墓志铭就写了几个字母“37,22,35 R.I.P”,这个墓志铭,写的很有意思,使很多人,刚刚一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其实它就是代表了梦露生前的,胸围、腰围和臀围,三围的尺寸,也正是因为梦露的一生都在追求 “美”,所以她用数字记下了自己最钟爱的东西。再比如德国的数学家鲁道夫的墓志铭就写下了3.1415926等等一大排的数字,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的后35位。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我们也知道墓志铭是写给过世的人的,以上的几位的墓志铭也都是他的生前好友或者是某些人为他们撰写的,但是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就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自己给自己的一生,有了一个最终的评价,也给了自己一个盖棺定论的墓志铭。
比如英国的大诗人莎士比亚就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他为自己写道,“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的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所以世人评价莎士比亚对自己的遗骸和阴宅,真爱程度,甚至要超越埃及的法老,埃及法老库弗的墓志铭上写的也是,“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所以说莎士比亚的墓志铭和法老不相上下。
其实不仅仅是国外,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历史名人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如颜真卿,为自己曾经写过“度必死,乃做遗表,自为墓志,祭文”,这是颜真卿身陷叛军大营中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再有就是,杜牧在临死前为自己写道,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但是杜牧以及颜真卿这些墓志铭,没有真正的墓碑留下,只是记录在传记里。
当然,用墓碑真正篆刻记录了自己墓志铭的名人也有很多,其中明代的徐渭以及张岱,所写的《自为墓志铭》,算是比较有名的。徐渭在为自己的墓志铭中写的还算是非常正常,中规中矩。但是张岱,再给自己写的墓志铭,就让很多人感到既有趣又另类,那张岱写的是什么呢?
其中一段广为流传的就是“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揉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为梦幻”。其中张岱叙述调侃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年轻时候的纨绔子弟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入木三分,以至于被后人广为流传。
当然除了名人的墓志铭以外,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墓志铭,比如东汉末年的赵嘉,他是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才华横溢,但是时运不佳,30多岁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卧床不起,在床上度过了将近8年,所以赵嘉觉得生命大限将至,就为自己写了墓志铭“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实,命也奈何!”嘱咐家人在他去世后,在他的墓碑上篆刻。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赵嘉的病却突然好了,而且,直到90多岁才去世,就是不知道赵嘉60年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否还能刻在他的墓碑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墓志铭,那就是隋末唐初精通天文历法的傅奕,他在晚年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就在一次喝酒喝醉之后,写下了“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傅奕用16个字简短的墓志铭,总结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由于唐宋的时候,诗词盛行,大家众多,所以墓志铭也非常的有水平,写的如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一样,很值得拜读和品位。但是兵哥最喜欢的一个墓志铭,乃是近代民主革命家,被袁世凯暗杀的宋教仁,他的墓志铭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写“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呜呼!九原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已,斯之良史;铭诸心肝,质之天地”。
兵哥觉得于右任先生写出了字字血,行行泪的悲愤之情,既表达出了对宋教仁大义凛然,为革命,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同时是对当局不满,咒骂和声讨袁世凯的一篇战斗宣言。
全文阅完,令人为之动容,且更加悲愤。
兵哥点评首发,如有疏漏,欢迎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