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上次回答了司马迁为什么对霍去病评价不高,主要是从政见和霍去病自身的缺点来分析的。但霍去病的确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骁勇之将,为大汉拓疆扩土、稳固江山立下了卓著功勋,不愧为是一代战神。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有多厉害,匈奴有歌为证:“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匈奴是大汉北方当时的主要敌人,他犯汉边境,烧、杀、抢夺,汉朝边境狼烟四起。汉武帝雄才大略,一登基就决定对匈奴开战。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任命17岁的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卫青一起出征。霍去病初生牛犊,率领800轻骑,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匈奴单于的大本营,斩敌2000多人,取得了首战告捷。
霍去病一生多次率兵与匈奴作战,马踏祁连,攻武威,占张掖,得酒泉。那是公元前121年,他与匈奴作战,大获全胜,汉武帝赐酒一坛,以此犒赏,人多酒少,他把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因此而得名。
霍去病用兵出奇,作战勇猛,善于长途奔袭,大兵团作战。公元前119年,他率骑兵5万、步兵数十万,与卫青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作战,霍去病一马当先,孤军深入,一路打到狼居胥山,打败匈奴左贤王部,歼敌7万余人,打得匈奴王庭退至到瀚海一带,从此元气大伤,多年再也不敢侵犯汉境。
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一代战神,开创长途突袭的先河。军事理论有这么一句精髓:外行看战法、阵型……内行打后勤、补给!!!而古代骑兵突袭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经典,集中优势兵力对敌方的后方补给进行突袭往往会得到盛大的效果,后勤部是战斗力匮乏的最薄弱之处,双方PK犹如职业战士VS农民……然后他却直接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霍去病被誉为战神,曾从匈奴手里抢回战略要地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发明的长途奔袭、突击围歼、就地解决军队后勤的战术战法让他成为一生没有败绩的不朽传说。
霍去病为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就在军营里滚爬摸打。面对匈奴单于的挑衅,十七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仅率八百羽林健儿,一战成名,勇冠三军,被封冠军侯。其他六路大军均无建树,右将军苏建全军覆没,前将军赵信叛汉。
匈奴单于伊稚斜退避漠北,以逸待劳,围歼汉军。霍去病却建议汉武帝出其不意,釜底抽薪,决战河西走廊。两次河西之战,匈奴右贤王势力彻底被歼。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降汉,中途哗变,危急关头,霍去病孤身闯敌营,威慑敌人,顺利受降,彻底将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
丢失河西走廊后令伊稚斜恼羞成怒,发兵侵入边塞五郡。汉武帝将计就计,派霍去病、卫青两路大军发动漠北之战。伊稚斜诱霍去病决战,不想弄巧成拙。汉军改变原计划,霍去病兵指左贤王,一路凯歌,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匈奴在卫青、霍去病的打击下,仓皇逃窜,从此一蹶不振。
长期征战令霍去病身体严重透支,加之思虑过度,所饮匈奴投河疫水病毒发作,不幸病逝。汉武帝异常悲伤,下诏国葬,陪葬茂陵,追谥为景桓侯,造墓祁连,调遣边境五郡铁甲军,排列成阵,护卫陪伴。让历史永远记住这位为国捐躯的传奇英雄!
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他是中国青年英雄的代表之一,十八岁时开始征战匈奴,在元狩六年因病去世,仅虚岁二十四岁。
他曾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豪言壮语;他战功卓著,堪比卫青,封狼居胥,成就了一番伟业;与此同时,他身上也有任性桀骜、人不轻狂枉少年的鲜明特色。
他,就是霍去病。
李白高唱“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杜甫低吟“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两位诗人在我们面前摊开了一幅画卷——跨坐在汗血马上的青年霍去病沉毅、冷静;只要他扬眉剑出鞘,这数万铁骑就会如怒雷惊涛,势不可挡。
大胜匈奴,战功封侯霍去病是卫子夫姐姐卫少儿的儿子,卫青的外甥。他很小的时候就进宫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受到武帝宠爱。
他擅长骑马、射箭,在元朔六年卫青二出定襄攻打匈奴的战役中,当时年仅十八岁的他,两次都跟随卫青出战。战争结束后,汉武帝非常欣赏这个青年的表现,称他的功劳在全军中都是第一,因此封他为“冠军侯”。
元狩二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攻打匈奴。
骠骑将军是汉军中仅次于大将军的官衔,这对年轻的霍去病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荣耀。他亲自率领上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塞,长途辗转,经过了隶属于匈奴的五个小王国。
一路上,如果有匈奴人归顺,霍去病就下令善待他们,继续前行。一直转战了六天,在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的地方,霍去病终于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军队。他的骑兵与匈奴人短兵相接,杀死了匈奴的折兰王、卢胡王,活捉了浑邪王的儿子、匈奴的相国、都尉,共斩杀敌方八千多人,大获全胜。
凯旋后,汉武帝非常高兴,又加封霍去病二千户封邑。
同年夏天,骠骑将军霍去病再次领命攻打匈奴。他和合骑侯公孙敖从北地出塞,分路进发。他已经带兵深入匈奴领地之中,但公孙敖迷了路,没有及时赶去与他会合。
霍去病少了外援,但丝毫没有退缩。他越过居延山,经过小月氏,攻打祁连山,捉住了酋涂王,俘获匈奴的五个小王、单于的妻子和儿子共五十九人,另外还俘获了匈奴的相国、将军、都尉等共六十三人,杀死敌军三万零二百人,有二千五百人投降。
最后算下来,匈奴的军队大概减少了十分之三,力量被极大地削弱了。回朝后,汉武帝再次封给霍去病五千户的封邑,并对他的部下都给予了封赏。
这个时候,霍去病在汉朝军队中的地位逐渐突显出来。他的士兵、马匹和武器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别的将军都比不上。
在战斗中,霍去病总是敢于冲锋陷阵、深入敌境,带着他那些精壮的骑兵冲锋在前,为大军开路,因此日益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亲近,其地位几乎与卫青不相上下。
元狩二年秋,浑邪王和休屠王等人商量要投降汉朝,他们派使者到汉匈两国的边境,与汉朝约定投降事宜。汉武帝于是命令霍去病带领军队去接管浑邪王带来的兵马。
汉武帝对霍去病此次圆满完成任务赞赏不已,表扬他接连出战,不辞辛苦。他大致上消除了黄河边塞地区匈奴的隐患,使那里保持了长时间的安定与和平。于是,汉武帝又加封他一千七百户封邑。
元狩四年,霍去病率领汉朝的军队和归顺汉朝的匈奴军队,携带少量物资,越过大沙漠,杀死和俘虏了大量敌军。在此战役取得胜利后,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以此来庆祝。
从此,“封狼居胥”便成了一个成语,表示一个人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战后,汉武帝又加封给霍去病五千八百户封邑,并任命他为大司马。从此以后,他的地位超过了卫青。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做事情很有气魄,敢于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汉武帝曾想教给霍去病孙子和吴起的兵法,然而他却回答:作战的时候只要讲究具体的策略就行了,不必拘泥于古人的兵法。
看,这就是青年的“自信”。
霍去病每打一回胜仗,汉武帝即大加封赏,并诏告他的功勋于天下。汉武帝称他的英勇是“再冠军”,且在每次的诏告中,都细述他所到之地、所掳何人、斩首多少,再宣告以加封的禄爵。
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爱赏之情溢于言表。后汉武帝亲为他建造府第,建成之后,武帝要求他去探看新宅,他竟然回答:“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从此,汉武帝“益重爱之”。
霍去病虽然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与谦逊、仁慈的舅舅卫青不同。
他率军出征时,汉武帝常派人送给他几十辆车的食物作为犒劳;他返程时,为了减轻负担,时常扔掉很多没吃完的米和肉,但他军中有些士兵却仍在忍饥挨饿;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兵们由于缺少粮食,有人都饿得站不起来了,可是他仍然在踢球作乐。
对此,司马迁认为霍去病因为年轻就进入宫廷服侍皇帝,所以不知人间疾苦,不懂得如何体恤、抚慰士卒。
事实上,司马迁还说类似的事情尚不止一桩,而是“事多此类”。
霍去病有时候也容易冲动行事。李广将军的儿子李敢曾经是霍去病的部下,在漠北大决战中也是他的得力部将。后因李广自杀后,李敢与卫青发生冲突,打伤了卫青。
霍去病知道后,怒火中烧,他没有去找李敢理论或找人裁决,而是直接在一次狩猎中,冲动地用箭射死了李敢。
对此,同是青年的我们,实应引以为戒。
墓似祁连,以铭其功霍去病六次率军征战匈奴,杀敌俘虏无数。元狩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他英年早逝。
天子悼之,以极为隆重的礼节,埋葬了这位天才将领——“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汉武帝调遣了边境五个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在霍去病墓前排列成阵,并将其坟墓修建得像祁连山一样雄伟。
汉武帝十分悲痛,为了追悼这位早逝的爱将,作了一首《思奉车子侯歌》:
前四句是对霍去病的感怀追念,后四句则是埋怨老天无眼,发痛失爱将之悲情,以为纪念。由此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器重与爱惜。
而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位青年英雄为国开疆辟土、深入绝地的伟大功绩,亦可见他忧国忘家的爱国情操,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短暂却耀眼的光芒。
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饮马翰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祁连。随便挑一个都是后世将领一生追求的梦想,自霍去病后,封狼居胥是每个汉人将领最高的荣耀,也是文人们最壮丽的诗篇!十八岁出征匈奴就敢于长驱夜袭,仅率800骑便一战冠军,之后每战皆胜,横绝大漠的传奇,漠北之战更是打出大汉天威。19岁封骠骑将军,21岁进大司马位,24岁逝世,留下传唱千古的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绝对是中华军事史上的奇才。一生四次正式领兵出击匈奴,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将河西走廊纳入版图。
骠骑将军霍去病厉害到什么程度?
霍去病被称为战神,带着800精兵杀进匈奴营地,最后带回了2028颗人头,其中包括单于祖父的脑袋。为什么数字这么精确,因为汉朝是按人头算军功的。
霍去病有句名言: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翻成白话是,打仗就是见机行事,照本宣科没毛用。
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取“勇冠三军”之意。 这是霍去病的十八岁。 封候拜将,彪炳千古! 上下五千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匈奴有一首著名的哀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没有后援和策应的情况下,霍去病率部孤军深入匈奴腹地, 6天里转战5个部落, 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单于单桓、大小阏氏、王爷王子、高官122人。 后来他的这种打法,有一个军事术语,叫“闪电战”。 匈奴被霍去病的铁骑赶到了燕支山以北, 燕支山盛产制作胭脂的原料,红蓝花。
漠北战役,汉军大获全胜。卫青打败单于主力,霍去病消灭匈奴右部,一年前他已消灭左部军事力量。自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长城之外,清静了。
归国半年多,霍去病,病故,年24岁。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为了打匈奴而来。现在匈奴被赶跑了,他的使命也完成了。人间毕竟留不住天才。
汉武帝是懂霍去病的。霍去病的墓形,状似祁连山,石材也取自祁连山。这是对他短暂却璀璨的一生的最佳诠释。
李白写过一首《胡无人》,
“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而谁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呢?答案在诗的第一句,“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24岁的生命,换来后人两千年的致敬,战神霍去病,经得起时间考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